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 第119章 学校报名

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第119章 学校报名

作者:梦里银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03:37:40 来源:小说旗

3月1日是1961年的学校报名日。

一大早,陈国泰几兄妹就收拾齐整走出院门。

首先是带背着小书包,神情兴奋的八妹到队部的初小报名一年级。

“老六来了呀。是给咱八妹报名吗?”

生产队负责教初小的老师王楠一看到陈国泰和八妹,就热情洋溢地打招呼。

王楠是民兵排长王守义的大妹妹,初中毕业。她现年17岁还没有说婆家。

初小是生产队自办教育机构,王楠属于民办教师。她每个月有五块钱津贴,每天还有5个工分补贴。

“是的王老师,我给八妹报名。以后八妹就劳你费心了。”

陈国泰掏出5毛钱报名费交给王楠,微笑着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说起来八妹虽然还没有上过学,但听说已经是个小才女,肯定不会让人操心。”

王楠一边喜爱地看了穿着花布衣服,脸色红润眼神灵活的八妹一眼,一边给陈国泰开收据。

近几个月以来,因为陈国泰家画报书籍众多,村里许多小孩都经常去陈国泰免费观看。

这期间八妹经常给小萝卜头们进行讲解,‘小才女’的名声已经不胫而走。

“说起来以八妹的知识程度,直接读三年级四年级都可以了。”

王楠开完收据递给陈国泰,又随意地说道。

“八妹年龄还小,现在主要是和同龄人一起开心地玩。”陈国泰笑着说道。

陈国泰知道,原本注定命运凄惨的几兄妹其实智商都非常高。

他来到这个世界,初步扭转了他们的命运之后,为这几兄妹提供了非常良好的伙食和营养,同时还有灵泉水增强他们的体魄。

如今他们即使与大城市的同龄人相比,也算得上出类拔萃。

但因为距离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的‘改开’还有足足十六年多时间,陈国泰就不需要八妹表现得太过突出,而是要让八妹畅享童年快乐时光。

同样他对自己和七弟七妹都是如此。

“八妹有你这样的大哥,真是她的福气。”王楠由衷地说道。

“王老师过奖了。八妹一定要听王老师的话,团结同学认真上课。中午去大伯娘家吃饭。”

陈国泰交代了八妹一句,就推着自行车带着七弟七妹离开了队部初小。

经过陈家大院时,院门里恰好结伴走出来七个孩子。

这七个孩子中,14岁的**蝶是三伯的独女。她去年就该上初一,但辍学了一年。

今年生产队情况好转,三伯夫妻俩就让她继续上学。

另外几个孩子分别是14岁的三侄子陈必远(二哥的儿子),今年读初二。

13岁的四侄子陈必伟(三哥的长子),读初一。

12岁的大侄女陈谷玉(二哥的女儿),读高小六年级。

11岁的陈凡蕾(大哥的长女),读高小五年级。

这几个孩子都要去公社读书。

还有一个9岁的陈梓安(三哥的女儿)要去队部初小读小学三年级。

陈定发的‘野孩子’,今年已经9岁的陈国善(原名曹旺才)要读小学二年级。

“六哥(六叔)......”

七个孩子一看到陈国泰兄妹三人,就连忙一起热情地问候起来。

这些孩子以前与陈国泰几兄妹的关系其实非常一般,平时只会礼节性地打招呼,甚至就连招呼都不会打。

但是如今可不一样。他们都知道六哥(六叔)一家已经发达了。

只要他们与六哥(六叔)几兄妹搞好了关系,好处可是大大的。

他们不但可以去六哥(六叔)家随意看好多书,还经常可以吃到一点糖果零食。

其中陈必远和陈谷玉两兄妹更是已经在六哥(六叔)家吃了好多顿好吃的饭菜,让他们都羡慕不已。

“好,好,你们都好。”

陈国泰一边笑眯眯地回应,一边在心里嘀咕陈家人的整体运道确实强悍。

这个时代读书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家甚至就连家里孩子读初小的5毛钱学费都不舍得出。

而陈家却有这么多的孩子能够读书。

陈国泰知道自私冷漠爱财如命的奶奶王惜萍绝对不希望看到这一幕,尤其是不会希望看到家里的女娃娃也读书。

但二伯和三伯的见识却非常不错。他们可以在其它所有问题上都顺从王惜萍,在小辈教育上却很是坚持己见。

王惜萍虽然满心不爽,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出钱出粮。

要不然二伯三伯的心会散。

“我们先走一步,你们随后慢慢来。”

陈国泰要赶时间。他让七妹坐上前杠,七弟背着他的行李坐在后座上,蹬着自行车很快就消失在几个孩子的眼前。

“六叔有车就是方便啊。不过我爸写信回来说了,他今年会想办法给我家也买一辆。”

陈必远看着自行车快速消失在眼前,很是羡慕地轻声说道。

其他孩子的羡慕对象立即就转成了陈必远兄妹俩。

......

“七妹,你先在学校里熟悉一下各处情况。等必远他们来报了名,你就和他们一起回家去。我和你七哥上县城去了。饭票和钱都给已经给了你,中午你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回去,就自己在食堂买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到处乱跑。”

公社学校里,给七弟七妹办完报名事项的陈国泰对七妹说道。

学校里选择住校的学生只有极少数。哪怕距离偏远,大多数学生也还是选择了走读。

毕竟那样不但能够节约下住校费,早饭和晚饭也可以在自己家里随便对付。

至于午饭问题,一部分学生选择从家里带现成饭,一部分学生选择带粮食在学校食堂里蒸。

极少部分家庭情况比较好的学生则是选择用粮票和钱兑换成学校印制的饭票,在教师食堂里灵活就餐。

在陈国泰看来,七弟七妹如果从家里带饭,饭菜质量肯定会比学校食堂好得多。至少不会缺肉。

但为了不引人注意,也为了帮七弟七妹减少一些麻烦,他就干脆兑换饭票,让七弟七妹在教师食堂随便吃一餐。

反正就是这随便的一餐,也比很多学生只能从家里带几个煮熟的地瓜红薯土豆当午饭要好得多。

而他之所以要带七弟去县城,是因为他要让七弟把自行车骑回来,用作七弟七妹上学下学的交通工具。

“六哥放心吧,我一定会注意安全的。”

七妹满脸欢喜地回答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