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 第202章 第一批电动车正式下线

“同学们,现在宣布这次月考的统计结果。”

杨海蓝走上讲台,声音轻快地说道。

这是五一假期回来的第一节课。

讲台下面的学生们立即神情一整,全都竖起了耳朵。

“这次我们高一(五)班延续了上次月考的辉煌。这次月考中的个人前十名,我们班仍然占了三个。前二十当中,我们班占了六个......现在开始公布班级个人成绩排名......第三名车振海,第二名魏强,第一名陈国泰。这里特别要恭喜陈国泰同学获得了788分的总成绩,大幅领先第二名65分。让我们为陈国泰同学热泪鼓掌!”

杨海蓝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噼里啪啦’地快速宣布了全部结果。

‘哗哗哗’

绝大多数学生脸上带着对陈国泰高山仰止的神情,心悦诚服地拍起手来。

他们可以认为陈国泰的升学状元是偶然,甚至还可以认为第一次月考的逆天成绩还是偶然。可这次陈国泰与年级第二名之间的差距再次拉大,他们就再也不能自己骗自己了。

陈国泰在一周只上两天课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这样不可思议的考试成绩,只能说明陈国泰确实是超出了他们认知范围的真正天才。

他们与这样的天才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彦哥,我就说不能与陈国泰那个牲口比学习成绩的吧?咱们这边的魏强虽然在班级排名上只比陈国泰差一名,但这一名的分数差距却是70多分。魏强就是不眠不休地学习,也没有任何希望可以超过陈国泰的啊。”

一片掌声中,夏同苦笑着对李俊彦说道。

“看来在学习上确实没法压过他们了。”

李俊彦再是有雄心,也不得不无奈地承认现实。

“不过学习上不行,不代表其它方面不行。两天之后就是篮球比赛,看他们怎么死!还有,以后的文娱活动,社会活动......”

李俊彦紧接着又斗志昂扬。

“这倒也是。这些天他们根本没有训练,很显然已经自暴自弃了。”夏同点头道。

“到时候我们球队拿个全校前三名回来,而他们却拿倒数第一。这将会更加衬托出他们的无能。”李俊彦脸上露出了向往神色。

“老六可真是太厉害了。人都不在学校,学校里却满是他的传说。昨天他说他在农机厂搞的试制产品今天正式下线。也不知那个能自己跑的电动车到底长什么样子?”

项康红看了看身边的空位,有点神思不属地想道。

他根本没有注意到李俊彦的反应。

经过半个月的苦练,他的球队已经脱胎换骨,再也不把李俊彦球队放在眼里。

......

灵江县农机厂。

“报告厂长同志,我厂试制的第一批11辆电动自行车经过检验,全部合格。”

陈国泰调试完了所有电动自行车,神情兴奋地向厂长孟自新大声汇报。

产品试制之初,他可是以为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做到这一步。

却没想到在孟厂长的全力支持下,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达成了目的。

“好,好,非常好!陈国泰同志,你辛苦了。参与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所有同志们都辛苦了。陈国泰同志奖10块钱,其他同志统统奖5块钱。”

看着眼前11辆新崭崭的合格电动自行车,孟厂长心花怒放,当场下发奖励。

然后他就眼睛放光,爱不释手地摸摸这辆,摸摸那辆。

现在这些电动自行车可不像第一辆那样丑。

毕竟第一辆是用边角料凑合着造出来,实在谈不上有什么美观度。

眼前的11辆电动自行车却是规范制造。

样式整齐划一不说,该上漆的地方也都上了漆,让人一看就觉得不简单。

尤其关键的是,计划中只是希望能试制成功10辆,而现在却无一失败。

购买的12套配件全都发挥了应有作用,充分说明电动自行车的制造工艺已经完全成熟,随时都可以投入大批量生产!

作为农机厂的领头人,产品的成功也就是孟厂长的成功。

孟厂长如何能不‘龙颜大悦’?

“老孟同志,产品既然试制成功了,我们要不要马上向县府报喜?”

陈国泰等人去财务室领奖金之时,副厂长查建平对孟自新含笑说道。

“报喜,当然报喜。让那些大老爷们看看,咱们农机厂可不是只能够做些修修补补的小事情,而是一样能干大事。建平同志,我敢打赌,这些电动自行车就算不是世界首创,也绝对是国内首创。这车送到县府,绝对能让咱们农机厂扬眉吐气。”

孟自新头都不抬,兴冲冲地说道。

“没错的,至少是国内首创。不过老孟啊,这车有11辆,咱们送几辆去县府?还有,你觉得报告文件该如何写才合适?”

查建平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指地说道。

“送几辆?如何写?”

孟自新微微一怔,转头看向查建平。

“建平同志的意思是......”

半晌,孟自新突然微笑道。

“我的建议是,送2辆过去就行了。报告上就说我们计划试制10辆,结果全部成功。这表明我们的制造工艺已经相当稳定可靠。县府如果有意,就随时都可以投资进行大批量生产。”

查建平也微笑着说道。

“报告上说10辆,他们至少得同意咱们留下三辆,争取一下说不定还能留下四辆。行,就这么写。另外,报告上要不要写明大批量生产的限制条件?”

孟自新笑了笑,会意地说道。

“我觉得限制条件还是不写明的好。等县府的大老爷们对车子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提出投产事项的时候,咱们再说明限制条件。那时候大老爷们就更加容易主动帮我们想办法解决疑难。”

查建平狡黠地说道。

“行啊老查,有两下子啊。就照你说的办吧。”

孟自新点指了一下查建平,微笑着说道。

理论上现场所有电动自行车都是国家财产,要由县里统一安排。

真照查建平说的这样做,农机厂就能够留下五六辆。

这五六辆算是过了明路,可以由孟自新和查建平自行决定其去向。

陈国泰已经定下了最先造出来的那辆丑的,剩下的就是农机厂的压箱底好货。

“不是我有两下子,而是你需要借我的口说出来。没办法,谁让你是正职呢?”

查建平虽然心里暗暗嘀咕,却也不失开心地立即着手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