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 第249章 孟厂长同意了研发

陈国泰是觉得,只要让孟自新看到农机厂可以继续生产电动自行车的希望,他自然愿意把手里捏着的电动自行车放一辆给他。

“啥?你说咱们厂自己生产蓄电池?国泰,你真不是在与我开玩笑?咱们这么大的国家,在北边国家的援助下才只能年产400吨左右。这已经说明蓄电池的生产根本就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你却说你能研究出来。难道你觉得你比国家的那些高级科学家和研究员还......”

孟自新的脸色变幻了一下,神色有点不好地说道。

他觉得陈国泰这个小伙子是不是研究成功电动自行车之后,有点过于**了?

受到孟自新的强烈质疑,陈国泰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厂长,你对蓄电池的生产可能有点误解。你应该也知道,蓄电池的制造原理其实非常简单,里面主要就是一些铅板和硫酸的吧?”

陈国泰想了想说道。

“废话。老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好歹领导了农机厂这么多年,一些简单常识还是知道的。”

孟自新的军人本性发作,爆了一句粗口道。

“所以说,蓄电池的生产其实并不难。厂长你上次也去津市蓄电池生产厂亲自看了他们的生产现场,应该有所体会。”陈国泰接着说道。

“你说的倒也没错。上次看了他们的生产现场,我觉得除了那个生产所谓的电池格栅的工序稍微有点复杂,其它的工序其实也比我们厂的某些工序大差不差。”

孟自新冷静地想了想,点了点头。

上次他亲自押送巨额货款去津市时,确实是参观了蓄电池生产现场并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不过不对呀。如果蓄电池的生产真的如此简单,我们国家为什么还需要北边国家的援助才能建厂,而且产能还那么小?这里面怕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奥秘吧?”

孟自新接着又产生了新的疑惑。

“厂长,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当初咱们国家一穷二白,工业基础相当相当落后,各行各业都是从无到有地建立。蓄电池的生产自然是顺便包括在了一揽子援助计划里面。至于说为什么产能这么小,是因为咱们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能够做决断的那一级计委会眼里,每年只需要生产这么多的蓄电池就可以满足需要,他们自然不会下令放大产能。当他们觉得真的有需要的时候,别说区区四百吨,就是四千吨、四万吨都能很快生产出来。”

陈国泰耐心地解释说道。

“原来是这样子啊。这其实也就是说,上层计委会根本就不知道咱们农机厂有极其旺盛的蓄电池需求?如果他们知道了,说不定就能......不对,不会这么简单。任何一种产品的产能放大都涉及到许多环节的调整......”

孟自新一下子陷入了新的思考分析当中。

陈国泰听得暗暗佩服。

孟自新虽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退伍军人,但当了这么些年的厂长,却也拥有了一些大局思维。

正常情况下,上层计委会的确不会因为区区一家县级农机厂的需求就贸然调整许多类产品的产供销数量。

而副县长方锐达掌管的县级计委会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加上政府内部的派系之争,或许还要加上他与陈国泰之间的个人龌龊因素,多半不肯在其中大力活动。

电动自行车已经风靡灵江县这么久,就连方锐达自己都买了一辆。但方锐达的计委会就是不愿意同意电动自行车立项。这就是明证。

孟自新跑了好几趟都不起作用。

“所以说,我们才需要发扬‘不等不靠不要’的革命精神,自己研发蓄电池,自己解决问题。”

陈国泰微笑着说道。

“这样子好倒是好,就是全部研究资金都要我们自己出,计委会那里一分钱都不会支持。”孟自新犹豫了一下说道。

“厂长,当初我研究电动自行车的时候,八字都还没一撇,你就有魄力给我批了800块的研究资金。我想那时候咱厂里肯定也不宽裕。现在咱厂里的小金库里多的不说,一万块钱是有的吧?怎么厂长同志反而犹豫起来了呢?”

陈国泰笑了笑说道。

四百多辆电动自行车,真正的生产成本价是97块,上报的成本价是140块。卖出去的大多数都是这个价格。

但还有一些只是有钱的资本家富人,买价却是160到200不等。

这就是一万六七千块的纯利润。

这些钱无疑都归入了农机厂的小金库。

“嘿嘿,你小子说的倒也是。我也不瞒你,赚的这些钱已经拿了五千块出来给全厂工人发了福利,现在还有大约一万两千块钱的样子。你现在且先说说,你大约需要多少,才能把蓄电池研发成功?不过我得告诉你,这些钱全都来之不易,你一定不要狮子大开口。而且还要把批下去的每一分钱都掰开来花。”

孟自新裂开大嘴笑了笑,接着又神情谨慎地说道。

陈国泰不禁有点无语。

合着当初厂里不宽裕时,你尚且能做到‘视钱财如粪土’。现在钱多了,你老人家反而吝啬起来了?

“我算算啊......厂长,咱就拨个三千块钱出来做研究资金吧。”

陈国泰快速默算了一下,给出了答案。

“三千块?这么多啊?国泰,你当初研制整车,也才花了800块呀。”

孟自新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我说厂长,研制整车与研制蓄电池那能一样吗?研制整车只是确定车体架构,基本上都是把已有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而已。研制蓄电池可是从无到有地进行生产,每一步都是需要仔细摸索的。我提出3000块,那已经是压缩了又压缩。再说了,这笔钱又不是一下子全拿到我手上。我的意见是厂里成立一个蓄电池研发小组,由小组来掌控这笔钱。我按照每一步研究的需要,逐项提出用款申请。”

陈国泰深思熟虑地说道。

他的原则是,事情他要做,但钱财基本不能过他的手。

这样以后什么事情都找不到他身上。

他的钱财多着,可不愿在这笔‘小钱’上面打主意,为以后留下隐患。

“既然你都考虑得这么周全了,那就行吧。等下我就召集相关干部开个会,成立一个蓄电池研发小组。我亲自任组长......”

孟自新想了想,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厂长同志,既然咱们都要自己研发蓄电池了,那我说的这辆电动自行车......”

陈国泰吁了一口气,嬉皮笑脸地旧话重提。

“卖给你卖给你,卖给你一辆。我说国泰啊,这蓄电池你可一定要给我研发成功。要不然我一定剥了你的皮!”

“得嘞。厂长你就放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个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