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 第278章 农机厂召开厂委会

农机厂的决策机构是厂委会。

厂委会由厂长、副厂长、办公室主任、财务科长、人事科长、生产科长等六名委员组成。

需要开厂委会决定的事情,都由六名委员投票决定。

其中厂长占两票,其他人各占一票。

上午九点左右,孟厂长与陈国泰计议完毕之后,立即就在小会议室里召开了厂委会。

“老常,先不要记录,咱们先行沟通一下。”

众人坐定之后,孟厂长先对负责会议记录的办公室主任常林说道。

所有人都会意地点了点头。

每逢大事必定要先行沟通,以求在正式会议上顺利通过决议,是执政党的优良传统。

“那么老孟,今天的议题是什么?是上面有新的指示或者任务传达下来吗?”副厂长周英明神色淡淡地说道。

“都不是。今天我要说的议题是,咱们厂继续生产电动自行车。”孟厂长摇了摇头说道。

“厂长,陈国泰领头的技术攻关小组弄出来的蓄电池虽然已经基本能用,可是铅块不是买不到了吗?就攻关小组那里的三四百公斤铅,最多也就能再造二十多辆电动自行车出来。这样的事也需要召开厂委会进行研究?直接造就是了嘛。”

技术科长温世豪不解地说道。

其他人跟着点头。

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深切地关系到他们的福利待遇。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关心,都清楚地掌握着这件事情的进展程度。

说老实话,知道这件事无法继续推进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多少感到有些失落。

“老孟,难道这事还有说法?是不是铅块已经买到了?”

周英明首先反应过来,满是期待地问孟厂长道。

其他人也立即精神一振。

“确实找到了一批。有很大的几率能买到。”孟厂长点头说道。

“有多少?”

所有人都眼光大亮。

“不少于二十吨。”孟自新说道。

“不少于二十吨?这可是太好了。每辆电动自行车所需的蓄电池里面,铅也就是14公斤左右。二十吨铅至少可以造出一千四百辆电动自行车。”

负责生产的温世豪立即反应过来。

“就按每辆车最低四十块钱的纯利,那也是五六万块钱。再加上溢价,那岂不就是七八万块!我们真能赚到这么多吗?”财务科长孙龙飞声音有点颤抖地说道。

“七八万块?”

其他人也禁不住大吃一惊。

真有这么多钱,农机厂的职工福利绝对会好到天上去。

是的,只是福利,不是工资。

各个工矿单位的干部职工工资都是固定的,要想调整就必须得报上级计委批准。

但福利上的限制却并不是太大。

上级部门只保证基本福利。有时候甚至就连基本福利都保证不了。更多的是由各个工矿单位自己想办法。

“老孟,你这消息保真吗?”副厂长周英明有点不淡定地追问道。

“已经基本上谈成了。这也就是我要召开厂委会的根本原因。”孟厂长点头说道。

其他人当即释然。

涉及到二十多吨铅块的采买以及大批电动自行车的制造。孟自新确实不能独断。

“厂长,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肯定是要全票通过的呀。宣布正式开会吧。”人事科长霍刚神情激动地说道。

“对,宣布开会吧。”其他人纷纷说道。

常林甚至马上拿出会议记录本,准本进行记录。

“先不要忙,我还有事要说。各位同志,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的小金库里有了这么多的钱,然后又被上级部门知道了,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情况?”

孟厂长抬手向下按了一下,淡笑着说道。

‘嘶’

所有人微微一愣,随即倒吸一口凉气。

从理论上讲,工厂里的一切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包括小金库里的钱也是。

上级部门或许会对下属单位里面一般数目的小金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个容忍度绝对不高。

前段时间厂里赚了一万多块钱都已经让他们有点提心吊胆,生怕什么时候就被上级部门协调走。

所以他们才会同意拿出三千块钱来搞蓄电池的研发,同时又绞尽脑汁地想名目给职工发福利。

但是发福利也有一个大概的标准。他们不能,也不敢超过太多。

以至于小金库里现在都还有一万块出头。

这要是一万块变成七八万块,那根本想都不要想,分分钟就会被上级部门协调。

而且这么大的事情想瞒也瞒不住。

毕竟电动自行车生产出来就必定要销售出去。

“难道我们就只能为国家做贡献?”有人很不甘心地喃喃自语道。

“要是电动自行车能够持续生产下去就好了。这样我们的小金库就会永不干涸。”又有人轻声说道。

“老孟,你这样郑重其事地把问题摆出来,一定是有什么想法吧?”

周英明目光一闪,紧盯着孟厂长说道。

“对,厂长你一定有办法。说出来讨论一下吧。”其他人都纷纷说道。

“针对这种情况,我确实有一个想法要与大家讨论。咱们的电动自行车不是受铅块供应限制而不能持续生产吗?我的初步想法是,咱们把前期赚来的钱投资出去,建设一个炼铅车间。只要这个车间搞出来了,咱们就能持续生产电动自行车。这样小金库就会永不干涸,厂里干部职工们的福利也就能一直得到保障。”

孟厂长微微一笑,把想法抛了出来。

“把先期赚到的钱用来投资建设炼铅车间,从而让电动自行车可以持续生产?”

所有人顿时陷入了沉思,都在心里迅速权衡利弊。

“真按厂长同志所说实施,就不但可以把注定要被协调走的钱变成咱们农机厂自己的固定资产,同时还能让本厂的干部职工长期受益。我觉得可行。”

半晌之后,属于孟厂长一系的财务科长孙龙飞说先说道。

“就事论事地说,这样做并不算违规。这是咱们农机厂不等不靠不要,自己想办法拓展新项目,为国家增加积累。我觉得可行。”

同样属于孟厂长一系的常林马上表态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