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不是文豪 > 第26章 编辑部的故事其二

我不是文豪 第26章 编辑部的故事其二

作者:野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完,陈青萝意识到自己有点失言,改口道:

“我那个小圈子可是有不少知名作家,他们都给予了这篇稿子好评的。”

郝编说:“陈老师,您也应该知道的,作家的视角和编辑的视角是不同的。”

“再不同也要讲究基本法啊……”

郝编说:“陈老师,您听我说,您听我说。我们审稿要看的不仅是作品是否精彩,也要看它的独创性、对文学的拓展、以及社会影响。

“这篇作品更是特殊,我们还要考虑到,它这么长的篇幅,如果真的决定连载,会占用多少版面?它的价值是否对得起它占用的版面?它连载到末期,会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陈青萝冷笑:“说白了,无非是石同河先前发话保证了,现在他又不担保了,你们犹豫了。”

陈青萝说话从来犀利直接,郝编有点受不了,顿了会儿声音苍白地说:“您这么想的话我们没办法。”

陈青萝说:“行,既然要退稿的话,那现在这篇稿子可以投给其他刊物了吧?不影响行规吧?”

郝编语气生硬地说:“请便。”

“麻烦把稿子早日寄还给作者。”

“我们会按照流程寄到付的。”

陈青萝大拇指用力按下挂断键,转头望向王子虚:“有眼无珠,他们不配。我们投别家杂志去。”

虽然结局十分惨烈,可王子虚不仅没觉得遗憾,反而还感觉有些暗爽。

尤其是陈青萝说“他们不配”,王子虚觉得,简直享受。

他从来没指望它能引起万万人的共鸣。万万人中陈青萝喜欢就已足够,一切付出都已获得回报。

陈青萝盯着他,问道:“那,你现在是什么心情?”

“什么什么心情?”

“被退稿了呀,”陈青萝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人家说,你的稿子的价值不值得长篇连载,‘没有征服所有人’……你没被打击到吧?”

陈青萝一笑,又说:“虽然我没有退稿过,不过你可不要受打击哦!我听说,很多知名作家在成名前都被无数次退稿,被退稿没什么的!~”

陈青萝安慰人的水平令人发指地拙劣,但王子虚从一开始就没觉得什么,笑道:“不用担心我,我没事。”

“真没事?被人否定作品的滋味不好受,你有事我也理解的,你别硬撑,说出来会好受一些,来,说罢,我好嘲笑你。”

王子虚摇头:“很遗憾,让你失望了,我完全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相反还觉得十分欣喜。”

陈青萝眯眼:“你不会是变态吧?”

“我很高兴有人能够指出我的问题。我之前对我的太自信了,本来计划改26遍,改到第20遍的时候就觉得无敌了,现在看来还不是特别无敌,我回去就接着改。”

宁春宴失声叫道:“还改啊?”

陈青萝说:“有没有可能你只是被针对了,并不是你稿子本身的问题?”

“那我就把稿子改到无法被针对。”

陈青萝扬起眉毛:“你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会暴力破解。”

王子虚说:“对不起,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了,我不像你那么有天赋,我只知道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暴力破解解决,如果解决不了,那说明不够暴力。”

他想起雁子山给他笔记本上写的那句话——只要坚信自己,你将扫除眼前一切障碍。

“你果然是个变态。”

“你要这么想那就当变态好了。”

陈青萝抿嘴,努力克制嘴角上扬:“不过,我喜欢……呃,我的意思是,我还蛮喜欢这种性格的。”

王子虚说:“我知道。”

两人的眼神刚刚相触,宁春宴就黑着脸插进来:

“抱歉打扰到你们两个人叙旧了,但是容我跟她说句话。”

说完,她把陈青萝拉到一边,小声在她耳边嘀咕了两句。

说完,陈青萝脸色变了:“不至于这么恶心吧?”

宁春宴瞅她:“你觉得呢?”

陈青萝肉眼可见地慌张起来,咬起手指:“我觉得先赶紧试一试,很多杂志不是跟他们一个系,未必会管。”

王子虚问:“到底怎么了?”

宁春宴和陈青萝对视一眼,两人表情都相当严肃。

“怎么了,说啊?”王子虚也忍不住不淡定起来。

陈青萝说:“你有比较熟悉的编辑吗?在他手上发过稿子那种?”

王子虚说只有《长江》的编辑,姓杨。

陈青萝说:“那就在他那里发,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王子虚问:“我不改了吗?”

宁春宴说:“先争取过稿,相信我,这很重要。”

王子虚心里其实有改文的具体方向了,这意味着这部作品有了跃升成为更好作品的潜力,如果不改直接投,那对他来说相当遗憾。

但是陈青萝和宁春宴都十分严肃,催他先过稿再说,却不告诉他原因。他也无法可想。

……

郝成梁挂断电话,翻手腕看了眼腕表,抽完最后几口,将烟屁股扔到铁皮垃圾桶,从疏散通道返回办公室。

他第一时间板着脸,回到自己座位,开始整理原稿。放在桌上磕整齐后,又抬头犹豫起来。

做好心理准备后,他起身走向总编办公室。

近段时间,《古城》杂志社内部出了点问题,一年内换了三任社长,其中两个是因为经济问题。

总编又因为私生活问题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小小风波,虽然舆情很快平息,但老总编脸皮薄,引咎辞职了。然而新换上来的总编是个权斗高手,在社内搞小团体,把社长给架空了,还把自己的红颜知己提拔成副编委。

该红颜业务能力全无,技能全点到办公室政治上,凡是要跟她沟通对接的事都会变得相当头疼。

总而言之,这半年来社内故事相当精彩,写成剧本够拍三十集,定能获得不少收视率。可惜他身处其中,被旋涡裹挟,每日过得苦不堪言。吃别人的瓜固然有趣,自己住在瓜田里可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走进总编办公室,黄总编正在打电话,看到他来了,很快挂断,把手机扔到桌上。

“总编,上次石同河石主席提过的那个稿子,我们最终还是压不住了,决定给他退稿。”

黄贵平皱眉:“不是说放两天再看看吗?”

一开始石同河是直接联系的黄贵平,说起要推荐一篇稿子过来,黄贵平当即答应,甚至求之不得。石同河的人脉资历,是值得刻意维护的。何况石同河能够推荐的文章,质量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以为那稿子了不起是数万字的中短篇,谁料到拿到手里,竟然是煌煌六十万言的巨幅大长篇,顿时有点后悔当初答应得太早。

《古城》也不是不能刊登长篇,只是很久没有登过这么大篇幅的长篇。而他新官上任,总编的位置没有坐稳,社长表面甩手,实际上引而不发,他也不是没有弱点。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不宜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连载这样一个长篇,就属于大动作。

试想想,若是被人逮住他跟石同河的私下联系做文章,说他为了维护个人关系,破格在杂志连载这样一篇超大篇幅长篇,损公肥私,拉低杂志格局,必然会影响他的地位。

好在事后石同河又打电话过来,一改先前态度,说要严格审查,一时让他云里雾里,却又是正中下怀。

于是他马上召开选稿会,让各编辑讨论那篇稿子,最后他拍板定调,稿件不符合长篇刊发标准,但有亮点,不宜草率退稿。由于篇幅太长,他给郝成梁三个月,让他仔细审核,三个月后再开会研讨。

黄贵平给了郝成梁三个月来审稿,实际上他没审。他知道石同河才是关键人物,也揣摩出了总编意图:他是想摸清楚石同河的态度再处置稿子。所以他干脆把稿子放那儿供着。

黄贵平想得比郝成梁更深一节:等这段时间过了,他总编的位子坐稳了,这篇稿子或许可以作为一张牌来打。

所以郝成梁突然跟黄贵平说要退稿,打乱了黄的计划,让他很是生气。

郝成梁说:“陈青萝刚刚给我打电话,打听那篇稿子的事情。”

“陈青萝?”黄贵平坐直身体,“陈青萝的关系要好好维护啊!她有什么事找你,逼你退稿?”

郝成梁苦笑:“不是,听她的话,是帮王子虚来兴师问罪的。”

黄贵平瞪眼:“她想干嘛?”

“她的意思是,这篇稿子是要参加翡仕文学奖的,她想让我们尽早刊发,如果不能发,也请我们早点讲明白,要是拖过了时间,就参加不成了。”

“哦!”

黄贵平恍然大悟,坐回了椅子,闭目思考起来。

郝成梁说:“对方态度比较强硬,当时话说僵了,她当场就要问清楚。我心想稿子肯定是不能发的,所以跟她说了要退稿。是不是太草率了些?如果您不同意,我再回去道歉。”

黄贵平思考良久,终于睁开眼,摇了摇头:“不,这样正好,这样正好。”

他坐起来,敲着桌子说:“你说这篇稿子是要参加翡仕,我顿时就明白了。你知道吗?石同河的儿子石漱秋,也要参加翡仕文学奖。”

郝成梁扬起眉毛,他感觉黄贵平在他面前推开一扇门,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如此!”

“这个作者能够让陈青萝来当说客,肯定是有点人脉的,说不定还是石同河的亲戚。他肯定是托了石同河帮忙,石同河不想帮忙,但抹不开面子,所以才前后两套说辞。他是既想把这个忙帮了,又不想让稿子真的发表,以免跟他儿子形成竞争。”

郝成梁竖起大拇指:“总编真是料事如神。”

黄贵平挥挥手:“现在说这个还早,你看,我给石同河打个电话,咨询一下他的意见,如果他表现得很寻常,那就说明我料对了。”

他当即拨通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喂,石主席,打扰了打扰了,您现在忙吗?对,我跟您说个事儿,有关前段时间您推荐的那篇稿子……”

电话那头石同河声音大起来:“怎么了?”

黄贵平说:“是这样的,我们按您指示,认真审核了那篇稿件,经过我们编辑部讨论分析,都觉得那篇稿子很有亮点,但可惜的是,它篇幅太长,同时风格不太适合我刊,我们要发的话,恐怕不太适合。”

却听得电话那头松了口气:“这样啊?好,我知道了,那还真是挺遗憾,不过也没有办法,不能发说明那篇稿子火候还不够,水平不行。不行就要多改,千万不要看在我的面子上硬发,那对你们对他都不好。”

黄贵平和郝成梁相视一笑。

石同河接着说:“那也请你们退稿的时候写清楚拒稿缘由,最好跟作者多分析分析,他哪里写的不好,该批评就批评,不要留情面,这样才能成长。”

黄贵平在连连点头中,挂断了电话。

郝成梁再次伸出大拇指:“黄总编真乃料事如神啊!”

黄贵平挥了挥手:“行,你去办吧。以后记住,跟作者沟通不要冲动,多想想,多汇报,免得打脸。对了,跟陈青萝的关系可以多维护维护,能约到稿是最好,可以让小赵去。”

郝成梁点头离开总编办公室。刚出门,他抱着那堆厚厚的稿子,忽然想到,这就要把稿子退回去了,可他和总编都还没看过呢。

他想,是不是该问问总编,要不要看一下稿子?

接着他又摇摇头,心道,想什么呢?六十万字的稿子,哪里看得过来?

他回到自己座位,同事问道:“怎么了?这篇稿子又有什么新动向了?”

他这堆稿件放在桌上有一段时间了,因为篇幅特长,在编辑部内可谓人尽皆知,平时几位编辑都会跑来看一眼,都比较关注它的情况。

郝成梁说:“要退稿了,写退稿信。”

同事一惊:“退稿?不是说放几天吗?”

“情况又有了变化。”

同事摇头叹道:“果然还是因为篇幅太长了是吧?唉,这么好的一篇稿子,说实话,真的很不错,不能在我们杂志发可惜了。”

郝成梁冷笑一声:“呵,审稿会上不说,现在又说可惜。当了这么多年编辑,退过的可惜的稿子还少了?”

同事大声说:“我一直都是很支持这篇稿子的好吧?审稿会上我就说了,实力不俗。”

郝成梁歪了歪头,审稿会过去几天,过目的稿子有点多,他有点没印象了。

“你支持吗?我怎么记得,当时会上很多人都批这稿子不行啊?”

坐在前面的另外一位同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转过头来说:“当时大部分人都是赞扬的吧?这篇稿子要退稿那真是可惜了。”

郝成梁皱眉:“我怎么记得当时听到很多批评啊?是我记错了?”

同事压低声音:“什么批评,都是见风使舵,顺着总编的意思讲而已。”

说完,他便不言语了。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话说多了,容易遭人记恨。

听到他这么说,郝成梁恍然大悟,明白为什么自己印象中记得这篇稿子很有争议了。

编辑部内诞生了小团体,那就不免会拿出些封建的名堂来,是有一些见风使舵的人,开会不发表自己意见,只揣摩总编意图。总编往哪儿指,他们就往哪儿说。

想到这里,郝成梁拿着手中稿子,再次萌生了要不要读一读的想法。

迟疑片刻,他摇了摇头,将稿子艰难塞入信封。

太长了。没时间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