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不是文豪 > 第41章 (感谢盟主痴梦说与山鬼听)

我不是文豪 第41章 (感谢盟主痴梦说与山鬼听)

作者:野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编辑部的工作除了审稿等业务性工作占大头,学习提升自己也是重要一环。对于杨胤这样年轻的责编来说尤甚。

在纸媒市场逐渐萎缩的状态下,考虑到未来职业发展,越是需要不断思考、总结,努力让自己不要成为二八定理当中的那批“八”。

杨胤略带幸灾乐祸地把某本杂志上的一处不明显错字下方划了道横线,接着将杂志合上,放到一边。他手边的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一页的新词和佳句,他低头又整理一遍后,才拿起另一摞书堆顶层的《获得》。

研读其他杂志,就是学习的一环。好的要看,坏的也要看,主打一个兼收并蓄,像《获得》这样的业界顶流,更是需要仔细研读。

排版、装帧这些,倒是学习的末事,最要紧的是要学别人的择稿眼光,还要给自己的作者库多积累一些名字。

中国能用笔杆子的一抓一大把,但真能把字写明白的,如同九牛之一毛。国内现在的文学界,居于顶层的就那么几个,几家杂志社都是抢着要稿。

作为责编,杨胤最头疼的并不是审稿改错字做水磨工夫,而是组稿。想要组到好稿子,如同摘山煮海——摘莽莽群山中之一珍,取茫茫沧海中之一粟。

所以,他必须发掘出更多能写的人,来填充自己的作者储备库。

光审来稿是不够的,更多还需要主动出击,去跟那些作者邀稿。而其他杂志就是了解作者的一种渠道。

杨胤翻开了《获得》杂志。

打开《获得》,第一件事就是翻开目录。杨胤将目光定格在作者那一列,从下到上,先扫视一遍。这是他的工作习惯。

他这种工作习惯也有缘由——看《获得》先看作者,是为了找到有没有新名字,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得知首要目标。而新登上《获得》杂志的作者,一般都会排在靠后的位置,所以从后往前看,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单雪涛、毕飞羽,嗯,这是名家了,不用问;徐浩风、阿亿……这也都是老面孔;顾藻,遗憾,失之交臂……

其实,在《获得》找新作者是一件极没有性价比的事情。因为它上面刊载的极少有非名家作品。名家投稿的作品都要排队等,更何况是新作者?

不过杨胤也没考虑过真的从《获得》里找新作者就是了。

即使不从工作方面考虑,他也乐于去看《获得》。不如说,他选择这个投入高、回报低、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就是看中了在这里可以尽情地读别人的作品。看《获得》既是他的任务,也是他的福利。

读完目录,杨胤正打算翻开第二页,翻了一半,忽然眉头一皱,又把页面给翻了回去。

他定睛看着目录最上方,揉了揉眼睛,又使劲瞪去,像是要把白纸看出花来。

在目录最上方,堂皇而不由分说地印着一行字:

《石中火》——王子虚。

杨胤都还没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什么,他的心跳就已经开始加速了,热血止不住地往头上涌,意识回归时,他发现,自己已经按着桌子站起来了。

“怎么了?”旁边的同事问。

杨胤拿着《获得》在手中挥舞,却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好一会儿他才把杂志扔到同事桌上,用力指着目录的第一行,向同事展示。

同事不解地看了他两眼,接着顺着他的手指念道:

“《石中火》,王子虚……嘶,我去!这不是你收的稿子吗?!”

杨胤还在失语状态,同事拍了拍他的胳膊道:“是不是同一個人,同一篇稿?你倒是快翻开看看啊!”

他提醒了杨胤。杨胤连忙翻开目录的页数,翻的过程中手不受控制地抖动。动作略粗暴地翻到页数后,映入眼帘的,是那个熟悉的开头。

“是他,是他……”杨胤颓然坐下,手里捧着《获得》欲哭无泪。

“哎呀!”同事懊悔地大叫,“你把《获得》头条给放跑了!”

同事嗷的一嗓子,把身后几个其他的同事也惊动了,探头朝这边望过来。

“怎么了?”

杨胤恼火地说:“不管怎么样,话要说清楚,王子虚可不是我放跑的!到底怎么回事,大家心里有数!”

同事说:“你别急,现在不是清算的时候,先看看他的稿子,改没改?是不是全文刊载?”

杨胤翻了几页,抬头道:“改了,改了不少,不是拿过来的原稿了。”

同事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如果他改了,那就还好,这不是跟之前拿到我们社里的稿子一样了,这样的话丢了稿的责任小点。”

杨胤提高音量道:“他改出了能上《获得》的作品,说明这作品再打磨打磨,在我们《长江》也能大放异彩,我只恨为什么让他改的不是我?为什么我们杂志没有给他这个舞台?”

同事说:“你看你,又急!现在是想这个的时候吗?”

几个同事都围了上来,也都听清了原委,顿时神态各异,有的焦虑,有的唏嘘,有的幸灾乐祸。

杨胤加速翻页,越翻越快,直到翻到最后一页,他将《石中火》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之间的所有内容捏在手指间,厚厚一沓,几乎占了整本《获得》的二分之一。

“这么多的内容,二十万字,《获得》把王子虚的作品登了足足二十万字!”

杨胤说着说着,脸部渐渐涨红了。

他想起先前部里拒稿的各种意见,也是提过“字数太多”。

想到这里他就来气,字数太多字数太多,再多,人家《获得》一口气登了20万,相当于给人出了一本书!人家《获得》什么地位,他们都有这种魄力,不知道他们还在瞻前顾后什么!

之前退稿还有一个理由便是“《古城》也退稿了”。《古城》退稿又如何,《长江》退稿又如何?《获得》不是照登不误?以后人们只会记得是《获得》登了这篇《石中火》,《古城》和《长江》二位退稿的,只会被当做笑谈提起!

杨胤完全出离愤怒了。他现在既对吴主编失望,又对总编失望,对编辑部失望,对自己也失望。

不是因为自家的作者跑到别家去了。作者到处给稿子是常态,他愤恨的是,这篇作品本来有机会留下来的,自己亲手拿它打了个转,没有保住,流走了。这种滋味比什么都难受。

想到这儿,他一怒之下拿起《获得》,抬步朝办公室走去。

“你要干嘛?”同事问道。

“我拿给申主编看看。”

杨胤推开主编室门时,申主编还笑容可掬,他刚邀了一篇稿子,正心情愉悦,看到杨胤怨气冲天地走进来,诧异道:“怎么了?”

杨胤把《获得》直接拍在了桌上:“王子虚的《石中火》,登上《获得》了。”

申主编表情凝重起来,从桌子里掏出眼镜戴上了。

“《石中火》是上次拿过来的那篇稿子?”

“是。全文有改动,不过的确是同一个作品。”

“60万字,怎么登的?”

“第一期登了20万字,应该是分三期。”

“你退稿后跟王子虚说没?伱知道他投《获得》了吗?”

杨胤苦笑:“都用那种理由退稿了,我还哪有脸去找他?他只说想改,我给了几点意见,后来他就很长时间没消息了,我问过他也没回我。”

申主编深深叹了口气,眼睛盯着《石中火》,看了良久,杨胤也不敢打扰他。然后申主编起身,说:

“走,我们去跟总编汇报。”

申主编带着杨胤,把《获得》摊开放在总编面前,几乎是原封不动的把刚才杨胤说的重复了一遍。

总编听完不动声色,双手拿起《获得》,看了好一会儿,接着放下杂志,拿起桌上的座机拨了一通电话。

“叫吴主编到我办公室来!”

很快吴主编就敲门进来了:“总编,您找我?”

总编伸手点着《获得》道:“我只说一件事,你听着。王子虚的《石中火》登上《获得》了,还是发的头条文章,全文刊载,第一期就登了20万字。”

吴主编愣愣地听总编说完,才问道:

“总编,不好意思,我能不能问问,王子虚是谁?”

听到他这话,办公室里三个人都绷不住了,杨胤尤其恼火,大声道:“就是上次投到我手上,《古城》退稿过的那篇稿子,记得不?”

他虽然生气,但毕竟还能控制情绪,没有当面说“就是你上次力主退掉的那篇稿子!”

吴主编额角上冒出微汗:“那篇稿子?哦,那篇稿子登上《获得》了?怎么登上的?杨胤你有什么消息吗?”

总编挥了挥手,说:“你们出去,吴主编留下。”

申主编和杨胤出去后带上了门,很快,怒骂声从办公室里传出来。

“我已经很多年没听到总编这样发脾气了。”申主编说。

杨胤觉着他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这篇稿子差点就保下来了,要不是吴主编……唉。”杨胤深深叹了口气。他还在为稿子丢了惋惜。

申主编小声道:“骂吧。这时候骂两句不伤涵养。我都想骂他。”

杨胤终于忍不住偷笑了一声,但随即又陷入了深深的懊恼。

过了会儿,办公室里总算没了动静。吴主编哆哆嗦嗦地出来给两人开了门,示意他们进来。

总编对三人道:“我就一个要求,王子虚的下一篇稿子,一定要争取到我们这里来。人怎么弄丢的,就怎么弄回来。听到没吴主编?”

吴主编哆哆嗦嗦点头。总编视线看向杨胤,杨胤却冷着脸直起腰道:“有点难度。”

“怎么?”

“上次退稿,我明说了有部分原因是《古城》退稿,王子虚对我社很是失望。”

吴主编在一旁马上道:“这怎么能说呢?你真是的,这怎么能直说呢?”

杨胤冷着脸看他:“那不然怎么说,给什么理由?难道要说是他写的不好?”

吴主编说:“现在退稿不都是静默退稿吗?为什么要给理由?这传出去多难听?杨胤你不给自己留面子,你也不知道给社里留点余地吗?”

杨胤怒道:“王子虚当时就已经很颓丧了,如果真静默退稿了,说不定《石中火》这部作品就没了,就登不上《获得》了!”

吴主编想说那不是正好,但终究没说出口。

总编板着脸道:“别吵了。”

杨胤瞪了吴主编一眼,别过头作罢。

“还是我说的,怎么弄丢的,怎么弄回来,你们亲自登门也好,赔礼道歉也好,总之要把人下一篇稿子给要回来!”

……

总编要把王子虚下一篇稿子留下来,自然有其用意。

《石中火》丢了,丢得毫无体面,说起原因,足以让人颜面尽失,因为是他们主动不要的。

然而《石中火》发了《获得》,说不定会引起轰动,要是说起来,王子虚这个《长江》出道的作者没有投《长江》倒不是问题,投了《长江》却被《长江》退稿,被人知道了,恐怕要引起业界集体嘲笑。

所以总编想让王子虚把下一篇稿子发过来,哪怕是小小一个豆腐块,一个不重要的文章,只要在《长江》发了,那就说明没伤和气,情分还在。把《石中火》给退了,就显得没有那么愚蠢了。

至于始作俑者《古城》,一开始就没把《石中火》当回事,显然已无法挽回,只能祝它顺利!

杨胤从吴主编那里得知,退了《石中火》的是郝成梁,而且竟是他自作主张。他认识郝成梁,知道这事后只是默默冷笑,没打算跟他报信。他打算先打电话祝贺王子虚。

杨胤的电话打来前,王子虚正在南大南门口“观仪仗”。

说是仪仗有些过火,是夸张的说法。此日《昨日星》研讨会要在南大召开,不少大人物要过来,许多学生跑到门口数车子,看看哪位的业界大佬,又是谁的偶像会来捧场。

赵沛霖就是其中之一。也是他把王子虚给拖过来的。

其实王子虚自己觉得这事儿十分无聊,他自己是不会过来的,但赵沛霖充当导游,某某车过来,他便介绍“这是《现代》的主编”“这是这届翡仕的评委”“这是上上届优秀奖的得主”,如此听来,就不无聊了。

最后,石同河那台熟悉黑车缓缓驶入。

“他还是来了。”王子虚说。

赵沛霖眯眼望去:“众星拱月啊。”

“他不参加研讨会,以什么身份来这里呢?”

王子虚感到疑惑。他扪心自问,异地而处,绝对做不到石同河这样厚脸皮,几乎都把为儿子铺路明牌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