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一首无赖,我在披荆斩棘乱杀 > 第122章 绝好!

一首无赖,我在披荆斩棘乱杀 第122章 绝好!

作者:萨卡班甲鱼ovo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21:02:33 来源:小说旗

先听王岳单的曲子——《娜塔莎》

三分半钟,伴随着钢琴声响起,阿历克斯、文字策划等人的目光就逐渐凝重,眉宇的皱纹凹痕越来越深,相应的众人的不满达到顶峰。

“《喀秋莎》的卑劣模仿作品。”

“特别是2\/4拍的节奏,典型的俄民歌的旋律。”

“我就说了华夏人就喜欢抄袭和模仿。”

七嘴八舌,也别说文字策划他的声音很大。他对华夏是有意见的,家族中有人从事鱼子酱中间商的销售工作。

但自打华夏盯上了鱼子酱的蛋糕,大力发展之下,毛熊国的鱼子酱产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话有理。

“也还算是认真,呈现部加入爱奥尼亚调式,并且这里的编曲铺呈用三角琴。”阿历克赛说。

如果会打评分的话,那么王岳单的《娜塔莎》可能连及格分都没。

“下一首吧,另一位言辞犀利的华夏先生。”导演阿历克赛说。

两人进厅时是有登记了自己姓名的,但毫无意外的是,纪录片组众人都没记住。

“取名《辉煌与衰落》。”文字策划撇嘴,真是取巧。

秦疆没用原名,《为了你,祖国母亲》,歌名是对应的歌词,当前光把曲谱掏出来,再叫原名多少不合适。

播放——当巴扬手风琴响起,纪录片众人表情认真了些许。

普通手风琴是键盘手风琴,而巴扬手风琴是键钮手风琴,外观和演奏姿态都有些不同。

当然对歌曲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音色,键盘手风琴多数用来伴奏和合奏,而巴扬是领奏用的,低音更雄厚,高音更富有金属质感,最大程度的还原管风琴的音色,穿透性极强。

乐曲采用奏鸣曲式,和普通俄歌曲惯用的小调不同,歌曲是G大调旋律,巴扬手风琴和钢琴声交相呼应,旋律和编曲都不是随随便便的。

好浓烈的毛熊国曲风,曲声如诗如泣。

“悲情和优美有余,但……”

文字策划话音还未落,旋律播放到一分钟,进入第10-21小节的副部主题,结束于属和弦。

钢弦吉他加入,旋律堂而皇之的进入展开部!

吉他和鼓点装饰的展开部主题是钢铁洪流,bA-64装甲车、t系重型坦克,卷着满天黄沙。

巴拉莱卡琴的加入,并且叠了一层电吉他的音效,展开部的**迭起之中也有细腻的变化。

旋律更冰冷了些,又像是钢铁洪流碾过白茫茫的雪地,仿佛能冲击一切碉堡。

“乌拉!”

“乌拉!”

纪录片众人握紧拳头,这气吞山河与日月的魄力,有人还忍不住乌啦两声。

再现部的旋律达到最高处吉他声戛然而止,只剩下巴拉莱卡(三角琴)和钢琴声继续演奏。

钢铁洪流是天下无敌,但驾驶他们的可都是血肉之躯,再无敌也有伤亡。

嘶——这宏伟又悲情的调调,太符合毛熊国人的心意了,阿历克斯表情出奇的认真。

强大不是世界一流的坦克大炮,也不是整齐划一的阅兵仪式,而是在狂风暴雨中依旧守护国家的人民。

狂风暴雨更大了!

于是钢琴声也逐渐小,只剩下巴拉莱卡琴,和刚才展现部的吉他、钢琴、鼓声齐上征形成鲜明的强弱对比。

巴拉莱卡琴的音色一点也不清脆,甚至音量很小,甚至听旋律以为是“中断”了。

如果有个词的话,此处是:“妈妈,我们终究胜利了。”

如果说旋律的刚柔并济是谱曲的神来之笔,那么此处巴拉莱卡独奏就是编曲的神来之笔!

三角琴由于自身特点,适用于独奏和家庭小聚,反正不怎么适用大舞台,但偏偏巴拉莱卡是毛熊国人最爱的乐器,没有之一,喜爱程度远超过巴扬手风琴。

所以用巴拉莱卡的闷声来代表一个个普通的毛熊国人,再合适不过!

前面的辉煌,前面的钢铁洪流,都来自于一个个普通的毛熊人。

阿历克赛甚至都想要鼓掌,但是又忍住了,欣赏中鼓掌会影响音乐的整体性。

纪录片导演内心祈祷:“这才是音乐没有国界,千万要有一个好的收尾。”

目前为止,都很好,好到阿历克赛不希望因为结尾而被破坏。

表面上《辉煌与衰落》达到总导演的预期,里子是柳拜乐队不愧是柳拜乐队!

低音部采用相同的伴奏音型,做分解和弦式的转位进行,3小节的扩展模进后于主和弦结束。

“为了你祖国母亲”、“为你高呼三声乌拉”瞧瞧这歌词,秦疆一个华夏人能写吗?不能。

从歌词能联系到旋律,再现部首先对副部主题进行反复。

听众们从一开始,仿佛看见钢铁洪流的激荡,变成为了见识过枪炮,依旧要守卫祖国的信念。

再接续主部主题的旋律构成结尾,于G大调主和弦结束全曲。

哀婉的旋律创造出悲凉萧瑟的意境,低沉的弦乐流动中,回荡着巴扬手风琴……

近四分钟的旋律,让亚历山大厅所有人都沉默了。

好就是好,这谁也无法否认。

更何况,现在名为《辉煌与衰落》的曲子,曲调和编曲都极具毛熊国的审美。

“今天不是四月份吧?今天不是圣母领报瞻礼吧?”文字策划脸上的疑惑

圣母领报是指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她即将生下耶稣,文字策划的意思是华夏人只有可能是被耶稣附身才能写出如此歌曲,但又没到那个日子。

毛熊国基本都信仰东正教,具体的也不多说了,反正只要知道文字策划此刻三观都会摧毁了。

“巴拉莱卡琴独奏的一小段,让这首曲子升华,帝国的辉煌是因为每个人民,但帝国的衰落却是因为上层人士,史诗级的编曲。”总导演阿历克赛说,”而这个曲,我难以相信他是外国人。”

总导演的话引发众人同意,毛熊国的味,太重了!

纪录片众人窃窃私语的讨论:

“我想起了宁愿自杀也不愿意瞧见祖国破碎的阿赫罗梅耶夫元帅。”

“谁不怀念苏联,谁是没良心,但谁若想回到苏联时代,谁是没脑子。”

“哎,我虽然没有你们那么多联想,但这绝对是今天听过最好的,我肯定。”

等等。

“联系那位先生。”阿历克赛说。

“阿历克赛导演,我们没有那位先生的的联系方式……”

<真难写,这一章,真的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