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一百零八章 全师傅的手艺

全师傅不愧是专业的厨子,各种菜都能搭配好,从卖相来看,是没有后世的那么好看,但味道不错,是地道的鲁菜。

没有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

说到花里胡哨,又让周益民想起后世所谓的米其林厨师。

最后让网友总结:盘大、量少、抹酱、放草。

似乎这么一搞,整道菜就高档起来。

周益民非常赞同网友们的总结,就是那么一回事,至于好不好吃,那根本不重要。

米其林还搞一个厨师的等级评定,评测中国的厨师和美食,他们有什么资格呀?甚至吹嘘他们的刀工。

跟中国厨师比拼刀工,真他娘的要笑死个人。

偏偏很多国人也在吹嘘,而且吹嘘最狠的就是国内的那群人。吹米其林也就罢了,还要踩一脚中国的厨师、厨艺和美食。

殊不知,米其林最早只是一家做轮胎的企业,跟做菜根本就不搭边。

完完全全就是外行点评内行。

但不得不说,米其林是懂营销的。

据说,在1900年,整个法国的汽车只有3000辆,满打满算,一年其实也卖不出去几条轮胎。

所以,米其林想了一个办法,就是鼓励车主多出远门,这样轮胎报废的就更快,从而促进自家轮胎的销量。

随后,米其林推出了米其林指南,书上的内容全是好吃的好玩的。

出乎所有人意外,那本米其林指南刚面世,就收到了民众的欢迎。

之后,米其林趁热打铁,为了提升这本书的质量,建立了严格的餐厅审核标准,还专门雇人去酒店做暗访,对他们进行评测。

他们开始给各家餐厅评级,从一颗星到三颗星。

一颗星的饭店就是比较优秀的餐厅,两颗星的餐厅就是厨师厨艺高超,绕远路也要去的餐厅。而三颗星,是值得你翻山越岭不远万里去吃的餐厅。

其目的,还是让车主们跑远点,好让他们的轮胎生意变好。

“全师傅,你这做菜的功夫是这个。”周益民举起拇指。

全师傅见周益民夸奖,心里很得意,嘴上却谦虚道:“这都是最基本的,我们这一行呀!从……”

他开始说自己,从多少岁开始学,先是切菜,然后颠勺,前前后后给师傅当了好几年的学徒工,师傅满意了,才开始教他们怎么做菜。

总之,前期很多人都熬不过。毕竟你差不多是免费给师父打工一样,收入也不是完全没有,但就是少得可怜。

这种情况下,真的很少人能坚持下来。

“就这刀工,我就练了三年才出师。”全师傅感叹道。

切大白菜、切萝卜等,切到麻木。

都说厨子好,灾年也不慌。但厨子吃的苦头,又有多少人知道?

说着,全师傅还忍不住用菜刀拍了个蒜,给周益民等人表演一番。

这年头的菜刀也是真材实料,要是拍个蒜都能把刀给拍断。周益民不敢想象,卖菜刀的人会被人喷成什么样,甚至被打成什么样。

哪像后世某泉的菜刀?拍个蒜就断了,还嘴硬,说拍蒜是不对的,中国人几千年的切菜手法也不对。

总之,将中国上千年的厨艺否定一遍。

还是拉出拿什么米其林来举例。

真要笑死人。

拜托!拉踩之前,麻烦了解一些米其林是干什么的。

中国人玩菜刀的时候,别说米其林,整个欧洲还是跟野兽一样进食吧?夸什么不好,偏偏夸米其林。

他们有刀工吗?会切菜吗?

刀具倒是分得很细,切的、砍的、拍的,就连剥皮的都搞出专门的刀具来。看着好像很专业,实际上麻烦得要死。

明明一把刀就能解决的,非要带着一堆的刀具才能处理。

傍晚,55号院的一大爷等人也回来了。

他们没有空手来,都带了一两瓶酒,有汾酒,也有二锅头。

一共摆了五桌,刚好五条鱼,全部都是红烧。猪肉炖粉条,一大锅那么多,量很大,足够院里老小每个人都能吃上一碗。

“来,大家喝一杯,庆祝大忠搬进我们院,以后就是一个院的人,有困难互相帮助……”作为一大爷的牛大爷举杯,首先开口表态。

至于房子的事,大家以后再也不准谈了。

大家都很识趣,周大忠有周益民和街道办李主任撑腰,没有人会想不开去找麻烦,或者排挤。

再说了,人家都这么会做人,请大家吃饭。

谁还拿那些话来说,就是他不懂事了。

“一大爷说得没错!”二大爷和三大爷附和。

三位大爷都这么说,众人纷纷表态。

其实,周大忠明白,众人更多的还是看在他十六叔的面子上。

一个小孩子吃鱼着急了点,不小心卡了鱼刺。大人拿醋出来,让他吃一口醋,好让鱼刺软化,然后大吃一口馒头。

现在卡鱼刺,基本上都是这种操作。

粗暴一点的,干脆连醋都省了,大吃几口饭就行。

哪像后世某些人那么矫情?卡个鱼刺,手破了点皮都要去医院。真的就如网友调侃,去慢点,伤口都要痊愈了。

“吃慢点,小孩子吃鱼小心些。”周益民跟大家说道。

没有让孩子不要吃鱼,因噎废食,那没必要呀!

吃饱喝足,还有些剩菜。那些剩菜,周益民没有替周大忠做决定。

但周大忠心想,反正那么多肉都吃了,也不在乎这么点剩菜,干脆让一大妈她们分了。

大妈们很高兴,七手八脚地帮忙,收拾“残局”。

周益民拍了拍他:“不用太心疼那些东西。明天我跟伱说点事,先不要着急去上班。”

是时候让周大忠开始替他“赚钱”了。

“好!”周大忠点头。

见十六叔找他做事,不单止没有觉得麻烦,反而很开心。正如他娘所说,能为十六叔做点事情,是他的荣幸和福气。

自己家大妹的工作岗位,还要麻烦十六叔呢!

周大忠的娘和妹妹没有回去,打算在这里过一夜,明天再回去。

家里的小家伙,已经拜托村里的人帮忙看一看。

住户们回去后,就聊到周益民透露的信息,面条厂可能要招工。

感谢h79466516兄弟的300打赏,愛喝氣泡水兄弟的100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