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放了多少糖?

实际上,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学习古人藏冰。

毕竟没有电的地方,想要冰块,就只有两种办法。

最常用的,就是冬天藏冰,夏天再拿出来用。

一般来说,就是建造藏冰洞。

每年到了冬天最寒冷之际,会主动采集冰块,之所以选择在最冷的时候,是因为此时的冰块最坚硬也不易融化。

采集完毕后,冰块就会被运送到提前准备好的洞穴中,这种洞穴一般都建造在阴凉之处,并且深入地下,只有这样才能减缓冰块融化的速度。

当然,冰块也不是直接就放进洞穴的,而是先在洞穴的底部铺上一层厚厚的新鲜稻草或者芦席等物,然后再把冰块放上去。

并且,每放一层冰块,还需要在中间再次铺上稻糠、树叶等物品,用来进行隔离保温,就这样,一层一层码放满之后,密封洞口,然后等到来年夏天时再打开洞穴取用。

这种藏冰的方法,当然不能完全阻止冰块融化,只不过起到了减缓作用而已,因此,为了保证来年有充足的冰块享用,一般在存放时,都会多存放一些。

据说,这种藏冰方式,从周朝就开始出现了。

不过,那时候基本上就是皇室专用。当时设有冰人,专门负责为皇室采冰、运冰和储冰,并且在皇宫附近,还建有大量的“冰井”。

没穿越前,周益民甚至还在博物馆见过古人的“冰箱”。

到了唐朝,冬天藏冰不再是皇室特权,民间有能力的人,就会自行挖掘地窖进行藏冰,而这些人除了自己享用之外,还会将多余的冰块售卖。

而到了清代时,全国各地都有藏冰之处,其中,山东济南的大明湖周边,已经将“藏冰”做成了当时的一个产业。

四九城作为明清两代皇城,以及新中国的首都,各种藏冰洞、藏冰地窖自然不少。

想要弄到冰块,倒也不是很难。

另外一种制冰方法,那就是硝石制冰。

这种方法,大家可能不陌生,几乎成了古代穿越者的必备技能之一。

可以取来大小两个盆,先往大盆中注满水,然后再将小盆放在大盆中。

之后,在大盆中倒入硝石,同时不断摇晃,随着硝石不断吸收盆中水的热量,小盆中的水便会结成冰块。

硝石还可以重复利用,在制作完冰块之后,将含有硝石的冰块取出,用蒸馏或者自然挥发的方式,就会重新变为硝石,可以下次继续使用。

周益民感觉这种方法也可以试一试,在家里备一些硝石。

其实,最好就是通电。但短时间内,周家庄通电有点困难。

“奶奶,怎样?”

老太太点头:“嗯!好吃。”

她心想:大孙子这是放了多少糖?

周益民也尝了半碗,确实还可以,就是少了冰沙。现在这种,就差不多是广东流行的绿豆糖水。

两广的绿豆糖水可能还会放海带之类,有些糖水放水果,甚至会放中药下去,其他省的人估计是吃不惯的。

周益民留下足够自己家吃的,其他则是用桶装好,叫人过来,挑去给修路的人都喝点解解暑。

蘑菇房那边,也让人送点过去。

有绿豆沙吃,张璐和来芳没出去疯玩,乖乖坐在家里吃东西。家里还有收音机听呢!这种日子,让张璐根本不想回城里。

“益民哥,以后我周末都来这里,可以吗?”她问道。

周益民笑道:“只要你爹娘同意,我没意见。”

张璐一阵气馁,因为她清楚,她爹娘肯定不会答应的。

见她这样,周益民又说:“想吃东西,以后到我住的四合院去也可以。”

这不就近很多吗?

张璐一想,顿时高兴起来。

“那你不在呢?”她又问。

“我不在四合院的话,你可以找你大鹏哥,或者友德哥,想吃什么,跟他们说就行。”昨天不是都认识了吗?

……

“益民煮的绿豆沙,大家吃点。”

修路的人纷纷停下来,几个碗轮流用,也不用洗。对村民们来说,吃点别人的口水,没什么所谓。

几口绿豆沙下肚,既消暑,又能稍微填填肚子,让饥饿感散去。

“十六叔放了多少糖呀?真甜。”

老支书:“留一碗给开拖拉机的陈师傅。”

等陈师傅又一次拉着煤渣进村,卸了车后,村民给他端去一碗绿豆沙。

陈师傅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作为司机,他的收入还不错。这年代,司机是人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由于汽车数量少,驾驶汽车的司机水涨船高,自然也成为各单位国宝级或者“熊猫”级的人物。

能当司机的,一般从部队专业而来的,或者是受过驾驶训练的,一般是退伍的汽车兵。

好不夸张地说,这年代当司机,比后世考公务员还要难得多。

即便陈师傅只是一名拖拉机的司机,那也非常了不起。

要知道,公社通常是没有其他汽车的,顶多就是几台拖拉机而已。大一点的公社好几万,拖拉机司机却仅仅只有几名,成为司机的概率差不多是万分之一。

可即便如此,他家也还是吃不饱。

“多谢了。”他感谢一声,端起碗就喝起来。

嗯?

这么甜?放了很多糖?

陈师傅相当吃惊。

绿豆也就算了,放糖也正常,但谁会放这么多糖的呀?这年头,糖也是稀缺物资。

一碗绿豆沙吃下去,陈师傅感觉浑身都舒服了很多。

为了感谢这碗绿豆沙,陈师傅加快了拖拉机的速度。

一个下午的时间,铺了两百米左右。铺好的道路,看上去整洁、平坦。这种道路,先不说好不好走,看着都赏心悦目呀!

按照这个速度,三四天就能完成周家庄的道路铺设。

“陈师傅,吃了饭再回去?”

陈师傅摆摆手:“不了,你们吃,明天我早点过来。”

他顺势又往拖拉机的油箱加了点油,然后开着拖拉机潇洒离开。那动作,让村里的年轻人羡慕不已。

男人哪有不喜欢车的?即便是一台拖拉机,甚至一辆自行车。

再说,不管是拖拉机,还是自行车,那都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车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