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双蒸饭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一百六十八章 双蒸饭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河床上,长得最快的是小油菜,已经有手指那么长,估计再过一周左右,就能采摘。对此,周家庄上下都很期待。

到了傍晚,村里的道路终于全部铺好,正式完工。

拖拉机师傅刚要走,大队长就让人送来5个粽子。

陈师傅感谢几句,就带着那5个粽子回家去,没舍得吃。

这几天的活,他感觉很值。油不用自己出,每天有2块钱。这都没算,周家庄每天中午还会让他在村里吃一顿。

如今,还得到5个粽子。

正好他家5个人。

陈师傅临走前跟大队长说,下次要还有什么事要帮忙的,尽管找他。

村民们也集中村食堂,开始领粽子。

学校那边,老支书已经提前让人送过去。饿谁都不能饿那群孩子,谁不知道学校是周益民撑腰呀?

“还是这粽子顶饱。”有人吃后,意犹未尽地说道。

“那肯定呀!你以为这是双蒸法弄出来的那些玩意?”

“你有病吧?拿双蒸饭跟这粽子比,能比吗?”

双蒸饭也是今年才弄出来的玩意,据说,还是清*华大学的老师发明出来的,人家还有专利呢!

鉴于我国粮食严重不足的情况,就在年初,该学校成立了工作组,进食堂专门研究“增饭法”。

他们发明了碗饭、钵饭、盘子饭,但这些方法只能保证口粮到人,不能增大饭的体积。于是,他们又进一步攻关,发明了双蒸饭,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推行。

所谓的“双蒸饭”,就是在饭蒸好之后,盖子必须盖紧不得敞气,加大火让蒸气把饭冲泡。

这样蒸出来的米饭比平时蒸熟时的要高出许多,而且饭粒大而透明。双蒸饭十分松软,不需咀嚼,从感觉上要比单蒸饭饱肚子。

其实双蒸饭就是水分多,饱的快饿得也快。事实上好多人吃双蒸饭导致了浮肿,甚至造成了死亡。

穿越过来那么久,周益民见过双蒸饭,但没有吃过。

吃多了对身体健康不好。

实际上,类似于双蒸饭的“粮食食用增量法”在大饥荒年代层出不穷。

比如去年,黑山县卫星公社创造出将玉米先蒸、后磨、再煮的“玉米食用增量法”。就连发达的上*海都推出旨在提高“出饭率”的先进烧饭法,将原先粳米一斤的出饭率,从2斤提高到2斤8两。

等等。

“喂!你到底要哪个?赶紧拿。”分粽子的人没好气地说道。

周大福还挑来挑去。

大家都知道,这里面有不同口味的粽子,全部打乱了。其中,大家最想吃到的,肯定是有肉的粽子了。

于是,就出现了周大福这种行为,扒拉来扒拉去。

周大福被骂之后,大家老实了,看准那个才伸手去拿。

村民们难得地在不是端午节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有些人吃完,还忍不住将粽叶都舔几遍,甚至咀嚼几口。

一个粽子肯定是吃不饱的,但接下来只能吃红薯了。

吃了一个多月的红薯、土豆,要说不腻是假的。

吃饱后,老支书顺势跟大家讲几句。首先,就是祝贺咱们周家庄道路铺设顺利完成,大家辛苦了。其次,便提到修建水库的想法。

他还特别说明,这是益民的主意。

没办法!

现在益民的话比他这个老支书的还要管用。他要是提这种建议,估计不少村民怼,什么吃撑了没事干之类。

但益民提出来的建议,几乎没有人反对,顶多会有人问几句原因。

“你们都知道,益民见多识广,他有朋友说,这种旱情还会持续下去。等下雨,是有点难了。就看冬天下不下雪吧!

另外,我们都知道,大旱之后必有大涝。

虽然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必须有所防备。所以,我赞同修建水库,等小麦收割之后,我们就开始动工。”老支书跟大家说道。

大队长看向周益民:“益民,你跟大家说几句。”

周益民也不怯场,站在大家中间,说道:“一方面是预防洪涝灾害,此外修建水库还有很多好处。

比如发电,只要把水库建起来,有水,我就想办法弄回来发电机,让村里用上电。”

他又开始给村民们画饼。

用电的诱*惑呀!

这事关每一位村民的生活。

周益民认真考虑过,靠申请通电,恐怕短时间内不现实。还不如靠村里自己,搞一个小型的水电站,都足够周家庄挥霍的了。

果不其然,众人一听,眼睛全都放光。

就连红星公社中心的居民,都没有全部通电,用电几乎是城里人的“专享”。

“发电?益民,这靠谱吗?”大队长都怔了怔。

周益民:“水轮发电机而已,到时候我找点关系,村里出钱买台二手的回来。”

水轮发电机由转子、定子、机架、推力轴承、导轴承、冷却器、制动器等主要部件组成,也不是很复杂,普通低配版的,他们钢铁厂都能自主生产。

得!有周益民这句话,大家安心了。

一时间,村民们不由神往起来,想着以后自己家也能用上电灯。

“不仅这样,以后水库还能养鱼、养鸭等。”

私人搞是不行的,政策不允许,但集体就没问题。周益民如今在周家庄做的所有“项目”,都是以村集体名义去搞,不怕别人上纲上线。

周益民继续说:“还有呀!大家农忙后,不是没生产任务了吗?赚不到工分了吧?如果建水库,村里还会继续给大家算工分。”

此话一出,再次说到了村民们的心坎上。这可是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呀!

这时候,老支书和大队长也出来表态。

只要是给村里干活,都会算工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