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哈密瓜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一百七十七章 哈密瓜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叫哈密瓜吗?真甜!”

周志文吃了一口,就忍不住想起家里的老婆、孩子,以及老母亲。

要不是在城里,距离家有点远,他估计都不会咬第二口,必须将这块瓜拿回去,给老婆、孩子、老娘都吃点。

这年头,吃的都不够,更不要说甜食。

另外,哈密瓜这个名称,他还是头一回听。

周益民笑道:“它是甜瓜,或者说蜜瓜的一个品种。”

后世,哈密瓜也培植出许多品种,形态各异,风味独特,有的带奶油味、有的含柠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袭人。

“吃,别不舍得,等你回去,让你带一个回家。”周益民一看周志文那神态,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那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有好吃的,都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

周志文迟疑:“这很贵的吧?”

罗大鹏跟周益民相处多了,可不跟他客气,对周志文说道:“志文哥,你还想替他节约呀?给就拿吧!”

周益民横了一眼罗大鹏。

接着,也说道:“朋友送的,这玩意在我们这就是稀罕物,但在产地不怎么值钱。”

得!听周益民这么说,周志文也就放心吃起来。他吃得很干净,哈密瓜被他啃得只剩下一层纸一样薄的皮。

这把周益民都看呆了。

好家伙!

周益民拿刀子削皮,都削不出这么薄的果皮呀!

“大秋不在这里吃的吗?”周志文忍不住问。

他来这里也不是一两次,但作为住在这里的大秋,就没见他在这吃过。

罗大鹏开口道:“他一般都跟他师父在钢铁厂吃,只是回来这里睡觉而已。”

说完,罗大鹏将瓜皮丢给了一旁的狗子。那条狗子正是周大秋家的那条。

周大秋的老子听说周益民这里需要,二话不说就让儿子带过来。这样也好,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虽然这种田园犬很好养,喂什么都吃,有些狗甚至可以吃屎,但也不能总那么吃,时不时还是得给它们点米饭之类。

而这条狗,他们家养出感情,也不舍得杀。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有人劝他家杀了吃肉,他们都狠不下心。

所以,养在周益民这里看门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对狗子而言,是个很好的结局。

不过,虽然周大秋平日不在这里吃饭,但如果他们在这聚餐,还是会一起吃。罗大鹏、李友德等人隔三差五就会在这里搓一顿好的。

闲聊了一会,周益民提了点东西,去街道办李主任家里。

“嫂子,我李姨还没回来?”周益民将两个哈密瓜和两袋奶粉交给李主任的儿媳妇,也就是赵振国的老婆。

少妇高兴地接过奶粉和哈密瓜,笑道:“益民,坐一会吧!你李姨刚回来过,到隔壁院子去调和矛盾了。”

隔壁院也是屁事,三天两头就有人闹事。

院里的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只会捂盖子。出了事,总想压下来。这不,矛盾彻底激化,都开始砍人了。

作为街道办主任,能不去处理吗?

“我赵哥呢?”周益民又问。

“他呀?最近都很忙。”

丈夫虽然最近比较少挨家,但她没有丝毫不满,反而挺开心的。因为她知道,丈夫这是要升职的节奏。

她发现,周益民真是他们家的福星。

自从她家婆认了周益民这侄子后,不仅完好解决了她儿子吃奶的问题,还给他们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就拿她丈夫赵振国来说,因为方便面的发明和生产,几乎已经预定了一个副厂长的位置。

要知道,现在的方便面厂可不是以前的面条厂呀!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坐了一会,李主任回来了,嘴里还骂骂咧咧,看得出,她被隔壁四合院气得不轻。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到隔壁院去做思想工作了。

这次,更加恶劣,都开始动刀子了。

对于那种行为,街道绝不姑息,带上公*安同志去,该捉的捉,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深刻印象才行。

另外,三位大爷也已经被她撸下来,临时选了三人管理四合院,要是还做不好,那就继续换。

她身后,还跟着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

“益民来了呀?”看到周益民,李主任脸色由阴转晴。

“姨,最近很忙?”

李主任无奈道:“都是些闹心事。”

本来,处理进城逃荒的那些人,已经够他们街道办喝一壶的,有些四合院还不省心,乱七八糟的事一大堆。

接着,她让儿媳妇拿些吃的出来,给那名叫珍珠的小女孩。

“暂时让她住我们这。”李主任说道。

这小丫头跟她爹相依为命,他爹刚才被人划了一刀,送去医院治疗。李主任她哪忍心不管不顾呀?

都闹成这样,还留在隔壁院子,她也不放心,于是就带过来。

等珍珠的爹出院后,再安排他们父女到其他四合院,免得回去后遭到排挤。这么老实的人,真不合适住在隔壁的那个四合院。

“好,让她睡我房里。”对于家婆收留其他人,她早就见怪不怪了。

家里一窝子的主任,职责所在,有什么办法?

然后,她告诉自己婆婆,益民又带来了两袋奶粉,还有两个瓜。

“这是蜜瓜,以前吃过一次,但没有这大。”李主任看过后,都不由说道。

实际上,我国栽培哈密瓜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仅哈密瓜栽培历史最悠久,而且是种植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品质最佳的地区。

这也是祖宗严选的产品之一。

后世,网友们调侃:凡是没有在国内大规模出现的食物,肯定都是不好吃的。

也不是没有道理。

早在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开始引进世界各地的美食,能留下的都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总之,在吃这方面,你可以永远相信“祖宗严选”。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火鸡,火鸡早在明代就有记载了,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没有被国人大规模养殖的原因除了难吃,还是难吃。

随后,李主任让儿媳妇切一个哈密瓜,大家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