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梁欢他们回到村,筋疲力尽。

虽然管饭,但劳动强度也真是高。

监工的人才不管你是哪个村的,只要偷懒,都会被批评。因此,大家都不敢敷衍了事。要不是吃的还算可以,大家肯定撑不住。可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人晕倒在工地上。

“当家的,没带吃的回来吗?”一个村妇看到自己丈夫两手空空,不由问道。

男人顿时来气了。

本来就累得不行,回来还被质问,谁都有火气呀!

“没吃家里的就不错了,还带回来?知不知道那活有多累人?我们分到锤石头那一组,吃那么几个馒头,顶什么事?”

村妇又失望,又懊悔。

“早知道公社是这样,还不如去周家庄。当家的,你不知道,梁黄带了十个馒头回来。”村妇羡慕道。

悔不当初呀!

要知道,前两天抽签,她家是抽中去周家庄的。但她家不服,闹了几句,最后是梁赞找到他们,愿意对换。

那时候,他们还觉得梁赞就是个傻子,很爽快就答应了。并且,在村长等人的见证下,两家签了协议。

就是不管如何,以后不能反悔的协议。

然而,他们的邻居梁黄带回来10个二合面馒头,自己家的空手而归,两者一对比,就有伤害了。

很明显,他们家选择错了。

可是这结果是他们家自己作的,还欠了协议,摁了手指印,反悔不了,就很难受。

“娘!我也要吃馒头。”旁边的三个孩子眼巴巴地说道。

他们很饿,可只能吃窝窝头,而且还吃不饱,每人只能吃一个,半夜总会被饿醒过来,然后只能去喝几口水填一填肚子。

男人听到自家婆娘的话,顿时一愣,随即难以置信:“不可能。”

让他怎么相信?

周家庄能吃饱,而且还能让你拿10个馒头回来?这说出去谁信呀?周家庄粮食富裕到这种程度?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不信的。

不信周家庄比红星公社还要“财大气粗”。

至于孩子的话,当没听见,省略了。

不省略能怎么办?家里就分到那么点东西,吃完就没有了,所以现在是稍微吃点,饿不死就行。

“怎么不可能?要不你自己去打听一下,去周家庄的人,个个都带了馒头回来。那么大的事,又不是我一个人看到。”妇女说道。

那么多人去周家庄,还个个都带吃的回来,无论如何都是藏不住的。

她补充:“我听说,人家早饭就分5个馒头,梁黄留了2个,午饭和晚饭都是7个馒头,午饭剩一个没吃,晚上的都拿回来了,不就是10个吗?”

她的男人已经傻眼。

周家庄这么大方?一天三顿不说,早上5个馒头,中午和傍晚分别7个,比他们在公社吃得还要好。

“我去问问。”他还是不敢相信,匆匆地出门了。

去公社干活的那些人,回到家后,也基本上跑出来了解情况。

很快,他们问清楚了,情况还真是那么个情况。

失算了呀!

早知道如此,他们也去周家庄。

“这么吃法,我觉得周家庄肯定撑不了多少天,有他们哭的时候。你们动动脑子想想,哪怕周家庄今年大丰收,除了交公粮,又还能剩多少?舍得给我们外村人吃这么好?”有人接受不了现实,猜测道。

“是呀!要我说,估计也就是第一天,周家庄才让他们吃好点。”有人附和道。

……

也有人跑去村长那边反映情况。

说是反映情况,其实明里暗里就是想让村长调他们去周家庄。

梁村长气得大发雷霆,将来人都臭骂了一顿。当时要去公社的是你们,现在想要调换还是你们,你们是想干什么?

你们以为我是谁?说调就调?

名字都报上去了,怎么改?是我说了算的吗?

梁村长逮住人就骂几句,直接将那些人骂得落荒而逃。确实,这事他们不占理,在村长那儿根本就闹不起来。

“梁赞,你明天去公社,我不换了。”

梁赞看着在自己家门口闹的男人,呵呵一笑,拿出一张纸,正是那份协议:“你当这是什么?要不要让族老们过来评评理?只要村长、族老他们都说我应该换回来,那我如你所愿。”

男子看到那份协议,有种撕碎它的冲动。

后悔呀!

虽然前面有人自我安慰,说什么那是第一天,周家庄才给吃那么好,但大家都不是傻子。人家周家庄的大队长都说了,每天的饭量都是定量的。

哪怕要改,也一时半会不会改动。

最后,他还是灰溜溜走了。真要惊动族老出马,他不但讨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会让他见识、见识族老的手段。

别看族老的年纪大,走不动路的样子,但他们一句话,就能把他赶出村子。

那是很要命的。

只能再想其他办法了。

这么下去,家里撑不了太久,别说撑到下次粮食收获,撑到过年都难。这个年怎么过?冬天怎么熬?

村里还有些玉米没收,到时候,玉米也能各家各户分到一些。

话说,徐向北回到城里的家后,在家里威风了一把。

三斤猪肉,还有个大公鸡。这肉对于他家来说,来得非常难得,家里人好久没有吃到肉味了。

没错!最终这三斤猪肉和大公鸡,周益民还是强塞给他,让他带回来,给家里人尝尝味道。

徐向北没打算占这便宜,毕竟自己也不是很困难。

家里有钱,也有肉票,但就是买不到肉。

明天去周家庄,他会带钱过去。这肉,就当是他花钱买的。

前两天,他告诉家人,要去乡下工作一段时间。对此,家里人还说人家农村怎么、怎么样呢!

现在看到那三斤猪肉和一只大公鸡,全都看直了眼。

“以后,你们可别说人家农村了。人家周家庄,甚至把一座山围起来养鸡。”徐向北说道。

“那太好了,打好关系,以后还有鸡蛋吃。”徐太太高兴道。

家里孩子多,需要营养。第一胎就搞出个三胞胎出来,他们也没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