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三百零九章 保障基金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三百零九章 保障基金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知不觉,几天时间过去了,李光带来一个好消息,说是安全气囊的专业都申请了下来,保护期的话有二十年这么久。

李光就请求祖国派人过去一起协谈,因为他已经将叫出名的汽车公司过来商谈。

要是这个专利是属于他,那倒不用这么麻烦,但是这次不一样,这个专利是属于国家的,只能请求国家派人过去。

祖国对于这件事情也是相当重视,高领导亲自带队过去。

李光接到高领导的时候,也是估计国家对于这次商谈的重要性,可能是能搞到大量的外汇原因。

本来高领导想带上周益民,不过被周益民给拒绝,高领导也没有强人所难,就独自带队,坐上前往大马飞机。

为了这次的商谈,李光可是花了大力气,还搭上不少人情,才成功举行这次商谈。

本来那些汽车巨头,并不在意,不过在李光拿出专利证书之后,没有办法只能派人过来商谈。

要知道参加这次商谈的都是比较出名的汽车公司,就比如福特、通用、林肯,还有岛国的丰田。

商谈很快就开始,高领导并没有指手画脚,因为他知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这次过来只是领导放心不下,叫过来全程陪同,以防发生什么变故而已。

李光热情将来参加商谈的人迎接到他公司的会议室,还给在场的人都上了一杯咖啡。

咖啡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很常见的一种饮品,咖啡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咖啡浪潮。第一次咖啡浪潮发生在1940-1960年,这段时间被称为速溶咖啡时代。

二战期间,美国为了刺激经济消费,与南美国家合作生产了大量速溶咖啡,主要使用罗布斯塔豆种。

这种咖啡虽然成本低廉,但口感苦涩,常需要加糖或奶精来改善味道。

第二次咖啡浪潮则以星巴克为代表,推动了精品咖啡的崛起。

众所周知,星巴克通过推广深度烘焙的咖啡,使得人们开始重视咖啡的风味和品质,精品咖啡的概念逐渐被大众接受,并且经历了从速溶咖啡到精品咖啡的转变。

高领导就不明白,咖啡这种东西有什么好喝,他还是习惯性喝茶多一点。

李光给高领导他们准备了上好的茶水。

大家都没有磨叽,直接进入主题。

福特公司的代表:“李,这个安全气囊准备怎么个合作法?”

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人竟然会超过他们公司,先发明出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要知道这个也是在研发中,其中安全带已经快要研发完成。

上天直接开了一个玩笑,安全带被别人研发出来,而且还申请了专利,要是想绕过再发明类似的功能的东西,又太浪费时间和金钱,只要不太过分,只能答应下来。

前段时间,他们公司就花大价钱,将安全带的专利买下来。

没想到,人家转手又拿出一款更好的产品出来。

“克兰先生,合作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你们生产多少辆汽车,每生产一辆汽车就要给两百美金,第二种就是直接按年来结算,一年的话六千万美金。”李光不紧不慢解释。

他是故意开高价格,有点狮子大开口的意思,好让他们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听到两百美金的价格,在场的汽车代表都被震惊到,要知道一辆汽车才两三千美金而已,安全气囊两个东西,就要成本是十分之一。

高领导听到这个价格后,更是惊呆,不小心将茶水都喷了出来,六千万美金这个天价,怎么开出来?他怎么敢的呀?

要知道,他们今年的美金储备还没这个数呢!

这要是谈下来,简直无法想象。

现阶段,国家太需要外汇了。

一旦成功,无论是他们,还是李光,又或者周益民,都立了大功呀!

克兰激动道:“李,你这个价格太高,我们不可能答应。”

一年六千万美金,要知道放在这个时候,可是天价,更别说在场并不止一家汽车公司,足足有四家,加起来的话,足足有两亿多美金。

李光慢条斯理:“克兰先生,你不要这么激动,要知道伱们福特公司一年生产的汽车,足足六七十万辆汽车,要是换做第一种合作方式的话,你们公司可是要交一亿两千万多万。”

克兰听到后,脸色微沉,没有想到李光已经将他们公司了解清楚,看来是有备而来。

“李,你这个价格还是太高,一辆我们公司给你五十美金,这个价格已经是我能给出最高的价格。”克兰装作无奈。

他们也看过李光给他们寄的录像带,明白安全气囊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来参加这次的商谈。

“克兰先生,这个价格太低,最低也要一百九十美金一辆。”李光毫不退让。

本来,中方代表想要说话的,但被高领导瞪了一眼,立即将话吞了回去。

一辆给50美金,在大家心里,已经很满意,超出了大家的意料。

如果福特公司一年真的生产六七十万辆,一年就需要支付超过三千万美金。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呀!

这些钱,几乎都是躺赚的。

还有什么不满足?

中方的代表成员,有些都怕对方会马上后悔,所以想要赶紧答应下来,白纸黑字写清楚。

还好,高领导还保持冷静和理智,阻止大家说话。

他发现,他们做的功课还非常不到位,不是和谈判。

从现在起,他全权让李光代表他们谈判。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就在这时候,通用和丰田也加入“战场”,纷纷指责李光开出的价格太高,导致他们的利润便低。

中方代表团的成员没有想到商谈竟然是这个样子,感觉跟大妈买东西争抢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就这样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最终敲定一年专利费三千五百万美金,四家加起来就是一亿四千万美金,就是一年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收入一亿四千万美金的专利授权费。

高领导差点目瞪口呆,以为能给国家来到四五千万的外汇,已经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没有想到直接翻了四倍都不止。

要知道现在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就四千万左右,可想而知,这一亿四千万是怎么一个天文数字。

这么高的专利授权费,竟然谈下来了。

高领导现在深刻地理解了李光之前的那番话,汽车行业将会是未来一个暴利行业。

看来,等回去后,他需要写一份详细的报告,交到中枢去。希望国家能重视,接下来布局汽车产业。

仅仅是安全气囊,一年专利费居然都有上亿美元,这消息传回国内,无法想象会引起怎样的震撼。

达成合作之后,李光就将克兰他们送走。

高领导还没回过神来,别说是高领导,跟着高领导来参加这个商谈的人,也是面面相觑。

同时,他们很庆幸,这次是李光带大家商谈。换成是他们,得吃多大的亏呀?

或许人家随便给个三两千万美金,就能把他们给打发了。而且,签合同之后甚至都觉得自己赚到。

李光将克兰他们送上车后,回过头来,开口道:“高领导,刚有点代越庖俎了。”

其实他也是有点低估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带来的经济效益,要知道他身价也才几亿美金而已,但是跟这一比,感觉这些年都白活一样。

别人轻轻松松就能赚到这么多钱,而且还一点风险都没有。

要是周益民在,肯定就没这种想法。

要知道,安全气囊在后世的年产值达到百亿美元的级别,一年收一两亿美元,也不是很过分吧?

“李老,您哪里话?这次多亏您,要是我们来谈,人家开50美元的时候,我们估计屁颠屁颠就答应了。”高领导回过神后缓缓说道。

他都有点迫不及待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领导,相信这个好消息能震惊不少人,周益民不亏是福星,随随便便发明的东西,就能给国家带来这多的收入。

在李光强力挽留下,高领导等人多逗留了两天。

果不其然,消息传回国内后,甚至惊动了大领导,大领导还特地去了解具体情况。

周家庄,挖到暗河的消息传开,都不知道有多少村要羡慕,要知道有充足的水,对于种庄稼可是相当重要。

这天,老支书找到周益民:“益民,能不能帮村里采购一些红薯和棒子面?”

现在村里能支配的钱还真的不少,经历过一次饥荒之后,就想着将手里的钱换成粮食,不用担心没有东西吃。

再说,村里要搞养殖,没有足够的粮食也不行。

周益民思考一下:“老支书,你想要多少红薯和棒子面?”

要是数量不多的话,还能答应下来,要是数量太多,就得好好琢磨一下了。

“一样采购五千斤,可以吗?”老支书说完看着周益民。

修建水库消耗的粮食,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所以想储备多一点粮食,以防不时之需。

“好,我过两天送过来。”周益民思考一番后才开口。

一万几千斤粮食,问题不大。

老支书得到周益民肯定的答复后,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一万斤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现在这种环境。

周益民这时候提议:“老支书,村里应该设立一个保障基金?”

“保障基金?”老支书有点不解?

周益民解惑:“这次进山打猎,遇到那个人,要不是我们及时赶过去,估计人就没有。”

“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他出了什么问题,估计家都要散了。”

周益民这个概念,其实跟后世的保险差不多。

老支书开始有点明白:“嗯!没错!益民再详细说一下。”

现在很多男人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出了什么问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村里要是能将这个后顾之忧解决的话,村里的人没有这个后顾之忧,无论是干活还是别的,肯定能更加卖力。

只要是做对于村有益的事情,最后牺牲还是残疾,村里都能保障他的家人最基础的生活需求。”

“好,益民你这个提议很好。”

只是保证最基础的生活需求,也不是白白养活,村里的劳动还是要参加,只是说快活不下去,村里再支援,这样也不用一直给粮食。

对此,村里的人不会有意见,毕竟大家都是受益方。

不过,这么大的事,老支书一个人也拿不准,只能是召集全村人商量,看能否通过。

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可不兴那一言堂的那一套。

即便他能为村子做决定,也得做做样子。

等到吃完中午饭之后,老支书就召集村里每家每户都要派一个人过来参加会议。

虽然有点奇怪,不过还是听从老支书的安排,每家每户都派了一个代表过来。

老支书看见人齐后,便说道:“叫大家过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跟大家商量一下。”

村民们就有点好奇,村里一般的事情,都是老支书一手操办,除非是什么大事,不然也不会着急大家。

“老支书,到底是什么事情,要现在找我们过来?”周旭财问道。

老支书回答:“益民,刚刚跟我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在村里设立一个保障基金。”

“只要是为了村里受伤或者是牺牲,村里都会保障他家里人的最低生活需求。”老支书大概将保障基金的用处讲解一下。

村民们听到后,都开始议论纷纷。

“这个提议好,看到上次那个大叔被野猪袭击,差点人就没有。”周大山连忙表态。

周大辉也出口帮忙:“没错,这个提议好啊!”

不出所料,没有人有异议。

只要脑子没进水,都知道这个保障资金对各自都有好处。未来谁说得准呢?万一有个不测,人残了、或者没了,村里还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举手表决吧!同意的举手。”老支书喊道。

流程还是要走一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