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三百六十二章 钻冰洞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三百六十二章 钻冰洞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剩下的人就在开凿冰洞,而且每个相隔的冰洞相隔15米左右,而且开凿冰洞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现在的水面上,冰足足有二十多公分,就算是有工具,也是一样。

周家庄的村民手持手动凿冰器,在不停凿着冰面上,由于已经每个开凿冰洞的位置上做上记号,这样就不用担心开错位置。

除非是标记的人标错位置,不然就不会出现开凿错地方。

周益民也没有闲着,也加入到其中,不然哪里能体验到冬捕的乐趣呢?

就这样,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周旭民手里拿着“沙捞子”,走到一个已经开好的冰洞面前,然后耐心等待,看见有一条鱼慢慢悠悠游了过来。

眼疾手快直接用抄捞子将鱼给捞了出来。

其他人看见这一幕之后,都被震惊到,没有想到这么轻松就能将鱼给捞出来。

虽然说冬天鱼游得没有像夏天游得那么快,但也不是这么水灵灵就被捞出来的原因,这让那些经常空军的钓鱼佬情何以堪。

“好厉害啊!”

“我什么时候有旭民叔这么厉害就好了。”

“旭民之前听你说有着本事,还以为是吹牛,没有想到你来真的。”

周益民看见这一幕,也不由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看来周旭民还是有点东西,不然老支书也不会将这场冬捕交给他来指挥。

周旭民听着村里人的赞扬,都有点不好意思。

“没有的事,只要你们想学,肯定也能做得到。”

他也是只是客套一下。

这时候,周大平并没有客气:“旭民叔,我能拜你为师,你教我这个本领吗?”

“刚刚你说只要想学就能做得到,应该不是骗我们的吧?”

周旭民没有想到,他只是客套一下,还有人会当真,弄到他现在有点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拜师就不用,你要是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

“而且看你这么聪明,学的肯定比我快。”

周大平好像没有听出,周旭民只是客套一下,立马高兴的问道:“那旭民叔,你学了多久才学会,你说我聪明,你觉得我要多久学会?”

周旭民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不客气的人,便不敢随便应付:“具体,我也不清楚你要多久才能学会。”

周大平听到这里,然后有点不放心:“旭民叔,我不拜师的话,你会不会留一手啊!”

站在四周的人听完后,差点没有口里的水给喷出去,没有想到周大平这么傻,你这样问,别人肯定说不会啊!

周益民没有想到,现在也有“社牛”真的是什么东西都敢问,换做是他自己,肯定是不敢问这种事情。

只能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拧的,这句话还真是说的有道理啊!

“大平,你放心,我肯定会毫无保留的把你教会。”周旭民没有办法,只能做出保证。

教徒弟留一手,这个是很多师傅心照不宣的事情,但绝对不会在明面上说出来,不然还有会过来拜师,而且传出去的话,名声都臭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准备工作终于全部完成。

周家庄的妇女,将二十多张网,都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将破洞的地方,都补好,确保等一下不会出现漏鱼的现象。

然后开凿冰洞的工作也完成,只能说人多,不然想完成这么多个冰洞的开凿,一个多小时肯定是不够,起码还要翻上一倍也不止啊!

老支书看见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便一声令下:“上冰!”

所有参加冬捕的人,有人拉着网,有些人拿着竹竿,上面还有一个钩子。

一百多号人,浩浩荡荡开赴冰上作业,各种吆喝声,还有聊天的声音,让本来平静的冰面上,增添几分热闹的氛围。

到达由周旭民确定好的地方,这地方也是有讲究,被称为“画窝子”,这个是周旭民根据水库地貌以及水深,确定位置后,开凿第一个冰洞,为下网开始的地方。

周益民看见这一幕,觉得十分的有趣,没有想到,一个冬捕,其中还有那么多学问。

周旭民在下网的冰洞,哪里往两边走了两百多步,确定好插旗的地方,旗位置向正前方走数百步,确定为圆滩旗,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去前方数百步处汇合,确定出网眼,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规划的冰面,就是网窝。

网窝的大小方向形状、鱼把头送旗的角度、准备等,都是周旭民从师傅哪里学到,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不要看起来很简单的样子,其中可是大有文章。

周旭民这时候说道:“下网!”

其他村民听到后周旭民下达的命令后,便开始下网,由于有二十多张网,现在还没有连接在一起,只能是一边下,一边连接。

周旭民就在主持大局,村民们用竹竿勾住网的前段,如果给人在下一个冰洞的地方接力,就这样二十多张网,都下完。

然后在最后一个冰洞拉出网,然后帮上粗大的麻绳,这时用来拉。

可能是网泡水后,不好拉动,而且现在天气寒冷,手一伸出口袋,一下子就冻得通红,力气根本就使不上。

周益民看见这一幕,便说道:“为什么不用牛、驴来拉呢?”

单单依靠人的力气来拉的话,可能需要的时间会长一点。

周旭民听到这里后,顿时也是一愣,然后就在想,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就没有想到呢?

用牛来拉的话,效率起码快上不止一倍啊!

周益民就在想,估计这个职业是从古代流传下来,所以没有教使用牛来帮忙,要知道在古代牛的地位非常的高。

在古代,牛的地位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其作为农耕、运输和战争中的重要角色。牛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还在军事、祭祀、占卜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牛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使其成为吃苦耐劳的象征,被视为高尚无私的象征。

还有就是在建国初期牛作为主要畜力,广泛应用于农耕和运输。牛耕技术的改进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作物质量也显著提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