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打道回府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四百四十五章 打道回府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李主任带领团队抵达广交会现场时,他们的展位还只是一片空白。

但李主任心中早有蓝图,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大家布置展位。

只见街道办的干事们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精美的展品摆放到位,那些精巧的果盘、实用的收纳篮以及藤编的工艺品,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逐渐在展位上绽放光彩。

小到精致的摆件,大到气势恢宏的屏风,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

传统的花鸟鱼虫、吉祥图案被巧妙地编织其中,栩栩如生。

那果盘,边缘的藤蔓蜿蜒曲折,仿佛正沿着盘沿生长,盘中的花鸟图案更是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就会振翅高飞、跃然而出。

收纳篮的提手设计独具匠心,编织的花纹既美观又实用,篮身的吉祥图案寓意着幸福安康,让人爱不释手。

而那屏风,更是展位的焦点。屏风上,花鸟鱼虫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一只凤凰傲然屹立在花丛之中,羽毛的纹理清晰可见,每一根都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屏风的边框由精美的藤条编织而成,线条流畅自然,与画面相得益彰,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不过李主任现在心里还是没有底,虽然是按照周益民提供的思路制作出来,但是能不能让外国商人,看上,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且为了这次广交会,还特意带了一位翻译过来,毕竟在街道办干事们,没有一个人会外语。

不带一个翻译梅安安过来,根本就是鸡同鸭讲,眼碌碌。

没有想到,广交会刚开始没多久,李主任的展位很快就吸引了众多目光。

一位来自法国的商人,被那精美的果盘深深吸引。

他轻轻拿起果盘,仔细端详着上面的花鸟图案,眼中满是惊叹:“这简直是艺术品!”

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赞叹道。

梅安安微笑着走上前,向他介绍道:“这是我们中国传统藤编工艺制作的果盘,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寓意。”

法国商人连连点头,对果盘爱不释手,当即表示要下订单。

李主任就站在一旁,听不太懂,但是看见外国商人,这么高兴的表情,应该是成功吧!

梅安安连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李主任。

李主任听到后,十分高兴,看来按照周益民的思路来,还真的是管用,刚开始没有多久就成功接下一单生意。

紧接着,一位英国商人被屏风所吸引。

他站在屏风前,久久凝视,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东方世界:“这屏风太精美了,我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作品。”

梅安安看见又有生意上门,连忙上前详细地向他介绍了屏风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英国商人听得入神,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

他表示,要将这屏风带回英国,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展位前,外国商人们纷纷驻足,对这些藤编工艺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有的仔细询问产品的材质和制作工艺,有的则在讨论如何将这些工艺品引入自己的国家。

梅安安和李主任她们热情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耐心地介绍着每一件产品。

还有一些外国商人对产品的实用性提出了疑问。

他们认为,这些工艺品虽然美观,但在现代生活中可能不太实用。

梅安安听到后,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着拿起一个收纳篮,向他们展示了其巧妙的设计和强大的收纳功能。

“这些藤编工艺品不仅美观,而且非常实用。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可以成为您家居装饰的亮点,同时也能满足您的收纳需求。”

外国商人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没有想到这么好看的东西,还能兼顾到实用方面,都抢着在李主任这里下单。

但是李才英他们又遇到困难,在与一位欧洲采购商洽谈时,对方对产品的环保标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是他们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到的。

采购商表示,如果不能提供相关的环保证明,很难达成合作。

李才英等人意识到,随着市场的发展,环保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经过一天的忙碌,第一天终于是圆满结束。

李才英他们回到酒店后,立刻联系钢铁厂,汇报了这一情况。

胡厂长在电话那头表示,会尽快安排相关人员准备环保方面的资料,并加急送到羊城。

在等待资料的过程中,李才英等人没有闲着,他们继续在广交会上与其他采购商交流,收集更多市场信息,同时也对产品进行反思和改进。

当环保资料送到后,他们第一时间找到那位欧洲采购商。

采购商对他们的效率表示赞赏,在查看了资料后,终于与他们签订了一份可观的订单。

李才英他们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看来没有耽误到正事,而且又签下一单,众人心情还是很好。

接下来几天,和李主任他们的摊位上,始终人头攒动。

这些精美的藤编工艺品不仅吸引了外国商人的目光,还赢得了他们的认可和喜爱。

订单如雪花般飞来,李主任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一位岛国商人在参观完展位后,对李主任说:“你们的藤编工艺品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非常符合我们岛国消费者的审美。”

李主任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工艺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次广交会的经历中,李主任他们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他们明白了在国际交流中,文化的沟通与理解至关重要。

只有让外国商人们真正了解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让产品更具吸引力。

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的实用性,是让传统工艺在现代市场中立足的关键。

连续忙碌了几天,广交会终于结束。

李主任和李才英他们也踏上回四九城的火车,看着满满的订单和合作意向,感到无比的开心和满足。

没有想到这次广交会,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他们坐在车厢里,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心中满是喜悦与自豪。

“这次广交会,咱们可算是不辱使命。”张德运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王兴旺也点头赞同:“是啊,多亏了大家的努力,还有大卫的帮忙,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李才英微笑着说:“没错,这是咱们共同的功劳,我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我们。”

与此同时,钢铁厂里,胡厂长已经得知了他们在广交会上的出色表现。

这个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工厂,工人们都为他们感到骄傲。

胡厂长更是满心欢喜,他决定要好好奖励这几位为厂争光的员工。

胡厂长立刻召集了厂里的管理层,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上,他兴奋地说:“这次李才英他们在广交会上的成绩大家都知道了,他们为咱们厂打开了国际市场,带来了这么多订单,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得好好奖励他们,让全厂的职工都知道,只要努力为厂做出贡献,厂里是不会亏待大家的。”

管理层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大家开始讨论具体的奖励方案。

有人提议给他们发奖金,有人建议给他们晋升等级,还有人提出

反正五花八门的提议都有,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奖励方案。

胡厂长对这个方案很满意,他期待着李才英他们回来,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火车缓缓驶入BJ车站,李才英四人拖着行李,带着疲惫但又兴奋的心情走出车站。

他们刚出车站,就看到一辆熟悉的小车停在那里,胡厂长从车上走了下来,满脸笑容地迎接他们。

没有想到这次胡厂长会亲自过来迎接,赵建华他们还是倍感震惊。

“你们几个辛苦了!”胡厂长走上前,亲切地握住他们的手。

然后还补充道:“这次在广交会上干得太漂亮了!厂里都传遍了,大家都为你们骄傲!”

李才英四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李才英说道:“胡厂长,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没有厂里给我们这个机会,就算是换做其他人,也会一样完成任务。”

胡厂长笑着说:“别谦虚,你们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走,先回厂,厂里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小惊喜。”

四人跟着胡厂长上了车,一路上,胡厂长询问着他们在广交会上的点点滴滴,他们也兴奋地讲述着那些有趣的经历和遇到的挑战。

很快,车就开到了钢铁厂。当他们走进工厂,发现厂里的职工们都站在道路两旁,热烈地鼓掌欢迎他们。

李才英四人有些受宠若惊,他们没想到厂里会如此隆重地迎接他们。

胡厂长带着他们来到了会议室,会议室里已经布置好了。

墙上还挂着横幅,上面写着“热烈祝贺李才英、张德运、王兴旺、赵建华四人广交会载誉而归。”

大家坐定后,胡厂长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地欢迎李才英、张德运和王兴旺、赵建华四位同志。

他们在广交会上的出色表现,为我们钢铁厂赢得了荣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让我们厂完美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厂里决定给予他们以下奖励:

首先,为四位同志每人颁发一笔丰厚的奖金,以奖励他们在广交会上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

每人奖励五十块钱。

还有就是你们四个,每人行政等级都提升了一级。

李才英他们有点傻眼,没有想到奖励会这么丰富,单单是五十块,就是一个多月的工资。

放在这个时候,可是一笔巨款,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多而已。

胡厂长这时候说道:“李才英,你们分享一下感想。”

李才英这时候,站起来然后激动道:“胡厂长,感谢厂里对我们的认可和奖励,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们四人,还有钢铁厂全体上下的付出,还有就是周股长的培训。”

张德运他们也说了差不多的话语,会为钢铁厂发展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胡厂长欣慰地笑了:“好,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的。”

会议结束后,厂里为他们举办了一场庆祝晚宴。

晚宴上,大家欢声笑语,共同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李才英四人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周家庄的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给这片质朴的土地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

在周益民和王专家的带领下,实验田宛如一块被精心呵护的珍宝,村里的小孩子是绝对不能靠近,生怕那个不长眼的会破坏试验田地里的水稻。

此时,实验田地里的水稻已然发芽,那嫩绿的芽尖,像是破土而出的希望,倔强地向上生长着。

它们挨挨挤挤,一片连着一片,宛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翠绿的绒毯。微风吹过,芽苗轻轻摇曳,仿佛在欢快地舞蹈,展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坚韧。

周益民和王专家并肩站在田埂上,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王专家蹲下身子,轻轻拨开一丛芽苗,仔细端详着,眼中满是专业与专注:“益民,你看这芽的长势,茎杆粗壮,叶片翠绿且舒展,说明我们在科研笔记上试验的种植方法十分有效。”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芽苗的高度和叶片的宽度,而且动作十分温柔,生怕动作大一点,就会弄伤这些芽苗。

周益民也跟着蹲下,眼中满是喜悦:“是啊,王专家。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每一步都多亏了您的指导,才能让这些水稻芽生长得如此茁壮。”

王专家谦虚道:“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没有你贡献的科研笔记,还有就是周家庄他们辛苦的帮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