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四百四十七章 没有想到会是烫手山芋

周益民离开公社之后,就因为这五十名修建饲料厂的名额头痛,要知道周家庄现在,肯定是看不上这点公分和伙食。

这两点都没有任何的吸引,那就代表着周家庄的村民,肯定不会愿意去上工。

毕竟又累,赚得还没有在周家庄多,那还为什么还要去。

不过还是先回去,找老支书商量一下。

回到村里后,连忙寻找老支书,终于在发酵鸡粪的地方找到。

老支书看见火急火燎的周益民:“益民,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着急!”

周益民将公社奖励的事情,说了一遍。

老支书听后,顿感为难:“村里有很多项目都在进行当中,的确是抽调不了这么多人手去参加啊!”

要是十个八个还好说,咬咬牙,还是能抽调出来,不过五十人的话,的确是没有这么多人手。

周益民也是知道村里的情况,正准备离开的时候。

老支书突然说道:“益民,你可以去上水村和双田村问一下,看看他们那里还有没有多余的人手!”

周益民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反正都派了不少人来周家庄这里干活,要是有多余的人手,他们肯定也会愿意。

派去公社上工的人,不仅仅有公分,还有包吃,可以给村里省一点粮食。

为了不浪费时间,周益民开着摩托车前往上水村。

因为上水村距离周家庄的距离是最近的。

来到上水村后,径直找到王村长。

王村长看到是周益民过来,连忙询问:“益民,你是过来找我的吗?”

周益民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王村长,我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

王村长看见周益民这么严肃,立马就紧张起来,咽了咽口水:“益民,你说是什么事情?”

只希望,不是什么不好的消息就行,毕竟村里靠着周益民,刚刚才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周益民这时候开口:“公社刚刚奖励了五十个修建饲料厂的名额,周家庄没有这么多人手,所以想过来问一下,王村长你们村有多余的人手吗?”

王村长听到后,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件事情,然后开口说道:“益民,村里现在并没有多余的人手,村里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再加上最近村里的灌溉设施出了问题,正组织大伙抢修呢。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如果是别的事情,能帮的话,他都会尽力的帮,但是这件事情,确实没有办法。

这下轮到周益民有些发愁了,名额要是落实不下去,到时候没有办法交差啊!

“好吧!那就打扰了王村长!”

说完就准备离开。

王村长本来是想挽留,但是想到村里的确是拿不出这么多人手,便停止下来。

周益民随即开着摩托车来到双田村这里。

不过得到的答复跟在上水村的一样,双田村已经抽调了这么多人去公社和周家庄。

村里的农活也是需要人干的,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人手了。

就在这时候,周益民突然想起黄家村,上次都缺粮成那个样子,这种事情应该不会拒绝吧!

想到就行动,便前往黄家村。

周益民不敢耽搁,立刻前往黄家村。

黄家村看上去比周家庄要破败不少,房屋大多有些破旧,路上的村民们穿着也较为朴素。

周益民开着摩托车,顿时就引起黄家村村民的注意,毕竟还是第一次见到摩托车。

由于之前就来过一次,所以不一会就找到黄村长的家来,来到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一位皮肤黝黑、面容憨厚的中年男子打开门,正是黄村长。

看见是周益民脸上的愁云般的脸,顿时就有了好转:“益民,你过来,怎么不提前通知一下,好让我在村口迎接你啊!”

毕竟村里能有种子春耕和粮食,全靠眼前这个年轻人。

周益民也不拐弯抹角:“黄村长,公社奖励了”

黄村长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一脸疑惑地问道:“你说啥?公社给了帮忙修建饲料厂的名额,还能轮到我们黄家村?”

周益民笑着重复了一遍。

黄村长还是不敢相信,又追问了两次,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后,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哎呀,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我们村正愁没出路呢,这下可好了。益民啊,你放心,我们村一定全力支持,要人有人,绝对不拖后腿。”

心里的大石终于能放下一点,现在村里消耗粮食有点大,没有想到瞌睡还有人送枕头啊!

周益民就过来将这个难题给解决,一下子就解决五十人吃饭的问题。

不过黄村长这时候提出疑惑:“益民,这种好事,不应该是留给自己村的吗?”

周益民有点不好意思,将事情的真相告诉黄村长,总不能说周家庄的村民看不上,然后又找了两个村,同样看不上,最后没有办法,才找你的吗?

“没有,最近周家庄有比较多的东西要忙,一下子抽调不了这么多人。”

黄村长并没有多疑,之前去周家庄的时候,的确看到每一个村民都十分的忙碌。

周益民看见黄村长答应后,也是十分的高兴,随即闲聊一番后,便离开。

周益民刚一离开黄家村,黄村长就意识到此事刻不容缓,必须尽快落实人选。

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村头的大喇叭前,一把抓过话筒,大声喊道:“乡亲们听好了,都到村公所集合,有重要的事儿宣布!”

那声音通过喇叭,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回荡。

黄家村的村民虽然有点奇怪,不过还是乖乖听着广播来到指定的地方集合。

不一会儿,村公所的大院里就挤满了人。男女老少,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猜测着到底有什么大事。

黄村长站在台阶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今天周家庄的周益民同志来咱们村,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公社要建饲料厂,给了咱们村五十个帮忙修建的名额,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能挣工分,以后说不定就能过上好日子啦!”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大家兴奋地交头接耳。

“真的吗?这可太好了!”“那咱可得赶紧争取啊!”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有个年轻后生,名叫虎子,激动地跳起来说:“村长,我要去!我身强力壮,保证能把活干好!”

旁边的二婶也不甘示弱:“村长,俺家儿子也能行,让他去吧,俺们家正缺这机会呢。”

可这兴奋劲儿没持续多久,问题就来了。

一些贪心的人开始打起了全家都去的主意。

张大伯扯着嗓子喊:“村长,俺家五口人,都有力气,就让俺们都去吧,保证不拖后腿。”

这话一出,不少人纷纷附和。

“对呀,村长,俺家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干活,也能互相照应。”

黄村长看着这混乱的场面,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他知道,名额有限,必须公平分配。

可这么多人都想上,这该怎么办呢?思索片刻后,黄村长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乡亲们,我理解大家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可名额就这么多,不可能让一家人都去。

咱们得公平公正,不然以后村里还怎么团结?我看这样,咱们抽签决定,抽到的人就去,大家觉得咋样?”

只有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村里才不会有怨言,不然到时候,谁都不服,最后还闹到公社那里去。

这五十个名额没有是事小,生怕到时候周益民和公社领导同时追究下来,那就麻烦。

毕竟以后,说不定还要求到周益民上,村里的粮食也坚持不到下次收成。

村民们听了,有的点头表示赞同,觉得这法子公平,可也有人面露不满,小声嘀咕着。

但在大多数人的同意下,抽签的办法还是确定了下来。

黄村长看见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下来,也是放心下来。

他还真怕有一些混不啬一直在阻拦。

黄村长赶忙让人找来五十个纸条,写上“有”字,其余的写上“无”。

然后把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大盒子里,端到大家面前。

“来,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抽,都别挤啊。”

第一个上前的是虎子,他紧张地搓了搓手,深吸一口气,从盒子里抽出一个纸条。

缓缓打开,看到上面写着“有”,顿时兴奋得满脸通红,大喊:“我抽到啦!我抽到啦!”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能去公社上工,说出去本来就是一件有面的事情,更别说去公社上工还能吃饱饭。

在村里只能让你饿不死,想吃饱,只能还是说想太多,村里的粮食本来就撑到不到下一次收成,要是敞开的吃,估计一个多月就没有了。

接着,二婶的儿子也走上前,他双手微微颤抖着抽出纸条。当看到“有”字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二婶在一旁高兴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老天爷保佑啊,儿子,你可要好好干!”

随着一个又一个人抽签,有人欢喜有人愁。

抽到的人满脸笑容,互相道贺;没抽到的人则满脸失落,唉声叹气。

李大爷抽到了“无”,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嘴里嘟囔着:“看来俺没这福气啊。”

旁边的老伴儿安慰道:“老头子,别灰心,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呢。”

最终,五十个名额确定了下来。

黄村长看着这五十个幸运儿,严肃地说:“大家听好了,这机会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等周益民同志通知,就立马去上工,干活可得卖力气,给咱黄家村争光!”

这五十个人纷纷点头,齐声说道:“村长,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干!”

黄村长还是将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让我知道,你们谁丢了黄家村的脸,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了。”

五十人听到,黄村长这么严肃的话后,顿时一紧,就知道黄村长并不是在开玩笑,纷纷点头。

散会后,抽到签的人都兴高采烈地回家准备去了。虎子回到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

父亲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儿子,这可是个好机会,到那儿一定要听指挥,多学本事。”

虎子坚定地点点头:“爹,您就瞧好吧!”

而没抽到签的人,虽然心里失落,但也都互相鼓励着。他们知道,生活还得继续,说不定以后还有其他机会。

抽到签的人躺在床上,兴奋得难以入眠,心里幻想着,未来饲料厂修建好之后,是不是能进入饲料上班呢?

那样的话岂不是跟进城打工一样,没抽到签的人,也在默默期待着下一次。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并不会有下一次的来临?

很快周益民回到周家庄后,整个人都轻松了。

老支书看见笑的这么开心的周益民,就知道名额的事情解决。

“益民,是不是上水村的王村长肯抽五十人去公社上工?”

周益民听到老支书的话后,回答道:“不是上水村,我去双田村和上水村,他们村里的人手都不够,最后我想起黄家村,然后我就去黄家村问了一下。”

老支书一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饲料厂的修建工作正式开始,而且只过去了不到三天的时候,就将准备工作给做好,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这个饲料厂还是相当重视。

不然前期准备工作,少说也要十几天时间。

周益民已经提前通知了黄村长,第二天就能去上工,黄家村的村民们干劲十足,他们背着行囊,带着工具,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饲料厂的建设工地。

来到公社这里后,报好名后,公社的技术人员,就给黄家村的村民分配任务。

没有想到,施工刚刚开始,就遇到了问题,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因为道路泥泞,陷在了半路上。

公社的技术人员得知后,立刻组织人手去帮忙脱困,带着木板、绳索等工具,赶到现场帮忙。

大家齐心协力,用了几个小时,终于把车从泥坑中推了出来。

这时候公社技术人员连忙说道:“非常感谢大家,没有大家的帮忙,都不知道这辆车,什么时候才能脱困。”

他转头就跟司机说道:“师傅,这里路况不太好,下次不要装这么多材料过来。”

不然来一次,就要组织人手帮忙一次,大大影响到施工的进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