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志明找上门

周益民喝完喜酒,脸上还带着微醺的红晕,脚步却依旧稳健。

不过这都是他装出来,要不是这样,其他人怎么会放过自己,这顿喜酒,主角明明是人事科长的孙子才对,谁知道,大家把重点给搞错,逮住他就是猛灌。

而且人事科长看见这一幕,也没有阻拦的意思,没有办法,周益民只能是想想办法脱身。

就好像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一样,幸好周益民的演技并不差,这才没有让别人看出来。

周益民想着,出来这么多天,是时候回周家庄一趟,惦记着村里的事,所以就没有打算回四合院,径直走向了自己的摩托车。

跨上车,引擎的轰鸣声瞬间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他驾车朝着周家庄的方向驶去。

月色如水,洒在乡间的小路上,周益民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长长的。

一路上,凉风拂面,吹散了些许酒意,不过看见这么美的夜色,觉得非常的难得,这种景象放在后世,就只有一些,还没有开发过的深山野林之中,估计才能看到这么好的夜色。

还有就是抬头看上天,一点乌云都没有,数都数不尽的星星。

周家庄的治安队成员们正在村口执勤,离得老远就听见了周益民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

“听这动静,八成是十六叔回来了。”

其中一个年轻的治安队员笑着说道:“那肯定啊,这声音我可太熟悉了。”

另一个队员附和道。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赶紧将拦路的木桩给移开,准备迎接周益民。

周益民看到治安队为他移开木桩,没有想到治安队的人越来越上道,现在还会提前把木桩给移开。

随即他将摩托车缓缓停下,没有丝毫吝啬,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大前门,朝着治安队员们扔了过去:“你们,辛苦了!”

治安队员们眼疾手快,稳稳地接过烟,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谢谢十六叔!”

他们连忙道谢,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一包没有开封过的大前门可是相当珍贵的礼物。

周益民摆了摆手,爽朗地笑道:“客气啥,都是自家人。”

说完,他再次发动摩托车,引擎声再次响起,朝着村里驶去。

等到周益民离开之后,治安队的人围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还是十六叔出手大方,直接给了一包没开封的大前门。”

“是啊,十六叔对咱们一直都这么好,咱可得好好干,把村里的治安维护好。”

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周益民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毕竟村里能发展得这么好,跟周益民脱不干系。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才刚刚洒进院子,周益民就已经起床,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他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最近一直在钢铁厂里忙碌着,好久没有这么悠闲过,想着等会儿去实验田地看看情况。

这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周益民抬头一看,只见周志明匆匆走进院子。

“益民,起得挺早啊!”周志明笑着打招呼,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周益民将椅子拉了回来,随即将身体坐直,心中有些奇怪,周志明这么早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什么事情,随即问道:“志明哥,你也早啊,快屋里坐。是有什么事情跟我说?”

周志明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地说:“益民,我觉得村里要修一下路才行。”

周益民微微一愣,示意周志明坐下慢慢说,然后倒了一杯茶给周志明。

周志明接过茶后,可能的确是有点渴,便直接喝了一口,定了定神,接着说道:“你看啊,虽然说饲料加工厂和养殖场都在村的主干道,但是村里还有不少地方的路都十分破烂,就算是拖拉机也走不动。

前两天我就试过一次,差点就陷进去,还是老支书发动全村人的力量,才将拖拉机拉了出来。”

周益民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周志明的话。

他心里其实早就知道村里道路的状况,在后世,“想要富,先修路”这句至理名言可是深入人心。

只是当时周家庄的经济条件和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修路这个大工程。没想到这次周志明会率先提出这个想法。

周志明见周益民没有说话,以为他不太在意,有些着急地继续说道:“益民,你是不知道那天有多惊险。我开着拖拉机,满载着原材料,想着尽快送到加工厂去。

谁知道走到那条破路上,车轮一下子就陷进了泥坑里。

我怎么踩油门都没用,拖拉机就像被钉住了一样。当时我心里那个急啊,要是货物送不到,耽误了生产可怎么办?”

周志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脸上还带着几分后怕:“后来还是路过的村民发现了我,赶紧跑回村里叫人。

老支书一听说,二话不说,立刻组织了村里的壮劳力,大家拿着绳子、木棍,一起赶到那里。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拖拉机从泥坑里拉了出来。

你说,这要是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可怎么办?”

要知道拖拉机可是周益民借给村里使用,要是把拖拉机给弄坏,到时候破坏到周益民和周家庄之间的关系。

周志明他可负不起这个责任,所以周大柱他们遇到这种情况,情愿绕路,就算是绕远一点,都无所谓。

只要保证拖拉机,不出现问题就行。

不过为了长久之计,这个也不是办法,问题终归是要解决,一味逃避,并不是办法。

为了周家庄能有更好的未来,所以今天他才会过来寻求周益民的帮助。

周益民突然感觉有点奇怪:“志明哥,你是怎么知道我今天会来?”

明明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忙完,周志明是怎么知道,自己今天在家的?

周志明听到后,有点尴尬,自从拖拉机陷进去的事情发生之后,他每天都会过来周益民家里,就想着,总有一天,周益民会回来的,总归是能碰见的。

“其实这几天,我每天都会过来,只有今天才见到你。”

周益民一听:“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志明哥你这么神通广大,能知道我什么时候回来。”

“哪里有这种本事。”周志明摆了摆手。

周益民发现两人有点偏离主题,连忙把话题给拉回来:“志明哥,我知道你说的情况,这路确实该修了。”

他心里清楚,周志明能提出这个建议,说明他也是关心村里的发展。

不然村里的路,都已经烂了这么多年,就是没有人提起过,难道是村里的人不知道路烂吗?

肯定是知道的,只不过是想着,修路花费有点大。

说不定到时候还要全村的村民一起出钱出力才行。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自然没有人提出来。

要知道修路不仅能方便村民的出行,还能促进村里的经济发展,对饲料加工厂和养殖场的运输也有很大的帮助。

“益民,你能这么想就太好了。”周志明听到周益民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生怕,周益民的想法是跟老支书是一样,到时候他想同时说服两人,难度就有点大了。

周志明继续说道:“我想着先跟你讨论一下,你觉得可行,我们再去找老支书商量一下。

要是我自己去跟老支书说的话,可能没有什么分量,我都能想到,老支书会说点什么,不就是路难走一点,只要人能走就行,要是拖拉机再陷进去,就叫村里的人过去帮忙就行。

但是加上你就不一样,你的话,在老支书的心里占据极大的分量,这样无可厚非,毕竟你帮助村里,每一次选择都是对,这都是一点点累积下来的。”

周益民一听就知道,周志明在打什么算盘,不就是把自己当枪使吗?不过他并不在意,只要是对村里能有帮助就行。

他笑了笑,然后说道:“志明哥,你这话说的,都是为了村里好,还分什么你我呢。那我们一起去找老支书商量一下吧!”

“好,那就太好了!”周志明兴奋地站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

他知道,有了周益民的支持,修路这件事就有了很大的希望。

周志明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益民,你是不知道,咱们村那些破路,一到下雨天,简直就没法走。

到处都是泥坑,深一脚浅一脚的,鞋子都能陷进去。老人和孩子出门,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还有那些运货的拖拉机,每次经过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出点什么事。”

周益民点了点头,神情专注地听着,脑海中浮现出村里那些崎岖不平的道路。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下雨天走在泥泞的路上,滑倒了无数次,弄得浑身是泥。

还有一次,村里的一位老人因为路滑,摔倒后摔断了腿,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爷爷奶奶还在周家庄居住,路太难走的话,到时候一个不小心摔倒,那就不好。

要知道老人摔倒,手尾还挺麻烦,尤其是摔断骨头,老人家的骨头本身就脆,加上愈合力又差。

周益民能明白周志明的心情:“志明哥,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

周益民认真地说,“修路这件事,确实不能再拖,它不仅关系到村民的出行安全,还对村里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且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是对的

只有路修好了,我们的饲料加工厂和养殖场的货物才能更顺利地运出去,村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便利。”

周志明听了周益民的话,心中十分激动,就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自己,但是突然出现了一个知己。

现在周志明就是这样的感觉。

他知道,周益民和他一样,都心系着村里的发展。“益民,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他笑着说,“不过,修路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不少钱呢?咱们村现在的经济状况,你也清楚,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恐怕有点困难。”

周益民沉思片刻说:“钱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办法。

我想法就是先从养殖场和饲料加工厂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修路的启动资金。

然后,我们再发动村民们捐款,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凑够修路的钱。”

“发动村民捐款?”

周志明有些犹豫,要是让村民捐款修路的话,估计难度有点大。

“益民,你也知道,咱们村的村民大多都不富裕,让他们捐款,恐怕不太容易。”

周益民笑了笑,说:“志明哥,你放心,我当然明白村里的经济条件,到时候跟老支书商量出一个,周家庄村民都能接受的价格来。”

周志明听了周益民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点了点头,说:“益民,还是你考虑得周到。那我们就按你说的办。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修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些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周益民说:“人力方面,我们可以组织村民们义务劳动。

大家一起动手,不仅能加快修路的进度,还能增强村民们的凝聚力。

物力方面,我去联系一下钢铁厂那里,看看之前扩建的时候,有没有剩余一些东西,有的话,顺便争取一点优惠。”

周志明听着周益民有条不紊地说着,心中对他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

没有想到自己刚提出来的问题,周益民就想到应对的办法,甚至考虑得十分周到,连村里的情况都能考虑进去。

周志明不禁感叹,没有想到周益民年纪轻轻,却有着如此长远的眼光和周密的计划。

“益民,你说得太对了。有你在,我相信修路这件事一定能顺利完成。”

周益民摆了摆手,谦虚地说:“志明哥,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修路是全村人的大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你能率先提出这个建议,说明你也一直在为村里着想,等一下我们就一起说服老支书,要是老支书不同意的话,我们两个在这里讨论这么多,也是没有用的。”

周志明也明白周益民说的没有错,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大费周章的过来,想让周益民跟自己站在统一战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