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四百九十章 购买饲料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四百九十章 购买饲料

作者:影子狸花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8 17: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周家庄,新的一天随着晨曦的微光缓缓拉开帷幕。

村子里,上工的村民们陆陆续续走出家门,扛着农具,朝着田间地头走去,一路上有说有笑,谈论着庄稼的长势和村里的新鲜事儿。

而此时,上水村的王村长正心急如焚。

他从上水村村民那里得知周家庄的老支书有意出售饲料,这个消息让他坐立难安。

在他心里,饲料对于村子里牲畜的养殖至关重要,如果能买到优质又价格合适的饲料,那村里的养殖业说不定能迎来新的发展。

他都不要求这么高,要是能有周家庄养殖出来的三分二就行,都不要求一模一样了。

今天一大早,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王村长就匆匆忙忙从上水村出发,一路马不停蹄地朝着周家庄赶来。

他的步伐急切,额头微微沁出了汗珠,心中满是对饲料交易的期待与忐忑。

当他终于赶到周家庄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阳光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王村长四处打听,找到了老支书的家。

他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然后抬手敲响了门。

“吱呀”一声,门开了,老支书看到门口站着的王村长,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哟,王村长,这么一大早,啥风把你给吹来了?”

王村长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老支书,我这是有急事找您呐。听说你们村有意出售饲料,我就赶紧过来了。”

老支书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把王村长请进屋里,让他坐下。

他没有想到,当时自己只是随口一说,这个消息就传到上水村去。

老支书也清楚,王村长,一直想购买村里的饲料,不过当时产量不高,还要负担着公社那边。

所以并没有多余的饲料出售给上水村,但是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生产的工艺越来越好。

产量也就上来,再加上村里,要修路,需要不少钱,正想着,从那里赚回来。

没有想到,王村长就“送上门”了。

王村长屁股刚沾到椅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老支书,我想问一下,这些饲料多少钱一包?”

他一边说,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如果价格贵,那村里的资金有限,只能少买一点,要是价格合适,就多购置一些,为村里的牲畜养殖做长远打算。

没办法,要是村里能像周家庄,这么富裕的话,买东西都不用看价格都行。

很明显上水村没有这个实力,所以只能是精打细算。

老支书一听这个问题,顿时犯了难。

他心里还真没底,这饲料价格该怎么定,他还得问问周益民。于是,他连忙说道:“王村长,你等我一下,我去将益民找过来!”

王村长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睛时不时地打量着屋里的陈设,手指不自觉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透露出他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老支书快步朝着周益民的家走去。

此时,周益民刚刚起床,打开商店,将今天的秒杀产品给买下来。

没有想到有一百包手打牛肉丸、一百瓶酸奶、一百个酱肘子、一百斤苹果。

周益民正准备洗漱,看到老支书急匆匆地走进来,不禁有些诧异:“老支书,这么早过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

老支书喘了口气,把王村长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周益民听后,立刻说道:“老支书,我跟你去一趟吧!”

两人很快就来到老支书的家。王村长正坐在椅子上,手里夹着一根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里透着一丝焦虑。

看到周益民和老支书进来,他连忙站起身来。

周益民一坐下来,就直接进入正题:“王村长,听说你想购买饲料是吗?”

王村长听到后,连忙回答:“没错,益民,那饲料多少钱一包?”

周益民思考一番后,说道:“一包六块钱!”

王村长听到这个价格,先是被震惊得瞪大了眼睛。

在这个年代,猪肉才几毛钱一斤,一包饲料的价格竟然可以买将近十斤的肉,这让他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他皱了皱眉头,说道:“益民,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高?”

周益民摇了摇头,耐心地解释道:“王村长,这个价格一点都不高。你想一下,一包饲料一百斤重,算下来一斤才六分钱。

而且,一百斤的饲料,可以喂十几天,要是省着点用,就算是二十天也是没问题的。”

王村长听了周益民的话,心中暗自算了一笔账。

他原本以为一包饲料没多少分量,没想到竟然有一百斤。

这么一算,从性价比来看,似乎确实不算贵。

但作为一村之长,他还是想为村里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于是,王村长厚着脸皮,开始跟周益民和老支书磨起了价格。

他苦口婆心地说道:“益民啊,老支书,咱们两个村向来关系不错,你看这价格能不能再降一降?

我们村的情况你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要是能便宜点,我们就能多买一些,以后合作的机会也更多嘛。”

周益民和老支书对视了一眼,他们理解王村长的想法。

周益民想了想,说道:“王村长,价格方面,我们真的已经很实在了。不过看在咱们两个村的交情上,最多只能降到五块八一包,不能再低了。”

王村长一听,还是觉得有些高,他继续软磨硬泡:“益民呐,五块八还是有点贵啊。你看这样行不行,五块五,五块五一包,我们一次性拿十包以上。而且,这么重的饲料,运输也是个问题,要是我们买得多,周家庄能不能帮忙承担送货的费用?”

周益民和老支书又商量了一下。对于周家庄来说,饲料的成本其实并没有那么高,而且村里有拖拉机,送货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能达成这笔交易,不仅能增加村里的收入,还能加强与上水村的合作关系。

最终,周益民点了点头,说道:“行,王村长,看在咱们两个村的情分上,就五块五一包,一次性拿十包以上,我们负责送货。”

王村长听到这个答复,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一拍大腿,说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当场就下了十包。

王村长与周益民谈妥饲料价格及相关交易细节后,并未急着起身离开。

他深知,光买了饲料可不够,如何正确使用,关乎着村子里家禽养殖的成效。

于是,他微微向前倾身,神色认真地看着周益民,问道:“益民啊,这饲料具体该咋用来喂鸡呢?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啥需要特别注意的事儿?”

周益民笑着点了点头,他理解王村长的谨慎。

毕竟,对于村子的养殖业来说,饲料使用是否得当至关重要。

他耐心地解释道:“王村长,这饲料喂鸡的话,方法不算复杂,如果是小鸡仔,它们消化系统还不完善,一包一百斤的饲料,刚开始每天喂个两三斤就行,要把饲料磨得细细的,方便它们消化。

可以分多次投喂,一天大概喂个四五次,每次少喂一点,保证小鸡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饲料。”

王村长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点头,还时不时地插上一句:“那成年鸡呢,益民,成年鸡的喂食量得增加不少吧?”

周益民接着说道:“成年鸡的话,食量会大些。一般来说,一天喂个五六斤。但也要根据鸡的品种和产蛋情况适当调整。

像咱们常见的蛋鸡,要是正处于产蛋高峰期,为了保证营养供应,让它多产蛋,喂食量可以稍微多一点。

要是肉用鸡,为了让它长膘,喂食量也得把控好。

而且,喂鸡的时候,最好把饲料和一些切碎的青菜叶混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增加鸡的食欲,又能补充维生素,让鸡长得更健康。”

王村长又追问道:“那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啥忌讳的地方?”

周益民思索片刻,说道:“王村长,这饲料使用的时候,储存可是关键。一定不能让饲料受潮,一旦受潮,就容易发霉变质。

要是鸡吃了发霉的饲料,那可就麻烦了,轻则生病,产蛋量下降,重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所以,你们把饲料拉回去后,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最好是搭个架子,把饲料垫高,别直接放在地上。”

王村长连忙点头,表示记住了。

他又想到一个问题:“益民,要是饲料开封了,一次没用完,咋保存呢?”

周益民耐心地解答:“饲料开封后,尽量在短时间内用完。要是用不完,得把袋口扎紧,防止空气进入。

下次使用的时候,要先检查一下饲料有没有异味或者结块,要是有,就千万别喂给鸡了。

还有,不同批次的饲料,要是成分有差异,更换的时候,得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全换成新的,得给鸡一个适应的过程,不然它们可能会不适应,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情况。”

王村长听得十分认真,还时不时地用手在膝盖上比划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感慨道:“益民,多亏了你这么详细地跟我讲,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多讲究。”

周益民笑着说:“王村长,您客气了。养殖是个细致活儿,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有好收成。要是在使用过程中,您或者村里的养殖户遇到啥问题,尽管来找我,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王村长站起身来,紧紧握住周益民的手,感激地说:“益民,太感谢你了。这次跟你交流,我心里踏实多了。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你说的做,把这饲料用好。”

王村长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小声说道:“益民,还有个事儿。我们村的蔬菜成熟了,你看钢铁厂什么时候过来收购?”

周益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听到是这事,轻松地说道:“王村长你放心,我会尽快让人过来!钢铁厂一直都很重视蔬菜的供应,你们的蔬菜品质又好,肯定没问题的。”

王村长听到后,这才彻底放心下来。

他站起身来,握住周益民和老支书的手,感激地说道:“太感谢你们了,这次的合作对我们村太重要了。以后有什么需要我们村帮忙的,尽管开口。”

周益民和老支书也笑着回应:“王村长客气了,两个村相互帮忙,共同发展嘛。”

王村长这时候有点好奇:“益民和老支书,我刚刚来的时候,看见在修路。”

老支书回答:“是啊!村里的路太烂,拖拉机不太好走,这不就想着修一修!”

周益民听到这里,差点没有笑出声,要知道老支书一开始,还不赞成修路

老支书用一个眼神看着周益民,周益民瞬间就明白,连忙点头,不会将事情说出去。

王村长听到后,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个原因就要将村里的路都修一遍。

不过想到,要是村里也有一辆拖拉机的话,估计村里的人也都会同意修路吧!

想到,有拖拉机,还是太难。

要是上水村也能出一个跟周益民,一样厉害的人,估计还是有机会的,不过这种可能性太小了。

王村长这时候又问道:“老支书,你们村修路花了多少钱?”

虽然现在村里没有钱,万一,以后有钱,所以并不妨碍先了解一下,到时候就能直接启动这个项目。

老支书摆了摆手:“也没有花多少,就三千块而已!”

王村长听到这个价格后,被震惊到目瞪口呆,本来以为花个几百块钱就差不多。

没有想到要三千块,要知道村里能用的资金,也就是十分之一左右。

虽然他一直知道,周家庄很富裕,没有想到会富裕成这个样子。

三千块就这样拿出来修路,用来做别的,不是更好吗?

王村长不禁竖起大拇指:“老支书,还是你们村厉害,没有想到,三千块钱说拿就能拿出来!”

老支书故作谦虚:“没有,这个都是要靠全村人的努力,然后去后上将石头跟运回来,还有”

三人又闲聊了一下,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

王村长看见时间不早,便提出:“益民和老支书,村里还有点事情,我就先回去!”

周益民和老支书,邀请王村长留下来,吃顿午饭再回去。

不过王村长还是执意要回去,两人就不继续挽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