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五百一十一章 黄国伟求援

黄国伟开口:“国怀带我去一趟周家庄吧!”

林国怀虽然不知道,黄国伟去周家庄的目的是什么,不过现在两人都是这个饲料厂的负责人。

可以说是拴在一条线上的蚂蚱,所以并没有多问。

骑上自行车便往周家庄赶去。

很快来到周家庄这里,来到村口也没有停下,直接就骑了进去。

治安队就当做没有看见,就直接放行。

很快来到周益民的家里,看见周益民正在悠闲躺在摇椅上,手里用葵扇扇扇风,时不时从旁边的椅子上,拿一颗葡萄扔进嘴里。

好不快哉!

两人看见后,十分羡慕这样的生活,不过并没有忘记过来的目的。

周益民也看见两人后,便起身打招呼:“两位,大忙人,怎么有空过来?”

他也听说,饲料厂开始招工,这时候,应该是最忙的时候?

黄国伟开口:“周股长,其实我有一件事情,想找你帮忙?”

“黄厂长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赶过来?”周益民有点不解?

黄国伟说道:“我想请你还有周家庄饲料加工厂的员工,去饲料厂帮忙指导一下,新的员工!让新员工能尽快上手。”

这个是他想到,让新员工最快上手的办法,要是厂里有老员工的话,就不用麻烦周益民。

但是饲料厂是新建,一个员工都没有,单靠公社之前去学习的员工来教的话,由于新员工的人数过于多,根本就忙不过来。

周益民没想到是这事,便回答:“黄厂长,这件事情,我也不能现在答应你,我要去找老支书商量一下才行。”

要是单单请自己一个人,还能答应下来,但是想叫周家庄加工厂的人都去帮忙,这就不是一件小事。

黄国伟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是有点强人所难,对于周益民的说话,并没有奇怪。

周益民告别两人后,便径直朝着老支书家走去。

老支书见到周益民,就知道有事情找自己,便问道:“益民,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周益民将黄国伟的请求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老支书听后,面露难色,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益民啊,如果可以,我真不太想帮这个忙。咱村的加工厂也需要公社提供原材料,可要是帮了他们,万一影响了咱村加工厂的生产怎么办?”

老支书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他一心为周家庄的发展考虑,对于这件事确实有些顾虑。

周益民理解老支书的担忧,他思索片刻后说道:“老支书,我觉得这个忙还是要帮。公社的饲料厂开工后,就不需要我们村提供饲料了,到时候原材料的问题就会变得棘手。

要是这次帮了公社的忙,以后想让公社继续稳定地提供原材料,应该不成问题。而且,这也是一个和公社加深合作的好机会,说不定对咱村未来的发展还有更多好处呢。”

周益民目光坚定,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老支书听着周益民的话,不住地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啊,益民,还是你想得周到。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果然还是你厉害,一下子就把事情给想透彻了。行,那就按你的意思去做吧!”

老支书对周益民的分析十分认可,心里暗自庆幸周家庄有这样一个有远见的年轻人。

得到老支书肯定的答复后,周益民赶忙去找黄国伟和林国怀。

两人正焦急地等待着消息,看到周益民过来,立刻迎了上去。

周益民笑着说道:“二位,放心吧,我们周家庄愿意帮忙。”

黄国伟和林国怀听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黄国伟激动地说道:“太感谢你们了,益民,你们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说完就准备离开,毕竟厂里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忙,能抽空过来,都是因为这件事情太过于重要。

不然都不会两个人一起过来。

周益民突然问道:“对了,你们还没说什么时候开始培训呢?”

黄国伟和林国怀这才反应过来,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给忘了,两人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黄国伟连忙说道:“实在不好意思,益民。三天后正式开工培训,到时候就麻烦你们了。”

说完,两人再次向周益民表示感谢,这才带着满心的欢喜离开。

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周家庄传开了。饲料加工厂的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十分惊喜。

他们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能成为“师傅”级别的人物,去教导别人。

大家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咱也能当师傅啦,这可是从来没想过的事儿。”

“是啊,咱在这饲料加工上也算是有两把刷子,能把本事教给别人,挺好。”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对于这件事都没有什么意见,反而充满了期待。

很快,就到了正式开工培训的那一天。

一大早,周家庄就热闹起来。周志明开着拖拉机,早早地停在了村子中央的晒谷场上。

拖拉机的车斗里,摆放着一些培训可能会用到的工具和设备。

加工厂的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来到晒谷场,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

周益民骑着摩托车,也来到了晒谷场。他检查了一下摩托车,确保一切正常,准备带着大家前往公社饲料厂。

村民们纷纷爬上拖拉机,找好位置坐好。周益民发动摩托车,跟在拖拉机旁边。

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公社饲料厂出发了。

一路上,微风轻拂,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大家对即将开始的培训充满了期待。

当拖拉机和摩托车同时出现在公社饲料厂门口时,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饲料厂这里早已热闹非凡,新员工们陆陆续续地赶来上班,大家都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憧憬。

林国怀早早地就在门口等候,看到周益民他们到来,连忙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他一边挥手,一边大声说道:“益民,你们可算来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周益民笑着回应:“说这些干嘛,我还等着你请吃饭呢!”

林国怀连忙说道:“没问题,等培训结束,一定好好请大家吃一顿。”

林国怀将众人迎进饲料厂后,立刻召集所有新员工,准备开一个全厂大会。

在大会上,林国怀站在台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新同事,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周家庄饲料加工厂的各位师傅们

他们在饲料生产方面经验丰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由他们来培训大家,让大家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大家欢迎!”

说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周家庄的村民们站在台上,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向台下的新员工们挥手致意。

新员工们看着这些即将教导自己的师傅们,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期待。

大家心里都清楚,早点上手工作,对于自己和饲料厂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大会结束后,很快就进入了教学环节。

周家庄的村民们迅速投入到教导新员工的工作中。

在饲料加工车间,李大叔正对着一群新员工,认真地讲解着原材料的挑选要点。

他拿起一把玉米,仔细地翻看着,说道:“大伙瞧好了,这玉米啊,得挑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这种的营养价值高,做出来的饲料才好。像这种有虫眼、干瘪的,就不能用。”

新员工们围在他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时不时地提出问题:“李师傅,那要是玉米受潮了,还能用不?”

李大叔耐心地解答:“受潮的玉米容易发霉,可不能用,会影响饲料质量,还可能让牲口生病呢。”

另一边,张大哥正在示范饲料搅拌的操作。

他熟练地启动搅拌机,将各种原材料按照比例倒入其中,一边操作一边说道:“这搅拌的时间和速度都有讲究,时间短了,料拌不均匀;时间长了,又可能破坏营养成分。速度也得适中,太快容易出故障,太慢又影响效率。”

新员工们看着搅拌机里翻滚的饲料,纷纷点头。

这时,一个新员工小心翼翼地问道:“张师傅,要是搅拌的时候发现料太干了,能直接加水吗?”

张大哥愣了一下,他平时在村里干活,还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挠了挠头,说道:“这个……我还真不太确定,我去问问益民。”

张大哥找到周益民,把新员工的问题说了出来。

周益民思考片刻后,说道:“要是太干了,可以适量加水,但得慢慢加,同时要持续搅拌,观察饲料的湿度和粘性,达到合适的状态就行。

不过,加水后可能会影响饲料的保质期,所以后续的储存和使用也要注意。”

张大哥听后,恍然大悟,连忙跑回去,把周益民的解答告诉新员工们。

新员工们听了,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对周益民的专业知识佩服不已。

在教导饲料压制环节时,王婶也遇到了难题。

新员工们问:“王婶,这压制出来的饲料块,有的形状不规整,这是咋回事啊?”

王婶看着压制机,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她赶紧把周益民叫了过来。周益民仔细检查了压制机,发现是模具的一个角落有点磨损,导致压制时受力不均匀。

他对大家解释道:“这模具磨损了,得赶紧修一修。以后使用的时候,也要多留意模具的情况,定期检查和维护,这样才能保证饲料块的形状规整。”

周益民亲自示范了如何调整模具,以及在压制过程中如何根据饲料的情况微调压力和速度。新员工们围在一旁,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步骤。

到了饭点,新员工们纷纷涌向食堂。

食堂里人声嘈杂,大家端着各自的餐盘,排着队打饭。

饭菜被盛在大铁锅里,散发着淡淡的热气。主食是糙米饭,颗粒饱满却略显粗糙,配菜则是清一色的青菜,不见一丝荤腥。

新员工们虽有些失望,毕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肉是极为稀罕的美食。

但当饭菜入肚,饱腹感袭来,他们的脸上还是浮现出满足的神情。

有人大口扒拉着米饭,含糊不清地说:“虽说没肉,可这能吃饱,比在家时强多了。”

旁边的人也点头附和,在他们看来,能有这样稳定的饭菜供应,已然是难得的幸福。

反观周家庄一同前来的村民们,看着新员工们的饭菜,暗自庆幸。“这伙食,还真不如咱周家庄。咱村偶尔还能改善改善,有自家养的鸡鸭。”

李大叔小声嘀咕着,旁边的张大哥也悄悄应和:“是啊,幸好当时没冲动报名,这要在这儿工作,可亏大了。”

不过,这些想法他们自然不会说出口,只是在心里默默比较。

毕竟,这是在饲料厂,新员工们对这份工作和这能吃饱的饭菜都倍加珍惜,周家庄众人也明白,不能扫了大家的兴,只能将这些感慨藏在心底。

在周家庄村民们的悉心教导和周益民的专业指导下,新员工们的进步飞速。

他们逐渐掌握了饲料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挑选到加工制作,再到最后的包装储存,都能熟练操作。

虽然在培训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让新员工们对饲料生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日子一天天过去,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培训,饲料厂的新员工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已经能够独立生产出饲料,虽然速度还不是很快,但只要假以时日,等他们熟悉了流程,生产速度肯定还能更快。

看着新员工们的成长,周家庄的村民们和林国怀等人都感到十分欣慰。

周益民知道,这次帮助公社饲料厂培训员工的任务,算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而这也为周家庄和公社之间的合作,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