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宋武功 > 第十九章 德昭认濛为义父

天宋武功 第十九章 德昭认濛为义父

作者:夏侯皓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事,今日毕]

杨濛从台阶之上起身站了起来,抬头,走向火堆旁的赵德昭。

此时赵德昭正在烤火,他从简易衣架之上拿起一件衣服,那件衣服正是那个老人家的,随后烘烤,竟然没有看见杨濛走了过来。

此刻杨濛在一边耐心地看着,他见到赵德昭依旧在烤衣服,也就不出声地站在他,直到赵德昭将这件衣服烘烤干,他才注意道身边站了那个老人家,他抬起头,说道:“老人家,你的衣服已经烤干了,诺,你拿着吧。”

“多谢小兄弟!”杨濛转过身子,看着赵德昭。

“老人家,你脚好多了,可以走了?”赵德昭冷不防地迎上杨濛的目光,他忽然间发现那个老人家可以走路了,而且好似没有伤过一样,他觉得心中有些怪怪的。

杨濛看见赵德昭惊疑的眼神,怔了一下,随即就说道:“刚才多谢小哥儿仗义相助,现如今老朽我的脚已经好多了。呃……小哥儿方才不是说要见人吗?哈哈,其实不瞒小哥儿你了,你要见的那人便是老朽我!”

赵德昭在烤火的同时,忽然间听到身边的老人家如此说道,他惊恐地抬起头,然后问道:“你,是你?你就是绑架我小叔叔的那个人?”

杨濛身子歪着,他看向赵德昭,目光中有一丝诚恳,又有一些歉意,于是道:“小哥儿,确实如此。绑架一事,乃是老朽命人做的,但并未伤害家叔的性命。只不过当时认错人了,而老朽的义子潜入赵府,那晚见到你们两个身形一致,就失误了,所以还请见谅!若是有得罪你之处,老朽我向你赔罪。”

“你这是打得甚么坏主意?”赵德昭质问道。

杨濛打算把心中一番话全都给鼓捣出来,他不知道如何开场,于是乎道:“老朽我对不住了!老朽今日让小哥儿前来,乃是有事相求,不知小哥儿能够听老朽我说说过往之事么?”

杨濛寥寥几语,粗略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他乃吴王杨行密的第三子,武义元年受封庐江郡公,顺义七年杨溥即皇帝位,他进封常山王,次年改封临川王,又任昭武节度使及中书令。后来杨濛被庐州德胜节度使周本之子周弘祚用计杀于采石,大难不死,但只能隐姓埋名,而当时唐国朝廷之中,听闻此消息后被追封为临川灵王。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认为杨濛死了,可是他活下来了。”杨濛说完身世之后,捶足顿胸,边哭边笑。

杨濛当着赵德昭之面说完自己的身世,赵德昭听了杨濛悲惨身世,就说道:“原来你是吴王之子,可你为何要当我的面说来,这其中有甚么隐情么,或是其他?”

“老朽依旧难以忘记伪唐徐逆杀害我兄弟,篡我江山,我这一生俱是为了国仇家恨而活,却道人生易短命,老朽如今已经风烛残年。“

“老人家,我虽未曾经历如此多的困境,也未尝体味到国仇家恨,但我知道一个人若是为了仇恨而活着,那他所见皆是恨意,所行之事也是如此,老人家念念不忘国仇家恨,可知‘一国之兴衰,皆是百姓重要,而当权者未知民生之多艰苦,而荒朝政,古已有之’,而改朝换代,古已有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杨濛仔仔细细、前前后后地咀嚼赵德昭所言,尔后惊奇地目光注视着赵德昭,口中道:“小哥儿所言极是,五十岁而知天命,老朽我曾考虑过其身后事情,只不过家大业大,不知将此事托付何人,不过那些皆已不是重中之重,重要的是如今我找到了一个继承者。“

赵德昭听面前身份尊贵之人出言,就问道:“继承者,何人?”

“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小兄弟你了。”杨濛终于把心中之言统统说出,顺畅多了,他抬头看着赵德昭的脸色,双目灼灼,十分期待。

赵德昭脸色抽搐了一下,他神色惊恐不安,听说面前的杨濛说自己要作为他的继承人了,他心中五味复杂,或喜或悲,亦忧亦乐。

赵德昭此时已经不称呼他为老人家了,而是改以“杨老”称呼,于是乎问道:“杨老,为何这般说?”

杨濛道:“小哥儿,自打广顺二年起,我长春堂就发觉开封之中,小哥儿的不一般了,先是开酒楼,随后在相国寺前击败了四大才子,你可知道那四大才子是我长春堂安排的棋子,随即联合京城之中酒楼,开了个广味集团,生意反而更甚以往,这才让老朽我亲自从江宁府,远赴开封,后老朽让义子万松跟踪小哥儿你,乃是打算与你合作。后灾民入京,你不顾安危,亲自探望,又送药材等物品,难得可贵,你为了让灾民生活有佳,又命人修建屋舍,以供百姓居住,后授以肥皂之利,如此种种,让老朽我非常钦佩,而我自这二十多年来,无所出,刚认一义子,然义子愚钝,文武不济,恐难复我大业,又恐其大业旁落,所以将此事托付给小哥儿。望小哥儿授纳。”

赵德昭听到杨濛已经在这些年暗中注意了自己许久,而自己未尝知晓,又听到杨濛夸赞自己,他心头终于明白杨濛思考之事,只不过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他有些接受不及,他蹙眉片刻,觉得幸福太突然了。

杨濛闻赵德昭此刻未曾说过一言,不知道赵德昭心内想些甚么,于是眉头紧皱,道:“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如今观小哥儿行为,颇有仁爱之风,因此将大事尽托付小哥儿之手,未来之事皆由小哥儿掌舵,老朽替我长春堂众人,以及全天下之黎民,请求小哥儿接受。”

说完,杨濛继续道:“今我年迈,若是一朝驾鹤西去,老朽倒是不牵挂后身,只是最不放心就是我的部下,他们桀骜不驯,又掌控着各种秘密消息,而长春堂遍布各国,势力庞大,权力使他们滋生**,而长春堂乃是老朽当年为复仇而准备的,只不过如今从一个嗷嗷待哺婴儿长成一个少年郎,我怕到时候他们会违背我的初衷,成为争夺权力之工具,老朽阅尽世间沧桑,如此种种,早已见怪不怪,可到时候若是我去世了,小哥儿恐怕难以驾驭堂中各位,所以,老朽想让赵小哥儿拜我为义父,你我有了父子之名,才名正言顺,他们就会视你为长春堂下一任堂主,以你为主人,赵小哥儿,你可答应下来。”

赵德昭也不是那样的人,他不会因此而认为自己是个幸运之人,相反他要考虑一下未来之事,只不过他心中甚是烦恼。到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何杨濛会这般做,换做他也会这样,只不过自己觉得自身才智平庸,难以担当,且如今朝廷姓郭,天子脚下,万事难以铺陈开去,皆难。

可纵是这样,还是有人注意上了自己,比如眼前这位。

乱世之中,谁能苟活?当时社会,收义子是极广泛的一种社会风气,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末帝李从珂,后周世宗柴荣,等这些帝王都是先帝的义子出身。如今面前之人,乃杨行密之子,在历史之上其实记载到已经亡故,不知是不是自己再度重生缘故,还是历史已经被自己影响个面目全非。何况不过无缘无故认个干爹回来,这感觉可不舒服,赵德昭心头一阵无奈,不禁有些犹豫。

赵德昭说道:“杨老,倾听我肺腑之言,天下仁爱之人比比皆是,不差我赵德昭一个,可是杨老的托付太过沉重,我赵德昭受不起,恐怕未来难以承担重任,恐荒废杨老的一番苦心,到时候有何颜面见杨老。”

杨濛见赵德昭一番肺腑之言,就说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小哥儿所担心忧虑并无道理,只不过当年若无项羽乌江自刎,何来两汉四百年基业,如此罢了。”

赵德昭听杨濛这么一说,又开始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许久未语。

破庙之外,雨势已经变小,此刻太阳出来了,他抬头望了望外头,自己重回后周,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开酒楼,联合酒楼,帮助百姓,都是因为此时正值五代十国乱世,他已经三世而立,何尝不想利用多出来一千多年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顺便也改变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他甚是觉得有必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决定,他抬起头,看着面前这个历经二十多年家国破灭之事,而身负国仇家恨,一直都在努力着,何况他为了他人着想,把家业托付给一个陌生之人,那人又是能力和品行俱佳之人,他觉得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是利国利民的。

随即赵德昭跪拜下去,叫了一声“义父”。

杨濛听着赵德昭这一声义父,勾起了尘封的往事,也勾起了慈父之情,这让老者唏嘘落泪,采石之后,妻儿俱亡,兄弟亡,国破家亡,而吴国杨氏族人被关押在一处秘密之地,这几年自己一直都在打听,终于知道他们的下落了。

杨濛从地上扶起赵德昭,随即让石像后面的万松也出来见面了。

“松儿,这是你的义弟,也是你今后的主人。”

当万松出现的一刻,赵德昭忽然发现那日乱马狂奔东京街道,正是这个义兄解救下一个孩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