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宋武功 > 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

天宋武功 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

作者:夏侯皓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军帐内,林仁肇一直看着赵德昭,他并没有多说甚么,只是他心底一直在纠结接下来该要如何行事。要不要抓住这个魏王,这样自己手上也有筹码,而且眼下自己的家眷尚在润州(镇江),只要以此作为要挟,到时候也能为大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林仁肇在军中踱着步子,背对着赵德昭几人,此刻军帐内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其余人都在等着林仁肇的答复。

赵德昭大概猜测到了他的心思,林仁肇骨子里还是忠君爱国多于背叛国家,于是乎他继续道:“想必林将军也知道,如今唐国动乱,这眼下天下的局势一下子就瞬息万变,而且形势对于你们唐国而言并不好,我大宋已经兵发多路,又联合天下各国讨伐李从庆,可是这吴越国以及汉国并不见得一定会遵照我大宋号令行事,只待金陵城池一破,这局势就有些控制不住了,将军觉得这应该以天下的百姓为重,还是一个国主重要?”

林仁肇并没有立即回答,他也知道如今江宁府虽然尚拥大部分兵力,而润州、常州东南沿线已经全部落入吴越国与宋国联军手上,在西南,唐国的大部分水上防线已经全部奔溃,自采石一役后,江宁府如今只剩下钟山——前淮河东沿线地盘苦苦据守。而且现在自己军营内缺粮草,若长此下去,军中将士们的军心就要变化,弄不好就要引起哗变。

林仁肇自然明白,宋军西路以采石为基点,只要稳固住了采石,就能长驱直入,而眼下唐国的水军驻扎在从采石以东至秦淮河以及京口一带,对于宋军而言还需防备一二,但是长期以往,对于宋国而言,已经不足为虑,如今宋军控制了整条大江江面,若要补给军用线,宋国的粮道也会畅通无阻。

林仁肇又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只是他的性子有些固执,又有些焦躁烦怒,此刻他看着赵德昭,他发现这个魏王果真不简单,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胸襟、见识以及胆识,确实让林仁肇有些敬佩。只是对方并不是唐人,而且因为利益的不同,要各自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这样他们根本就走不到一起,除非一方臣服另外一方。

“咳咳——”林仁肇尴尬地掩饰着自己内心的纠结与无奈。

赵德昭也不知这林仁肇心中会怎么打算,他微笑地没有接话,只是浅浅一笑,他正等着林仁肇抉择,只有林仁肇作出抉择了,这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好办。

一时间的沉默,让林仁肇有些错愕,他感觉坐在自己对面的并不是一个少年,而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中年人,他感觉自己就算被看穿了一般,赵德昭这个人,初次见面就让林仁肇有印象。

赵德昭继续问道:“林将军觉得百姓重要还是国主重要?”

“这个……自然都重要了。”林仁肇打了一个马虎眼,因为回答了任何一个都中了赵德昭的计,是以两个都回答。

赵德昭并没有任何不悦,而是反问道:“那为何当初林将军会抛弃闽国,投靠唐国?林将军觉得呢?这世人都是要有所抉择的,只是抉择对于自己有利还是有害罢了,而今林将军若是选择了百姓,这样对天下而言也有利。”

林仁肇被问得有些面红耳赤,这闽国的国主残暴,弄得国家灭亡,他林仁肇最终还是选择投降唐国,眼下被问起,他还是有些惭愧的,而且在别人的眼中自己也有一个不光彩的过去,是以当江宁府遍传关于自己的谣言之时,林仁肇虽然愤怒,可是过去自己也有这一方面的想法。

赵德昭笑道:“林将军,青史是春秋笔法,以后的历史记载一定会分辨林将军的为人的?林将军何必为了一个人而抛弃了天下,既然当初林将军都选择了大唐,为何现今就不能选择我大宋,选择全天下的百姓呢。”

“全天下?”这个全天下对他而言太重要了,只是这个时候,林仁肇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军帐内外,他忽然间注意到了魏王赵德昭身侧的那个少年,他的腰上系着一块玉佩,而且这块玉佩他好像在哪儿见到过。

“这块玉佩是?”林仁肇嘀嘀咕咕说着,随即他站起来,走到商浩斌面前站住不动了。

商浩斌被林仁肇突如其来的动作怔住了,他问道:“林将军这是?”

林仁肇的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商浩斌腰上系着的那一块玉佩,他问道:“小兄弟,你这块玉佩是你自己的么?”

“玉佩?”关于这块玉佩,商浩斌也觉得不是一块凡品,虽说是捡来的,可是因为珍贵,他一直戴在身上,并没有抵押换钱,而且现在凭借他的眼光,他认为这种玉佩不是一般贵族官员享用的,因为上面有龙纹。这块玉佩乃是当时他作为一个乞丐在城外发现的,只是如今商浩斌发现林仁肇似乎对这块玉佩感兴趣,他立马从自己的腰上解下那块如意玉佩。

玉佩闪现淡淡的光泽,似乎在表明自己不平凡的地位。

林仁肇从商浩斌手上接过玉佩,一块上好的羊脂玉,温润如春,他仔细端详片刻,阴面阳面两面均刻了一些龙纹,这摆明了就是皇家玉佩。

林仁肇已经认出这块玉佩来了,他是当年李璟贴身的一块玉佩,后来他记得李璟好像赏赐给了他亲弟弟李景达,那么现在也应该在李从庆的手上,只是为何出现在此少年手上,这一点他有些疑惑。

此刻林仁肇道:“这块玉佩乃是皇家御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现在应该在李从庆手上,怎会在你手上?”

商浩斌已经听明白了,这块玉佩应该是李从庆的,只不过他是捡来的。此刻他来不及再三思考,直接在脑海中转了个弯,看着林仁肇狐疑的面色,他直接拱手道:“林将军想必也清楚,这李从庆当下乃是篡位者,是乱唐之辈,乃是我天下人所痛恨之人,只是这玉佩到我手上,并不是通过正常的途径而来,既然李从庆的贴身玉佩在我身上,那么将军想必也能知道一二了。”

商浩斌说完,两只手紧紧地攥着,接着他又故意施了个眼色,递给赵德昭。

赵德昭的神情并没有任何起伏,一切仿佛如平静似的,此刻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拱手即道:“林将军不要误会,这李从庆篡位是真,如今眼下是对他最好的回击了。这块玉佩乃是此少年出入皇宫从李从庆那里偷来的,偷一块玉佩也是因为小子打算试试看这皇宫的守卫如何,只是最终我赌赢了,如今我们的人马若是直接进入皇宫杀了李从庆都不为过分。只是我听说林将军对手刃此贼非常感兴趣,是以这次也是希望林将军能够亲自手刃此贼。林将军,你说是不是呢?”

“哦?是,是,是。”林仁肇听了赵徳昭的话有些意外,而且看赵徳昭如此说,他有些心动。只要去除了李从庆,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自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他也可以对大唐天下臣民一个交代。

林仁肇也并没有多说甚么,他不知道这个少年说的话是真是假,但是有一点,对天下人来说,这李从庆就是一个篡位者,篡位者的下场就是死,而且大宋也是希望李从庆死。

赵德昭见林仁肇许久未语,他快步走到军帐内一块牛皮绘制的地图前,指着上面标识的山川、城镇以及其他,道:“如今这形势林将军也清楚地很,前后不能自主,金陵城池近在咫尺,林将军也不能有所作为,何不听从小子一劝,既可以入了这金陵,又能为天下手刃此窃贼。”

他指着钟山以及秦淮河、玄武湖一带道:“这里驻扎着唐国水军,林将军若是想从这里过,首当其冲就得面临水军的攻打,是以,小子想问一下将军,你有几成把握能够从这里越过。”

“一成都没有,如今我军……”林仁肇并没有接话,他差点就说了出来。

因为缺粮一事事关军心,若是被敌军以及奸细知道了,恐有丧师之责,而且赵德昭所代表的乃是大宋一方,他知道宋国这次安得不是好心。

他暗自揣测少年的话,偷来的还是抢来的呢,还是这个少年能够潜伏在李从庆身侧,而他们今日前来的目的,恐怕藏着许多罢。

此刻军帐内的气氛有些尴尬,没有人提起一句话,林仁肇背着身子在军帐内踱步走来走去。

“林将军不说,小子也知道个大概,只是接下来,小子所行之事,还望将军不要吃惊。”这个时候,赵德昭终于拿出一份筹码来了,他直接将陈乔交给韩熙载的信函交给林仁肇。

信函的落款就是林仁肇亲笔所书,此刻林仁肇一见这份信函,他心里头一阵踉跄,因为这封信乃是出自他手,前一段日子他交给林荆门之后,希望林荆门他能够联系城内那些反对李从庆的势力,……随即来个里应外合,打开金陵城门,这样他林仁肇的军队才能率军攻入金陵,最终杀了篡位者。

只是如今,林仁肇率领的兵马却连粮草都不足了,是以林仁肇这么一想,心里头确实有些悲戚,而且这封信最终却落入魏王赵德昭之手,这其中的脉络,林仁肇已经大概知道了一些,看样子今日赵德昭他们前来自己军中乃是成竹在胸,而且能够孤身深入自己军中,这一份勇气也挺让林仁肇佩服的。

林仁肇一想,如今这金陵城中,恐怕有许多人已经暗中投靠了大宋,既然赵德昭知道了自己的心思,那么他也一定会针对自己的军队、针对自己。

这时候忽听军帐外一声军报,随即一阵急促脚步声快步传了过来,军帐帘子被掀开,一个青年将士立即冲了进来。

那个青年将士拱手道:“林帅,不好了,方才我军斥候在西北一侧发现金陵守军的动向了,此刻他们正朝着我们大营一侧前来。”

林仁肇站在原地,他的脸色变了,急问道:“甚么?林荆城,为何这么快,金陵守军怎么这么快就攻来了。”

赵德昭却不慌不忙道:“林将军,此时不抉择,那何时才能抉择?”

林荆城也急忙催问道:“是啊,林帅,此刻我军应该如何做?”

林仁肇一片焦头烂额,此刻他看着赵德昭道:“不知魏王千岁有何法子?当下正是应付金陵军队之时,还希望先过了这一关再说。若是魏王助我军队一臂之力,来日定当感激。”

“这是自然,速速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