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宋武功 > 第六十九章 深谋远虑

天宋武功 第六十九章 深谋远虑

作者:夏侯皓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赞从马上下来,问道:“石老,主上他在这里还有安排?”

“是。”石重贵颤抖地从袖口掏出一封信函,然后交给了杨赞。

杨赞一拿起书信,即刻看了起来,他的那双手激动地抖了起来,许久之后,他对着帝都开封的位置看去,长身立在风雪中,喟然长叹道:“原来如此,主上这是未雨绸缪、深谋远虑啊!”

“老朽这辈子只佩服主上一人,可惜老朽活不长了。”雪还在下,石重贵的一张脸色似乎有些苍白,隐约间背后一阵疼痛传来,痛得他直不起腰杆,只是(后)晋的亡国之痛还萦绕在他心中挥之不去,如今只要有个机会他就会报当年这个仇,他对契丹人的仇恨是生生世世的。

杨赞看着石重贵佝偻的身躯,担心起来。

“石老要保重身子。”

“嗯。”

这个时候一地雪白,比原先要亮堂不少,天空孤悬一颗星,那是太白星的位置。

“天快亮了,我们要走了,还有许多路程要走,一切依仗石老了。”

“统领放心,老朽自会安排。”

杨赞他们当即上马。

过了片刻,天色已经渐渐大亮,可是这时候北风吹来,雪却越下越大,风雪中,石重贵的背影已经越来越佝偻,杨赞回头看了看石重贵,之后远处那处雪庐已经消失在了视线中。

马背上的冷舞问道:“赞哥哥,主上在信上说什么了?”

杨赞一脸严肃,听见冷舞唤他,呼了一口气,道:“主上不过是借高丽王昭这把刀,去杀耶律,我们只要隔岸观火就是,必要时候还要火上浇油,至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控制好整个局面,过段日子总有人会出来改变一切的。”

“哦。”冷舞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一旁的杨赞则清楚,这些年长春堂一直都在辽国国内发展,而石重贵也加入了长春堂中,成为辽东一个分舵,现下长春堂人数众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放眼天下,长春堂已经遍布各地,成为一个势力。

如何去用,才会成为一个助力,才是最关键的。

只是杨赞并不知道的是,魏王赵徳昭打算在未来将长春堂发展成类似明朝锦衣卫的一个机构,只是现在它还是在暗中发展,一切要等到赵徳昭彻底掌握大宋的朝政大权。

……

此刻,辽水以东,雪花一直都在下着,如同大席子,仿佛永远都下不完似的,整个天地一片雪白,一片静谧。

辽水东边,一座小村庄外,白雪之中,两个黑色如同蚂蚁一般的黑影正在移动,只见是二个穿着黑色雪貂皮大衣,头罩着一顶黑毡帽的魁梧男人,正顶着风蹒跚行走在雪地中。

北风夹杂雪花呼啸而来,二人一前一后,雪地上响起咔吱喀吱声,格外醒目。

背后一人搓着手正远处艰难走着,他的毡帽上都是雪珠子,帽沿的一圈上都是冰渣,他的步子踩在松软的雪地上,一下子深陷其中拔不出来了,此刻他的情绪激动起来,开始抱怨道:“解将军,这雪也太大了,自从我们到渤海这里,都已经下了三、四天了,刚来的时候还杀死辽东守将汉斯八儿,占了四个县城、十八个村庄,夺得军械粮食百石左右,可现在却寸功未立,还被一场大雪困住,耽误了进攻的有利时机,殿下那边若是知道,一定会下罪将军的。”

前面一个刀疤脸的魁梧汉子将头转过去,风雪中他那一道伤疤的脸上,显得淡然,随即冷若冰霜道:“怕甚,殿下(高丽对王的称呼,此时王昭在位)多疑,这些年擅杀功臣与豪族,这次北征,殿下既想让我们建立功勋,转移国都压力,又想等我们凯旋班师回京后,再对我们大开杀戒,无论是进攻还是后退,其实到头来注定就是死,比死更可怕的是无辜株连。殿下现在只信他的侍卫军。”

他看得很开,一张面色波澜不惊,他们这一支军队大多都是功臣子弟、豪族功勋,王昭将他们调离开京,是出于多重考虑的。

后面那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刀疤脸汉子道:“崔供奉(司天供奉崔知梦)在离京城前给了我一封信。”接着刀疤脸便将信函内的一切告诉自己的亲信。

“原来崔供奉是魏王千岁的人!”后头的汉子瞪圆了双目,只是片刻后他问那个刀疤脸汉子,“可是?崔供奉这么做是通敌卖国啊,殿下若是知道,将军不也一起受罪。”

“大不了就是一死,我的叔伯兄弟都死于狱中,当年高丽没有一统时候,我解氏就是国中八姓,他王家不过了依仗了我解氏贩马,才有了高丽。”

后面的那个汉子没有说话,他一直看着面前的男子。

刀疤脸满不在乎着,他继续道:“那又如何,自双冀(后周人)来我高丽后,殿下重用此人,鼓励告密,屡兴大狱,清洗功臣、豪族,导致人人自危,如今朝廷已经不分黑白,我等何必待在此处。更何况比起生命来说,那又算到了什么,并且我朝奉中原大宋为正统,归宋乃是明智之举,既然崔供奉是魏王千岁的人,将来我等若是归宋,也算是半个魏王府的人,将来也算是潜邸之臣了罢,岂不是得到大宋庇佑了么,如此我们才能活得长久。”

汉子拱手道:“既然将军都这么做,末将等自然奉将军号令,只是现在末将该如何做?”

刀疤男子抬头看着天空,冷冷道:“我等在此静观其变,此次出征,殿下既然想给那些功臣一个征伐之君的面貌,必然是希望出征渤海胜利,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当然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你我心知肚明;另外一方面等崔供奉的信。”

“末将,一切遵照解将军的意思去办。”

风雪中,二人继续行走,不远处,辽河水在他们耳边奔腾开来,数十丈宽的河面上白蒙蒙一片,对岸的辽东京城宛若一个黑点,看不真切。

刀疤脸男子兀自站在雪原上,长吁短叹起来,往事如同翻片似的在他脑海中翻滚起来。

他的祖父辈们曾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他曾是渤海国的旧人,也是高丽国内八大家族之一的解氏人。

曾经辽阔的草原,奔跑着许多骏马,那个时候解氏一族世代贩马,早在三国时代,他们就已经活跃在辽东这片沃土上。

隆冬时节,现在已经被白雪覆盖,他原以为自己的家族会成为高丽的权臣。

太祖王建死后,王武即位,没过几年,王尧、王昭兄弟利用惠宗病重发动宫廷政变,以王式廉镇守西京的兵力为后盾,先后除掉了代表惠宗势力的朴述熙和代表外戚豪族势力的王规,使王尧夺取王位,然后迫使王尧传位于己。

自从王昭成为高丽的王,噩梦一点点降临。

峻丰元年(960年),评农书史权信告发大相俊弘和佐丞王同谋逆,王昭贬黜二人官职。

之后这几年到今日,奸凶竞进,谗毁大兴,君子无所容,小人得其志,遂至子逆父母,奴论其主,上下离心,君臣解体,旧臣宿将,相次诛夷,骨肉亲姻,亦皆翦灭。

刀疤男子想起监狱中的事情,一脸激动,手上的刀,对着空中雪花乱砍

开封,北风吹起。

魏王府,红色的帷幕尚未撤去。

直到正月初九那日,赵德昭这才收到北方的来信。

信上道:……从长清镇、威化镇,清川江以南的十三个镇,乃至高丽东北的长平、博平、高州等城镇内皆有长春堂的密探

ps王昭,高丽光宗,高丽国的第四君主,年在位。他在位时致力于强化王权,颁布奴婢按检法,实行科举制度,制定百官公服,并使用独立的年号,甚至可能自称皇帝。在位后期为政苛酷,鼓励告密,大兴冤狱,屠戮功臣。同时崇尚佛教,创建归法寺等多处庙宇。死后庙号光宗,谥号大成,葬于宪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