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宋武功 > 第三十二章 成为眼中的鱼饵

天宋武功 第三十二章 成为眼中的鱼饵

作者:夏侯皓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国,金陵城中,一间不大的别院之内,居室之内,十分简陋,却见一中年之人盘膝坐在屋内。

随后一肌肉汉子,入内。

“属下参见主上。”

“起来吧。"

“谢主公!”那汉子说到。

那中年之人从榻上站了起来,一身道袍,虽然年岁不大,可是鬓角的白发生,自己蹉跎了二十几年,可是心中的目标尚未实现,缱绻道:

“我等在金陵城中蛰伏了二十年,就是为了从李氏手中夺回我杨氏江山,于是组建了长春堂,徐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年徐逆与左衙指挥使张灏发动政变,共掌军政,我杨氏大权旁落,而后拥立我大哥、二哥和四哥(弟弟),可怜他们最后都死于政变之中。尔后尽数杀我全家,徐逆为谋受禅,诬告我私造兵器,降我为历阳郡公,幽囚于和州,由守卫军使王宏的二百位士兵监管。”

说道这里那中年人用道袍擦了一下湿润的眼睛,往事历历在目,而后继续说道:“我自知吴国将亡,就杀死王宏独身一人逃走。后来王宏之子王勒攻打我,我又用箭射杀王勒。在采石中,我杨濛被被庐州德胜节度使周本之子周弘祚围困采石,差点身亡,逆臣贼子废我为悖逆庶人。可怜我那和州的妻子得知我身亡的消息后,被侍卫军使郭悰所杀。”

说道此处,那人神情激动,“所幸苟延残喘,天不亡我杨氏,徐逆将我杨氏子孙迁到海陵,世人可怜我杨氏,称那之地呼为永宁宫,徐逆派兵严守,阻绝外人进入。

金陵城中的篡臣贼子皆囚禁我杨氏,我......我发誓一定要夺回属于我杨氏的一切,杀了篡位的贼子,以报我血海深仇。”

“主公,我万松愿意为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跟随主公已经十几多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时刻躲避徐氏的眼线。”

“万松,你辛苦了,跟这我这位无权无势,又孑然一身之人,受尽了委屈,在我心中我一直都把你当作亲生儿子对待,你若不嫌弃可以叫我一声'义父'"

"义父"万松的虎目之中留下了激动的眼泪,往事一幕幕上了心内。当年自己家破人亡,被仇家追杀,父母双亡,孑然一身,那年自己年幼,只有七八岁,幸得主公施救,才有我万松的性命,在我心中,我也一直都把主公当自己的父亲看待。"

"我陆续收到开封的线报,说有一个稚子孩童经营着一家酒楼,先前我堂九堂主欲要夺那酒楼,可是被那个孩子给识破了,于是乎联合商家成立个甚么广味集团,可见那小子十分聪明,这种事情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哈哈……我百思不得其解,究竟甚么样的人有此才华,还是他背后有甚么能人,如果长春堂能够得到广味集团相助,那么成事儿的机会就更大了,我盼望的大事可期,杨氏光复有望。所以说我们不能和那人为敌,我已经吩咐开封老九切勿打草惊蛇,等我到达开封之地,再实行计划。”坐上之人想着,方才还是一筹莫展,嘴角慢慢露出一丝笑意。

“我等赞成主公的决策,属下一定尽心竭力,全力支持主公的决策。”在决策面前,万松以主公相称呼。

“好吧,松儿,你先退下,荣我想想。”

“是,义父。万松恭贺义父早日报得大仇。”

澶州府刺史府内,桌台前端坐着一个器貌英奇、身材伟岸的年轻郎君,虽然年仅,可是其身上的上位者的气势已经逐渐养成了,只见昏暗灯烛之火之下,那人手中拿着孙子兵法,可是那眼神却未曾注意到书上之字,窗外月儿渐渐地升起,万颗萤火虫在田地游荡着。此刻这一番宁静却被门外扣门之声打破。

翻阅一些当地的奏疏,澶州境内之政务清肃,盗不犯境,吏民赖之。此年轻人如释重负的样子。

忽听得门外有敲门之声,随从便入内了。

“何事?怀恩。”

进来一个随从,将书信递给那年轻之人。

“殿下,这里是密信,几个月开封城的动静全在这里了,请殿下静阅!”郭荣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刺史、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不过随从称呼他为殿下。

“你先退下吧。”

“是!”

烛台之下,那卷密信用蜡封存,那人是郭荣。只见他拆开密信,静静地看了起来。那密信之上记着这几个月开封城内之变化。郭荣若有所思,其中一些事情自己都知道。

他也没多么在意,不过当读到赵弘殷之孙赵德昭短短一年之内所经营的酒楼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经成为东京城内数一数二的大酒楼。

郭荣对商业之事不是非常清楚,也不上心,他在乎的是政事,自己为当今天子郭威的养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眼中看着,丝毫不得差池。他之前也有耳闻,赵弘殷家的孙子那些不同寻常的举动,他也觉得此子非等闲之辈可以视之,将来若能为自己所用,即是一大助力,否则虽然赵家为行伍出身,为郭周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不过赵家赵匡胤跟自己年岁相仿,彼此间也接触一二,话语也有,倒不失为一个笼络人才的接触之处。

东京开封滋德殿内,黄袍老者负立。每夜得批阅奏折,呕心沥血,帝国万事悉以过之。在广顺二年,慕容彦超引兵进犯周境,自己亲自披挂上阵,亲征北境。后慕容彦超兵败,投井自杀。所幸功成,如今自身年迈,只有一个养子,自认为忝居大位已两年,五代十国,纷乱之世,经过自己的励精图治,周国人心大定,百姓安居乐业。

奏折堆积如山,自己得亲自批阅。

方才一份奏疏上写着:正月,延州城内,彰武节度使高允权卒,高允权之子牙内指挥使高绍基图谋承袭欲要自立,诈称父疾病,向开封周庭上表主持军府事务。观察判官李彬切谏不可,被高绍基杀,捏造李彬图谋造反。其后高绍基又屡奏杂虏犯边,希望能承袭父职。

呵呵,边境不宁,武将拥兵自重已经成为五代十国的常态,郭威一笑了之,这翻得起甚么浪花,也罢你如此行事,我就派遣一官吏出使延州,于是乎郭威御笔一挥,以六宅使张仁谦往延州巡检。

殿外武德司长官暗报进殿,报到了这几个月来那孩子的一举—动,不错,此子的经商头脑还是不错的,只是从商毕尽是贱业。不过郭威现下对这些无关痛痒之事,只是当是皮毛,暗地里仍旧让武德司之人背后跟踪着。

开封赵府之内赵德昭却浑然不知。

延州,六宅使张仁谦巡检,高绍基不能匿,始发父丧。

广顺三年二月,朝廷又命邠州静难节度使折从阮分兵屯于延州,又命供奉宫张怀贞率禁军西指挥屯于鄜州、延州二州,高绍基听到大军集结于鄜二、延二州,面对眼前形势感到十分害怕,全权将军府事交付给副使张匡图,以客省使向训权知延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