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是演技派 > 第六百七十章 你怎么也在这儿

我是演技派 第六百七十章 你怎么也在这儿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演员本来就是一个被动的职业,烂片不烂片的,很多时候是各方面集成的因素。演员能够控制的,大概除了自己本身的业务能力之外,还有就是剧本的质量。

《无极》是烂片吗?

贺新以为跟后世的《盗墓笔记》、《动物世界》、《三十里三生三世》等比起来,至少不能成烂片。更别提类似《留海堡垒》、《空天猎》、《阿修罗》这种史诗级的大烂片了。

而且当初他接这部戏的时候,一方面就是冲着钱去的;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圈内初出茅庐的新人根本无力拒绝陈大导的抬举。再说,当演员哪能不演烂片的,他不想自己表现的过于另类。

当然从他的内心来讲,也很难认同《无极》就是一部烂片。尽管他看过首映之后,还是忍不住感到很失望。

跟首映现场的好评如潮截然相反的是第二天报纸上边开始出现对《无极》的负面评价。而刚刚兴起的互联网上更是各种极端的嘲讽和恶评。

媒体往往是最没有节操,刚开始可能还比较客观,褒贬不一,但渐渐的随着网上一面倒的负面评价,也开始跟风大肆唱衰。

面对突如其来的恶评,明星们似乎不知所措,但陈大导却始终保持的很淡定,每到一地宣传,在面对记者们尖锐提问时,总是温文尔雅,兜售他那高深莫测的对艺术的理解和电影中所要体现的他的思想。

可能他认为真的电影人,就是要敢于直面外界的非议。就象当初《英雄》上映时一样,国师同样面临铺天盖地的恶评,但这并不妨碍《英雄》赚的盆满钵满。而与此同时,现在的另一种说法是:《英雄》开创了内地的大片时代。

瞧瞧,媒体总是跟风的。

陈大导对自己的作品一向非常有自信,他还曾私下里跟大家说过,现在看不懂他的电影没关系,十年后肯定会有更多的观众会理解他的电影。

换句话说,就是他的电影比国师的电影更加超前。

但问题是《无极》是《英雄》吗?

在辗转各地宣传的过程中,可能是贺新在接受渣浪专访时对陈大导的吹捧,尤其是后来刊登在渣浪娱乐版首页上那个醒目的标题“贺新谈《无极》:陈大导是超一流的导演,《霸王别姬》就是中国的《教父》”,让陈大导酸爽不已。

对当初贺新没有参加戛纳造势的不满消除了不少,每次见面总是笑容可掬,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甚至在宣传活动中,破天荒的直言,贺新是他见过的最具有灵性,最善于表达的,国内少有的演技派青年演员。

花花轿子大家抬,互相吹捧,互相提高嘛!

好在外界的恶评并没有影响票房的表现,从14日晚全国点映起,《无极》的票房就节节高升,点映当晚的全国票房突破800万。到了十五日首映日,《无极》的全国票房一下子达到了2115万。

此外,到贺新完成最后一站广州的宣传,整个首周末全国票房达到了7452万人民币,不仅打破了由《功夫》保持的首周6400万的纪录,还把国师《英雄》创下的6200万的首周成绩也踩在脚下,成为中国首周票房最高的影片。

一时间,陈大导意气风发。

贺新则在第二天一早离开的宣传团队,飞往厦门。

……

剧组此时早已从鼓浪屿转场到漳州老街拍摄,剧组的主要演员则依旧下榻在原先住着的白鹭洲大酒店。毕竟这边方方面面的条件要比漳州好,而且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很近,相隔六十公里,车程不过一个小时。

“新哥,要不要尝尝,出锅的烧肉粽?”

在酒店门口便遇上了刚刚从外面逛街回来的张志恒一行人。

这个英黄的年轻小哥其实性格蛮开朗的,跟贺新混熟之后,少了拘束多了几分热情。接下来两人围绕着徐弱轩饰演的王碧云有不少的对手戏,大都要在漳州老街上拍摄。

漳州老街主要体现的是四十年代台北的街景。这两天剧组正在拍摄老街的全景和一些人山人海的场景,所以演员们难得迎来两天的休息时间。

“好啊!”贺新乐呵呵的应了一声。

烧肉粽是当地的名吃,他还曾听过小圆脸邓丽君七十年代的一首闽南歌曲《烧肉粽》。只是前段时间一直忙于拍戏,倒还没有品尝过。

对于粽子,贺新当然不会陌生,上辈子生长的南方的他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有肉粽、赤豆粽、豆沙粽、蜜枣粽等等品种很多。

就算是现在这具身体的本尊,记忆里小时候每逢端午他那上海知青的父亲总是会包几个不同于东北传统的黄米小枣粽的大肉粽。原贺新从小时候开始就很馋这一口,只是后来在外面买的粽子似乎都没有当年老爹包的粽子的味道。

厦门当地的烧肉粽和他记忆中的肉粽有些两样,他记忆中的肉粽都是长条的,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糯米,中间藏着一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而这边的烧肉粽是三角形的,外面的糯米不多,里面的馅料更大,而且肉似乎更加入味,还有香糯的栗子,味道真的很不错。

相比京城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厦门这边的天气确实宜人,白天晴空万里,明晃晃的太阳在空中挂着,二十度的气温恍如隔世,比前几天在香港、广州宣传的时候还要舒服。

贺新下午就在房间里坐不住了,换了一条米色的休闲裤,一件长袖的巴宝莉T恤。这种天气太阳帽和墨镜就是标配,走在大街上根本不显得突兀。

他没吃午饭,上午吃的那口那口烧肉粽确实味道勾人,可惜没有过足瘾。出门的时候特地跟张志恒打听了一下。

厦门的中山路步行街他知道,之前每天坐船来往鼓浪屿和市区,都能看到码头边上的路牌。

被称为步行街的,大致都是一个城市最热闹的一条街。听张志恒说中山路很长,从鹭江边的码头一直延伸到市中心的中山公园。

卖烧肉粽的那家叫1980烧肉粽店就在中山公园边上,厦门公安局对面的中山路尽头。从下榻的白鹭洲大酒店到那边很近,打车一个起步费,当然贺新这边还有剧组安排的专车。

不过贺新闲着没事,就想随便逛逛,顺便再买点纪念品啥的。当初在藏省的时候,羊八井当地产的牦牛肉干真的很赞,他买了不少,但来到《石头》剧组时候就被那帮人一抢而光。

他沿着酒店门前的白鹭洲路一路往前,沿街倒是有不少小店,但现在城市里的那些所谓纪念商品基本上都大同小异,估计都是从义乌批发来的。

特产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厦门的馅饼,有甜馅也有咸馅,外面是酥皮的,不论外观还是吃口好象跟市面上的苏式月饼差不多。

走了约二十分钟,路过绿色葱郁的中山公园,拐到公园南路,前面不远便是热闹的中山路步行街。

那家传说中的1980烧肉粽就在离路口不远,一条叫城隍庙巷的小巷子旁边。门脸很小,门口居然还排着长长的队。

他先探头看了看,里面不光卖烧肉粽,还有沙茶面、海蛎煎、鱼丸等厦门的特色小吃。原本他最讨厌排队了,而且一路过来卖烧肉粽的好象不止这一家店。不过他稍稍犹豫了一下,觉得难得来一次还是有必要打一下卡。

这家小店的生意真的很好,他没排多久,身后就又多了十来个人,而且经过观察,他发现来光顾的不但有游客,还有本地的食客。

一般来说,能够吸引本地食客,说明东西确实不错。他也就定下心来,慢慢排着,一会儿除了烧肉粽,他还想尝尝这里的沙茶面和海蛎煎。

排了差不多有小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了。

“来一个烧肉粽,一份海蛎煎,还要……”

他看着墙上的菜单有些犹豫,既想吃沙茶面又发现这里的燕皮扁食汤看上去好象也很不错。

“还要什么?”收银的大妈语气催促的问道。

“那就要沙……”

他刚刚说了一半,却看到门口有一个背着双肩包,戴着一顶白色的太阳帽的女子象他刚才那样正探头往里面瞧着。

尽管她还戴着墨镜和口罩,但是那身形太熟悉了。

还有她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声:“人怎么多啊!”

一听到这个声音贺新几乎就等确定。当他长大了嘴巴,神情惊讶地看着那个女子,正准备招呼的时候,那个女子此时也正好看过来。

就见她明显一愣,继而惊讶道:“你怎么也在这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