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是演技派 > 第四百七十七章 都赚翻了

我是演技派 第四百七十七章 都赚翻了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天三集连播,原时空因为没啥大牌,最初的收视率不高,第一天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收视报告只有1.95%,但这次由于“万人迷”领衔主演,加之之前的博客宣传多少起了点作用,工作室第二天收到央视传过来的数据,显示首播的收视率达到了2.3%,就已经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第二天的收视率就达到了4.9%,一举超过了去年央视收视率最高的《京华烟云》的同期收视率,成为同期开播的开年大戏收视率的第一名。

开播十天,收视率更是一度破10,此后一直稳定在8%左右。根据网络调查,追捧该剧的观众年龄集中在15——35岁之间。

《武林外传》彻底大火,博客、贴吧、天涯都成为了影迷探讨的阵地。因为片中包含了太多流行文化,像流行音乐、游戏、用语、调侃第五代导演、解构大型比赛等等。

一时间,这部剧形成了一股先锋与传统碰撞的文化现象,各大媒体纷纷写文评论,有褒有贬,但总体上褒远远大于贬。

“在这部剧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幽默与温情、后现代风格的解构和现实主义的教诲、对武侠的反讽与对侠义精神的弘扬都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还掺杂着网络语言、流行歌曲、广告段落、综艺节目、时事新闻、时尚资讯等等。”——《新京报》

“中国情景喜剧史上两大最巅峰之一”——《南都》

“《武林外传》的戏说之所以成功地登上大雅之堂,关键在于‘戏说度’拿捏得准。它解构、反讽武侠,而不颠覆侠义精神;失重地戏仿人生,而不消极失落

从形式上来说,《武林外传》的风格的确很先锋、时尚,运用的表现手法也是拼贴、反讽与戏仿,不受时空的限制,不管题材的分类,方言、笑料、游戏、广告用语、影视文化、流行音乐等等信手拈来,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但是该剧对‘戏仿度’进行了精心的把握,于戏谑反讽之中点击了当代人生百态,生动鲜活地戏仿出一种理想失重之后的人生状态。”——《京华时报》

央视首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那些所谓“文化精英”、“意见领袖”、“所谓清醒者”,他们时常很乐意跟观众唱反调,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却不太敢招惹央妈这样的庞然大物。

批评之声大都来自一些利益冲突者,或者纯属妒忌。比如著名的大钢子,赵宝钢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收视率高的未必就是好戏!《武林外传》虽然很火,但他只能逗乐,而不是一部优秀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大钢子去年执导的根据网络改编的爱情剧《给我一支烟》,一开始就是锁定了央视八套2006年的开年大戏。结果大钢子玩出圈了,因为敏感话题和情节,没有通过电视台的审查。于是乎《武林外传》就填补了这个空档。

如今看到《武林外传》收视率爆棚,大钢子心里那个酸哟,浑然不记得他当年赖以成名的那部《编辑部的故事》其实和《武林外传》骨子里就是一个类型,只不过随着时代在发展,作品的语境和表现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而已。

一开始《武林外传》毕竟作为情景喜剧,广告招商并不太理想。虽然不象原版那般连片尾的贴片广告都卖不出去,但也是仅仅收回购片成本而已。可十集之后,六段六分钟的都全部满档,甚至到了走关系的程度才能挤进一头。

央视这会儿才幡然醒悟,当初购片谈判时,他们原本提出是要买断的,但是对方嫌价格太低,只答应卖出首轮播放权。而央视呢,同样担心风险也没再加价坚持。

这会儿一见有利可图……哦,不只是有利可图,十集过后,广告招商他们狂捞了超过七千万,扣除一千六百万的购片成本,净赚了五千多万,简直就是暴利啊!

于是乎八套购片部的领导亲自上门来商谈买断二轮版权。精明的小豆丁这会儿哪肯轻易上当,哪怕是央妈都不成,不过她为了尽量不得罪这尊庞然大物,把锅甩给了合作方山东影视制作中心。

山东影视制作中心他们本身就有播出平台,跟央妈还是竞争关系呢,压根就不care。再者,作为合作方,他们天然享有二轮播放权,看到《武林外传》火了,早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二轮播出广告招商了,当然不可能答应,也乐得背这口锅。

为毛说乐得背锅呢?

无他,央视由于其特殊性质和特殊地位,它购买的电视剧版权,是不允许其他卫视同步播放的。如果卖给他们,那些地方台只能去拼第三轮了。说穿了就是店大欺客,你还没辙。如今随着卫视的兴起,大伙早就看不惯了,只不过是敢怒而不敢言,这会儿乐得看到平时高高在上的央妈吃瘪。

央妈一点都没辙,当初有机会是自己没把握住,这会儿总不能强买强卖,耍流氓吧,只得兴冲冲而来,扫兴而归。

当然也不能排除万一要是耍流氓呢?以防夜长梦多,新皓工作室和山东影视赶紧放出消息,早就虎视眈眈的各大卫视顿时闻风而动,纷纷过来商谈。

仅仅几天工夫,包括山东卫视在内,共四家卫视签下了二轮播放合约,每集六万。另外还有十来家地方台拿下了第三轮,每集两万。

一共一千四百万的投资,虽然首播只卖了一千六百万,但紧接着却换回了两个两千万。

新皓工作室、山东影视制作中心,包括以四百万片酬作为投资入股,享有两成收益分成的程好都乐疯了。

山东影视制作中心这会儿也后悔,当初贺新把程好找来,说是以片酬入股,他们还挺乐呵的。明摆着人家万人迷是冲着来支持男朋友的,不但能够增加电视剧的关注度,而且还能分担风险,两家各让出10%的份额,皆大欢喜。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人家手里两成的收益份额实打实的要分出去一千万还多点,这么一算的话,一集的片酬要十万出头,简直就是国内最贵的电视剧片酬了。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咬咬牙直接把对方的片酬承担下来,多拿这两成的份额。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对于山东影视中心来说,五百万的投资,换来近两千万的收益,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山东卫视那边虽然也花了近五百万买下了二轮版权,但广告招商就已经进账了小三千万,两家合起来为大山东的文艺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不少力量。同时直接和间接推动了大山东的鸡滴屁的增长。

当初力排众议,拍板投资的侯洪亮,得到了上级领导“有魄力”、“有眼光”、“工作能力强”等评价,也是春风得意、红极一时。同时作为山东广电着力培养的年轻干部,在更大的领导那儿也算是挂了号。

不过山东影视制作中心眼瞅着《武林外传》的成功,私底下也是小动作不断,频频接触和拉拢尚景和财神,想借着《武林外传》东风,趁热打铁。

《武林外传》续集是不可能了,且不说版权捏在新皓工作室的手里,财神也早就灵感枯竭,要不然也不会原定一百集,最后拍了八十一集。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财神是没办法了,一个编剧最悲哀的莫过于写不出东西来。而尚景作为导演倒是跟山东影视制作中心打的火热,和余白眉一起鼓捣了一部叫《房前屋后》的家庭伦理剧,打算启用《武林外传》的原班人马。

这些当然是后话。小豆丁一开始听说这事还挺着急,这明摆着就是山东影视和尚景他们撇开新皓工作室打算单干。

这事虽说干的有些不地道,但贺新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在他的记忆中《武林外传》在情景喜剧这个领域中代表的是一座高峰,再也无出其右。至于什么《房前屋后》,他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尚景作为一个工具人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当然别人不仁,新皓工作室不能不义,该给的红包还是要给的,不但要给,还要大张旗鼓的给,也好落下一个仁义的名声。

……

“啧啧,真没想到拍电视剧这么能挣钱!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你们说我还折腾什么电影啊?”酒桌上宁皓一脸感慨道。

就在《武林外传》的收视率一举破十的那天晚上,娜姐临盆,给他添了一个千金。这货硬是扔下正在紧张后期制作的《石头》,在医院陪足了三天。

今天算是难得有空,特地在郡王府宴请一干小伙伴们。相比原时空中,即使拍了《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两部大卖的电影,成为内地第四位票房过亿的导演,却依旧还在还着房贷,现在的宁皓早已是财大气粗。就算在郡王府这种豪华会所请客吃饭,那也是小意思。

当初贺新在鼓捣《武林外传》的时候,说实话宁皓一点都没放在心上,甚至还有些看不上。他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讲义气,既然贺新要折腾,他也无所谓,甚至还做好了,万一赔了,一块儿扛的心理准备。

可万万没想到最后的收益超出了他能够想象的范围。几乎同样的投资,《石头》最后能够产生多少效益,他现在连想都不敢想。

“哟,耗子,你可千万别丧气,用咱们贺老板的话来说,你现在就是咱们新皓工作室的招牌,将来新皓工作室的发展,还得靠你的电影啊!”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小豆丁今天难得没有跟宁皓抬杠,喜气洋洋道。

“他这该不会是反话吧?”宁皓狐疑道。

“浩子哥,这你倒是冤枉阿新了,这绝对不是反话。他还常说,想挣大钱还得靠电影。他还说对你特别有信心。”程好笑吟吟道。

她这段时间也是心情大好,当初尽管贺新说的天花乱坠,但她潜意识里还是想帮男朋友一把。所谓片酬折算投资,她的心态其实跟宁皓一样,都做好了亏本的心理准备。

但最后的结果是仅凭这一部戏的收益,比她前面累死累活拍了那么多的电视剧、拍了那么多的广告、跑了那么多商演的总和还要多。

如今她的心更定了,虽然还谈不上转型想做电影咖,但以前被男朋友常常称之为“脑残狗血古偶剧”她肯定不会接了,就算演电视剧,至少也要带点艺术性。

这番话如果从小豆丁嘴里说出来,宁皓肯定还会表示怀疑,但是既然是程好说的,他肯定选择相信,而且心里还有点小感动。

不过,他也不是那种喜欢把感激的话挂在嘴上的那种人,哈哈一笑道:“没想到咱们贺老师居然这么看得起我,那以后我的压力可大了!”

说着,端起杯子道:“弟妹,哦,还有我们工作室的胡总,胡CEO,这回你们都辛苦了,让我这个闲人坐享其成。来,我敬你们一杯!”

在他们三人干杯的时候,在座的如岳晓军、黄博等人都是一脸的羡慕。对于他们这些小编剧、小演员来说,什么几千万的收益,就跟天方夜谭一般。他们倒并不是羡慕贺新,而是更多的羡慕宁皓。

尤其是岳晓军,想想几年前大家混的都差不多,比如他给大编剧当枪手,宁皓还在拍广告MV。可自从宁皓这家伙搭上贺新之后,甚至都可以能用“一飞冲天”俩形容。

“哎,贺老师,今天能过来吗?”突然有人问。

“对啊,弟妹,阿新怎么说的?这都快八点了,他怎么还没到?”宁皓抬腕看了看戴在手上的大金表也跟着道。

“他早上就说了,一收工马上就过来!这会儿没来电话,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陈好忙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