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是演技派 > 第六百六十六章 囧囧囧

我是演技派 第六百六十六章 囧囧囧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基于对《泰囧》、《港囧》、《囧妈》等囧系列的电影印象,贺新一直以为《人在囧途》也同样是徐光头导演的。

其实不然,《人在穷途》最初是武汉的一家小公司搞的。自从《石头》以不到一千万的投资,刷下近一亿的票房之后,各大山头,尤其是那些刚刚入行的新公司纷纷把目标对准了喜剧,都想成为第二个《石头》。

当然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今年暑期档的《十全九美》就刷下了五千多万的票房,让初出茅庐的岳胖子一举成名,获得了胖美人的青睐,泡泡KTV,打打高尔夫球,软饭吃的不要太香哟。

而且因为《石头》的走红,《石头》里的演员都成了香饽饽。《十全九美》里道哥刘华就贡献了精彩的表演。

于是乎武汉的那家小公司便找到了徐光头,同时还请来了因《士兵突击》爆红的许三多王宝宝,跟徐光头凑成了一对精明老板和傻帽民工的组合。而导演则是跟陈可欣一起联合执导过《投名状》的香港导演叶为民。

毕竟武汉的那家小公司新入行,特别迷信香港的那套制作班底。

不过呢,贺新误认为许光头是导演也并非不准确。其实这部戏在拍摄期间,那个所谓的香港导演就是个吃干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基本上都是徐光头在张罗。

如今既然贺新有了想法,自然就没武汉那家小公司什么事了。

首映礼结束都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但是徐光头的兴致很高,贺新没办法,先让女朋友帮着送小桃红回家,自己则跟他找了一家平时常去的茶馆坐下来。

这会儿经过长考,他也想通了。虽然自己是重生者,但毕竟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好事都揽到自己身上。未来《战狼2》将会创造中国票房的奇迹,难道自己还要去抢吴精的饭碗演战狼不成?

再说人家徐光头确实有能力,自己作为演员的同时还是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板,趁着徐光头羽翼未丰,让他帮着赚钱难道不香么?

就算退一万步,哪怕将来徐光头不满足现状,只要把囧系列的版权拿在手里,依旧有共同合作的基础,合作才能共赢嘛!

自己又不是川建国。

所以,一坐下来他就毫无保留的向徐光头描述自己早已打好的腹稿:

“这个故事我的设想是一个刻薄的老板春节回家,遇到一个缺心眼的农民工,两人先是坐飞机,没想到天气有变化……”

自从贺新入行后,就在不断的提升自己对电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使得他在回忆一些上辈子印象十分深刻的影视剧时,常常会发现一些令人诟病和不合理的地方。

就象《人在囧途》,这是一部天生的贺岁档电影,尤其适合在春节前上映。春运嘛,大多数人都有共鸣。

作为喜剧片,原版还是合格的,但依旧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比如老师为学生上街去乞讨这个情节就很尬,强行煽情不算,你把党和政府置于何地?天生的政治不正确。

还有那个莫名其妙出现,而后又莫名其妙消失的帅画家,在整部电影中也显得很多余。

于是贺新在跟徐光头叙述的过程中,把画家的情节去掉,然后把老师乞讨的狗血戏改成了两人路遇小偷,农民工傻乎乎地上去抓,老板无奈帮忙,便闹出一系列的笑话。

只不过原版中老师这个角色是小张同学演的,要不然就把平西王的角色给她算了,毕竟同学一场,以前还跟她学过川普呢。再说小张姑娘长的黑,也符合那种走南闯北奔波的人设。

“这个故事已经很成熟了,不过为什么牛耿是个挤牛奶的农民工呢,拖欠工资农民工工资的群体大部分不都是建筑工人么?”

徐光头听的很认真,生活中的他平时不苟言笑还是挺严肃的,不象影视剧里那么逗比。越是认真的人,越是吹毛求疵,死抠细节。

徐光头提出的质疑很准确,想当年贺新刚重生那会儿,第一次出手就是跟拖欠工资的包工头斗智斗勇。

应该说这年头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是普遍现象。原因就在于工程层层转包,于是处于生态链最低端农民工往往就会成为最容易忽视,最好欺负的一个群体。

另外有一点,原版的诞生很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比如为什么会遭遇天气问题,那是因为08年春节前后正好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雪灾。然后王宝宝饰演的牛耿在奶牛场打工的人设,也正是因为当年中国遭遇一起严重的奶制品污染事件,导致很多奶牛场倒闭。

雪灾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但奶制品污染事件在这个月已经曝光,正在迅速发酵中。

“你没有注意最近的新闻么?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有预见性的。”

“什么新闻?”

徐光头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忙道:“你是那毒……事件,没错,出了这种事情,以后谁还敢买国产奶粉呀!牛耿作为一个挤牛奶的农民工恰恰具有时效性!好,你的这个设计好,而且还增加了一个牛耿当场喝牛奶的包袱,增加了笑点,还从侧面宣传了国产牛奶大部分还都是安全的,出问题的只是小部分。这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咦,不得不说徐光头要远比他鸡贼,他只是想到了和具体社会事件结合起来,却没有想到更深层的意义。徐光头说的一点都没错,牛耿灌下一大桶牛奶,恰恰正是通过身体力行,来为国产牛奶正名。

他甚至还觉得到时非常有必要向国内的一些牛奶龙头企业要些赞助。

接着徐光头略显扭捏道:“阿新,我就是想问一下,这个故事你有意向了没有?”

贺新心里门清,知道这家伙看上了,笑着反问道:“铮哥,你对这个故事有意向?”

“呃……这个……”徐光头吞吞吐吐。

这家伙其实一直挺有野心的,呃,不对,现在只能说他在艺术事业上很有追求,比如说之前他看中《石头》中冯总的角色,甚至都可以提出免费加盟。

还不光是《石头》,前年他还和高媛媛一起主演了由新人导演陈耳执导的悬疑惊悚电影《第三个人》。

这部电影的投资极小,他因为喜欢里面的角色,又近乎免费加盟,而且据说在拍摄的过程中这家伙欺负人家陈耳是新人,向姜闻同志学习,强行掺和到了导演的工作中,着实过了一把导演的瘾。

可惜没啥卵用,这部片子在去年国庆档上映的时候,前有《双驴记》珠玉在前,后有《色戒》惊艳,加之同期上映的还有几部香港片和进口片的夹击,毫无意外的沦为炮灰,连个水花都不起。

而且在上映的过程中居然还爆出了抄袭的丑闻,细心的观众发现这部《第三个人》与去年四月份上映的由何评执导,范小胖、渣渣辉、黄秋声主演的,被誉为“2007年度第一烂片”的《寄生人》,从人物设置、人物特征和故事细节有多达近二十处的相似和雷同之处。

一时间两部片子差点对簿公堂,最后还是编剧兼导演的陈耳亮出关键证据——《第三个人》的剧本早在2003年就已经报电影局并获得了拍摄许可证,这才偃旗息鼓。

不过当时这两部电影的票房都不佳,影响力有限,当时并没有在社会上造成多大的动静。但圈内人大都心知肚明,很明显就是何评的《寄生人》抄了陈耳的《第三个人》。

说起何评来,也让贺新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就是今年上半年何评和范小胖亲自邀请他加盟大片《麦田》的时候,他翻了翻剧本,居然发现这个《麦田》的剧本在创意上跟当时已经开机拍摄的杨树朋导演,胡君和姜五主演的古装电影在创意上颇多相似。

事后他还专门打电话询问过胡君,结果胡君在问过杨树鹏之后,给他的答复是:在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会”上,杨树鹏的这个《苦竹林》的剧本获得了最具市场投资潜力项目的好评。而这个创投会的评委里恰好有何评。

那就呵呵了,而且不管是《寄生人》也好,还是《麦田》也罢,你还不能说他是抄袭,顶多就是把别人的创意再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所谓的“二度创作”。套用后世一个时髦的词汇那叫“融梗”!

看来早在“融梗郭小四”、“融梗陈油腻”出现之前,早就有了“何融梗”。

为此,徐光头很是愤愤不平。这部《第三个人》的电影,他付出了很多心血,大概唯一的不足就是高媛媛的表演略显生硬,除此之外,他认为是完美的。至于票房扑街,那都是被烂片《寄生人》给拖累的。

没错,他一直有个导演梦。

如果说想当导演,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跟宁皓那样,能够豁得出去,自己投资自己拍电影。当然前提你得成功,但可能95%都是血本无归。

另外一种就是有金主给你投资。

但这年头电影的风险很大,投资还趋理性,就算有煤老板那样的冤大头,但他们投资门槛相对比较低的电视剧更多一些。

可惜徐光头单有野心,上海小男人的性格使得他鸡贼有余,魄力不足,没有宁皓那种豁得出去气概。所以只能寻求人家愿意投资的项目。

可他本身就不是学导演的,虽说之前自导自演过话剧以及热播的电视剧《李卫当官》,再者目前的他在圈内的定位依旧是电视剧演员,从来没有电影方面证明过自己的价值,所以投资方对他并不看好,更何况他手头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过硬的剧本。

当初他从宁皓嘴里听到说贺新有个春运题材的喜剧创意就开始上心了,事后他还找宁皓专门打听这事。宁皓知道这货的野心,也知道这货多少还是有点能力的。

当然宁皓也很鸡贼,虽然自己也是公司的大股东,但经过这些年公司的发展,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拍好电影,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其他的事一律不过问。所以他不会帮着徐光头跟贺新开口,只是撺掇徐光头自己去找贺新。

今天徐光头厚着脸皮缠着贺新,一来就是想听听这个创意怎么样?结果听下来发现贺新说的这个故事已经很成熟了,就是故事细节、人物设置、人物特征这些基本元素全都已经具备了,后面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已经搭建好的骨架的基础上,填充血肉就能完成剧本了。

如此一来,他就更上心了。按他心里的想法,最好就是新皓传媒能投资这个项目,然后把剩下的编剧工作交给他,自己在帮贺新完成剧本的基础上再争取这部片子的导演。

而且他刚刚在听贺新的描述,隐隐感觉故事里那个刻薄的老板李成功,似乎就是跟自己量身打造的一般。

“呃……这个……阿新,不瞒你说,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帮你完成这个剧本?”

徐光头是个体面人,开口求人这种事很难张口,但他这次还是厚着脸皮主动请缨。

说着,还为了掩饰自己的局促,还特意道:“哦,对了,《无人区》的事,还得谢谢你。”

宁皓那家伙多鸡贼,多会做人啊!他在挑选《无人区》演员人选时候,特地跟徐光头言明,律师这个角色一开始就是贺新的,因为档期冲突,所以马上就想到他徐光头。

贺新不演的角色才轮到自己,这对于徐光头来说并不是羞辱。说到底两人不管是从咖位、人气还是取得荣誉方面都相去甚远。

徐光头反而感到荣幸,毕竟除了贺新,宁皓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更何况这个律师的角色在《无人区》这部戏里是绝对的男一号,更是他喜欢的具有挑战性的角色。

“哟,铮哥,这事你可别谢我,你该谢浩子才是。”

“不不不,宁皓也跟我说了,他说当时你也向他推荐的我。”

“铮哥,你跟我这儿还客气啥。你能帮我完善剧本我感谢还来不及呢。其实呢,不瞒你说,今天如果你不找我,等这个本子出来之后,我还真想找你聊聊。”

贺新终于不卖关子了。

“哦,是么?”徐光头顿时眼睛一亮。

不怪他心里一阵激动,回想一下新皓传媒这些年拍的影视剧,《武林外传》的尚景、《潜伏》的姜闻、《双驴记》的刁一男,包括新皓传媒和博纳、中影弄的那个青年导演计划的第一部片子《即刻启程》的刘姜,这些导演人选无一例外都是贺新挑选和力挺的。

贺新笑眯眯道:“铮哥,难道你就没想法尝试一下当导演?”

“啊?”

许是幸福来得太突然,徐光头居然一下子愣住了。

但马上那张脸跟菊花一样绽开,不停地搓着手,局促道:“阿新,你真的愿意信任我了?”

“铮哥,你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再说这个故事投资又不大,就当试试手呗!”贺新笑道。

说着,还又歉意补充了一句:“铮哥,我实话实说,你别介意啊?”

“不介意!不介意!”徐光头忙不迭的摇头。

说实话,这一刻他真的有点鼻子发酸,一方面自己孜孜以求的导演梦终于要实现了;另一方面他没想到自己都还没开口呢,贺新就主动选择了自己,让他顿有知己之感。

“哦对了,铮哥,这个项目可能最早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启动。”

“明白,我明白,这是冬天的戏嘛!而且刚才我说帮你完成这个剧本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等到明年春运的时候,我得飞机、火车,还是长途汽车啥的都要体验一下生活。”

说着,他还不好意思道:“我没有春运这种体验,只有亲身经历过,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真实可信。”

就凭徐光头的这个态度,贺新就足以放心了。

其实他并不知道原版的《人在囧途》上映后,尽管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但徐光头还是在面对媒体时直言:“我觉得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因为自己不是导演,所以也掌控不了。”

可能恰恰就是这种遗憾和延续的故事思路,直接催生了那部票房奇迹《泰囧》。

贺新端起茶杯正要以茶代酒敬未来的大导演一杯,突然想起来道:“哎,铮哥,桃红姐年底就要生了,你还有时间去体验春运?”

“没关系,没关系,家里有老人照顾呢……”

《我是演技派》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搜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搜!

喜欢我是演技派请大家收藏:()我是演技派搜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