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技艺天王 > 第九十四章 梅花篆字

技艺天王 第九十四章 梅花篆字

作者:第三颗雪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8:14:56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

秦淮起得较早,晨练了一段时间,尔后,在后苑的洗砚池边,石桌上安安静静的练习书法。

原建造者倒是有点意思,池边栽了两株自然伸展的梅,梅花点点。傲然独立。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想必是想要目睹一下此种画面。

秦淮不会写诗,只会临帖习字,不过倒是想到了一个有趣的小玩意儿。

梅花篆字。

梅花篆字,是指在篆字的基础上,利用光学、距离、方位、色彩、水墨等笔法,将花镶嵌字中,将篆字与梅花巧妙地融为一体。

达到‘远看为花,近看为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相融’的独特艺术效果。

而,考古人员早在商朝时的古陶器上便发现,上面刻有梅花象形文字。

到了汉代,梅花篆字已然成了收藏佳品。

它的发展历经了商、汉、唐、宋、元、明、清七朝的风雨沉浮,这颗璀璨的民间艺术魂宝,却渐渐不为人知了,能写出梅花篆字的人更是寥若晨星。

秦淮懂了解过一一点点梅花篆字,倒是可以自娱自乐一番,他随即进屋找来颜料笔墨,准备释放一下乐趣。

调朱砂,磨清墨,换宣纸。

宣纸有不同类别,每一种类别,都有不同用处。

例如生宣,生宣就是普通生产的宣纸,没有经过任何特殊处理处理,其渗化、吸水,润墨性很强。所以一般用于泼墨、写意画。

而熟宣是在生宣表面轻刷一层胶矾,使其失去渗化和吸水特性。因此熟宣也称“矾宣”。熟宣一般用于工笔画。

再有便是笺纸。

笺纸是用生宣按照不同用途,通过印刷、染色、加料、擦腊、砑光、泥金、泥金银粉、洒金银箔片、描金银图案等方法制成的宣纸。用宣纸加工笺纸后,往往冠以种种雅称,主要用于书信礼笺。

秦淮换上的宣纸便是熟宣,因为涉及到梅花篆字,同时要工笔梅花。

随手拿一块玉料当做镇纸,秦淮将一张薄薄的雅白宣纸铺开。

手悬于石案上方。

一般初习者,手肘都会放在桌面,以寻找一个支撑点,因为初学者,手不能稳定控制力道,所以只能假借外物,手肘有支撑,不至于写出歪歪扭扭的横竖撇捺。

不过手肘放在桌上,有一个致命弊端,那就是格局太小。

古人称写字为挥毫,重点落在一个挥字。

挥洒自如。

古代书法大家,写到山穷水尽,云生复起时,往往手臂张开似猿,如开三石弓。

悬笔是基本操作。

古人习字,往往要在手臂上挂鸡蛋,挂砖石。

这都是基本功,不然无法力透纸背。

秦淮的基本功还算扎实,手臂稳稳当当,颇有气魄。

秦淮手中的笔,也不是书法用笔。

而是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

落笔。

先白描圈出轮廓,遇树枝则皴擦,花蕊则用点蕊,各类技**番登场。

少顷,几朵梅花绽放,鲜红灿然,簇于一枝,在纸面晕开。

秦淮换一只笔,勾勒出几条稚拙的线,宛如原始人拿石头在洞穴中刻画的一般。

并不圆润,显出古意。

秦淮的书法,虽未必成大家,但还是有一些格局的。

不知不觉间,在笔锋的倾侧下,篆字与梅花镶嵌在了一起。

两者浑然天成,远看像篆字飞舞,近看似梅花盛开。

如此一来,篆字更为生涩,更增加了它蒙胧神秘感。

专注的玩了一段时间,秦淮将一副作品写了出来。

后方落款,因为秦淮没有印章,便摁五个指纹,作梅花状。

有点意思。

秦淮自娱自乐的欣赏了一下。

将梅花篆字放到一旁,再换上另一张雅白生宣。

中锋直下,文字浮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

秦淮挥洒自如,默写了一篇《病梅馆记》。

“早安,练字呀,教教我呗。”

商雅洗漱完毕,好奇的站在一旁,昨天晚上她睡觉没有关门,秦淮竟然都没有偷偷溜进来,简直了。

这样的男朋友撩不动。

真的绝望。

商雅捡起脚边鲜红一片的梅花篆字作品。

“这是字?还是画?似画非画……”

“那是梅花篆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哦,我一时想起,就试了试。”

商雅捧在手里,细细观看。

“看不懂唉,有什么深意,科普一下。”

“这是一首诗。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秦淮一边解释,一边换上另一张宣纸。

先用正楷把诗录下,然后用篆字写一遍,通过对比,跟商雅讲述篆字是如何融入梅花中的。

说得商雅一脸茫然。

这种画面,是何等的注孤生,商雅只能无可奈何的笑笑,没有因为听不懂,就选择撒娇打断,而是认真倾听,最后出神的望着秦淮。

等秦淮说罢,她才用心卷起宣纸。

“这个我收好了哈,贴在我房间里,留着当传家宝。”

秦淮忍俊不禁,笑着摇头。

“那个呢,也给我收着!”

商雅指着石桌上的‘病梅馆记’正楷作品。上面的字迹眉清目秀,工工整整,极有美感。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哦,我知道,前不久才看过。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商雅细细念着,尔后恍然,她记得这篇文章。大概是讲因书生文人的奇怪嗜好,导致卖梅花的商贩纷纷把梅的枝条折断,让它长成病态。

龚自珍将梅花比作当时的文人,说他们都被摧残了,希望统治者能够改革,解放个性。

“对的,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刚好写于鸦片战争前一年。”

秦淮练字结束,便放下笔,静静的望着前方池边的寒梅,此刻后院一片明亮,寒梅倒印在水中,水中寒梅与现实的梅花被水揉在了一起,竟然有种‘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潭中两三尾小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错觉。

“你看那里!”

秦淮惊鸿一瞥,脑海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连忙把这一刻分享给商雅。

“怎么了?梅花,清澈的水潭,倒影?”

“等等,我刚才脑袋里突然有一个极好的灵感,可只是电光火石间一闪而过,然后就再也抓不住了!”

秦淮郁闷的扯了扯头发,连忙爬上石桌,盘在石桌上,聚精会神的观看倒映在水面的寒梅。他总觉得,刚才那一刹那未曾抓住的,对他而言非常重要……

“唉。”

见秦淮一幅神经兮兮的模样,商雅哭笑不得,帮秦淮整理好一旁散落的笔墨颜料,便无可奈何的站在秦淮身后。

这一时半会儿,不能打扰秦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