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技艺天王 > 第一百六十章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技艺天王 第一百六十章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作者:第三颗雪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8:14:56 来源:小说旗

而更多的弹幕则是:

恭喜你发现一部神级纪录片。

恭喜你发现神作。

恭喜你掉入神坑。

这段时间没有画面,所以弹幕满屏,等到画面出来时,弹幕瞬间减掉一半。

可想而知,出场的画面是十分的,以至于观众们都抽不出时间来吐槽。

只见一盏膻油灯洒出昏暗的光芒,一卷竹简在古朴的书桌上缓缓铺开……

烛光明灭,依稀可见竹简上如鸟虫一般的蝌蚪文。

岁月、底蕴、内涵、磅礴、厚重……在镜头下,一一浮现。

只第一帧画面,观众们的视觉神经便被刺激到了,眼前一亮。

这部纪录片,一定花了很多钱罢?

有点酷到过分啊。

这样酷炫的开头,纪录片的主角会不会被夺掉光彩,从而导致后面的内容不好看?

带着一丝期待,观众们跟着镜头全方位的观赏着古朴的竹简。

同时,屏幕右上方用黑色楷体整整齐齐列出竹简上的内容:

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

必齐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

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

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

观众们看着这些蝌蚪文,鸟虫体,尺牍,古朴的桌案,复杂的文言文竟然有些懵……

慌了。

看个纪录片竟然变成了文盲!

好在弹幕大神开始科普,有观众科普尺牍的由来,亦有观众科普古文。

这段话选自庄子达生,全部翻译如下:梓庆能削刻木头做鐻。鐻做成以后,观赏过的民众无不惊叹其鬼斧神工。

鲁侯见到便问:“你用什么办法做成的呢?”

梓庆回答道:“我区区小木匠而已,哪会有特别高明的技术呢?

不过,我还真有一个本事。

那就是我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

斋戒三天后,臣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

斋戒五天后,臣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

斋戒七天后,臣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

正当此时,臣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并且,外界的扰乱尽皆被摒弃。

尔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符的,这时,我已胸有成竹,方是动手加工制作。

若非完成以上的斋戒步骤,我便放弃制造。

用木匠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这或许便是在下制成的器物能被民众称赞巧夺天工的缘故罢。

哇,原来是这么有意思的小故事。

厉害了。

厉害了。

扑面而来文化内涵与底蕴啊!

而此时,旁白缓缓响起,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男性配音演员,拿捏好了语气,吐出沉稳的气息:

“两千年前,中华家的工匠们劳作一天后,点燃膻油灯,于竹简上刻下他们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科普与旁白一同食用,

观众们懂了。

这是两千年前的古老匠心!

老祖宗们借着膻油灯的微光,刻下智慧的结晶,真是令人感动!

……

画面继续推进。

这一次,观众随着镜头来到一千年前。

盛唐!

一片素帛缓缓铺开,唐人的书法绘行其上。

大唐的自信在素帛与书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右上方依旧是一段对古籍内容的旁注:

郴…州刺史王琚刻木为獭,沉于水中,取鱼引首而出。盖獭口中安饵,为转关,以石缒之则沉。鱼取其饵,关即发,口合则衔鱼,石发则浮出矣。

这段文言文出自武则天时期的古籍朝野佥载。

讲述的是一位唐代木匠,他能打造机关木獭,木獭造好后,往獭嘴放饵,鱼进入其中吃饵料时,獭嘴会立刻闭上,并且木獭里坠着的石头脱落,木獭由此带着捕获的鱼儿浮出水面……

看到弹幕解释,观众们情不自禁脑补出那具木獭。

能想出这种精妙设计,并且在一千年前就造了出来……

只有佩服二字了。

匠心,依旧是匠心!同时还有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想象力与科学实践能力。

画面再转,时间跳回现代,在人来人往的博物馆中,秦淮蹲在地上,时而抬头凝眉注视陈列的玉器,时而埋头奋笔疾书。

一页页密密麻麻的绘图与文字铺陈,积累成三百页厚厚的一本。

旁白将前三段画面连贯了起来:

“当代,也有一位刻苦的工匠坚持不懈的研究玉器,并写下了厚厚一本研究心得。

从两千年前的工匠到一千年前的工匠,再到现在……

两千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加工机械在改变,审美在变迁,不变的是薪火相传的咫尺匠心。

泱泱五千年的大国工匠,阙盛千年!”

旁白突然亢奋,听得这解说,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观众们入戏了。

旁白,仿佛真的跟随镜头跨越了两千年时光,在战国木匠的身后观看他记录心得与体会。

在刺史的屋内,看他一刀一刻的设计木獭。

也仿佛透过屏幕,看到了当世秦淮在博物馆孜孜不倦的研究玉器。

那厚厚的笔记本,有整整三百页罢?

全部写满了小字,那该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去研究啊?

工匠一脉,阙盛千年,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是我泪点太低,太多愁善感了吗?

我也被戳中泪点……

回头再看一遍,敬佩之余也泪目了,作品优秀到被它国工匠仿造,一定是呕心沥血过的,秦淮小哥哥不容易,尤其是在他这个年纪。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啊。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得到这些弹幕深深的慨叹。

磅礴大气且有深厚底蕴的片头缓缓过度,背景音乐响起。

镜头从书本扉页猛得一转,变成从金陵城鸟瞰而下,尔后腾云驾雾的下坠。

焦距拉进,可看到整个金陵省博物院的仿古建筑与现代陈列馆。

俄而,镜头从门庭中穿入,一道道门往后飞掠,颇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既视感。

而镜头便以观众第一视角的身份,款款落在了陈列的核舟面前。

小小的橱柜内,空间一片漆黑。

没有明月,却有月光,没有流水,却有涟漪!

意境荡漾,仙气缥缈。

观众们无不惊其美艳,撼其神工。

恨不能神魂附着在核舟上,在如水的月光上顺流而下,恨不得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商雅的烧钱拍摄法,果然震撼。

这一连串镜头,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哪怕我从来没了解过核舟,我也能一眼看出来,这枚核舟简直是碾压了东瀛核雕师的那件作品。

同感,三刷的我回头再看依旧震撼。我决定啦:下个星期奔赴六朝古都,去博物馆看实物!

有弹幕嗷嗷乱叫,这核舟看得她魂牵梦绕。

这有点过分夸张啊,是不是打了特效?

金陵本市人现身说法,这不是特效。

求求求求问背景音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