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技艺天王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传统技艺小镇正式开始!

技艺天王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传统技艺小镇正式开始!

作者:第三颗雪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8:14:56 来源:小说旗

一天。

两天。

清风穿房过,创作无岁月。

秦淮基本足不出户,偶尔被商雅拳击调教,但更多时间是在书房中,专注于雕刻作品。

这两天的作品都不需要殚精竭虑的考虑创意。

一切以实用为主。

不过以秦淮精益求精的匠心,很多作品完成时,便自带观赏『性』的艺术美毕竟秦淮对美的苛刻追求已经融入到血『液』和潜意识中了。

或者说,秦淮的每一刀,每一次呼吸都是雅致的,故而每一件作品,总有妙趣。

果盘、木制汤勺、茶则、『插』花清供时会用到的花架、竹编花瓶……

一件一件的小生活用品整整齐齐的排开。

果盘如绽放的梅花。

汤勺如林间小石滩。

有些花架虽然是方方正正的格子框架,但像一扇满含风景的窗户。

静物不语,却有灵魂,他们宛如一只只『性』情温柔的宠物,乖巧的呆在原地。

惊艳人眼,愉悦人心。

商雅开心到哼着小歌曲儿。

家中的布局已经非常有艺术感了,若让这些小装饰分散到各个角落。

恐怕这栋别墅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秦核舟艺术品博物馆了!

这些可都是收藏家们不惜一掷千金也想追逐的作品,然而在这栋别墅中,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何谓富贵家气象?

何谓书香底蕴?

这就是!

商雅顺了顺长发,趴在秦淮肩上偷偷接近

……

“果盘真漂亮,宛如一朵花。一片,两片,三片……一共五片花瓣,中间还有……”

商雅摆弄果盘。

秦淮瞥了一眼果盘,唇角微微勾起。

“这个果盘来源于浮生六记中的一小段文字。

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

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

书中的梅花盒用来装小菜,这个也可以用来盛视线水果,小菜,干晾果脯。”

秦淮随口解释,丝毫没有意识到商雅逐渐呆滞的神情。

虽然秦淮小哥哥总是不经意的暴『露』底蕴系列。

可像无底洞一样的暴『露』底蕴,要不要这么优秀?

“茶盘和茶则已经有了,就不继续雕刻。花架和花瓶酌情在茶室摆放。以后我们去景德镇,也能挑选一些瓷器花瓶。”

“李运先生的汝瓷不是可以放茶室吗?”

商雅第一时间想到前晚的酒瓶。

由来花酒是一家,

古瓶盛酒后簪花。

宋朝崇尚的极简风,简约的天青『色』外观,昆仑玉碎般的冰裂纹开片,加上一朵小花绿叶,在这种氛围下赏花喝茶,俗人都要蜕变!

“李运先生的汝瓷用来『插』花确实是极品。你也可以学习『插』花的。”

秦淮放下雕刻刀,望着商雅。

“我?我不行……我什么都不懂呀。”

“没问题的『插』花、喝茶、焚香若只求自娱自乐,并不算困难,多读读类似的书即可。一天『插』一束花,『插』几百天就是高手了。”

秦淮宽慰道。

“嗯嗯!我会试试的。”

商雅也有学习的心了,明眸闪亮。

……

“电话响了……”

商雅递来手机。

“谁的?”

秦淮诧异的接过,一看,竟然是民间艺术家协会。

“秦先生,您要寻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清单列出来了。”

秘书长声音洪亮。

“哦,还顺利吗?”

“顺利,听说是秦核舟的组织,毫不犹豫便答应了下来。参与者一共十六位。其中包括昆曲、姑苏刺绣、姑苏评谈、扬州剪纸、惠山泥人、宜兴紫砂壶、宋锦织造技艺、姑苏缂丝、姑苏御窑金砖、金陵金箔锻造、南通板鹞风筝、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制扇技艺、常州梳篦、丰县糖人贡、邳州纸塑狮子头。几乎涵盖了金陵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继承人。”

不错嘛。秦淮灿烂一笑。

这么多技艺,每一项技艺听起来都很厉害,如果将这些精彩纷呈的技艺全部纳入传统技艺小镇中……

值得期待呢!

就目前而言,国内还没有工匠尝试做这件事情。

或者说尝试过,但失败了。

毕竟不是谁都有秦淮这样的影响力和整合力。

当然,这么多技艺,要想和谐共存,且让各自的魅力尽可能的焕发出来,还必须精心商榷。

秦淮微微想了一下,哪怕用十几吨木料都不成问题。

纵使是名贵木料,也能出得其钱。

既然不差钱,那么追求质量便是唯一的要求了。

想到此处,秦淮挺了挺胸膛。

一旦他决定了要做的事情,断然要做到极致。

所以当下,自然是先系统的了解这些传统技艺,以及传统技艺背后的守艺人。

“我立刻来一趟。”

秦淮挂掉电话,跟商雅说了一声,便开始换鞋,换上正式的衣服,准备出门。

商雅则像一个贤惠的小妻子一般抚平秦淮肩膀、后背的褶皱。

当然,会趁机揩一点油,还一本正经的板起俏脸。

“早点回来。”

听得商雅温柔的话,秦淮眼神宠溺,点头,『揉』了『揉』商雅的秀发,转身出门。

……

……

车程一小时,秦淮来到金陵省民间艺术家协会。

“秦先生终于舍得回我们协会了,请进。”

理事会秘书长得知秦淮要来,不知道有多高兴。

早嘱托助手盯紧,见秦淮来了,第一时间在门口迎接,嘘寒问暖的把秦淮拉进办公室。

“这是金陵省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资料。一个不落,请过目。”

秦淮道了声谢,翻开表格材料。

一共十六项传统技艺,每一项技艺都有一位到两位代表人。

表格材料中,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都写得清清楚楚,还有该项技艺的详细资料。

秦淮浏览得颇为认真,逐字逐句,五官凝肃,一丝不苟。

……

“秦先生,实不相瞒,过去几十年,各项传统技艺的传人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与合作……秦先生若能促进,对传统技艺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秘书长眼神渴切。

有些偏门的传统技艺,除了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得到一些补贴,就再也没有后文了。

有些继承者已经年过古稀,完全找不到愿意学习的徒弟。

如果该继承者撒手人寰,恐怕一项技艺就成了最后的绝响。

秘书长忧心忡忡。

外省还有一项簪纸花的传统技艺,如今凄凉到,只剩下一位八十岁的老先生还在坚持了。

想教徒弟都力不从心!

唉。

提及这项技艺,哪怕是业内的人,都未必听说过。

这说明在传统技艺的宣传推广方面,做得真的有欠缺。

如若秦淮这位拥趸众多的奆佬来宣传推广,或许情况会有明显的好转!

一手雕刻技艺镇压圈内,年轻,颜值高,气质佳,低调却有实力,这些圈粉点结合在一起……毫不夸张的说,业内最有能力将传统技艺推广到公众面前的人当属秦淮。

除了秦淮,谁都没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