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技艺天王 > 第三百二十二章 水运气象仪的墨菲定律

技艺天王 第三百二十二章 水运气象仪的墨菲定律

作者:第三颗雪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8:14:56 来源:小说旗

“这是在雕刻水运仪象台的蜡模。”

秦淮悠闲的讲解着。

气氛有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浪漫。

“它一共有五层。

第一层木阁名叫;正衙钟鼓楼。负责全仪象台的标准报时。

木阁设有三个门。

我们知道,古代将一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又有时初和时正。”

秦淮一边雕刻,一边跟商雅讲述。

“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唉。”

商雅窘迫的一笑,古代一分十二个时辰她懂,但时初和时正就不懂了。

“嗯。”

秦淮轻轻一笑,眼神中满是宠溺:

“时初就是每一个时辰的开头,时正就是每一个时辰的中间时刻。

这就是细分时辰,便于计时。

这座水运仪象台,虽然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设计并创作,但它的时间却能精确到一刻钟。

每过一刻钟,一个穿绿衣的木人在中门击鼓。

到了每个时辰的时初,仪象台中就会有一个穿红衣服的木雕人儿在左门里摇铃。

到了每个时辰的正中,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木人在右门里扣钟。”

到这里,秦淮拿起图稿,将设计图摆在商雅面前。

用具体的画面,给商雅最直观的感受。

商雅唯一的感触就是,这也太超前了!

“第二层楼阁呢,是换一种表现方式报时。它的正中有一道门,每逢一个时辰的开始时,一位穿红衣的木雕人儿就会持时辰牌出现在门前;

每逢各个时辰的正中,一个穿紫衣的木雕人儿拿着时辰牌出现在门前。

这一层共有红衣木雕人和紫衣木雕人十二位,手上的时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就和现在的机械语言报时一样,不过碍于当时科学技术没办法使用语音,古人只能通过文字。”

起这些,秦淮如数家珍,无比详尽的解释着。

看得出来,秦淮研究的苦功夫下了不少,甚至,秦淮研究到近乎苛刻了,一个的细节,都要列入关注点——毕竟是努力到让系统都绝望的奆老。

“第三层木阁负责报告时刻。该层木阁正中有一个门,每过一刻钟,一个穿绿衣的木雕人持刻数牌出现在门前。

此层一共有九十六位绿衣木雕儿,刻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初刻、二刻、三刻、四刻等……

第四层木阁负责晚上的报时。

该层木阁中间有一个门,木门内置一木雕人,逢日落、黄昏、各更、破晓、日出之时,木人击钲报时。

第五层木阁负责报告晚上的时间。

这层木阁中间有一个门,日出、日落、昏、晓、各更,一个穿红衣的木雕人持牌出现在门前。

其实,每一层层木雕人儿的动作也由专门的机械控制。

整座钟表包含数套机械设备,一共包含12个紫衣木雕人、23个红衣木雕人、126个绿衣木雕人、1个击钲木雕人,累计162个木雕人。

可以是一座型的文台了!

可惜这件原作在崖山战败后,由丞相陆秀夫背着,投水自尽了。

不过哪怕是仿品的仪象台,也能成为一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见它的地位。”

秦淮叹息着摇头。

如果古代用铜或者用金来制造这座水运仪象台就好了。

或许今日。

还能窥探原作的精密。

然而现在,只能看着史书联想了。

当然。

在那种封建社会,一旦时局动荡,就算你科学技术再先进,也必然出现停滞和倒退。

哪怕是现代社会,只要某个国家常年战乱,科学就会疯狂倒退上百年,甚至是几百年。

宋朝就更不用了。

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向往科学和真理,是走向星辰大海的根基。

到这些。

秦淮想起一桩有趣的轶事。

放下雕刻刀,笑着跟商雅分享。

“文学家苏颂将水运仪象台研制成功后,就想要给它取名嘛。

水运仪象台是苏颂命名的,因为是靠水力驱动。

不过呢。

依照封建王朝的惯例,这座仪象台必须请皇帝亲自命名。

于是苏颂上了一则奏章,《进仪象状》:“若但以一名命之,则不能尽其妙用也,恭俟圣鉴,以正其名也。”

这个时候。

苏颂的政敌跳出来了。

一个煞笔书生太史局直长,名叫赵齐良,它上书跟哲宗皇帝:“宋以火德王,名‘水运’,非吉兆。”

意思是我们大宋王朝是以‘火德’而兴,而苏颂称这文仪象为‘水运’,与大宋‘火德’是水火不容,很不吉祥,而且苏颂其心可诛啊。

直接就想给苏颂立罪。让苏颂脑袋搬家!

要知道。

在这之前不久,苏颂的好友苏东坡就因‘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差点陪上老命!”

听到秦淮的讲述。

商雅蹙起蛾眉,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圣贤的品质半点没学会,学人咬文嚼字,像个长舌妇一样四处搅风搞雨,商雅都想穿越过去一脚踹翻这个臭书生。

看得商雅嫉恶如仇的神态,秦淮唇角微微扬起,摸了摸商雅的秀发:“好在哲宗皇帝信任苏颂,没有深加追究。

不过,皇帝心里还是有疙瘩。

所以仪象台制成后,特置于京城西南部的合台。

为什么置于西南呢?因为西属金、南属火,将水运仪象台置于西南是为了‘镇水’,来避免‘水运’忌讳。

结果——历史真的很幽默。

这个害怕水运仪象台犯国阅帝国。

在水运仪象台正式置于京都合台后的第三十四年,也就是靖康元年。

亲眼见证了金兵攻破汴京!

第二年。

徽、钦二帝被掠,‘靖康之难’惨痛发生,北宋宣告灭亡。

也就是‘以火德王’的有钱帝国,在‘水运仪象台’制成后第三十四年就走向了灭亡。

而且,南宋灭国时,也是丞相背着它投水自尽……”

秦淮不无慨叹,墨菲定律在遥远的一千年前就开始生效,而且释放了一发精准的打击。

“哦,还有这回事。”

商雅双手托腮,长发铺展在桌面,就这样静静地望着秦淮,此刻,画面中的商雅蕴含着十足的少女气,眼眸中闪着思索的光彩。

“你这种忌讳真的可靠吗?”

她觉得好是奇妙。真的就这么碰巧?

秦淮摇头:“当然不可靠!

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根本没用。

如果宋朝将忌讳鬼神的心思放到崇尚武力上,以宋朝的富饶程度,后勤可持续保障几十年,能将北方游牧民族蹂躏到迁徙到欧洲。

如果宋朝信仰科学,那更是不得了。

所以迷信有什么用呢?迷信就没有靖康耻了?”

商雅颔首。

也对啊。

我们现在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不是靠迷信而来的!

“所以啊,我希望能让更多国人知道水运气象仪的存在,这是对科学的尊重,就像西方人怀念伽利略,我们也应该怀念我们古代的科学家。

匠饶追求无非就是这些嘛——藏礼于器,寓教于艺。”

秦淮站起身来,周身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气场。

此时,月光从窗洒落,好像无数的精地气,日精月华,诸星力,都在这一刻,宛如雪花一般,向秦淮身上汇聚。

叮,特效狂魔秦核舟,上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