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A爆涨,抄底娶回女明星 > 164.林骁:谁说我不记仇?(二更求订阅)

4月15日,周一。

林骁迈着熹妃回宫的步伐,重新来到单位上班。

在食堂吃早饭,来往干部看见他都带着吃惊,又连忙摆出笑容向他问好。

一声声“林镇”,听起来好像和平常没什么区别。

但林骁明显能觉察出不同。

上上周他被传唤谈话,然后被“停职”这事,在镇里肯定瞒不住。

这几天,干部们指不定私底下怎么议论他,甚至连贾凯都专门给他打了个电话问情况。

林骁说没事,贾凯还不信。

压低嗓音问他:“你跟我还藏着掖着?说实话,到底拿了多少?”

林骁:“……”

这个“拿”字就很魔性。

他费了老半天唇舌,才让贾凯勉为其难地相信,自己真的清清白白。

贾凯都这么想,更别提镇上的其他干部了。

然而这事又没法解释。

毕竟他“停职”的事,只是秦正刚口头通知,没有红头文件的告示,自然也就蹲不到正儿八经的后续。

现在,林骁就这么上班了。

干部们不会觉得他无辜,只会猜测他有大靠山,才会犯了事还能这么快重返岗位。

林骁简直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

只能用韩希熙外婆的话来自我安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上午班子会。

会议室多了个圆脸白衬衫的年轻人,导致林骁的回归,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秦正刚介绍道:“这位是乔旭阳同志,经县里研究决定,旭阳同志从今天起正式加入潮白镇班子集体,任副镇长,大家掌声欢迎!”

会议室里噼里啪啦响起掌声。

乔旭阳做了个自我介绍,年纪不大,只有33岁。

和林骁相比不算什么,但在平均年龄40岁的乡镇班子里,算得上年轻有为了。

按说之前的副镇长贾波在农历年前就已经调到县工会了,潮白镇的班子配置一直是少一个人的,早就该补齐了。

但机关单位一向这样,缺编少编是常态,满编超编则不正常。

说白了,还是财政资金紧张。

多一个副镇长,就要多发一份工资,所以大家能凑合就凑合着干吧。

不止是潮白镇如此,其他乡镇也一样。

大家都是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也没什么可说的。

但林骁坐在会议室里,听着新来的副镇长做自我介绍,忍不住心里嘀咕起来。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自己“停职”的时候来了。

这分明是告诉全体干部,自己这副镇长确实有问题、干不长了,所以才紧急派了一位副镇长来接替工作吗?

林骁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这事情实在蹊跷,怀疑乔旭阳的到来是县领导对自己的一个警告。

意思是:你没问题,但是要再这么不安分,随时可以把你调走!

想明白这一层,林骁苦笑不止。

果然是明白道理容易,劝慰自己难啊。

自己只是真心实意想做点事,结果底下群众不理解,上面领导不支持。

忙活一通,什么都没干成,净落埋怨了。

林骁:我招谁惹谁了?!

乔旭阳自我介绍完后,紧接着就研究了调整班子分工的议题。

调整也简单。

林骁和贾明路手上,都接管了之前贾波副镇长的一些工作。

现在,林骁只负责经济和宣传,贾明路还负责农业那几块,其他的环保、安全、综合执法等,则由乔旭阳负责。

相当于林骁接替了原来贾波的工作,而乔旭阳接替了林骁原来的工作。

林骁对此倒有些意外。

还以为经过上次的事,县里不会再让他负责经济,而是继续干原来的工作呢。

林骁有点无语。

猜到是自己近几个月在经济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让领导们舍不得放弃他这个人才,还等着他继续为潮白镇、为安阳县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林骁不由得苦笑。

“这算什么,给我一个警告,又让我继续负责重点工作……这算是既要又要吗?”

散会后,他直接找到秦正刚办公室。

经过上上周老鸭山的事,两人作为搭档的关系又更近了一步,秦正刚也成为镇里唯一一个知道林骁娶了个大明星老婆的人。

林骁也就直言不讳,问为什么自己还能分管经济。

秦正刚为人粗直,不擅于搞虚与委蛇那套。

所以尽管想掩饰,但还是很快就透露出,县领导确实是看中了他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潜力,又觉得他行事过于大胆、思维过于跳脱。

又想他做出成绩,又担心他惹是生非。

这才有了现在的一番安排。

林骁有了猜测,倒也不觉得怎么样,反而觉得组织的安排很靠谱。

于是道:“秦镇,我休息这几天又谈好了一个项目,想向您汇报。”

这话叫秦正刚着实一愣。

好一会儿,惊喜的笑容才从粗糙的脸庞上浮现出来。

“坐,坐下来说!”

秦正刚指了指椅子,连忙问,“什么项目?”

林骁笑道:“还是奔达集团的项目!奔达集团不是已经确定,在宁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建造生产基地了吗?”

秦正刚点点头,饶有兴趣地等着他说下去。

林骁脸色如常道:“奔达集团最开始是我对接的,虽然最后因为咱们的产业配套、交通环境等种种原因,这生产基地没建在我们这儿,但到底也有我们一份功劳。我不能让自己白忙活了!

“所以趁着休假这几天,我也是死皮赖脸又找到奔达集团的副总孟兆东,让他们好歹弄点产业在我们潮白镇,不能让我折腾一溜够,全给别人做嫁衣了。

“这孟兆东是我大学学长,人也挺靠谱。这次的合作案他们奔达集团也得了不少实惠,所以记着我牵线搭桥的人情,最后同意了在我们潮白镇建一个汽车配件厂,占地面积应该得有个七八十亩地,能提供四百来个就业岗位,土地出让金加上年产值,顶一个陶瓷厂问题不大!”

一番话说得秦正刚脸色越来越亮,到最后忍不住拍起了手掌。

“林骁,你小子可真是……我就知道没看错你!你就是个天生搞经济的材料,连休假都不闲着,随随便便就招了个这么大的项目回来!”

秦正刚欢喜地一通夸,最后又莫名叹气道:“说实话,老鸭山的事我挺替你委屈的,不管怎么说,你的出发点是为了潮白镇的经济发展,是县领导太在乎自己的帽子,不敢……算了算了,都过去了,你以后前途无量!”

最后一句话说得意味深长。

林骁笑意诚恳,心里坦荡。

奔达集团配件厂这个项目是怎么来的,他心里最清楚——哪有那么复杂,其实就是孟兆东主动送上门的,他压根没有做出一点努力。

要是以前,他肯定就实话实说了。

但现在,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耿直”了。

于是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将自己的功劳全部展现一番后,才告知最后的成果。

项目还是那个项目。

但在秦正刚眼里,他的功劳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诚然,林骁不想跟秦镇耍这点心眼子,但对县领导们,他就不得不学着点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本事。

当下。

等秦正刚情绪平复后,他笑道:“那秦镇,接下来我就尽快联系奔达集团,邀请他们来考察选址,尽快把这个项目定下来?”

秦正刚点头:“好,你全权负责!”

林骁得到允准,也不多留,起身离开了。

秦正刚看着他的背影,神情极其复杂,有欣赏,有羡慕,有惋惜。

但这些情绪都只是一闪而过。

此刻的他,心里只有念头:这小子,以后的前程怕是要高到他想象不到的程度。

……

林骁动作很快。

回复了孟兆东后,奔达集团很快就安排了人,到潮白镇考察。

因为在宁海建设生产基地的合作案已经敲定,所以奔达集团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在宁海注册了分公司,一干负责人等也都到位了。

配件厂的建设和生产,是生产基地的重要一环。

没有配件,就没有成车出厂,更别提对外销售了。

所以,配件厂甚至要在生产基地建成之前,就得竣工并投入运营。

时间上还是很紧迫的。

所以林骁刚跟孟兆东取得联系,两天后,奔达集团宁海分公司的负责人廖雪峰就带着人马,来到潮白镇考察。

考察的第一站,林骁设在了下关村——就是那个打架闹事、聚众上访,还告他黑状的下关村。

前些日子那么闹腾,这个村子在镇上也是出名了,说是臭名昭著也不为过。

但村里人却根本不在乎。

反正对他们而言,闹这么一通能不能占到便宜不重要,只要不让上关村卖掉老鸭山分到钱,他们就舒坦了。

典型的恨人有笑人无。

林骁可懒得跟他们置气,奔达集团建配件厂的头号要求就是要离高速出入口近,能以最快速度将出厂的配件运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宁海生产基地。

符合这个条件的,就是下关村和邓家村。

两个村子正好处在高速出入口规划路线的两侧。

其中下关村因为背靠陶土矿,经过几十年来的挖呀挖呀挖,村子后面正好形成了一块光秃秃的空地,用来建厂其实最合适不过。

林骁把考察第一站设在这里,也合情合理。

上午十点。

考察团在林骁的陪同下,三辆车浩浩荡荡抵达了下关村,并在新任村主任关晓峰的陪同下,将村子转了一大圈。

这一行,引来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关注。

很快村子里就议论纷纷起来。

“这帮人是来做什么的,要开发我们这儿吗?”

“我问晓峰了,是要在我们这建厂哩!”

“真的假的,我们这儿还能建厂?”

“怎么不能,高速口都在修了,离我们村这么近,在我们这儿设厂也很合适。”

“那卖地有钱吧?”

“废话,当然有钱,家家户户都能分!”

“哎哟,还有这好事!”

“好什么呀,这事不可能成,成了我名字倒着写!”一个年长些的中年男人道。

他叫关顺东,辈分挺大,半个村子的人都管他叫“二叔”,有个儿子叫关雷,大学毕业后在宁海的银行当信贷经理。

关顺东在村里说话很有分量,所以大家都愿意听他几句——除了上次到上关村打架的事。

那件事,他当时是极力反对的。

但架不住年轻一辈们意气用事、热血沸腾,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劝,气势汹汹扛着铁锹锄头就到上关村去了。

他见拦不住,只能拽着儿子回了家,后面的事一概装聋作哑。

现下听他泼冷水,好些人围了过来。

“怎么不会成?这不都带人来考察了吗?”

“考察?”

关顺东叹了口气,“那带队的人是谁,你们知道不?”

众人摇头。

关顺东道:“这就是镇里的林副镇长,之前说要开发老鸭山的就是他。那个关爱明,被免了村主任还跑到县里去告状,抹黑人家林副镇长收了黑心钱……你们说,这事要放在你们身上,以后有什么开发卖地的好事,还能想着下关村吗?”

这话一出来,几个人都面色恓惶,不说话了。

其实上次打架、上访的事,村子里大多数人都来不及发表意见,关爱明一挑头,几个年轻的喊两嗓子,大家伙就只有跟风的份了。

其实事后想想也都后怕。

毕竟他们这一出闹下来,村子里一点好处没得到,反而把镇里领导都得罪了。

那以后有什么好事,还能想着他们下关村?

大家伙心有戚戚。

今天看到镇里带队来考察,还觉得可能是自己多虑了,领导们肚量大、眼界高,才不会因为村里人没见识闹了点事,就公报私仇,有好事不想着下关村。

可现在经关二叔这一分析,大家伙就都不敢说话,觉得自己盲目乐观了。

考察团走了之后,大家伙也都一窝蜂散了。

经过两天的等待。

周五,村主任关晓峰从镇里开完会,唉声叹气地回来了。

路过村民问:“晓峰,出什么事情咯,怎么这个脸色?”

关晓峰一见这人就没好气。

因为这老头叫关苦根,就是上一任村主任关爱明的大伯,挑头闹事的人里就有他的两个儿子。

关晓峰气呼呼道:“什么事什么事,能有什么事?天大的好事!上次来考察选址的那个公司,把厂子设在邓家村了,以后我们村可以一直种田种到死了!有什么好事,镇里都不会再想着我们村了!”

说着,越发愤愤地瞪了关苦根一眼:“你们一家子都厉害,在外面当老板的当老板,做生意的做生意,你们是吃香的喝辣的,可村里人都被你们给害死了,以后只能吃土了!!”

说着,又愤愤地剜了老头一眼,唉声叹气地走了。

关苦根被骂得莫名其妙。

“真是怪事情,怎么冲我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