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227章 抵达威尼斯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227章 抵达威尼斯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唐老师,非常感谢您这次接受我们的专访。”

“孟记者,到时候还希望您和贵周刊对我们的电影多多美言几句。”

在亚运村一家茶楼门口,李唐和前来采访的《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孟敬握手道别。

《三联生活周刊》在京城算得上是一家很有逼格的媒体,其读者的目标群体锁定的是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

而这部分人群恰恰又是这年头电影票房的主要贡献者。

进入二十一世纪,内地电影票房市场越发的糜烂,去年全国票房总收入只有区区8亿,这还是建立在主旋律反腐片《生死抉择》狂揽1.2亿的基础上。

今年年初,程龙大哥的《特务迷城》和好莱坞大片《霹雳娇娃》相继斩获了4000万和7500万的票房,一度让内地电影票房市场看到了希望,但紧接着无论是五一黄金周还是暑期档,先后上映的《剑鱼行动》、《蜀山传》、《兵临城下》,包括由程龙大哥和张子怡主演的《尖峰时刻2》无一不遭遇滑铁卢,票房最高都不超过两千万。

想想也是,相比动辄十几二十块的一张电影票,还不如买张五块钱盗版影碟,全家人可以一起看。

说实话这年头国内对于影视文化产品的盗版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据传言在东海沿海某地一条价值五千万的盗版光碟生产线加足马力生产,可能一个月就能收回投资,一年赚几个亿跟玩似的。

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中,《第三个人》已定档将于十月十一日上映。本来《第三个人》九月四日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九月八日电影节闭幕,然后经过媒体的发酵,九月中下旬上映,中间还夹着一个十一黄金周是最理想的。

但没办法,为了跟李唐出演的另一部电影《押解的故事》错开,《第三个人》的上映日期只能往后推迟。更要命的是十月十一日还有一部好莱坞大片《木乃伊2》将在同一天上映。

现在的情况是李唐前前后后已经掏了一百多万了,目前《第三个人》除了印一些海报之外,真没多少钱。另外去威尼斯还得花钱,李唐只能是尽可能的多接受采访,给电影多造点势。

入围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一共有四部中国电影,除了入围主竞赛单元的香港电影《香港有个荷里活》之外,其他三部都入围了逆流而上单元。

《香港有个荷里活》这部片子,李唐之前听周讯描述过,大致跟程果导演上一部《榴莲飘飘》差不多,都是通过失足妇女的视角来透视香港的底层社会。

至于说为毛失足妇女都是来自大陆,而且都找大陆女演员来饰演,李唐觉得这里不管主观上是不是有意,但更多的是现实。这就好比去歌厅找小姐,小姐们大部分都是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道理。

入围逆流而上竞赛单元除了《第三个人》之外,还有张扬的《昨天》以及朱闻的《海鲜》,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电影。

张扬和朱闻也算是马可穆勒的老熟人,张扬前年凭借执导的电影《洗澡》就曾入围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西雅图国际电影节等多个世界知名影展。

朱闻虽说在导演领域是新人,但却是国内的资深编剧,由他编剧的《巫山**》以及《过年回家》,都曾在国际上获得过大奖。尤其是《过年回家》拿下了上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银狮奖,仅凭这一条,就足以能让他导演的新作入围鼓励新人导演的逆流而上单元。

说白了,这入围海外有影响力的电影节,就跟找工作面试差不多,除了本身的工作能力之外,首先你得有关系,然后还得要有业绩。

从这点来说,《第三个人》这次能够入围除了足够幸运,更重要的还是奈安从中帮了大忙。

另外入围本届威尼斯电影的四部电影中,《香港是个荷里活》是香港电影,内地媒体自然而然就把关注点放在周讯身上。周讯原本就是人气偶像,这次入围的又是主竞赛单元,媒体们纷纷炒作她这次有望封后,搞的小周同学不胜其烦。

别说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的影片有二十部之多,本身几率就很小。而且在白人主导的世界里,对于有色人种的歧视永远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都隐藏在冠冕堂皇之下,除非你演的特别出色,要不然很难获得这种代表个人荣誉的奖项。

就这点而言,小周同学还是很清醒的,频频回应,此次并不奢望获得影后殊荣。

《海鲜》据说是没有许可证的黑户,官面上的报道都刻意回避了这部电影。而张扬的《昨天》因为是讲述的是曾经的一位大明星染上度瘾,然后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成功戒度的故事,同样很具有争议。

于是乎没啥敏感争议的《第三个人》便脱颖而出,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有关部门有意无意的授意,鼓励《第三个人》这种“正常”的电影去参加海外影展,总之李唐这段时间接到了不少有逼格有影响力的媒体的采访邀约。

为了宣传电影,李唐当然是乐此不疲,不过开销也蛮大。

“这次给了多少?”

送走孟记者一行之后,李唐回头问了一下曾佳。

“孟记两千,摄影记者一千。”曾佳道。

名义上是媒体主动邀请采访,但作为李唐不能不懂事,车马费是必须要给的,这是行业内的潜规则。说好说坏全凭记者一支笔,更何况还是为了电影宣传,更不可能小气。

别看这每次都是几千几千的,次数多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又是还要安排饭局啥的,这段时间又是了十来万出去。

《第三个人》在国内上映,除了前期的这种宣传费用,因为奈安的公司目前还不具备电影发行的资质,只能委托上影厂发行。其中的发行费又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上车后,一脸疲惫的李唐算来算去,难免怨气满满。他倒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事情实在太过繁琐了。偏偏程尔那家伙是个社恐,窝在上影厂里不露头,所有的事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也就是曾佳能干,要不然他或许真的撂挑子不干了。

“佳佳,这段时间你辛苦了。回头到威尼斯好好休息一下,散散心。”

“没事,哥,我不累。”

曾佳从副驾驶座上回头笑了笑道。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从称呼上就能看出一斑。比如李唐从一开始称呼曾佳为“曾小姐”到“曾佳”再到现在的“佳佳”,一方面是对她工作能力的认可,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两人的私人关系也在进一步走近。

同样曾佳对他的称呼也在一点点的改变,从一开始的李先生到李哥,再到现在省却“李”字直接叫哥,同样也是如此。

不过她对李唐的后半句话只是听过算过。去威尼斯真能好好休息,玩玩嘛?作为一个追求事业的人来说,她肯定不会这么想,去海外参加影展,跟在奈安身边学习,结交人脉,都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

威尼斯,对于李唐来说并不陌生。前世他来这边旅游过两次,当然不是电影节期间,因为戛纳的经历告诉他,往往一年一度的电影节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来说,无疑是个割韭菜的最好时机。以往五十、一百欧元的房费起码要翻三四倍。

由于京城到威尼斯并没有直飞航班,一行人需要先飞到罗马然后再转机飞到威尼斯的马可波罗机场,这一圈折腾下来,足足花费了近二十个小时,到达威尼斯已是八月二十八日凌晨。

“安姐,受累了。”

奈安提前一周就已经来到了欧洲,一方面是代表楼烨跟法国的片商洽谈新片的投资示意。另一方面当然是作为《第三个人》的制片人之一,给大伙打个前站。

“自己人客气什么!”

生完孩子的奈安,虽然身体是略显富态,但依旧一副雷厉风行模样。比如提前准备了一辆类似依维柯商务客车,足够能装的下七个人以及十个大行李箱。

没办法,光小胖一个人就带了三个大箱子,里面装了三件定制的晚礼服和一件代表中国元素的墨绿色旗袍。

小胖个子高、皮肤白,穿上那件上海师傅为她量身定做的墨绿色短袖旗袍,再搭配一头复古小波浪卷发,瞧着十分妩媚动人。但这个形象李唐总觉得很眼熟,很象前世看到过的某一个影视形象,只是一时没想起来。

威尼斯是不通车的,汽车开到罗马广场还得换船,好在广场上设有主办方的接待站,只要报上入围的电影出示邀请函就会有工作人员联系船只并且一路护送到官方为剧组安排的宾馆。

“又小又破,感觉跟国内的招待所差不多。”

小胖走进房间打量了一圈,一脸嫌弃道。

威尼斯整个城市讲究的就是那种所谓的历史厚重感,即便岛上最好的宾馆也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产物,就算是这样的房间,李唐刚刚在前台留意了一下,居然也有三百美元一个晚上。索性他们七个人四个房间是由主办方提供的,要不然整个电影节持续近半个月,光房费就得要十几万。

第一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