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237章 互怼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237章 互怼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唐整了整礼服,快步朝台上走去。

台上的莫妮卡.贝鲁奇拿着一个胡桃木镜框镶着的获奖证书颁给了他,并且还来了一句:“恭喜你,中国男孩!”

也许在欧洲人眼里亚洲人长的都比较脸嫩,但李唐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于是他当即张开双臂,给这位冷艳少妇来了一个法式贴面礼,然后在她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声:“谢谢,玛莲娜!”

莫妮卡.贝鲁奇明显愣了下,因为《Malena》这部电影年初刚刚在柏林电影节上首映,虽然相继入围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但仅仅是提名而已,还远没有达到轰动效应。

或者说这部后世被翻译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只是在中国引起了轰动,在国际上的反响一般,顶多就是一部相对比较出色的文艺电影而已,而且还是建立在导演是“意大利张一谋”朱塞佩.托纳多雷巨大声望的基础上。

这有点象《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张子怡,新人出道,出演了名导的作品然后一炮而红。

不过《我的父亲母亲》当年在柏林国际节上那可是获得了评委会大奖,但这部《Malena》却没有获得任何奖项。

而在亚洲范围内,这部电影刚刚才在日本、韩国等地陆续上映,莫妮卡从未听说过中国也引进了这部片子的版权。

当然她不会知道在不久之后,当《Malena》在中国香港上映,然后各种盗版充斥中国市场,从而使她在体量巨大的中国观众群体中艳名远播。

其实李唐知道这妞后来到好莱坞发展并不顺利,毕竟此时已三十六岁的她美人迟暮,始终在二线徘徊。却并不妨碍前世青春期的他将她视作梦中情人。也许无论生长在哪里,中国人骨子里的审美都是一样的吧。

这妞反应很快,只是稍稍愣了一下,马上用英语问道:“那你是谁,雷纳多吗?”

“不,我更想成为尼诺。”

李唐微微一笑,松开了怀抱。前世他重温过无数遍《Malena》,如果用现在专业的眼光来看,出场时间并不多的玛莲娜那位丈夫尼诺的扮演者演技是最出色的。

如此高光时刻,李唐当然不会色令智昏,跟前世梦中的女神交流的两句之后,便转身面向观众。

他高举获奖证书,接受全场的掌声。

“哇哦,真是一个奇妙的夜晚。我实在没有想到作为一部场刊评分只有倒数第五的电影居然有获奖的机会。以至于我都没有准备什么获奖感言。”

李唐操着一口纯正英伦口音的英语发表获奖感言。现场顿时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对于吐槽场刊评分这种事很容易在现场嘉宾中引起共鸣。

“今天能够拿到这个奖,首先我必须要感谢电影节主办方给予全世界电影人一个展示的平台,其次感谢评委会,感谢你们对我表演的认可。然后我必须要感谢的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程尔先生,谢谢你创造了这部伟大的作品!还要感谢我们的制片人奈安女士,我的同行范彬彬小姐、徐铮先生……”

以前每当李唐在电视中看到获奖的演员往往一大通的感谢有点不以为然,总感觉这是一种套路。但只有真正体验过你就发现,电影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台前幕后缺一不可。作为演员能够拿奖,真的需要感谢所有付出的人,是由衷的,真的不是客套话。

这个奖对于李唐来讲意义非凡,这是他获得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权威的国际奖项。但放眼整个威尼斯电影节的颁奖礼,只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奖而已,大家真正关注的始终是主竞赛单元的奖项花落谁家。

之后随着主竞赛单元的奖项陆续颁出,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执导的爱情电影《季风的婚宴》成了最大的赢家,斩获金狮。

这是阿三国第一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荣获最高奖,当奖项宣布之时,现场所有的阿三瞬间**。

而场刊评分始终高居第一,呼声最高的奥地利电影《狗日子》,仅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银狮奖。

最受观众瞩目的最佳男女演员奖,则被意大利本土电影《穿过你眼神的爱》中的男女主角获得。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东道主优势吧!

坐在台上的李唐不由畅想或许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帝,毕竟作为上海人,自己应该有这个优势。甚至象胡戈那种的不会演戏的小孩,将来或许也会有这样的机会。

多说一句,这个小家伙今年已经考上了上戏表演系,正式成为了李唐的小师弟。

然后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凭借自编自导的电影《你妈妈也一样》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狮奖,而这部电影中两位年轻的新人演员同时斩获了本届电影节的最佳新人奖。

唯一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中国香港电影《香港有个荷里活》颗粒无收,之前快要被国内媒体吹爆的周讯也自然跟影后无缘。

除此之外,本届电影节果真充分诠释了“打倒好莱坞帝国主义”的口号,美国电影在重要奖项中同样颗粒无收。

颁奖典礼结束,不管有没有获奖,大家都纷纷向获奖者表示祝贺。不管心里怎么想,至少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拿到逆流而上单元最佳男演员奖,俗称“威尼斯小影帝”的李唐也忙的不亦乐乎。人长的帅,同时又掌握几门外语,跟老外打交道还是比较能混得开。

“李唐,恭喜啊!”

这时,周讯跟几个香港人也走过来跟李唐表示祝贺。

影后落选并没有在周讯脸上留下多少遗憾,依旧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

倒是程果的脸色不太好看,他本来就长的黑,此时瞧着更黑了。

“李先生,恭喜!”

他面无表情地走过来跟李唐握了一下手。

因为之前李唐说不喜欢他的电影被港媒各种添油加醋,程果心里不爽是肯定,所以语气也颇为敷衍。

李唐并没有跟他表达歉意,本来嘛,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哦,就允许你拍这种各种影射的电影,难道就不能允许别人不喜欢嘛,根本就没有这个道理。

于是他也只是点点头:“谢谢程导!”

其他几个香港也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向李唐和程尔道贺。

一旁的周讯显得有点尴尬,偷偷跟李唐说了一声:“不好意思啊!”

“没事,他们是他们,你是你,八竿子都打不着。”李唐笑笑道。

他挺理解周讯的,毕竟在这个圈子混,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的,并不能以己身的好恶所决定的。

周讯松了一口气,又问:“你什么时候回国?”

“明天,来的时候就订好了往返机票,这样更便宜。你呢?”

“我还要留两天,大后天走。”

“那《射雕》剧组那边可要等急了。”

“唉,其实我也早点回去,但没办法。”

李唐和周讯聊了一会儿,但很快就被兴致勃勃的伍市贤打断。这货虽然离最佳短片的金狮奖杯只差一步,但还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心态,相当放得开。用他的话来说,这次能够拿到短片单元的特别奖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经历了今天的颁奖典礼,李唐大致也有所感悟。别看所谓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欧洲三大之一,想要获奖,除了本身作品优秀之外,还需要运气和人脉。

比如这次印度电影《季风的婚宴》能战胜呼声很高的奥地利电影《狗日子》,可能就差评委会里没有一个奥地利评委吧。

而自己获奖,李唐更愿意归类于运气,或许出于平衡的考虑,评委会需要一个亚洲面孔来拿这个奖项。

当走出电影宫,早已守候在外面的华人记者一哄而上,一个看起来个子矮矮,胖嘟嘟的年轻女记者跟一头小奶猪一样冲在最前头,第一时间把手里的录音笔递到李唐面前。

“李老师,我是南都报的记者,我叫元蕾。恭喜您拿到逆流而上单元的影帝,请问此时此刻您有什么感想么?”

“当然是高兴,很荣幸第一次参加国外电影节就能拿奖。当然我这个奖不是我一个人的,离不开我们的程导、女主角范彬彬,以及全体剧组演职人员的帮助。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才成就了这个奖项。”

如今李唐说起这些场面话来,就跟老母猪翻胸罩,一套一套的。

“您这次拿了奖,对以后的工作会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李唐笑了笑道:“我只能说一切如常,该拍戏拍戏,如果没有新的本子,那么该休息休息,谈不上有什么新的规划。”

这位叫元蕾的南都报记者还是李唐在电影节期间遇到的来自传统媒体的记者,加之他之前接受过《南方周末》的专访,对这家媒体印象一直不错。他知道南都报和《南方周末》是一家的,并不介意多聊两句。

于是又道:“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这次能够走到威尼斯就已经是胜利了。来到威尼斯一方面是来学习,看了很多优秀的电影,接触了很多国际知名的演员和导演,就我个人而言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卖片,希望我们的电影能够被更多的观众看到。”

“那片子卖的怎么样?”

“我们已经和法国乃至欧洲最大的艺术电影院线法国MK2公司达成合作,将由他们代理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

李唐当然不会放弃今天这个宣传机会,又道:“我们这部电影在电影节上放映了两场,相当受欢迎。我想MK2公司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跟我们达成代理合作。《第三个人》将于十月十一日将在国内上映,我希望国内的观众也能喜欢我们这部电影。”

他话音刚落,其他记者等不及了,马上就有一个戴眼镜操着拗口的普通话提问道:“我是《苹果日报》的记者。请问李先生,之前你曾对《香港有个荷里活》提出了批评,如今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没能获奖,是不是可以认为正是你的不恰当的负面言论所导致呢?”

嚯,好大一顶帽子。

李唐看了一眼那位提问的眼镜哥,他心里很明白这位港媒记者明显是不怀好意,他的提问就是挑衅,但如果你因此生气,那就正中对方的下怀,是你输了。

李唐一脸云淡风轻,扫视了一圈,果然那些记者一个个都用充满期盼的目光望着他。问题越敏感,无疑越有新闻价值。

“首先,我想声明一点,我并没有对程果导演的《香港有个荷里活》这部电影进行过批评,我只是从我个人角度说过,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他话说到一半,那位眼镜哥就迫不及待再次开口道:“你这是否认吗?”

前世他也跟记者打过交道,很清楚不管是美国记者还是香港记者,都是一个祖师爷教出来的。

他们的祖师爷——那些来自舰队街英伦记者是出了名的臭名昭著,他们很善于调动被采访者的情绪,然后一步步把被采访者带入他们所设定的节奏,然后断章取义。

李唐压根就不上当,只是淡淡道:“请让我把话说完,如果你要是这个态度的话,那我就没有回答问题的必要了。”

现场的记者当然希望李唐能回答这个问题,纷纷把责怪的目光投向那位眼镜哥。眼镜哥不敢触犯众怒,张了张嘴,终于悻悻地不吭声。

李唐这才道:“作为一名观众,我想我应该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没必要说假话。其次我想说仅仅就凭我的一句不喜欢,就被你们定义为不恰当的负面言论,我想请问你们一向说标榜的言论自由在哪里?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说你们想听的就是言论自由,说你们不想听的那么就是不恰当的负面言论?”

那位眼镜哥面对李唐的反问根本无力反驳,他提问的目的就是试图把李唐激怒,制造双方的对立情绪,把《香港有个荷里活》没能获奖这顶大帽子扣到对方的头上。

只是他没想到李唐不按常理出牌,有理有据给予反驳的同时,还把问题又重新抛给了自己。很明显是对方试图控制采访的主导权,所以他只能选择闭嘴。

见对方认怂,李唐鄙夷一笑,然后才道:“我想作为一个初次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新人的来说,我好象并没有能力仅凭一句我不喜欢就能左右评委会的判断。所以《香港有个荷里活》这部电影这次遗憾未能获奖,唯一的理由可能就是这部电影所呈现的故事、美学,以及电影本身所传递出的价值观得不到评委们认可,或者在这些评委眼里,这部电影还不足以和今天晚上那些获奖的电影相提并论吧!”

天热,犯困,状态不佳,早点睡了,明天争取多更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