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241章 射雕是非多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241章 射雕是非多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老师今后您有什么计划么?”

“没什么计划,刚才我已经说了,无论是威尼斯得奖还是这次金鸡奖的提名都是意外之喜,今后无论是我的工作还生活都跟以前一样,该拍戏拍戏,该休息休息。”

坐在李唐的对面的韩滨江快速在采访本上记录下这段文字,然后道:“李老师,谢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李唐笑道:“没事,咱们的工作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嘛,只是还要麻烦你们多多帮忙宣传电影。”

韩滨江站起来欠欠身子道:“这是应该的,李老师您就放心吧。”

明星和记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明星需要记者的吹捧来增加人气,记者同样也需要从明星那里得到第一手的资料来吸引读者。说白了都是生意。

李唐这次回到京城,马不停蹄地接受了京城发行量很高的《北青报》和八卦媒体《新京报》的专访。

答应领导的事千万不能打马虎眼,必须保质保量,甚至还要超额完成。这里不光是你的工作能力问题,更是你对领导的态度问题。

李唐对韩滨江印象不错,虽然他供职的《每日新报》无法比肩《北青报》和《新京报》,但他依旧接受了这次专访。

在欧美无论是政客、演艺或者体育届的明星一般都会有所谓的“记者好友”,一般来说这种明星或者政客“记者好友”都能拿到一些所谓的独家新闻。其实说穿了这种“记者好友”就是政客或者明星掌握收买的喉舌,专门用来发声、辟谣、洗白的工具。

李唐和韩滨江相识于微末,当然是对方微末,经过这一年多的接触,感觉对方有培养成为自己的所谓“记者好友”的潜力。

于是李唐抬腕看了看时间,笑道:“小韩,都这个点儿了,一起吃个饭吧。”

韩滨江受宠若惊,站在一个娱乐记者的角度,巴不得能跟明星交朋友,能有更多的时间相处,忙道:“那我就不客气,谢谢李老师。”

李唐让曾佳就在附近找了家看起来不错的馆子,三个人坐在一间包厢内。

说起来韩滨江也真够寒酸的,人家大媒体出来的记者,给明星做专访身边一般都会带着摄影记者,甚至还有一些实习记者、小记者之类充当跟班助理的。他每次都是一个人,摄影、采访一个人全干了。

因为是中午,大家以茶代酒,边吃边聊。

说实话,两人虽然接触过多次,但大都以采访的形式。如今私下里相处,李唐发现这位韩记者知识面挺广,比如对一些野史、秘闻类说起来头头是道,而且他对电影的理解确实有独到之处,甚至说起一些好莱坞的老电影都能如数家珍。

李唐不禁好奇道:“小韩,以你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去一些大的媒体从事电影报道,干嘛非得在《每日新报》这种小媒体打转转呢?”

他打过交道的记者不在少数,说实话很多记者的业务能力堪忧,采访的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更多的好象就是例行公事,然后挣一笔车马费就完事了。

韩滨江羞涩道:“我主要是学历不够,中专毕业,现在虽然读了个汉语言的本科学历,但现在大一点的报社都要求全日制本科以上,还得专业对口。更重要的是我也没有那方面的关系,如今能够在《每日新报》当一名电影记者,我已经很满足了。”

李唐点点头,韩滨江说的没错,现实情况就是这样,没有学历没有关系一般都很难出头。想要出人头地,除了天降机遇,那么只能另辟蹊径。

他端起茶杯遥敬道:“小韩,我还是那句话,是金子总会闪光的。你也别嫌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觉得你有这个能力,迟早能走出来。”

韩滨江忙双手举杯:“谢谢李老师,借您吉言。”

这一刻他蛮感动的,别看他学历不高,但自视颇高,听了李唐这番话有点得遇知己的感觉。尤其是两人地位的差异,更让他有种被认可的感动。

……

“什么,提前进组?不是,张老师,之前不说不好了等过了十一黄金周才来剧组报到么,我这儿还有两部电影上映要宣传呢。”

接到张大胡子要求提前进组的电话,李唐一脸懵。

张大胡子在电话那头无奈道:“小李,帮帮忙吧。实在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别的我就不说了,就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九月二十八日,浙江桃花岛。提前打个电话,我安排人过去接你。”

“……”

九月二十八日是个比较尴尬的日子,一方面《押解的故事》刚刚上映两天,正是宣传的紧要关头。另一方面《第三个人》已经提档到十月五日上映,避开了《木乃伊2》的冲击,也就是说从十月五日到十一日这六天时间对于《第三个人》的时间非常宝贵,成败在此一举,必须要抓紧时间紧预热。

但既然张大胡子说到这份上,可见这老倌肯定又是遇上什么难题了。这段时间关于《射雕》的报道挺多的,李唐也一直在留意。最近最大的新闻大概就是李鸭棚骑马摔伤了,伤的不重但可能是留下了什么心理阴影,这货这段时间一直在京城疗伤。

还有就是周讯的进组时间一拖再拖,一开始说好了威尼斯电影节闭幕九月十三日进组的,后来拖到十六日,然后又拖,据说前两天也就是二十一日才刚刚进组。

估计是草原的戏一时半会没法拍了,这才着急要转场到桃花岛,毕竟拖一天就是一天的钱啊!

李唐只得无奈道:“张老师,这事我没办法做主,您知道齐主任那边……您得容我先跟齐主任打个招呼,要不然我这小胳膊小腿的也得罪不起啊。”

齐心管的是电影这条线,跟致力于电视剧领域的张大胡子交集不多。于是老张颇为霸气道:“没事,你只管去说,要是不行,我让出品方去沟通。”

出品方是文协,在行政级别上和总局是平级的,都接受真理部的领导,老张还真没夸海口。

这年头的电影宣传手段不多,无非就是参加电视台的几个访谈节目,然后放映期间去影院跟观众见面互动,达到宣传的效果,就是俗称的“路演”。还有就是走进大学校园,跟大学生每年面对面的交流。

京城大学众多,大学生无疑是吸引票房的一支生力军。

无论在参加访谈节目还是跟观众以及大学生交流,李唐都或多或少的夹杂一些私货,借机宣传一下《第三个人》。

齐心知道这部电影是李唐个人掏钱投资的,也清楚其中的艰难。最重要的是这段时间作为《押解的故事》最红最受欢迎的演员,李唐在宣传方面特别卖力,于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发挥。

当然和也跟利益牵扯有关系,齐心作为导演,电影票房好坏跟他关系不大,他更注重的是面子问题。自己第一次执掌导筒,拍出来的电影票房总归要过得去吧。

好在《押解的故事》上映两天,票房喜人,光京城一地就达到了百万元,这无疑让大伙都很振奋。千万别小看这一地百万的票房,仅仅才两天呀,预计总票房很有可能破千万。

要知道这年头票房超过两千万就能拍到年度总票房的前十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心满意足的齐心这才点头让李唐提前离去。

补昨天第二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