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252章 质疑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252章 质疑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直到电影放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候,观众终于看懂了,范小胖饰演的肖可是个脑瘤患者,李唐饰演的何伟是她的姐夫,因为平时姐夫对她关爱有加,使得肖可爱上了姐夫。

当然姐夫肯定不会做违背伦理的事情,对小姨子的示爱采取回避态度。

那个被撞的小女孩查出来跟肖可一样,脑子里长了个瘤,这种病是没办法医治的,只能靠药物维持。小女孩家境贫困,无法负担医药费。出于同情,何伟把自己的保单改成了小女孩的名字,希望能帮到小女孩。

如此一看,何伟完全是个大好人。

但是当肖可认识了徐光头饰演的林默,并且在林默家里发现了一个镜框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原来在肖可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被人杀害了,同时丢失的有一个白色的镜框和一块手表。而林默告诉她,这个镜框是他一个叫何伟的小学同学送的,同时送给他还有一块手表,只是手表已经找不到了。

于是肖可怀疑姐夫何伟是杀害自己父母的凶手。为了印证自己的怀疑,她特意让林默出现在何伟面前,林默认出了何伟,但何伟却否认说林默认错了人。

肖可没有证据,同时她去见医生,医生却告诉她药被姐夫何伟拿走了,因此她认为何伟拿走了药没给她,是想让她早点死。

因为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肖可情急之下,趁着蒋琴琴饰演的姐姐肖风出差的时候假装书架又坏了,打晕并绑架了姐夫何伟。于是就出现了开头这一幕,穿着蓝色复古运动服肖可低头看着的是倒在地上的姐夫何伟,然后她用力将何伟拖到客厅里,并且把他绑在了一张椅子上。

何伟醒过来后,肖可反复在问,是不是他杀死自己的父母?

可不管肖可怎么审问何伟,何伟总说她弄错了,让她不要忘记他们是一家人,还让她不要破坏眼前的幸福。

虽然何伟都不松口,但肖可决定要做个了断。她拿来匕首要杀了何伟,可何伟挣扎了一天,手上绳子被解开。在肖可要下手时,他也来争夺匕首。争夺中,肖可倒在地上,他用夺过来的匕首将绑在脚上的绳子隔断。或许是想着怀孕的妻子,何伟不想杀肖可,也不管她的死活,转身要离去。

但肖可却捡起了地上的锤子,又打伤了何伟,何伟终于忍受不了内心的纠结,和外部的肖可对他伤害。于是,真实的何伟出现了,他撕掉伪善的伪装,强女干了肖可,同时也将自己一直维持的平和打破了。

其实何伟的心一直都在备受煎熬。但他认为,只要事情不败露,这样就是一个平衡的结局,虽然他内心煎熬,但他做了很多想要弥补的事情。

只是这一切,都在肖可的逼问下,最终被打破了。他面对肖可承认自己杀了她的父母。而杀人的动机就是见不到肖可的父母住带院子的大房子,带手表,过得比他好的报复,包括娶肖可姐姐肖风为妻也是报复她小时候高高在上不搭理人。

但和肖风在一起后,何伟却被被肖风的善良感化了。他现在的温文尔雅、乐于助人也是受妻子影响,他承认肖可的姐姐改变了他。

肖可终于找到了那个真实的何伟不再纠结,所以她可以坦然的面对死亡。

而同样这一刻何伟觉得自己解脱了。这些年来,他经常失眠,害怕杀人的事暴露。他帮助那个生病的小女孩是希望做善事赎罪。

当何伟嘱咐好小女孩父亲保险事项驾车回家时,早就不想活的林先生开着车重重地撞上去……

电影至此结束。

当字幕开始在大银幕上滚动,有那么十来秒钟,一点动静也没有。包括李唐在内的主创们难免内心忐忑。直至有人开始拍手,从稀稀拉拉到最后掌声一片,大家的心情才算略微定了些。

灯光亮起,主持人程蕾上台,先是热情洋溢地说了一番套话,最后大声道:“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电影《第三个人》的主创上台!”

几个人鱼贯走上台,相互谦让了一番,让导演程尔站到了最中间的C位,蒋琴琴和范小胖分列左右,李唐和徐光头则站在两边。

咋一看,徐光头和范小胖站在一起,李唐则和蒋琴琴并肩而立,倒是蛮符合电影里各自的人物关系。

首选是观众互动环节,第一个提问的是提前安排的一个托。

这位上影剧团不太出名的演员,论演技还是不错的,只见他首先向导演程尔提问道:“我注意到何伟开的那辆车经常打不开车门,但当真相大白后,车门突然能打开了。我想请问导演,这里有什么含义吗?”

只要聊到电影,程尔说话就会变的很流利,他不慌不忙拿起话筒道:“电影里用打不开的车门,我觉得是暗示何伟的心结,当何伟把一切真相说出来的时候,车门就很自然的打开了。但在说出真相之前,他打不开车门。”

有了起头之后,观众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另外这部电影确实有太多需要令人急需获得答应的问题。

随着这哥们的问题解答结束,马上有观众举手提问,程蕾挑了一位戴眼镜的妹子,现场的工作人员把话筒递上。

眼镜妹子看起来十分激动道:“李唐老师,我是您的影迷。特别喜欢您演的令狐冲,还有《还珠格格》里的萧剑。以前在我心目中你都是特别潇洒,呃……还有特别帅的那种,但今天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发现您在心目中的印象完全颠覆了。我知道正是因为这样,恰恰说明您塑造的何伟这个人物是成功的。我就是想问问您为什么会接这样一个角色?”

影迷都是感性的,他们往往把演员所扮演角色来当成演员本人,自然而然就不太愿意接受演员扮演一些反面或者不讨喜的角色。

对于这位粉丝心态的眼镜妹子的问题,李唐笑笑回答道:“其实令狐冲也好,萧剑也罢,其实都不是我本人。至于说为什么要接这样一个角色,因为我是一名演员,演员存在的意义就是勇于要去挑战不同类型的人物。当时程尔导演找到我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何伟这个角色,事实证明确实演的非常过瘾,为此还收获了荣誉。”

观众提出问题五花八门,比如有人问何伟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凶手?是不是为了安慰肖可杜撰了这么一个故事?而真正的凶手其实是林默,他最后何伟其实是杀人灭口云云。

还有热情的女观众问李唐,何伟虽然回避了肖可的示爱,但内心是不是其实是爱肖可的?理由是当何伟得知肖可活不了多久时非常痛苦,完了最后还对肖可做了那种事。

不得不说,观众的脑回路很奇葩,难道强女干也是爱的表现吗?

轮到媒体提问环节,记者们的问题显然要专业很多,比如一位戴着《新民晚报》记者就向程尔提问道:“这部电影的故事与叙事的时间顺序是倒错交织的,彻底打乱事件发展的时间轴,颠倒、组接、拼贴后,再进行叙述。包括还有不少镜头拍了两遍。我想请问这是您独特的创作方式,还是说为了显示剪辑牛逼而故弄玄虚呢?”

这个问题很尖锐,直接对程尔的创作风格提出了质疑,当然这还是因为程尔在导演领域是个新人,有这种质疑也是难免的。

程尔对这种质疑显然有思想准备,只见他淡定道:“我拍的第一部毕业短片就是非线性的叙事,其实我并不排斥线性叙事,只是每次我写剧本,写第一行的时候,就是故事的中间。

其实很难具体分析为何喜欢这种结构,首先是一种本能,但如果一定要去分析,那对我来说这种叙事有一种美感。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其实都是线性的,我们只能在线性时间里从头到尾地生活。但记忆却都是非线性的,不论回忆还是梦境,其实都是跳来跳去的。我觉得这对于我们无法逃脱的线性生活时间来说,是一种逃脱,也是一种自由。

另外,我个人觉得非线性的好处是观众不仅仅在观看一个故事,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有机会去思索这个故事。当时间线打乱后,其实是把当初的选择和后来的结果直接对比给观众,它会带来一种思索,而且会凸显一种宿命感。

当原因和结果更加靠近之后,等于它们变成了一种并列关系,其中的宿命感会更加明确,因为非线性叙事是一种提炼甚至是结构过的素材,而不是素材本身。”

不得不说,程尔这番话说的很深奥,咋一听不明觉厉。李唐不知道那位提问的记者听懂了没有,至少他身边的蒋琴琴就没有听懂,还暗戳戳问道:“哎,程导这话什么意思啊?”

好吧,蒋大美女虽然北电本科毕业,艺术学士学位,但真正的文化底子其实很一般。

李唐朝她笑了笑,低声道:“总结起来其实就两个字。”

“哪俩字?”

“牛逼!”

第一更,还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