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259章 今天住一晚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259章 今天住一晚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哥,油都加满了。”

“谢谢啊,小齐。”

李唐从箫齐手里接过车钥匙。

剧组用车紧张,张大胡子正巧临时回京城了,于是李唐便把他那辆三菱越野车临时征用。

“哦对了,你还要回片场是伐,我送你过去。”

“不用,不用,李哥,您忙吧,我一会儿跟着道具车过去就行。”箫齐忙摆摆手,小跑着走了。

李唐目送着他的背影不由笑了笑。

这个箫齐确实非常会来事,刚刚自己一个电话,他不但把车的油加满,还把车也洗了,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的。如此贴心的助理,难怪之前老张开玩笑说要认箫齐当干儿子。

刚刚李唐之所以发笑是因为想到老张如果真的认箫齐当干儿子,那么新曼姐岂不是也得认这么一个好大的儿。

不多时蒋琴琴便从楼上下来,白衬衫、牛仔裤,外面套了一件米黄色外套,平跟的旅游鞋让她看上去比平时矮了一点,一头长发简单的扎了个马尾,头上带着一顶长舌棒球帽,还自己背着个普通的帆布双肩包。

“哇,你把张老师的车开来啦!”

“就这辆车闲着,咦,小唐没跟你一块儿吗?”

李唐发现平时跟她形影不离的小唐居然没跟她在一块儿。

“难得休息,放她一天假呗,她说她懒得动。不管她了,走吧。”蒋琴琴坐上去笑眯眯道。

出发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说起来也好笑,一大早从宁波赶回来,这会儿又要去宁波。

如今桃花岛的车客渡基本就是为剧组服务,剧组的车牌号在每艘轮渡上都有登记,尤其看到制片人张大胡子那辆三菱越野车登船,轮渡二话没说提前启航,生怕耽误了剧组大事。

到了对岸沈家门,李唐一边开车往定海方向驶去,一边对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蒋琴琴道:“肚子饿不饿,要不到定海先把午饭解决了?”

“不要,我要留着肚子去尝尝鄞州老街的美食。你饿了?”

“没有,那我们尽量快点。”

“不急,安全第一。”

当两人驱车赶到市区已经快下午两点了。宁波&市区总体上要比杭州来得大,最热闹的地方自然是三江口。

奉化江、余姚江在此汇聚,然后形成甬江一路奔向大海。

这里自古都是宁波的中心,还有著名宁波的老外滩。从一百多年前开始就有无数的宁波人在此地登船,经杭州湾,入长江口,然后沿着黄浦江逆流而上,在外滩码头登陆上海滩。

只是这边如今正在建设,周边密密麻麻很多塔吊,旁边都用围墙围了起来。

所谓鄞州老街,其实李唐也并不熟悉,只是昨天参加开幕式时看到发的宣传小册子才知道那边原来是美食一条街。、

好在小册子上有详细的路线图,离三江口很近,就在奉化江边上。

这一片是老城区,跟不远处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三江口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街道不宽,路面上铺着是青石板,两边都是充满年代感的建筑。

两人漫步在老街上,蒋琴琴除了棒球帽,还戴着一副香奈儿经典的方框太阳镜。

江南老街大同小异,李唐感觉跟走在记忆中几年前老家的街道上差不多。只不过这两年到处都在搞建设,老家县城的老房子拆的差不多了,拓宽街道建起了新楼。比如自家饭店那条街就是这种情况,以前沿街临河都是类似眼前这种老房子,后来拆了建新房,老李才有机会买下了三开间三层楼的商铺开饭店。

结果蒋琴琴也一脸惊讶道:“哇,这里跟我老家好像哟!”

李唐没有去过重庆,不由道:“你们老家也都是这种房子?”

“嗯,我小时候就住这种房子,家门口也都是石板路。只是我们那儿都是依山而建,高高低低,尤其下雨天,水哗哗地就从石板路和台阶上流下来。每当这个时候,我特别喜欢跑到外面去踩水。”

“原来你小时候也这么皮呀?”

“小孩子哪有不皮的呀,而且我小时候特别凶,一般男孩子都打不过我呢!”

李唐看着她笑道:“怪不得你会学刀马旦,原来是打架厉害呀!”

“才不是呢,人家一开始是学青衣的好不好,后来才改成了刀马旦。”

说着,蒋琴琴还补充道:“那时候学青衣的多,学刀马旦很苦的,学的人不多。但正因为学的人少,艺校毕业后好找工作,所以我才转行的。”

京剧中的刀马旦类似现在影视行业的打女,如果不是早就了解,很难想象蒋琴琴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子居然还是打女出身。

李唐突然好奇道:“哎,你现在还会唱京戏吗?我从来没听你唱过。”

蒋琴琴腼腆笑了笑道:“这是童子功,哪能忘呀。不过很久没唱了,我怕献丑。”

“回头哪天有空你唱几段给我听听。放心,就咱俩,你唱我听,就算唱的不好也没关系。”

“还想让我给你开个人专场呀,哼,想的美,不唱。”蒋琴琴撇嘴,傲娇地转过头。

这时,她正好看到街边临着一条胡同有一家小店,门口两个大桶放在炉子上炖着,热气腾腾,顺风还飘过来一阵阵香味。

闻到香味的蒋琴琴顿觉口水分泌,没吃午饭的肚子此时也感到有阵阵饥饿感,忙指着小店道:“我们上那家去吃点东西吧?”

“饿啦?”

蒋琴琴不由脸一红,羞恼道:“你去不去呀?”

说完,迈步就走。

李唐赶紧跟上,还别说,他也闻到了香味,好像是牛肉汤的味道,还夹杂着海鲜味。

走过去一看果然是家牛肉汤店,同时还兼卖鱼丸。

“这鱼丸是用什么鱼做的?”李唐问道。

店里的一位老阿姨操着一口宁波味的普通话道:“是米鱼,很新鲜的。”

米鱼,李唐知道,样子象黄鱼,不过鱼皮发黑,小的一两斤,大的十几斤,在原主记忆中小时候有些不良商贩经常拿米鱼冒充黄鱼来卖。

本来他对鱼丸不太感冒,因为他们老家一带河鲜丰富,经常用草鱼或者鲢鳙来做鱼丸,但这些鱼刺多,尽管鱼肉剁得很细,鱼刺不会卡喉咙,但吃着总归口感不好。

但听到是米鱼,他就放心了,海鱼没有背刺,吃起来应该口感不错,于是便道:“来两碗牛肉汤和两份鱼丸。”

“鱼丸要不要辣?”

“一份不辣,一份辣的。”

辣妹子嘛,自然要吃辣的。

牛肉汤先端上来,这边的牛肉汤很有特色,是用牛肉和草菇一起炖的,摆到面前一闻,充满了浓郁的肉香味和菇香味。

蒋琴琴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忙点头道:“鲜!”

后面端上来的鱼丸也好吃,没有细小骨刺影响口感,且鲜嫩弹牙。

蒋琴琴吃的十分香甜,尤其见她将一颗颗裹着红油辣椒的鱼丸塞进在嘴里,李唐直咽口水,他能想象这种辣味,可人家丝毫没有感觉,薄薄的唇瓣上还沾染着红亮的辣油。

李唐刚想拿张餐巾纸递过去,结果人家小舌探出来一卷,嘴唇上的辣油舔的干干净净。

看到李唐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蒋琴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掩饰着问道:“你真的一点都不吃辣?”

“能吃一点点,微辣。”李唐抬手用食指和拇指比划着道。

“那你到我们重庆肯定吃不惯。”

“咦,上回你不是还跟我说你们重庆菜不全是辣的嘛?”

“我说的是火锅!到了重庆,不吃一顿麻辣味的火锅等于白来了。”

“难道就没有鸳鸯锅吗?”

“嘿,你这不抬杠嘛!”

跟两人平时打电话一样,动不动就要拌嘴,就没有好好说话的时候。其实别看蒋琴琴的荧屏形象都是很温婉,柔情似水一般,私底下真实的她脾气火爆,辣的很。

蒋琴琴吃的差不多了,坐在椅子上挺了挺胸,双手扶着腰扭动了几下。

“怎么,腰又不舒服了?”

像她们这种从小练刀马旦或者跳舞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老伤。蒋琴琴早年间腰就受过伤,天气冷了或者运动时不小心就容易复发。

看到李唐关切满满的目光,蒋琴琴很受用,露出笑容道:“没有,就是习惯了活动活动,刚刚也吃的有点多。”

“哎,我发现你现在一点都不忌口,就不怕发胖啊?”

“嘻嘻,我现在总结出一个经验,要想享口福,那就多锻炼。所以上回我才劝你家冰冰不要老是不吃,靠饿减肥,得多锻炼……”

说着,还刻意幽幽一叹道:“可惜人家不听呀!”

李唐苦笑,并没有接茬。说到底,小胖还是吃不了苦,或者说能吃苦但没有毅力。有句话说的好:想要人前显圣,必须人后吃苦。

他认识的很多成功的女演员,比如眼前的蒋琴琴,袁荃、张子怡,包括周讯,他们从小不是唱戏就是学舞蹈的,正如蒋琴琴之前的那句话,这些对于她们来说都是童子功。这个过程都吃了很多苦,更锻炼了她们的意志。所以才会要身段有身段,要形体有形体,也为她们的演艺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坚韧的意志又是她们走红的关键。

蒋琴琴看到李唐沉默,得意地一笑,岔开话题道:“哎,听说了没有,李鸭棚正在追求周讯。”

这次李唐不由张大了嘴巴:“不会吧?李鸭棚不是跟那谁是一对么。”

虽然之前他也有所猜测,但联想到周讯上次告诉他的事,以及周讯本人的态度,难道那货的脸皮真有那么厚?

“切,你们男人不都是吃在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嘛!估计也就你不知道,组里差不多都知道,追得可紧了。”蒋琴琴撇嘴道。

“你可别一竹竿打翻一船人啊。对了,那周讯的态度呢?”

李唐回忆了一下,前段时间他在组里基本上都在和武行兄弟们练套招学枪法,加之周讯和李鸭棚两个人戏份多,跟周讯也就见过三四次,都是匆匆打个招呼,并没有多聊什么,自然也无从得知。

“这谁知道呀,不过话也说回来,好女怕缠郎,保不齐两人就会好上。”蒋琴琴看着李唐是笑非笑道。

李唐还是摇摇头,迟疑道:“我觉得不太可能,李鸭棚有女朋友,如果周讯插进去的话,不就成小三了嘛!”

言者无心,听着有意。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李唐提到“小三”二字,蒋琴琴突然感觉到自己脸上发烫。是啊,人家现在都有女朋友了,为什么自己还不死心呢。

正当她心情复杂之际,一阵清凉的电话铃声响起。她拿起手机看了一眼,跟李唐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接通电话道:“喂,静萍姐……”

李唐一听就知道是她的经纪人李静萍,曾经一度也算是小胖的经纪人,那是一个非常干练的女人。

不知道李静萍在电话里说了什么,蒋琴琴的脸色变的有些难看,对着电话道:“可我礼服啥的都没有准备,这次闭幕式有服装要求的。”

“啊……那,那好吧。”

“好的,静萍姐,我知道了,到时候参加不就完了嘛!”

李唐见她心气不顺地挂了电话,自己估计猜了个**不离十,于是笑着问道:“是不是你的经纪人一定要你去参加闭幕式啊?”

蒋琴琴无奈地点头道:“嗯,她要我一定要参加,还帮我在剧组请好假了,还让人从上海帮我把礼服送过来。”

今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一次有了服装要求,即男士必须正装,女士必须礼服,否则不许入内。

当然红毯是个展示的机会,就算没有服装要求很多女演员也会打扮的花枝招展。

说着她又悠悠一叹道:“真没意思,明知道拿不了奖,还非要陪太子读书。”

其实今年的百花奖入围名单本就有问题,比如目前百花影后呼声最高的巩丽,其实上一届她就已经凭借这部《漂亮妈妈》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结果今年又入围了一次百花奖,估计是主办方为了吸引人气,增加关注度故意为之。

李唐却笑道:“这不挺好的嘛,这样我也就不用急着送你回剧组了,今天住一晚,明天一起参加闭幕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