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280章 情怀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280章 情怀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啊,没问题!”

前女友没想到李唐竟然这么爽快,惊讶之余,不由忐忑道:“真的还是假的,你没跟我开玩笑吧?”

就见李唐微微一笑,看着前女友这副精彩的表情,道:“不是你先跟我开玩笑的嘛。”

“呃……”

前女友一阵语塞,暗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难免一阵失落。

如果一切都按照自己的心意,当年她也不会主动提出分手,说不定现在两人早已结婚,甚至都已经有了孩子。

但所有事不是事事顺心的,尤其象她这种从东北小县城里走出来的普通家庭的孩子,要背景没背景,要靠山没靠山,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她自觉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今自己虽然有名有钱了,但有些事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自己又何必在苛求呢?更何况如果李唐真的愿意复合的话,自己该怎么选择呢?说实话她还真的有些不甘心。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矛盾心理,让前女友哼哼着白了李唐一眼,底气不足道:“你就知道欺负我!”

李唐笑了笑,没再跟她斗嘴。

其实站在李唐的角度,还是挺理解前女友的。想在这一行混,还要混出头,不是样样都可以随心的。

这时服务员把虹吸式的咖啡机、果盘和一小块奶油小方端上来。待咖啡煮开,不用李唐动手,前女友就手脚麻利地帮他接了一杯,并加好牛奶和方糖。

然后自己才拿着小勺挖着那一小块鲜奶小方吃,她很喜欢吃上面白色的奶油,但又舍不得一下子吃掉,小心翼翼地挖着奶油下面松软的蛋糕,总是想把好吃的留到最后。

李唐呡了一口咖啡,见此情景有些看不下去,或者说心里怪不落忍的,不由道:“要不要再来份掼奶油?”

掼奶油就是纯的鲜奶油。

“不要,一块奶油小方够了。”

前女友抬起头看着李唐道:“其实我不怕你笑话,当年我来这边上学后才第一次吃到这种奶油蛋糕,那种滋味……真的,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说着又笑着道:“我还记得当年我第一次吃到这种鲜奶蛋糕还是你给我买的呢!”

“真的?我都不记得了。”

“当然了,我记得清清楚楚,是红宝石的鲜奶小方,上面还有一粒红色的樱桃。当时我记得当我一口咬下去的时候,那种感觉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是终于知道以前过年时候在家里吃的那种奶油蛋糕都是假的。”

“所以你现在吃的不是奶油蛋糕,而是情怀!”

前女友眼睛一亮,猛点头道:“对对对,就是情怀!”

其实前女友说的过年时吃的那种假的奶油蛋糕,李唐也深有感触。小时候每逢节日走亲访友,最扎台型的(最有面)的伴手礼莫过于奶油裱花大蛋糕。

最早这种奶油裱花大蛋糕叫白脱奶油蛋糕,白脱是黄油(Butter)的音译,其实也不是真正的黄油,而是用鸡蛋清和糖打发的假黄油,口感偏硬,又叫硬奶油。

后来慢慢进化到了那种黄颜色的麦淇淋奶油蛋糕,相比白脱奶油要高级一点,不过同样也是假黄油。

直到九十年代初,真正的鲜奶蛋糕才在上海流行起来。李唐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他第一次为前女友过生日,专门到老大房订了一块十二寸的鲜奶蛋糕,在九四年的时候就要八十几块。而前女友口中的红宝石鲜奶小方,很小很小的,顶多两三口的量也要二块五毛钱一块,相当于一顿有大排的客饭。

前女友抒发了一阵当年的感慨后,又问:“对了,这次跟张一谋导演合作,感觉这么样?”

“挺好的,就是要求太高,想法太多,一场打戏差不多拍了一个月。”

前女友却不无羡慕道:“人家是大导演嘛,当然要精益求精喽!”

说着,她看了看李唐,试探着问道:“楼烨导演要拍新电影了,你知道吗?”

作为前女友她太清楚李唐和楼烨的关系。

也许是两人实在是太熟悉了,李唐一下子就闻到了前女友想打什么主意,很自然道:“知道啊,筹备都快小半年了。”

前女友忙又问道:“是什么新电影,你看到剧本了么?”

“嗯,看过了,是抗日题材的。”

“啊?”

因为楼烨之前的作品都是都市爱情题材的,这次居然是抗日题材,前女友挺意外的,接着又道:“这么说这次你还能出演男一号?”

“不一定,这次听他口气要公开试镜。”

“这样啊……哎,那么女性角色多吗,呃……有没有适合我的角色啊?”前女友终于说到了正题。

这次楼烨和上影厂合作,而且还是大投资,圈内估计早就传遍了,前女友今天找自己的目的就是因为这件事。

前女友刚刚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李唐就把《紫蝴蝶》中人物迅速过了一遍。楼烨一贯的风格,就是电影中的人物很少,所有剧情都是围绕着三四个人转,而且清一色都是大女主,或者说剧情总是围绕女性角色而展开。《苏州河》是如此,《紫蝴蝶》亦不例外。

《紫蝴蝶》中最吃重的角色自然是日本人伊丹英彦的恋人丁慧和抵抗组织的成员辛夏,这两个名字其实是一个人,有点类似《苏州河》里周讯演的美美和牡丹。

如此重要的角色,前女友自然不会有什么希望,楼烨要选择的肯定是既有知名度又有演技的女演员,而且岁数肯定不能太大。

能满足条件的除了港台那些个著名女明星外,内地的李唐觉得大概只有张子怡和周讯,至于另外两位四小花旦,演技太差,别说楼烨了,就连李唐都看不上。当然这是常规的猜测,还要看实际情况,毕竟楼烨有时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

不过里面还有一个司徒的女朋友这个角色,李唐倒是觉得挺适合前女友的,这个角色戏份不多,被辛夏误杀,从而牵扯出司徒和辛夏之间的纠葛。

本来李唐还想着让小胖试试这个角色,如今既然前女友先提出来,呃……先到先得嘛。再者说之前小胖已经演过了《第三个人》,一碗水总归要端平的。

“有一个角色你可能合适,是女二号,但看剧本戏份不是太多,你……”

李唐话音未落,就见前女友一脸激动道:“不要紧的,哪怕就是个小配角我也愿意。”

前女友很有自知之明,她从一开始就没奢望女一号。这些年除了去年拿了个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的影后,就再也没有获得过大银幕的机会。

别看她这两年电视剧拍的风生水起,也混到了女一号,但大部分都是花瓶的角色。花姐虽然已经和目前在电影领域发展势头很足华艺兄弟达成了合作,但限于咖位,华艺兄弟同样不敢押宝在她身上,甚至连个配角都混不到。

这次听闻楼烨和上影厂合作,要拍一部大制作的电影,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前男友,正好趁着这次来上海拍戏的机会找上门来试探一下。

李唐没卖什么关子,只是稍稍沉吟了一下,便道:“我可以帮你推荐一下,不过成不成只能看你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了,我可不敢打保票,,毕竟我自己的角色还没着落呢。”

前女友连连点头道:“这个我懂,我只要有个机会就行。”

兴奋之余,她还站起来探过半张桌子,在李唐脸上重重地亲了一下,面带潮红道:“谢谢你!”

这一路走来,她深知机会太重要了,上戏、中戏、北电,还有那些半路出家的,每年一茬一茬地冒出来,有太多的演员甚至连个试镜的机会都没有。

一面是层出不穷来自新人的威胁,一面是自己向上发展面临突破的瓶颈。更重要的是自己眼瞅着马上就要奔三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再过一个月过年,按虚龄她就该三十了。都说女人三十豆腐渣,越往后可能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咖啡喝了,吃了,正事也谈了,接下来当然是重温旧梦。

前女友依旧很瘦,依旧板上钉钉,验感肯定比不上小骨架多肉的念慈妹妹,

……

中场休息,李唐叼着烟,顺手拿起前女友即将要出演的这部新戏的剧本翻看起来,但当他翻看第一页,刚看没几行就不由嗤笑道:“什么本子呀,这部胡编乱造嘛!”

“怎么了,哪有胡编乱造的,我觉得这个本子写的很好啊。要不然吴天歌导演也不可能亲自执导。”

前女友裹着浴巾,擦着头发从卫生间里出来,经过内在滋润,外在水汽蒸腾的她小脸红扑扑的,气色极好,一点儿都看不出快要奔三的人,还跟两人刚认识那会儿二十出头的样子差不多。

“再说这可是霍新的本子,你别瞎说好不好。”

“是么?”

李唐翻到封面,果然编剧一栏里写着霍新的名字,刚刚他没注意。霍新也算是熟人,老同学廖烦的女朋友,当年的热播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编剧。

至于刚刚提到的吴天歌导演,上戏导演系毕业,一度曾是上影厂著名的青年导演,九十年代中期刚出道时,就独立执导拍过多部反响不错的上影厂出品的电影。只是如今各大电影制片厂体制改革,电影不再是公家拨款,统购统销,而是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曾经名噪一时的著名青年电影导演吴天歌现在也不得不沦落到拍电视剧的境地。

再加上还有陆译、任振全、耿勒等一众当红小生加盟,这部三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可谓阵容强大。

“不过,我没瞎说。”

李唐翻开剧本跟前女友辩解道:“你看这部戏的年代背景是三十年代的上海吧,这里面四个人居然还成立什么爵士乐队,这不是想当然嘛!”

前女友不解道:“成立爵士乐队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爵士乐是美国黑人音乐,真正在美国社会流行起来是在三四十年代,怎么可能三十年代就有上海的四个小青年成立什么爵士乐队。”

“咦,这你也知道?”

“当然知道,不信你可以上网去查。”

现在早已是网络时代,查什么也方便。

前女友很看重这部戏,依旧强词夺理道:“你刚才也说了,爵士乐在美国也是三四十年代开始流行起来的,上海当时本就很洋气,还有那么多的租借,能够传过来好象也不奇怪呀。”

“得,你要这么想也行。”

李唐都懒得跟她掰扯,整个三十年代,所谓的上海的那些租借都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天下,美国人的存在感很低,甚至都不如盘踞在虹口的小日子呢。当时上海的小青年就算再时尚,崇尚的是英国和法国的文化,老美当时还是洋人中乡巴佬的代名词。

只不过现在老美无比的强大,出于慕强心理,现在不少和剧本在描写洋人和洋文化时常常会突出老美。比如现在很多电视剧拍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戏时动不动就是美国人如何如何或者美元啥的,要知道那个年代英镑才是世界货币。

李唐有点细节控,尤其是在对待剧本方面,看到类似这种想当然的,有明显漏洞的剧本就浑身不舒服。

名字还叫什么《花样的年华》,明显是在蹭王墨镜的《花样年华》的热度。

其实无论是在百老汇还是好莱坞,对于这种细节方面的把控是很严格的,从道具、服装都要符合年代的特征,偶尔出现疏忽将直接影响到整部戏的质量。

两世为人,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电影行业的羸弱。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对这个时代的中国电影几乎一无所知,说白了就是因为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存在感太低了,甚至都不如隔壁阿三家的宝莱坞电影。

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到二十一世纪初,日本电影一直是亚洲电影的代表。所以好莱坞才会有那么多的导演崇拜黑泽明。

这中间虽说曾经有过李小龙的昙花一现,如今又有程龙和李连结在好莱坞的成功,但这些都造就了老美对中国电影都是功夫片的刻板印象,如同隔壁阿三家的歌舞片一样。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后,随着棒子电影的崛起,逐渐取代了日本电影成为亚洲电影的代表。而整个那个时期,所谓的中国电影李唐能回忆起来的大概也只有张一谋导演的《长城》和有刘培强中校的《流浪地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