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291章 人物小传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291章 人物小传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程尔还未来上班,一部《第三个人》足够让他吃好几年的老本了。关键他还挺淡定,并不是说第一部长片成功了,就要趁热打铁怎么样怎么样的。相反,他拒绝了不少电影公司拍抛过来的橄榄枝。用他的话来说,他只想拍自己的电影,只是一时半会还没啥灵感。

《紫蝴蝶》的筹备组在另一栋小楼的二楼,这里李唐很熟悉,当年拍《上海纪事》时,试镜、剧本围读都在这栋小楼的二楼。

上影厂对这次和楼烨的合作很重视。自从谢晋老爷子拍完《鸦片战争》正式宣告退休后,上影厂就面临导演青黄不接的局面。所谓第五代导演彭晓莲、张建亚等人,经过实践证明都还差点。

其他的只剩下张一谋、陈大导以及凭借贺岁片横空出世的冯晓刚,但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名花有主”。张一谋和新画面深度绑定,陈大导是中影的人,冯晓刚不用说早已是华艺兄弟的招牌。

上影厂只能从第六代导演中挑挑拣拣。一开始他们看上的贾科长,也开展了一系列良好的合作,可惜贾科长第二部长片《站台》在剧本初审阶段就被电影局打了回来,通不过。合作只能流产,贾科长则继续走他地下电影的路子。

然后上影厂又把目标瞄准到楼烨身上,同样是一拍即合,但也好事多磨,楼烨第一次拿出来的那个《颐和园》的剧本,连送审都不用,厂里内部审查就给pass掉了。涉及敏感事件,这可是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红线。

好在楼烨又拿出了《紫蝴蝶》的剧本,抗日题材,尽管模糊了派别,但总算还是正面的,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剧本初审。

三千多万的投资,虽然里面还有一部分是法国电视三台的投资,但很明显这次上影厂在楼烨身上是下了重注的。

“嘿,Miss张,新年好!”

李唐刚上二楼迎面就撞上了楼烨的助理张荣。这姑娘比李唐小一岁,曾经考了两年的北电导演系都没考上,后来上了导演系的进修班。曾经作为导演助理跟楼烨拍了那部最终没有完成的纪录片《数字城市》。后来自己在京城混了几年都没有多大起色,这次被楼烨重新召唤到旗下。

“李哥,新年好!”

看看走廊上没人,李唐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精美的蓝色小盒子递了过去。

“哇,兰蔻诶!”

就算日子过得再糙的女孩子也抵挡不住香水的诱惑。

“我是借花献佛,你懂的!”李唐冲她眨眨眼笑道。

这瓶香水是前女友备下的,价值不高,就几百块钱的小玩意儿,不至于唐突。求人帮忙总要表达一下感谢,就算不成也能结下一个善缘。

张荣了然,欣喜地把香水揣进兜里,嘻嘻一笑道:“放心吧,简历我已经给导演了,导演暂时没说什么。”

“好,谢谢啊!哦,导演在吧?”

“在,奈安姐和马姐都在。”

楼烨去年已经结婚了,妻子就是张荣嘴里的这位马姐。两人岁数差不多,京城大院子弟,毕业于北广,也就是现在的传媒大学导演系,后来又留学去了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电影导演专业,回国后拍过几部纪录片。

楼烨之前的那个《颐和园》的本子,最初就是出自她的构想。也算是志同道合吧。

“烨哥,安姐,嫂子,新年好!”

李唐推开会议室的门,里面开着暖空调,暖烘烘的。三个人围着一张实木会议桌坐着,剧本翻开着,还有几张零散的分镜头的素描,一看就是楼烨的手笔。

李唐一直挺佩服这些会画画的人,因为他们总是能把剧本上的文字活灵活现的用图画展现出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而不是你脑子里明明有想好的画面,却还要费半天的劲儿解释给别人听。

“新年好!”

楼烨照例惜字如金,带着温煦的微笑朝他点点头。

“李唐来啦,新年好!”

马姐倒是很热情,她知道两家是世交,关系不一样。而且她和楼烨结婚时没有大操大办,只是亲朋好友聚了聚,自家公婆还特地邀请了李唐的爸爸李国庆。

她起身就张罗着给李唐泡茶。

奈安则一如既往,笑眯眯地看着他道:“老板做的怎么样?听说你现在搞大了!”

“没有,就是看798那边的房子便宜就多租了一些。万一以后混不下去了,还可以当当二房东。”

“伱就不怕将来拆迁啊?”

“不怕,反正没几个钱。再说了就算拆迁多少也会有点补偿不是,吃不了亏。”李唐笑道。

同时朝奈安眨眨眼睛,示意情况怎么样?

奈安则回给他一个无奈的眼神,很明显至少在男一号人选上楼烨还举棋不定。

楼烨正低头在纸上点点画画,倒是端着茶杯走过来马姐看到了两人的眉眼官司,她并没有点破,只是微微一笑:“李唐,喝茶!”

“哦,谢谢嫂子!”

李唐忙站起来接了。

说起来他对这位马姐并不熟悉,只是年前上楼伯伯家送年货时匆匆见过一面,四方脸、高颧骨、薄嘴唇,咋一看这人好象挺厉害的,面相上带着几分刻薄。但待人接物倒是非常热情客气,操着一口京片子,说话也挺好听的。

李唐没多啰嗦,直接就从挎包里拿出一沓稿纸递过去,道:“烨哥,这是我写的人物小传,你先看看,合不合适?”

跟楼烨打交道用文字其实是最合适的,不然你说了半天他除了保持和煦微笑一点反应都没有总会很尴尬。

稿纸挺厚的,足足有十几张,算起来起码有上万字。当看到剧本决定要争取司徒这个角色时,他就已经开始揣摩这个人物,断断续续也写了不少的心得体会,这次趁着春节休息的时间,花了四五天的工夫把完整的人物小传给整理出来,还是手写的,尽管他的字还有点上不了台面。

楼烨看的很仔细,一万多字足足看了二十来分钟。

“你为什么要强调司徒小时候读过私塾?”

“这是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所决定的,当然还结合了后来司徒这个人物所经历的事情……”

李唐侃侃而谈。

理由很简单,他对司徒这个人物的理解是出身于上海周边的地主家庭,而且多少还带有点书香门第的意思。这一点他是把原身的爷爷作为参考对象,因为书香门第才会又读书的传统。

司徒显然要比原身的爷爷更出色,后来他上了新式中学,又很可能考上了上海的大学,会说英语,如此才能在洋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够穿西装打领带。

而地主家庭出身,至少说明家境不错,毕竟读书是需要花钱的,更重要的是和剧本中人物能够住得起带卫生间和抽水马桶的高级公寓相吻合。

同时参考时代背景,司徒应该是一九一零年左右生人,到了进学的年龄,民国建立没几年,新式的小学很少,更多的还是私塾。之所以强调私塾是因为司徒在后来的种种事件中他没有选择当汉奸而是毅然反抗,虽然从中有很多的无奈,但更重要的是他心中还有家国情怀,有忠义礼智信。而这些都是儒家私塾教育的传统。

关于司徒在剧情中显示的忧郁的性格,固然有遭遇深爱的女友在自己面前死去的打击。另外李唐还设计了司徒这个人物幼年时曾失去过母亲,父亲之后又续了玹。

这种背景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来说总会心思敏感,同时为了摆脱原生家庭,选择努力读书。那个年代上新式中学,无异考上秀才;考上大学,跟考上举人差不多。

大部分生活优渥的子弟,一般很少能这么吃苦。毕竟科举制度早已消亡,读书再也不是当官的唯一途径。原身的爷爷就是这种情况,读到中学毕业已经很不错了,最后也只能继承家业继续当地主。

能够闯荡上海滩并且还能在洋行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那才是有出息的人。

也正是因为他很小就失去了生母,对继母又不亲,也使得他对爱情格外向往,对所爱的人往往爱得更深,也更懂得珍惜。

这也能从中理解,为什么女友的被害对他的打击会这么大,甚至会为了复仇而不顾一切。

人物小传就是这样,剧本中展示的可能是人物生命历程中的一小段。而人物的性格,包括他在剧情中的爱情、生活,遇到事情时他的心理变化,所做出的选择,都是有他从小到大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等等各方面息息相关的。

只有充分发掘人物的成长历程才能把这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而不是说看了剧本之后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楼烨刚才看的很认真,此时听的很认真。作为导演,他看中的不是什么所谓的演技,有演技的演员一抓一大把,他更看重的是演员对人物的理解。

毕竟《紫蝴蝶》不是之前的《苏州河》,他可以事先不给演员剧本,随心所欲地拍。这么大投资的项目,必须要有完整的剧本,按照正常的流程来拍。

李唐总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旁人还没有看到剧本的时候,他已经把人物给吃透了。

在楼烨的脸上你很难看到他的表情变化,只有眼中偶尔闪过的一丝光亮,才能看得出他对李唐这番长篇大论的人物分析精彩之处的惊喜。

李唐的话音一落,马姐率先拍起手来,同时惊喜道:“李唐,分析太到位,你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司徒,我听的都有画面感了。”

《紫蝴蝶》虽然是楼烨早期的编剧作品,但自从她加入创作团队之后,和楼烨一道对剧本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对剧本的理解很深,就格外有共鸣。

而奈安虽然跟着马姐一起拍手,但她对李唐这种早已习以为常了。毕竟她作为李唐曾经的经纪人是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地位,甚至还充满了自豪。

她一边拍手一边还挑衅地朝楼烨看了看,意思很明显,似乎在说:我挑的人没错吧?

楼烨则羞涩地笑了笑,算是一种认同吧。

说的口干舌燥的李唐则小口小口地喝着温热的茶水,还别说这茶叶不错。

他对这篇人物小传,包括刚刚阐述的对人物的理解是有充分信心的。一方面他对司徒所处的那个时代包括出身都比较了解,原身的记忆中小时候老李没少给他讲那位从未谋面的爷爷的故事。

对于老李来说也算是一种缅怀吧,毕竟曾经祖上是阔过的,而他却生不逢时,从未享受过,甚至还此受到牵连,自懂事开始就吃了不少苦,狗崽子帽子一扣就是十几年。

也正是来自于这种记忆,才会让他对司徒这个人物成长经历和性格养成的设置更合理更有说服力。

其实楼烨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或许一开始并没有过多的联想,就是想写这样一个人物,但仔细深究的话,就会发现他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其实也是源自于楼烨本人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因为从楼伯伯那里算,他们楼家也不是什么好出身,毕竟那个年头只有富裕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大学,才会有条件喜欢奢侈的艺术。

“你对伊玲这个人物是怎么理解的?”楼烨又问道。

伊玲是剧本中的女二号,是男一号司徒的女友。

之前李唐已经通过张荣向楼烨推荐了自己的前女友,此时听到楼烨发问,他顿时眼睛一亮,忙道:“我觉得伊玲应该是上海本地的一个女孩子,家境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中等偏上吧,家应该住在租借区中的石库门房子里,独门独户的那种。她很聪明,记忆力很好,文化水平应该是中学毕业,或者读过教会学校,懂一些简单的英语或者法语的交流。她有个哥哥或者要好的同学家里的亲戚跟司徒可能是一个学校的,跟着参加他们的同学聚会时认识的司徒,中间可能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使得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他之所以能得出这些分析,完全是来自于剧本中伊玲的职业是电话公司的接线员。

因为在那个时代电话公司绝对算得上是高科技公司,而且在上海这种公司往往都是被外国人垄断的,公司地址毋庸置疑,法租界、公共租界都有。作为人工接线员肯定要会一些外语,聪明、记忆力好是人工接线员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而且在那个女性很少有合适工作的年代里,电话公司接线员绝对算得上是金领,比端药打针的护士更加吃香,这也决定了伊玲这个人物家庭环境。

这次楼烨倒是频频点头,听完后还难得跟李唐开玩笑道:“所以你才会推荐那谁……哦,李彬彬来演伊玲这个角色?”

“没错!如果我来演司徒的话,我当然希望她来演伊玲这个角色。”李唐连忙跟上道。

伊玲这个角色应该说是男一号司徒付出情感最多的对手戏人物,之后司徒做的所有事都是基于他对伊玲的情感。

听到他毫不掩饰的话语,楼烨稍稍沉吟了片刻,便道:“那如果方便的话,你把她带过来看看吧。”

“方便,肯方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