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327章 润物细无声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327章 润物细无声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完仲村亨的苦恼,李唐迟疑了一下,又回头看了看张子怡。小张同学却笑眯眯地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这姑娘估计是闲着也是闲着,乐得看热闹。

刚刚两人一直在看拍摄情况,还私下里进行过讨论。表演永远都不会是千篇一律的,都会有自己风格。仲村亨的问题可能就出在他太过紧张或者说是有点太端着,尤其他在镜头里一路走过来,让人感觉和周边的环境以及忙碌的群众演员格格不入,不象个工程师,倒是像个军人。

张子怡也有同感,她觉得仲村亨的表演痕迹太过明显,就是那种太想演好了,反而落了下乘。

总之一句话:不够松弛。

表演就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打个比方,比如港台演员和内地演员的表演,差别就很明显。港台演员尤其是香港演员的表演让人一看就特别生活化,而内地演员总感觉有些端着,或者舞台痕迹很重。

其实这是不同的表演环境造成的,香港演员本身资源就充足,从七十年代中期一直到九十年代,都是香港影视行业的黄金时代。而内地演员因为影视资源匮乏,大部分都是在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而香港演员那种所谓生活化表演,拍拍电视剧可能无伤大雅,但真正放大到大银幕上短板就出来了,他们的表演往往流于表面,没有内心戏,看着就很虚。

相比之下有着扎实基础的内地演员在这方面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往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传递内心的情感。

如果二者同框,你就发现特别别扭,就好像不在一个体系中表演。

原因就在于香港演员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学习,比如所谓的“香港明星的摇篮”无线训练班,区区几个月,不可能学到太多的理论知识,他们往往都是在实践中摔打磨练出来的。缺乏理论支撑,就好比基础没有打好,更别提台词、形体等方面的功底了。

其实香港电影或者电视剧传入内地,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都是配音的。要知道配音的都是专业的配音演员,等于就是二次塑造人物,再配合上他们生活化的表演,让内地观众看了难免耳目一新,从而得出所谓演的好的结论。但真正听到他们的粤语原音,往往就会让人出戏。

还有就是形体方面,现在很多的港台电视剧都是古装戏。所谓古装戏在表演中是很有讲究的,最简单的就是一个走路姿势,比如演一些当官或者皇帝的角色,港台电视剧中演员走路好象跟大家平时走路没什么区别,现代而随意。

如果让科班出身的内地演员来演绎,那肯定是小四方步,上身很稳,几乎不会摇晃,且走起来非常有气势。

至于说类似焦黄老师在饰演康熙时形体方面采用中国古典舞的形态;亦或李雪键老师在饰演宋江时的小碎步疾走,那都是在表演上的升华。你拿这种讲给那些没啥理论基础的香港演员听,他们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

当然香港演员并非全都一无是处,也有个别天分很高的,比如千人千面的高个儿Tony Leung;内心戏全写在脸上的矮个儿Tony Leung;百变妖姬Maggie Cheung,以及喜剧大师Stephen Chow等等。这些人大概跟内地的周讯、靓仔青差不多,都是老天爷追着喂饭的那种,肯定不是靠所谓的系统学习或者后天努力就能打败的。

李唐其实不太愿意对别人的表演指手画脚,一来跟对方不熟悉,交浅言深不太好;二来对方毕竟比自己大好几岁,且还算有头有脸,怎么说呢,就是不太好好为人师。

不过他也蛮同情对方的,因为他知道楼烨这个人吧,现场拍摄时总喜欢一个人待在一间小房子里盯着监视器,话很少,也不给具体意见,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实际上真要他说,估计也说不出个四五六来。说白了就是他心里也没底,就是想通过演员一遍一遍的表演找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

而初次跟楼烨合作的这位小本子显然还无法适应楼烨的这种拍摄方式,或者说以他的能力还不足以达到楼烨所需要的各种可能的表演。

看着对方一脸诚恳,眼神充满了渴望,李唐还是心软了,招呼对方坐下,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帮他细细分析了一遍。

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让他放松,别多想,忘掉以后所要扮演的特务的身份。他目前的身份就是一家日资铁厂的工程师,和厂里的中国工人相处融洽,还有一个心爱的中国女朋友,下班后马上就要见面,心情兴奋,步伐轻快……

仲村亨听着连连点头,可听完之后却还是一脸为难,欲言又止。

还是那句话:说起来容易,真要演出来还是要考验自身的演技。比如心情兴奋,作为一个日本男人一般不会喜形于色,那么如何表现出来?

还有忘掉特务的身份,可是他之前研究人物的时候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潜伏在中国的特工,一不留神就会带出来。

在仲村亨结结巴巴,非常羞愧的阐述中,李唐听明白了。他突然发现之前拍《苏州河》时楼烨不让他和周讯看剧本,每天开拍前就这么几张纸是有道理的。就是不让自己和周讯因为身份变换太快,影响到表演的状态。

仲村亨毕竟是偶像出身,表演基础薄弱,光凭一张帅脸,一味的装酷,是演不好戏的。

李唐沉吟片刻,最后只能道:“这样,我来帮你演一遍吧。”

算了,帮人帮到底吧。整整两天了,他在现场看着也难受。

仲村亨一听顿时大喜,连忙站起来深深鞠躬道:“李桑,太感谢了!”

刚刚李唐说的这些他都能听明白,可他没有自信能演好。但如果李唐愿意示范一遍,那真的是求之不得,照葫芦画瓢呗。

在两人交流的时候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早就过了,从小黑屋里走出来的楼烨的并没有催促,而是跟执行导演两个人点了根烟,一直在旁边安静地等候。他一向很鼓励演员在现场有创造性的发挥,希望能够得到是自己眼睛一亮的镜头。而负责拍摄同步纪录片的曾建则把刚才这一幕完整地记录下来。

大家都是有经验的演员,在拍摄现场对于身边无处不在的同步纪录片的镜头早已习惯,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就算有一些不妥的画面最后删了就是了,最后能够呈现给观众看的肯定是最好的一面。毕竟这是要帮助电影宣传的,不可能把不好的东西展现出来。

本来李唐就是想在休息区给仲村亨示范一遍,但楼烨听闻顿时来了兴趣,连忙走过来道:“李唐,来来来,现场试一下。”

说着,不等李唐回应,直接就吩咐执行导演:“让各部门准备,实拍!”

李唐听的一愣一愣的,本来导演发话,现场试一下可能效果更好,但是实拍干什么呀,难道说胶片多的烧得慌?

等他正欲开口之时,却见楼烨扭头就走,拿着对讲机又钻进了他那间小黑屋。而执行导演则催促道:“李老师,换一下衣服吧。”

“啊……哦,好!”

既然要实拍肯定要换衣服的,现场的化妆师则抓紧时间拿着颜料在他脸上涂抹了一番。

虽然不太清楚楼烨的脑回路,但李唐也无所谓,反正烧的不是他的钱。

虽说现场实拍一条,可能会烧掉一本胶片,大概一千多块钱,但是现场近两百号人齐齐调度起来,这个成本是很大。

现场近两百号人,一半是剧组的工作人员,另一半则是当地找来群众演员,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所有人都需要化妆,换上代表那个时代的戏服。

这些群众演员,大概除了老人和孩子,几乎全是下岗工人。副导演有意挑选,不少人曾经就是这家倒闭的钢铁厂的工人,翻砂的演翻砂,烧锅炉的演烧锅炉,除了一开始稍微有点紧张和不自然,待熟悉后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而且这边群众演员的人工比横店和车墩影视城便宜多了,每天十块钱,管一顿盒饭,报名的人趋之若鹜。

一切准备就绪,李唐朝高炉走去,一路经过群众演员扎堆的地方,就听到他们在窃窃私语。

“咦,怎么换人了,那日本子呢?”

“哇,是令狐冲诶!”

没办法,谁让《笑傲》太过深入人心。

“我昨天就看到了,他跟张子怡坐在一块儿唠嗑呢。”

“哎,伱说他跟张子怡……”

好吧,广大人民群众的八卦实力还是很让人敬佩的,李唐不由加快了脚步。

爬上冒着蒸汽的高炉,走到设备的后面,他举手向地面上正在仰望的执行导演示意了一下。

“好,各部门准备……开始!”

随着一声开始,李唐从设备里钻出来,先是长长吸了一口气,拍拍身上的灰尘,两眼没有目的性地朝四周看了看,然后拿起包背上肩头,沿着钢铁扶梯从上面走下来。

他走的很放松,这条陡峭的钢铁扶梯爬上爬下他已经走了无数遍,甚至都不用注意脚下,随意间每一步都走的很稳。

从出现在镜头前,到沿着钢铁扶梯走下来,在小黑屋盯着监视器屏幕的楼烨终于露出了笑容。

别看楼烨在公开场合好象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看起来很严厉,其实他是个很羞涩的人,只有在独处时才会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

而同样在现场盯着李唐的仲村亨,一边看一边嘴里还在念念有词:“那路或多(怪不得,原来如此)……”

这会儿他终于知道李唐嘴里的“松弛感”是什么意思,动作、表情一切都看上去那么自然,没有丝毫表演的痕迹,活生生就是一个刚刚从高炉设备里钻出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背着包下班的工人。

随着李唐走到地面上,摄影师王钰扛着摄影机一路跟拍。

拍楼烨的电影有个好处就是你不必在意摄影机镜头在哪里,会不会走出镜头这些问题,你只管专注自己的表演就行。

李唐看了两天,拍摄路线早就看熟了。路线虽然是恒定的,但李唐有意忽略了仲村亨之前的表演。因为这场戏在剧本上只有一句话“1928年,满洲。钢铁厂的工程师伊丹英彦从厂里下班,他的中国情人丁慧在等他。”

短短一句话,用楼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能演,演一个小时都没有问题。

但李唐并不想搞的太复杂,因为群众演员是根据仲村亨的路子排练好的。比如李唐从高炉上下来,迎面碰上来两个中国人,戴着帽子,衣服干净,身份大概是雇佣的中国管理人员。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身份,这两位管理人员看到日本人就格外客气,甚至用谄媚来形容。

两个群众演员,让开路的同时,摘下帽子向李唐鞠躬,李唐同样回了一个鞠躬,动作很标准,只是鞠躬的幅度明显要比两位群众演员小一些。然后理所当然地朝着两位群众演员让开的路继续往前走。

伊丹英彦是个日本人,他找了一个中国情人,平时对待中国工人也是客客气气的,在中国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好的日本子,但是作为日本人的优越感是刻在骨子里的。

比如鞠躬的幅度小,对中国工人让开道路理所当然的态度,无不透露着他作为日本人的优越感,同时也反映了他的虚伪,为下一步成为日本特务埋下了铺垫。

这才是楼烨对李唐最满意的地方,表演细节的把控非常准确,而之前仲村亨的表演可能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拐弯走过粉尘飞扬,火光冲天的炼钢车间,李唐脸色如常,只是在走进车间前拿围在脖子上毛巾捂住了口鼻。而不是象仲村亨的表演,每一次总会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这是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走过了无数次,这有什么可皱眉的呢?

不过在走过炼钢车间的时候他和仲村亨一样加快了脚步,只是当他走出车间,拉下蒙在脸上的毛巾时,又长舒了一口气,然后继续往前走,不过走路速度如同在走过炼钢车间时那样依旧不变。

因为这是他急于想见到自己的中国情人的迫切心理。包括迎面再次遇上一群中国工人,因为伊丹英彦是好的日本子,大家都愿意跟他打招呼。

他也露出笑脸道了一声:“再见!”

匆匆擦肩而过。

走出厂门口,那里支着一台摄影机,他直直地朝镜头走去,一直走到镜头前,停下脚步,顺手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然后四处看了看,看似在寻找,神情依旧波澜不惊……

“好,非常好!”

对讲机里传来楼烨略显激动的声音。

现场的执行导演拿着扩音喇叭及时喊停,而几乎与此同时,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现场的幕后工作人员都是见多识广的,刚刚李唐的这段表演和之前那日本子的表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在拍手的同时,甚至内心纷纷都生出了一股自豪感。

不光是现场的工作人员,包括候场的张子怡和看的异常认真的仲村亨,也都在拍手。仲村亨神情激动,鼓掌特别热烈。

日本人一贯慕强,如果你演的跟他差不多,他心里可能会一百个不服气,但是你明显要比他演的好的多的多,那么他就彻底服气了。

就好比美国爸爸把他打败之后,纵然爸爸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是亲爸爸。爸爸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是一样的道理。

张子怡倒是神情淡然,可能在她眼里李唐的表演固然精彩,但作为威尼斯小影帝、金鸡奖最佳男配来说,这就是他的基操。

其实表演说到底就是要走心,李唐的这段表演没啥设计,就是走心,一路走来,有下意识的作为日本人的优越感,又有想见到情人的迫切心理,不用夸张,不用刻意,润物细无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