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332章 深藏不露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332章 深藏不露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曾佳又从包里拿出一份简历。

李唐见状,不由讶然道:“怎么,还有啊?”

“不是。”

曾佳摇摇头递过来道:“哥,合适的男助理不太好找,我暂时先帮您物色了一个女助理,您看看。”

“哦。”

李唐迟疑着拿过来,先看了看照片。一个短发的姑娘,长相一般,有点瘪嘴,皮肤倒是挺白的,微笑的表情能看到脸上有两个酒窝,显得有点可爱。

再看看下面的简历,赵洛瑶,京城人,二十三岁,大学本科学历,公关管理专业,倒是挺适合搞人际关系的。

本来他不愿意找女助理就是担心有什么风言风语,同时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你说大家朝夕相处的,万一哪天喝多了,或者没忍住啥的,搞出事情来很麻烦。

不过简历上那姑娘明显没有长在他的审美点上,如果不是两人困在荒岛上,大概率不会发生某些不可告人的故事。

而且以他现在的咖位,不是说为了装逼,单纯从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确实需要一个助理跟着。加之出于对曾佳的信任,他稍稍沉吟便点头道:“行吧,你让她过来先试试。”

“工作室那边还有些工作要交接,下周一我让她直接到蓝京跟您会合?”曾佳把桌上的简历收起来道。

李唐现在的工作行程是下周一到蓝京和从东北转场过来的剧组会合,到时将在蓝京的浦口火车站拍摄车站刺杀的戏。

浦口火车站是如今国内依旧保存完好的建于晚清民国初期的火车站,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大家都熟悉的那篇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所描述的“我去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的场景就发生在1917年冬天的浦口火车站。

“好的!”

李唐又随口问了一句:“她在工作室做什么工作?”

从年初开始工作室一直在陆陆续续招人,流动性挺大的,用曾佳的话来说只有用过才知道合不合适,所以很多人可能连试用期都没过就被辞退,又或者不能适应工作室那种高压的工作氛围,主动选择理智的。如今能够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经过考验,属于抗压能力比较强的那种。

正因为如此,李唐到目前还没有认全自己工作室的所有员工。

“她目前正在跟《开往春天的地铁》的后期制作。”曾佳道。

“哦对了,这后期做的怎么样了?”

曾佳尽管早已习惯了自己老板这种甩手掌柜的做派,但此时还是忍不住暗暗叹了一口气:心真大!好歹这也是一部工作室占有两百万投资份额,还是您亲自主演的电影,难道就这么漠不关心么?

不过现在她无力吐槽,因为老板的这种做派也是对自己的信任,同时她才常常会告诫自己别飘,老板的信任并不是对自己的放纵,自己没有一分钱的工作室股份,老板如果想换人,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一个做大事的人,一定要头脑清醒,一定要清楚自身的定位。她平时很喜欢看一些权谋、商战类的,在情节中一般看不清自己定位,恃宠而骄的人,通常是没有好下场的。

她平复心情认真汇报道:“目前在配乐和剪辑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把具体问题罗列之后,曾佳最后道:“现在工作室正在配合张导解决问题。”

如今已经是六月末了,离威尼斯电影节报名时间的最后截止日期顶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剪辑这东西粗剪版相对容易,但要剪到九十分钟的一百分钟的成片难度就高了。不光是个取舍问题,还关系到整部电影的质量。另外就是配乐,这种是需要根据电影的内容进行创作的,跟主题要吻合,时间紧任务重。

李唐听完沉吟道:“配合就是配合,千万不要喧宾夺主。另外这里的利害关系他们肯定心知肚明,能不能成事就看他们自己了。”

张一百、刘奋斗他们这帮人才华是肯定有的,不过他们这帮人看似清高,其实追求的就是名和利。只是现在还没有达到名利双收的那种层次,才故意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

一年一度的威尼斯电影节肯定是他们所要追求的,也许太想成功了,在机会面前反而显得缩手缩脚。说白了就是有点小聪明但缺乏波澜不惊的大格局。

曾佳迟疑了一下,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点头道:“知道了,哥!”

李唐知道曾佳担心的是生怕错过威尼斯电影节,毕竟珠玉在前——去年《第三个人》就是在威尼斯获得成功的。

于是便笑了笑安慰道:“没事,他们现在肯定比咱们更着急,这么好一个机会怎么可能放弃呢?放心吧,就算错过威尼斯电影节,还有巴黎国际电影节。”

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对于张一百、刘奋斗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荣誉,如同那些没有获奖的导演常说的那句话“走到威尼斯(戛纳、柏林)就是胜利!”但对于李唐来说,只要能收回投资,只要能挣到钱就行。

一般来说,类似这种爱情题材的电影在欧洲或多或少总会有点市场,再加上国内聊胜于无的票房,估计收回投资问题不大,弄不好还能小赚一笔,所以他一点都不担心。

曾佳之前是关心则乱,毕竟是工作室独立后参与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总想做的完美。但此时听李唐这么一说,想想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遂笑道:“那我以后就盯着钱,免得被他们花冒了,别的就随他去了。”

正事谈完,气氛变的轻松起来。李唐又随口问了一些关于赵洛瑶的情况,听到曾佳对她的评价不错,也就点点头表示认可。

其实他没必要问,既然曾佳把她推荐给自己,肯定是经过多方考察和经受过考验的。

“伱晚上几点的航班?”李唐又问道。

“七点一刻。”

“啧,这个时间挺不巧的……我送你吧,顺便请你在机场吃个饭。”李唐想了想道。

七点一刻的航班,起码要六点半之前赶到机场,而且从这边到浦东机场路上差不多需要一个小时,正好是饭点。

曾佳很开心,自家老板总算有点良心。但她还是笑着婉拒道:“哥,不用麻烦了。再说干嘛到机场吃饭呀,贵的要死。反正上了飞机还是飞机餐呢,对付一口就行了。”

李唐看到曾佳随身除了一个公文包还带着一个大号的双肩包,不由道:“你房间退了?”

“嗯,上午出门的时候就把房间退了,省的来回跑。”

“行李箱没带?”

“就过来两天,带着麻烦。”曾佳拍拍旁边双肩包笑道。

李唐抬头看了一眼咖啡馆里挂着的时钟,已经快下午三点了。他突然招手让服务员过来买单,结了账便站起来道:“走,跟我走。”

“哥,干嘛去呀,我一会儿就该机场了。”曾佳忙道。

她原本打算就在这边消磨到四点钟,然后打个车直接去机场。

“没事,跟我走。”李唐笑了笑,卖着关子道。

曾佳不明所以,只能站起来背上双肩包,一手拎着公文包跟着李唐走出咖啡馆。

那辆幸福90就停在外面,李唐戴上头盔又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个头盔递给曾佳道:“戴上。”

在市区里开摩托车毕竟要戴头盔,他的两辆摩托车都是沪A黄牌,除了不能上高架,哪儿都能跑。而且随着禁摩力度的加大,他当初只花了七八千块钱的摩托车牌,如今据说已经涨到快三万一块了,差不多每年翻一个跟头。

曾佳拎着公文包戴头盔不方便,李唐索性帮她戴上。

“上车!”

李唐启动了摩托车。

曾佳今天幸亏穿着长裤,连忙跨坐到后座上,碍事的公文包夹在两人中间,就没办法拉车座上的皮带,曾佳索性就把身体往前靠,双手搂住李唐的腰。

李唐后腰上顶着硬邦邦的公文包,轰了两下油门,摩托车就蹿了出去。

曾佳还是第一次坐李唐的摩托车。

后背真硬,撞得有些生疼,同时曾佳又忍不住脸上一阵阵的发烫。

沿着市区的道路一路往东,最后一直开到南浦大桥下面的黄浦江边。神情早已恢复正常的曾佳心里虽然纳闷,但还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

陆家浜路的尽头就是轮渡站,李唐开进轮渡站,在售票口停下车来。

曾佳赶紧下车,看了看周围,好奇道:“还要坐轮渡啊?”

虽说摩托车也能过大桥,但李唐觉得还是坐轮渡更有意思一点。

别看曾佳在京沪两地往来频繁,但李唐知道她从未真正感受过这座城市,都是在忙于工作,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摆渡费一个人两块,外加摩托车四块,一共八块钱。

买完票,正好对面过来一辆轮渡靠岸,行人、自行车、助动车熙熙攘攘下船,跟菜市场一样很热闹。

人车下完,这边就放了。李唐跨上摩托,招呼正好奇地四处张望的曾佳上车,直接开上了渡轮。

上了船,摩托车熄火停好。

六月末的天气很热,好在江风扑面,颇为凉爽。曾佳则一脸兴奋地看着滔滔江水,嘴里还啧啧道:“这就是黄浦江啊,水很黄嘛!”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高冷的白领丽人,更多的像是一个活泼的小女孩。

作为一个西安人,工作生活在京城,难得看到如此的大江大河。这可能还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坐轮渡。穿行在高耸的南浦大桥下面,远处就是巍峨的东方明珠和八十八层的金茂大厦。

只是时间很快,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对岸的浦东南码头。

船靠岸时,两人坐上摩托车,待船停稳,挡板放下,李唐发动摩托车一马当先。坐在后座的曾佳还在恋恋不舍地望着后面的轮渡,嘴里嘀咕道:“轮渡也挺方便的。”

想想十年前,市区的黄浦江面上没有一座桥,全靠轮渡过江,也难怪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用浦东一间房”的民间传说。

相比道路拥挤的浦西,刚刚开发十年的浦东道路崭新开阔,到处是建筑工地,一片热闹建设的景象。此时摩托车的车速从浦西的二三十码加速到了四五十码,沿着龙阳路到龙东大道一路继续往东,足足开出去了十几公里,早已开出了市区的范围,道路两边出现了大片农田,就见李唐终于右拐往南。

当曾佳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抬头看到庞大的机身起降的时候,她终于知道这边已经离浦东机场不远了。

往北经过一大片农田,再经过一片工业区,就进入了一个城区,看起来挺热闹的。

“这里是哪儿呀?”曾佳看着左右问道。

“川沙!”

“川沙?”

曾佳对这个名字毫无概念。

“这里以前是一个县城,现在都并入浦东新区了。”

李唐一边开着摩托车在城区道路上穿梭,一边大声跟后座上的曾佳解释。

川沙和李唐的老家一样,都是一座老城,核心的老城区都有一圈护城河。不多时,摩托车拐进一条热闹的老街,在一家看起来有点年头的饭店门口停下来。

这一刻曾佳终于明白了,自家老板大老远的把自己带到这里来,就是要在上飞机之前请自己吃顿饭。

说实话,这一刻虽然没有鼻子酸溜溜那么夸张,但至少心里很感动。

“哥,谢谢你!”

李唐则笑呵呵道:“说好了要请你吃饭的,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吧。正好想起来这里有家饭店不错,就是这家!白斩鸡、红烧甲鱼,还有一些小海鲜味道都相当好。而且这里离机场很近,一会儿吃完饭过去用不了一刻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