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339章 再来一条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339章 再来一条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洛瑶很早就过来了,估计是来叫李唐起床的,只是她来的晚了点,李唐此时早已起床,出门跑步去了。等他回来,发现小赵就等在门口。

她虽然手里有房卡,却并没有自己进去。或者是之前开门进去了,发现屋里没人,就又出来了,故意等在外面给老板一个好印象。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说明小赵还是很有分寸的。

至于说前女友,昨晚过完瘾之后就回自己房间了。有些事情不能太过放在明面上,就算大家都心知肚明,也要懂得收敛。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大致意思是“秀恩爱,死得快!”

就象今天早上,万一被李唐的新助理赵洛瑶撞破,总归会有点尴尬。

小赵作为助理还是蛮称职的,根本用不着李唐吩咐,趁他洗澡的工夫,已经下楼把早餐端了上来,都是他平时爱吃的,不用问肯定是曾佳之前就已经跟小赵交代了他的生活、工作以及饮食方面的习惯。

先前看到李唐穿着运动短裤和跨栏背心汗津津地回来,小赵甚至还在心里琢磨以后每天早上要不要陪老板一起去晨跑。

只是稍稍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和毅力,她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吃过早餐准备出门,小赵跟其他助理一样,背着个大包,里面什么干纸巾、湿纸巾、酒精棉片、便利贴、记号笔、牙线、漱口水、驱蚊液、小风扇、藿香正气水、小台灯、防晒喷雾、碘伏棉签、润唇膏、卸妆水等等一大堆东西,甚至还有装着胃药、咽炎片、止痛片、跌打损伤药等常用药物的急救包。

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一应俱全,有备无患。

李唐平时出现场自己也会背个包,里面放着剧本、水杯啥的,天气凉的时候他会在杯子里泡点冬虫夏草或者枸杞啥的,毕竟年轻不进补,老来空悲切。

养生就早不就晚。只是蓝京这边现在太热,泡着捂一天容易馊掉,就随便带了两瓶水。

对于喝水,李唐没啥讲究,什么农夫山泉、乐百氏、娃哈哈都行,只要宾馆或者剧组有,就随便拿两瓶。不过他也见过装逼的,国产矿泉水一律一碰,专门喝那种进口的法国依云水,十几二十块钱一瓶,真的是有钱烧得慌。

有本事你干脆别吃饭了,即便是五星级酒店做出来的饭菜那用的也是自来水。

“李老师,您看还需要带点什么?”临出门前,小赵又特地问了一声。

“没了。”

其实李唐以前没有助理在身边的时候,就自己包里这点东西,就算有什么没有带,克服一下。所以有时候他也在想,所谓明星耍大牌啦,各种臭讲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身边人给掼出来的。

今天出门很早,而且主要演员就他一个,小张同学、前女友、小本子,包括昨晚刚刚赶到的冯元征老师,他们的戏有的安排在下午,有的则是明天的戏。

车站这场戏的戏眼在李唐身上,主要演员是张子怡和前女友,小本子和冯元征老师更多的是背景板。

七点半,李唐比预计的八点钟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浦口火车站。一般提前二十分钟或者半小时到拍摄现场是他的习惯,不是说凸显自己有多敬业,而是时间宽裕能使自己更加从容一些。

现场的工作人员和一百来号群众演员早早的都已经到了,化好妆、换好衣服,在副导演的指挥下进行排练,熟悉各自的走位。毕竟早上还是比较凉快的。

“张老师,王老师,早!”

李唐钻进车站临时辟的化妆间,里面有两人正在化妆。

这两位是江苏人艺的演员,分别出演杀手和跟司徒接头的抵抗组织的成员,都属于龙套角色。

这两位年纪都不大,三十岁左右的样子,一个是中戏正经科班出身,一个则是江苏人艺学员班出身。

在此多说一句,其实最早各个省都有人民艺术剧院,简称“某某人艺”。比如之前和李唐合作过《押解的故事》中的戈志军戈老爷子是陕西人艺,比如李唐现在供职的上海话剧中心,前身就是由上海人艺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合并而成。

只不过后来随着各个省的人艺逐渐式微,有的合并,有的消亡,而京城人艺则长盛不衰,最后“人艺”就几乎成了他们一家的专属称呼。

没办法,谁叫人家的京城呢!最早京城的定位是政治文化中心,进入新世纪后又逐渐发展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文化这个词始终都在,人家是有政策的,有虹吸效应。而不是象上海,以前叫经济文化中心,如今又被成为经济金融中心,就少了文化两个字。

相比之下,江苏人艺还算不错,毕竟地处金陵,六朝古都,文化底蕴还是有的。他们现在的情况和上海话剧中心差不多,演员大都是领死工资,然后单位有演出任务时,有排练和演出补贴,没事的时候可以出去拍拍戏,拍拍广告,配配音,亦或演小品啥的,挣点外快。

这是大部分演员的常态,毕竟能成为明星是极少数的。

“李老师,早!”

这两位也很客气,昨天大家都见过。

象他们这种,行话叫“大特”,就是相对戏份比较重的特约演员,拍个一两天,片酬在一两千块左右。李唐还未穿越,原身就常干这种活。

化妆也简单,因为妆之前就定好了,包括戏服都是提前定做好的,主要是脸上涂上一些油彩防止反光。另外李唐经过一个冬天的保养,加上之前拍的《开往春天的地铁》大部分都是室内戏,养的比较白,化妆师还特地在脸上涂了一些颜料,比原先黝黑了几分,看起来更贴合那个时代人物的特征。

软沓沓的全棉质地的白衬衫,不是当下那种纯白,更像是穿久了略微微有些泛黄的那种,一条黑色细长的领带松松垮垮挂在脖子上。

天气热,外套根本穿不住,一件浅灰色的西装就拿在手里。

到了现场,在执行导演的指挥下,李唐和江苏人艺的两位演员走了一遍戏。楼烨也难得出现在现场从头看到尾。

一通折腾下来,已经快上午十点了。拍戏就是这样,真正留给演员拍戏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各种准备工作,尤其象今天这种人群拥挤的大场面戏,一百多号群众演员,场面乱哄哄,特别容易出错。

“OK,可以了。”

从一大早开始忙活,执行导演早已汗流浃背,身上那件蹭的脏兮兮的白T恤都湿透。

而永远穿着黑色圆领T恤的楼烨神情淡定地点点头,然后微笑着向李唐和两位江苏人艺的演员道了一声辛苦,转身回到车站一角临时搭建的一间小帐篷里,里面放着监视器和风扇,这是他的指挥中心。

“各部门准备……”

光这个准备工作就花了十分钟左右,现场几十名需要入镜的群演,有的扮作车厢里的旅客,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有的则是在车厢外经过的行人。

现场有两个机位,一个架在车厢外,固定镜头,另一个在车厢内,是楼烨电影里最常用的手持镜头,由摄影指导王煜亲自掌机。

然后还有灯光、收音啥的全部到位。

李唐这时也和其中一位扮演杀手的江苏人艺的演员上了车厢,作为是面对面的,杀手正对手持镜头,李唐虽然是背对,但他要从车窗探出头去,正好面对外面的固定机位。如此,两人在各自所处的位置都有正面镜头和背对镜头,这也是影视拍摄中最基本的拍摄方式。

其实拍摄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拍的时候非常繁琐,可能到二十年后,那些经常从事短视频拍摄的老铁一定深有体会。

演员就位,一切准备就绪。

随着“啪”的一声,场记打板,执行导演站在高处,提着大喇叭大喊一声:“开始!”

刚刚还屏住呼吸、站在原地的群演们如同开了闸的羊群一般,瞬间充满了整个站台,各种嘈杂的声音。几个被特定选出来的群演三三两两从车厢外的固定镜头前走过。

车厢下面有工作人员正在释放干冰,前面还有一台工业电风扇正在猛吹,营造火车刚进站释放蒸汽的景象。

李唐这时从车窗里脑袋,双手搭在窗框上。他的手包括脖子都涂了颜料跟脸是一个色号。镜头中他的手虽然稍显黝黑,但因为他的手指修长且瘦,骨节分明,镜头里显得很好看。

而且他的发型是那个年代典型的上海小开的式样,三七开,纹路笔直,用上海话讲就是“头势煞清”。

车厢外的固定机位给到一个近景镜头,也就是整个火车车窗充满了整个画面。只见他先是探出脑袋,左右张望,接着干脆把整个上半身都探出车窗。

随着镜头往前推,给到脸部特写,就能清晰地看到他眼神中透着急切和渴望。突然眼睛一亮,显然寻找到了目标,就见他匆忙地缩回身子。

这场戏是描写李唐饰演的司徒刚刚出差回来,女友伊玲来火车站接他。

李唐之所以处理的如此迫切和渴望,一方面是通过这个镜头展现两人的相爱,突出之后因为伊玲被杀而贯穿整部电影的人物的愤怒、恐慌情绪。

另一方面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剧情中在司徒出差的前夜,他和伊玲在那个雨夜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然后第二天一早他就匆匆踏上出差之旅,那个时候出差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可能短则一个星期,长则十天半个月。

你想啊一对年轻男女,尤其对于男方来说,和心爱的人初尝禁果,这种事情是很上瘾的。结果刚刚一趟,就出差这么长时间,其中的迫切心理有过亲身经历的人都会有同感。尤其是看到女友来接站的身影,那种急切,可以用不顾一切来形容。

与此同时,车厢内的手持镜头也在同时拍摄。王煜的手很稳,镜头没有丝毫抖动,中景镜头,只能看到李唐的一个后背,而出现在镜头里的正是坐在李唐对面的那位江苏人艺演员扮演的杀手。

相比李唐的急切,杀手则显得很淡定,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看书。杀手看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身份的掩饰,同时把杀人和看书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影视创作中的反差感。

直到火车停稳,他才不慌不忙把书卷了一下,站起来放进挂在座位后面的衣服口袋里。镜头随之对准座位后面车厢壁上挂着两件一模一样的浅灰色西装。

紧接着就见李唐缩回身子,而杀手这时也站起来往车窗外看。杀手嘛,一方面是寻找接头的人,同时也要观察一下外面有没有危险。

此时李唐的眼睛始终盯着车窗外,随着车窗外目标的移动,他眼睛的视线也在移动,脸上透着一股欣喜的同时,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得意。大概是自己发现了女友,而女友没有发现自己,正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自己。

爱是相互的,感受也是相互的。但他看到女友的急切,颇为感同身受,也为看到女友矜持背后真实的反应而窃喜。

紧接着就见他顺手从自己座位对面的车厢壁上拿起那件灰色的西装穿上,因为他的注意力始终在车厢外,压根就没发现这件衣服不是自己的。

这里有个细节,就是同样的灰色西装,李唐错拿了杀手的西装,却没有注意西装的挂钩上还有一顶黑色的礼帽。

杀手需要掩人耳目,能够遮住脸的礼帽是标配。

虽然镜头只是一闪而过,但足见细节刻画的用心。

李唐匆忙地穿上衣服,然后又从行李架上拿下一个沉重的箱子,快速走出车厢门。

而此时杀手通过车窗观察了一番车厢外情况,感觉没啥危险,神色轻松的回过身来,正当他准备去拿自己的衣服时,却发现挂钩上自己的衣服已经不翼而飞,就剩下那顶礼帽,脸色一下子变的凝重和慌乱,赶紧四下寻找,却没有发现。

与此同时王煜手持镜头采用主观视角的方式,镜头移向旁边,赫然挂着一件一模一样的浅灰色西装。

至此不用导演喊停,王钰直接喊了声:“好,停!”

因为这是一个段落,拍完后就要调整机位拍摄。

车站角落的帐篷里,电风扇呼呼地吹着,帐篷里的空气流通不好,加上机器发出的热量使得温度很高。

而楼烨充分诠释着什么叫做心静自然凉,脸上都没有汗水,戴着耳机两眼盯着监视器的画面。

因为是双机位拍摄,他同步看完车厢外固定机位拍摄内容,然后又看了一遍车厢内手持镜头拍摄的内容。

说实话,刚刚拍的这个镜头,李唐的表演无论是眼神、表情,还是肢体动作,几乎无懈可击。另外坐在他对面那位特约演员的表演很不错,非常稳当。加上出现在镜头里的群演也没有出错,应该说这个一个完美的一条过的镜头。

只是楼烨似乎有点不死心,稍稍沉吟片刻,拿起对讲机说了一声:“非常好,大家辛苦一下,再来一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