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358章 电视电影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358章 电视电影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记者人群中李唐还看到一个老熟人的身影,《每日新报》的记者韩滨江。

“老韩,你也来凑热闹啊!”

韩滨江推了推眼镜,腼腆道:“这不是您李老师从威尼斯回来,就算不采访,来迎接一下也是应该的。”

嚯!

周围的记者一听,不由纷纷侧目,暗道:这是谁呀,这么无耻,如此赤果果的拍马屁,无冕之王的面子呢?

《每日新报》尽管是天津的报纸,但负责电影新闻报道的韩滨江在京城文化记者圈里也算是熟面孔了,众人瞧见是他才没多说什么。

李唐则呵呵笑道:“你也太客气了,我谢谢你!劳您大驾,回头别忘了帮我们这部电影多多宣传一下。”

他对这位韩记者的印象不错,外表看起来像一个儒雅的知识分子,说话总是略带腼腆,不过胆子特别大,当年躲在《笑傲江湖》更衣室里偷拍的场面,他至今还记忆犹新。不过,这位韩记者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道听途说或者断章取义瞎报道,包括之前对自己的两次专访,基本上没有添油加醋的成分,恪守一个新闻记者的操守。

韩滨江一听,忙打蛇随棍上道:“没问题啊。不过李老师,宣传是需要素材的,您瞧您哪天有时间我给您做次专访呗,这样宣传效果可能更好。”

李唐丝毫不做犹豫,当即爽快道:“好啊,回头我让佳佳跟伱联系。”

一旁的曾佳马上配合着朝韩滨江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

嚯!

现场的记者再度震惊,瞧瞧人家这马屁不是白拍的,这么容易就拿到了李唐专访了?于是便纷纷道:“李老师,我是《***报》(***杂志)的记者,能否给您做次专访?”

开玩笑,他们这帮子娱乐记者都是有任务考核的,如果能拿到“内地四大小生”之首的李唐的专访,最起码一个月的考核任务就完成了。

李唐连忙道:“好好好,谢谢大家。你们看这么多人我也不可能都答应你们……呃,不如这样吧,大家留个联系方式,回头咱们没时间当面采访,还可以进行电话采访或者网络采访,请大家多多见谅。”

他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合十向记者们表示抱歉。

电影即将要上映,在这个关头是万万不能得罪这些无冕之王的。再者人家大老远的守在机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好不理不睬。

一旁的曾佳二话没说就喊着小赵一起主动要现场的记者们留下联系方式。

记者们都有名片,一会儿就是收罗了一大叠。而且记者见此也明白李唐刚才的话不是托词,如果能电话采访的话,至少一篇报道问题不大,纷纷递上名片的同时还表示道:“拜托,先给我们打电话。”

除了接受记者的采访,李唐和徐婧蕾还主动跑到影迷那里帮他们签名。不过跑到那里才发现那些影迷别看他们口号喊得响,但大部分都是表情浮夸,内心毫无波澜,更多的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李唐和徐婧蕾都是演员,对于这种一看就明白,对视一眼,然后低头签名。

没办法,人生如戏嘛!

……

第二天,李唐在办公室里见到了前来拜访的于东。

“于总,让您破费了!怎么不提前给我们打个招呼,差点都没准备。”

于东笑着摆摆手道:“没几个钱,就是弄个形式,让场面热闹一点。说起来这件事是我不好意思,准备仓促,没有来得及事先打招呼。刚刚我已经和曾总解释过了,主要是第一次,没啥经验。不过李总您放心,下一次我们一定充分做好准备,不搞突然袭击。”

于东今天过来,一方面是礼节性的拜访,另一方面也是商量一下之后的宣传策略,以及之后的路演行程。

不得不说,路演宣传这年头还是新鲜事物,去年《第三个人》上映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主演所到之处,观众都非常热情。说句不夸张的话,当时如果没有路演宣传的话,《第三个人》的票房可能连一半都达不到。

于东还是非常有能力的,谈起电影发行来头头是道,最为关键的是他在担任北影厂发行科长期间积累了很多人脉,仅凭这一点就能为电影省下不少宣传费,另外还有最为关键的排片,这方面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毕竟这年头的电影院绝大部分还都是公家的。

而且他这人还非常有魄力,敢于一次性掏出两百万真金白银来博《开往春天的地铁》这样一部爱情文艺片的国内票房,说实话就算换成李唐本人,可能还不一定有这么大的勇气。

……

“嚯,兄弟啊,搞大了!搞大了!”

徐光头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后面一大片绿色的草坪,满脸感慨。

他昨天晚上刚刚和李唐通过电话,今天于东前脚刚走,他后脚就到了,陪着他一起过来的还是他的未婚妻小桃红。

这俩口子好事将近,婚期就定在明年春节。因为小桃红的工作单位在京城,包括父母也都在京城,结婚后基本上上海、京城两头住。他这次过来是看京城这边正在装修的房子,顺便谈部戏。

随着《李卫当官》的热播,他如今已经摘掉了猪八戒帽子,变成了演过猪八戒的李卫。作为一个新晋崛起的喜剧明星,据说也是片约不断。

不过有一点李唐还是挺佩服他的,这货虽然已经在影视行业闯出了名头,可依旧还活跃在话剧舞台,前不久拍完《李卫当官2》之后,又参与到了话剧中心一部从湾湾引进的荒诞喜剧的创作中,准备在国庆节期间正式公演。

刚刚李唐带着他们俩口子在公司里里外外参观了一遍。

“李唐,后面这一片厂房都不用,租着不是浪费么?”小桃红站在老公身边看着绿地后面的那一片厂房不解道。

未等李唐回答,徐光头就抢先说道:“迭个侬又不懂了,伊迭个叫未雨绸缪,趁现在价钿便宜先圈起来。侬千万勿要小看伊,迭个家伙一直是走一步看三步,眼光远来交关!”

说完,瞟了一眼自家女人,撇嘴道:“勿过,侬看勿懂啊正常咯!”

小桃红一听就不乐意了,顿时眼睛一瞪:“你再讲一遍?”

徐光头一缩脖子只好关掉。

小桃红出生在无锡,小时候还在上海的大姨家待过两年,后来才被在京城工作的父母接到身边。她听得懂上海话,就是不太会说。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才使得两人当年在猪八戒剧组迅速看对眼,走到了一起。

说来也巧,小桃红在京城的家就在798边上的酒仙桥社区,说的再具体点她的父亲以前就是798厂的工程师,只不过现在已经退休了。

李唐亲自端了两杯咖啡过来,他这里的咖啡可不是如今市面上的速溶咖啡,而是正经现磨的。公司里女孩子多,他特意置办了两台咖啡机,只是这年头唯一的缺点就是如今市面上咖啡豆的假货太多,明明是彩云之南、海南兴隆,亦或越南、马来西亚产的咖啡非要冒充什么蓝山、牙买加、巴西咖啡。

徐光头舒服地靠在沙发上,呷了一口咖啡,味道不错,不由连连点头道:“嗯,腔调有咯!”

李唐才不理会这货,还在跟小桃红挑拨道:“阿姐,我大佬这个人你要经常收收他的骨头,不然轻的来不得了……”

徐光头一听顿时急道:“喂喂喂,侬勿要瞎讲啊!”

其实大家就是活跃气氛开玩笑,情商很高的小桃红此时也是笑眯着眼道:“李唐说的对!”

说着还用她那洋泾浜的上海话,朝着徐光头恶狠狠道:“咯种人就是要多收骨头!”

说笑了几句之后,才转为正题,徐光头一本正经道:“侬觉得这里将来也有可能打造成产业园区?”

利用旧厂房打造产业园区如今在国内并非新鲜事,早在几年前上海苏州河沿岸改造时就有这个概念,如今已经利用旧厂房已经打造了好几个产业园区。

李唐点头笑道:“有这种可能,反正现在一时半会勿听到拆迁,我是想先占个地方,就算万一要是勿来赛,也亏不了多少,试试看咯!”

尽管他知道这里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肯定的话他一定不会说,最多将来就是运气好罢了。

说着,他又笑着看着徐光头道:“要不然侬也来这边试试看?”

原本还一脸羡慕的徐光头顿时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我就算了,我现在小本经营也不错,只要心不黑,日脚过得下去就OK了!”

说到底还是他生性谨慎,典型的上海人性格中那种求稳,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态。

李唐很了解这位大佬,遂不再刺激他,岔开话题道:“对了,侬前头讲来谈部戏,啥咯戏啊?”

徐光头摇摇头道:“反正现在寻我的戏基本上全是喜剧,唔没啥花头。”

说着还从包里拿出来一叠薄薄的剧本递给李唐道:“呐,侬先看看好嘞。”

“电影啊?”

李唐接过来瞧了一眼,封面上写着“出奇制胜”四个字。而且看起来一共只有几十页的样子,像是电影剧本。

“勿是咯,电视剧!一共上下两集,最多只能算电视电影。”

第二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