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389章 新剧本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389章 新剧本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听是楼烨,李唐没再说话,拿过手机直接就拨过去。

几年才来一个电话,除非有事,要不然绝对不会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恭喜一下啥的。跟楼烨做朋友绝对属于古人形容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喂,烨哥,有事?”

“李唐,打扰了。你现在有空么?”楼烨在电话中语气温和道,只是背景声音有些嘈杂。

“哦,烨哥你也在京城啊!我这边刚刚参加完《英雄》的首映礼,这会儿正准备去燕京饭店吃饭,是制片方组织的。呃……我估摸着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吧。你告诉我一个地址,完事后我过去找你。”

李唐没有多啰嗦,楼烨这么说肯定是有事,而且电话里一句两句说不清楚,需要面谈。

“那就辛苦你了。我和小帅现在在北电黄亭子路旁边的一家火锅店吃饭,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你也不用太着急。”

“行,那我忙完就去找你们。”

李唐本来还以为是审查的事,《紫蝴蝶》之前已经送审过一次,但没通过。好在这次有上影厂出面,有关部门给出了审查意见,大致上是除了有些镜头不合时宜之外,还有就是张子怡和仲村亨的那两场激情戏拍的过于激烈。

所谓不合时宜可能就是片中抗日抵抗组织的定位有些模糊,没有具体的指向,而且他们在实施行动时的一些手段有点不太正确。

其实在影视创作中只要涉及到抗日题材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要突出我dang的作用,《紫蝴蝶》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到位,只是含糊其辞,试图蒙混过关。

别看楼烨平时沉默寡言,但对于电影的态度却十分执拗,不肯轻易妥协,这次亲自跑到京城来跟审查部门解释拉扯,加上有上影厂从中调和,局面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戛纳电影节老早就向楼烨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带着《紫蝴蝶》参加明年的戛纳电影节。

类似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这种享誉国际的电影节很多时候都要强调代表性,每届的提名名单除了欧洲和美洲,在过去的十几年随着亚洲电影的崛起,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楼烨作为华语电影的知名导演,以其独特的、不受国内主流待见的执导风格,自然便成为欧洲三大拉拢的对象。

当然随着中国入世,在国家层面也需要有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总体来说对待那些“不听话”的所谓“地下”导演不再象以往那么苛刻,但前提是价值观必须要正确。于是便有了在审查方面的“友好”协商。不再象以往那般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或者直接就仨字——通不过。

不过今天他和王晓帅在一起,可能还有其他的事。不过李唐也没有多想,反正待会过去就知道了。

王晓帅跟楼烨是北电导演系的同学,经历相似,都是因为没考上中央美院才报考北电导演系的。陆学长也同样如此,而且陆学长跟王晓帅还是当年中央美院附中的同学。可能他们在画画领域没啥天赋,倒是在导演领域能够发光发热。

他们三人的关系不错,当年王晓帅拍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的时候,就是楼烨帮助他忙前忙后,甚至还在片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因为这层关系,李唐和王晓帅见过两几次。不同于楼烨和陆学长,王晓帅是个很健谈的人。他也是上海人,据说就出生在JA区人民医院。但两岁不到就跟着父母去了贵州,长大后又辗转武汉,而后才考到了京城。北电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胡建电影制片厂,在经历了四年的副导演生涯,辞职开启了自己独立导演的生涯。

李唐看过王晓帅之前的五部作品,包括那部被体制收编,票房一塌糊涂,最后却抱得美人归的那部《梦幻田园》。说实话,他的电影风格没有楼烨那种酷炫,也没有贾科长那种“鸡贼”的乡土文化,却是艺术氛围最为浓厚的。要说在这群第六代导演中谁的风格最像湾湾的侯孝贤,那么王晓帅绝对是不二人选。

首映礼结束,晚上的饭局就是一个形式。李唐在席间跟导演和几位大佬敬了酒,打了声招呼就匆匆告辞。

快到北电的时候给楼烨打了个电话,然后车子沿着黄亭子路一路往里开,快到尽头的时候就看到路边有家火锅店,穿着一件黑色羽绒服的楼烨正缩着脖子等在店门口。

他们北电出来的人很喜欢在这一带扎堆,比如这附近有很多小宾馆都是剧组筹备和选角的驻扎之地。

而类似张一百、刁一男这种中戏出来的,则大部分都盘踞在中戏附近的胡同大院。

各有各的地盘,当然并不妨碍两帮人凑在一起合作。

“烨哥!”

李唐下车后,小跑着过去。

“不好意思,打扰了。”楼烨带着温和的笑容抱歉道。

“没事没事,要不然明天一早我就要出发了,到时候想找也找不着了。”李唐笑呵呵道。

说着,两人一起往店里走,刚刚走到门口楼烨又停住脚步回头朝路边望了一眼:“司机呢?”

“哦,没事,他已经吃过了。”

刚刚燕京饭店专门安排了司机和助理的用餐,吃过饭他把小赵先打发了,让她先回家休息。接下来长达二十天的宣传路演小赵还得跟在他身边奔波呢。

楼烨这才带着李唐继续往里走。

冬天火锅店的生意永远都是最好的,大堂里人声鼎沸,难怪之前电话里的背景声很嘈杂。

跟着楼烨推门进入一间包厢,里面不光只有王晓帅一人,还有一个胖胖的,看起来四五十岁,长相和善的女人。

只不过这人身上的气质和脸上偏浓的妆容来看,李唐判断这位大妈可能是来自港台地区,而且看起来还有点眼熟。

因为圈内一些上了岁数的女人,比如常季红、花姐、李晓婉这种,永远都是素面朝天,眼神锐利,走路都是带风的。给人的印象总是很强势,一副女强人的派头。

而眼前这位看起来明显淡定、和善,而且看到人进来,马上很有礼貌地起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李唐来啦,我来介绍,这位是湾湾吉光电影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著名的电影人焦雄平焦女士。焦大姐,这位就是李唐。”

“焦董您好!”

李唐连忙伸手打招呼,怪不得眼熟呢,原来就是王晓帅上一部作品《十七岁的单车》的制片人。这部电影在去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还在去年的金马奖上入围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六项提名,可惜没啥卵用,一个奖都没捞着。

“你好!你可以叫我焦大姐,大家都这么称呼我。如果不冒昧的话,我就直接叫你李唐了。”焦雄平笑着跟他握手。

像老一辈的湾湾人一般国语都很标准,没有那种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湾湾腔。

“焦大姐,您好!”李唐当即从善如流。

可能是看到李唐对这位焦大姐比较陌生,王晓帅又咋咋呼呼地介绍了一下这位焦大姐的履历,除了吉光电影公司董事长之外,还曾经在湾湾担任过一个类似电影局长的官方身份。不过令李唐注意的是这位焦大姐还在美国UCLA攻读过电影博士学位。

提到美国一流的电影院校,肯定是南加大和纽约大学,但UCLA的电影专业也不差,毕竟人家背靠着好莱坞。

而且人家和侯孝贤、李桉等著名导演都很有交情。多说一句,李桉是纽约大学电影专业的硕士。

之前还投资并监制过蔡明亮的《洞》。如今在湾湾影坛,蔡明亮也算是艺术电影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常客。

李唐注意到桌上的锅底和菜明显是新上的,以他对王晓帅和楼烨的了解,他们肯定干不出这种事情,顶多就是加双筷子一起吃呗。不用问肯定是这位焦大姐的主意,李唐不免对她高看两分。俗话说的好: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燕京饭店的菜肴虽然精美,但是用来摆排场的,李唐本就没吃几口,这里羊肉涮锅,再来一杯冰凉的啤酒岂不快哉。

寒暄几句之后,李唐也不客气,大口吃肉,直至发现桌上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才不好意思道:“见笑,见笑,之前没吃饱。”

“理解,理解,李唐,来,我敬你一杯。”

王晓帅笑呵呵端起杯子,同时也抱歉道:“我都忘了今天是《英雄》的首映礼,要不然也不会让楼烨打电话给你。”

“没事,没事!”

李唐端起杯子跟他干了一杯,道:“王导,有事你就吩咐呗!”

楼烨一直没吭声,不用问肯定是王晓帅找自己有事,拉着楼烨当牵线人。至于什么事嘛,估计拉投资不太可能,毕竟人家上一部电影的投资人也坐在这里。

上一部《十七岁的单车》虽然因展示京城破旧胡同影响申奥被禁,但能够拿到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那绝对算成功的。而且如今申奥早就已经成功了,估计电影解禁似乎问题也不大。所以王晓帅要开新片,原先的投资人没道理不投资啊!

不得不说可能就是源自于王晓帅的电影风格和侯孝贤很像,才会引来湾湾投资人的青睐。

“哈哈哈,瞧瞧,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不用多啰嗦。”王晓帅看了看楼烨和焦雄平哈哈笑道。

说着便从包里拿出一个剧本递过来。

“你先看看这本子。”

第一更,还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