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434章 李老师又上线了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434章 李老师又上线了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之前拍摄《漂泊》……哦,现在这部片子的片名已经改了,改成了李唐在片中饰演的角色的名字——《二弟》。

因为剧情的需要,拍摄后期他把头发剃成了平头。现在虽然长长了一点,但依旧不符合这部片子中的年代特征,所以在试妆的时候特别粘了一个三七开的发套。

白衬衫肯定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尽管做工挺括了一些,但是这件叉花呢的灰白格子的夹克,尽管款式看起来有些老旧,可那个时代有吗?尤其邹杰还是普通工人家庭出身。

“呃,顾老师,这件衣服是不是太时髦了一捻?”

服装设计是来自香港的一位设计师,姓顾,确切的说是娘家姓顾,夫家姓陈,按照香港的习惯,应该称呼她为陈顾老师。

这位陈顾老师曾经作为《倩女幽魂》的服装设计获得过金马奖的最佳服装设计奖,也曾多次入围过香港金像奖的最佳服装设计的提名。

她的普通话很烂,不过作为解放前移居香港的上海移民家庭的后代,她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而且她的上海话更具有原汁原味的老上海话的味道。

李唐用上海话跟她交流倒是毫无障碍。

“时髦一捻不好吗,是不是觉得应该朴素一捻?”陈顾老师笑眯眯道。

接着又自问自答道:“其实五十年代上海还是老时髦咯,上海和香港之间的联系也老紧密咯,基本上香港流行的,上海很快就会流行,毕竟那个辰光不比后头来,到了六十年代情况就完全两样了……反正那个时代时髦一捻勿要紧呀!”

李唐这才恍然大悟,忙道:“不好意思啊,顾老师!”

其实他对五十年代的上海也是一无所知,只不过是想当然而已。想着刚解放那会儿百废待兴,老百姓的日子都很困难,穿不起这么好的衣服。

按照陈顾老师的说法,五十年代的上海岂不是可以对标七八十年代的上海了。

“勿要紧,勿要紧。”

陈顾老师摆摆手笑道:“其实我接了这部戏后,特地请教了阿拉爷娘和后头来到香港的屋里厢的亲眷,衣裳可能好看了一捻,但总体上来讲应该问题不大。”

从陈顾老师的话中不难发现,她是从有钱人角度看那个时代的上海。毕竟无论是解放前跑去香港,还是改开后投亲靠友去香港的,这个群体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有钱人。

也许真正的工人阶级不会像邹杰那样穿上时髦的格子夹克,但这毕竟是电影不是纪录片,穿的好看的一点也无可厚非。

趁着张子怡还在化妆的时间,李唐和陈顾老师就刚刚这个话题聊了起来。

演员嘛,永远都要保持好奇心,同时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如此才能塑造好一个个不同时代特征下不同的角色。

按照陈顾老师的说法,二战结束后香港才区区六十万人口,直到解放前内地大量的人口涌入,人口才一下子膨胀到了二百五十万。尤其是上海过去的大部分都是工商界人士,他们在香港开电影公司,上海著名的先施、永安等著名的百货公司都在香港开了分店,尤其上海发达的纺织业也在香港应运而生。至于上海裁缝、上海理发店、上海菜馆等,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刚解放那会儿,上海实行的安抚政策,而且五十年初社会主义运动是世界潮流,加之当时香港和内地并非敌对关系,依旧有很多商业往来,甚至很多不适应香港的上海人还大量地返回上海。

陈顾老师还笑称,当时的上海人是看不起香港本地人的。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懂的,国内嘛,呃……,香港则赶上了二战后制造业的第一波全球分工,得以分担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轻工业。

移民潮导致的人口暴升一跃成为优势,香港有的是廉价劳动力,在二战后的经济长繁荣周期中占了先机,迎来了香港的“花样年华”,一举超越了上海,成为了远东的大都会。

到了改开后,又有大批的上海人投亲靠友涌入香港时,香港人给这些新移民取了个外号:“阿灿”。这是港剧《网中人》里的一个内地来港青年,在剧中一口气吞下了三十个汉堡。由此可见当时香港人早已是优越感十足了。

听到这些,作为一个上海人李唐感觉挺憋屈的,不过好在我们早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回忆起前世回到上海看到的新面貌,不敢说超英赶美吧,至少超越香港还是指日可待的。

不多时,张子怡化好妆换好衣服出来。红黑白的格子衬衫,绣花的小翻领,外面穿了一件大红色的外套。

一头长发绑成了两条麻花辫,眉心上方还画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红色胎记,并不难看,反倒平添了几分风情。

因为没有时间开展剧本围读,开拍前李唐还要和她对对词。

不得不说小张同学真的是天生的演员。在私下里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很聪明而且要远比小胖、前女友和蒋老师这些李唐的“好朋友”更加精明。

当然如果没有这一份精明她也不可能走到今天的位置。

但只要她拿起剧本,进入表演状态,完完全全跟换了个人一样。尤其她那双清澈灵动眼睛,当她看向李唐的时候真的是天真无邪,好像会说话一样,流露出浓浓的爱意。

都说演员要保持一颗童心,童心就是通过眼睛来表达出来,干净、清澈,不含一丝丝的杂质。

但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演艺圈中,你想红,你想往上爬,真的很难保持住一颗童心,眼神中流露的更多是复杂、世故。但她偏偏就能做到,不得不令人惊奇。

今天的拍摄场景在市内的一家中学内,校方给了周末两天的时间,要完成李唐和张子怡在篮球场、在礼堂和在食堂的三组镜头。并且还在附近大学内找了几十位大学生充当群众演员。

首先拍的是在食堂的镜头,当李唐和张子怡出来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当然大部分都是冲着有着“国际影星”标签的张子怡来的。

当初拍摄《紫蝴蝶》时小张同学到处引起的轰动李唐还记忆犹新,羡慕的同时也不至于大惊小怪。

大凡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对色彩和灯光的要求非常高,食堂里早就布置一新,各种符合时代特征的口号横幅,墙壁上张贴的宣传画比比皆是,就连群众演员身上的衣服颜色也要求和主角的衣服颜色相得益彰。

看到两人过来,副导演赶紧拿着题板过来给两位交代一些拍摄时需要注意的事宜,并且指挥群众演员和两人在现场走了两遍戏。

好在剧组安排了光替演员,要不然还要配合着各种灯光走位的调整就更麻烦。

今天拍摄现场不光监制田庄庄在场,就连姜闻这家伙也来了,戴着墨镜穿着一件咖啡色的飞行夹克,一直凑在导演侯永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

剧组有钱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实现多机位拍摄,这样对演员表演的自由度更高,而且还不需要拍完正面镜头,背面或者侧面镜头还要重新再来一遍。

一切准备就绪。

“好,各部门准备……”

“开始!”

随着场记打板。

穿着大红色外套从张子怡从食堂的一堵墙后闪现出来,近景镜头,只见她呼吸略显急促,胸口微微起伏,脸上的神情带着丝丝期盼,看着镜头张了张嘴,欲言而止。

“好,过了!”

侯永很干脆,他的拍摄风格和张一谋导演一脉相处,比如一袭红衣的张子怡被群演服装普遍浅色调的背景衬托下如同一抹亮色格外显眼。

而且一出道就经过张一谋导演细心调教的张子怡对这种镜头的拿捏也格外出色,根本就不存在保一条什么的,直接就一条过了。

“好,下一个镜头准备……”

“开始!”

随着“啪”的一声场记打板,就见李唐手里拿着搪瓷碗迈开腿往前走,围绕在他身边的一群女学生打扮的大学生群演手里各自拿着搪瓷或铝制的饭盒齐齐跟上。

李唐边走边跟旁边的女学生说着台词:“徐老师老师是不是带伱们去……”

还未等他把台词说完,就听见一声“停!”

“右边第二个,你刚刚起步慢了,再快点!”现场的执行导演拿着大喇叭大声喊道。

“对不起!对不起!”

那位女大学生群演连忙举手道歉。

“重来!”

“开始!”

这次更快,李唐刚起步,还未张口说台词呢,再次被喊停。

“还是那个,你怎么回事,怎么提前动了?都挡到李老师镜头了,节奏,注意节奏,刚刚排练的特别强调的,怎么一回头就忘了!”

这次执行导演语气有些重,这也正常,如果再NG,估计导演该骂他了。

那位女大学生群演许是太紧张,亦或是兴奋过头,这会儿被执行导演一骂都有些蒙圈了,嘴里不停地道歉:“对不起,实在对不起……”

李唐见状便转头道:“一会儿你们看我的手势,我数一二三,你们就跟着一起走。另外我的步伐可能比你们大一些,你们可以带点小跑雀跃,尽量表现得自然一点,注意不要去看镜头。”

“谢谢,谢谢李老师!”大家连忙道谢道。

毕竟都没有表演经验,虽然之前排练时好像排的都很好,但真正面对镜头,尤其还要现场面对张子怡和李唐这两位大明星,都还是蛮紧张的。

“好,大家努努力,咱们争取一条过。”

对于这种没有表演经验的群演李唐更愿意用安抚的策略,你越骂他们的脑子越晕乎,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刚刚一直站在不远处对面的张子怡目睹这一幕,朝李唐抛来一个微笑,似乎在说:“哟,李老师又上线了。”

接着是第三条,场记一打板:

“开始!”

因为身上戴着现场收音的麦克风,李唐不能出声,只能用手势代替。刚刚连续NG了两次的那个姑娘从退回去站位开始就死死地盯着他的手,见三根手指依次落下,连忙迈开脚步。

这次大家的行动一致,李唐边走边跟身边的群演说着台词:“徐老师是不是带你们去劳动了?”

“对,带了好多人呢!”

李唐的步子大,加上路线略微有些拐弯,走在外圈的那个姑娘有点跟不上,她马上按照李老师刚刚说的,蹦蹦跳跳地小跑着,画面一下子生动了许多。

这是一个全景镜头,李唐带着一群姑娘朝镜头走来,镜头里出现一抹红色,那是张子怡的半个背影。

摄影机镜头保持不动,机位沿着轨道迅速后移,那红色背影逐渐清晰起来。

此时张子怡也开始往前走,故意对准走过来的人群和李唐擦肩而过。

“她光让我们劳动,自己不劳动!”

身边的女群演还在吐槽,李唐脸上则带着笑意,却丝毫没有注意到刚刚跟自己擦肩而过的小张同学。

当擦肩而过之后,镜头中张子怡的背影停在了那里,当李唐和群众们堪堪走出镜头之时,也是张子怡停住脚步之后,心里默数了三个数,便大声喊道:“邹杰!”

“到!”

李唐下意识地应了一声,声音响亮清脆,充满了新中国成立后青年人的朝气蓬勃。

当他转身望去,便看到了那个显眼的红色背影。

张子怡深吸一口气,转过身体直面李唐,只见她呼吸略显急促,神情中带着一丝紧张,像是鼓足勇气一般,朝李唐大声道:“你的发言太好了,向你学习。”

坐在监视器后面的侯永看到这一幕,不由转头和蹲在旁边的姜闻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人同时露出赞许之色。

应该说小张同学的表演非常准确,隔着监视器屏幕都能感受到一个少女试图表白的紧张忐忑的心理活动。

这时另一台摄影机切到了李唐的近景镜头,只见他并没有直接说台词,而是带着探究的目光朝着张子怡上下打量了一眼,这才开口道:“你是谁啊?”

“我是三班的,你真的申请去郊区工作吗?”

“对啊!”

“那我也跟你去那里吧。”小张同学脱口而出。

李唐神情不显,但眼中明显掠过一丝诧异。同时又朝身边这帮女群演们扫了一眼,只见大家的目光纷纷望向别处。

这是之前排练过来的,群演嘛,你不可能指望她们跟你有眼神的互动,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当时市区的青年都不愿意去郊区工作,以此来突出小张同学饰演的莉的与众不同。

看到李唐眼中的诧异和不解,小张同学顿时露出笑脸,落落大方道:“你去那边窗口排队买菜,我在这边买饭,我们一起吃吧!”

尤其说到最后,张子怡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再次微微睁大,正是眼中有光的那种。

而于此同时,李唐那原本诧异和不解的眼神变的有温度,有欣赏,更有笑意……

“停!”

“好,非常好!”

侯永满脸激动地从监视器后面站起来,虽说一开始因为群演失误NG了两次,但是两位主演的表演,至少在他看来简直无懈可击,甚至超过他原有预期。尤其是张子怡,仅仅两个镜头充分展示了自己实力。

明天两更,厚颜求个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