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462章 畅想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462章 畅想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能来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观众可不是一般的观众,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大部分都是抱着朝圣的心态,对于电影都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其实在放映过程中观众席上时不时冒出来的笑声以及几乎没有人提前退场,就能说明《香火》首映的成功。

此时的掌声充满了惊喜,同时也是对于电影本身的致敬。说起来电影节开幕至今,还没有出现过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电影。

甚至昨天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美国电影《布朗.巴尼》在首映上遭到了观众一片嘘声和集体退场的场面。最后使得导演文森特.卡洛在RB投资方的压力下不得不出面公开道歉:“如果你不喜欢这部影片,那是对的,因为《布朗.巴尼》是一场灾难,你去观影只能是浪费时间!”

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媒体对这部影片不依不饶,场刊《Screen》(银幕)杂志为此还专门发表专题称:“凡是参加过本届电影节的后代子孙们都会津津乐道地回忆,‘放映《布朗.巴尼》那一晚你在吗?’我们应该建议组委会为这部影片发行纪念币,并每年举办‘布朗-巴尼’聚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56届戛纳电影节上的‘经典时刻’并永载影展史册。”

《Screen》,这家英国权威电影评论杂志以刻薄和挖苦调侃著称,尤其热衷于针对美国人。

比如在开幕式当天他们在评价莫妮卡.贝鲁奇时就这样写道:“看看莫妮卡.贝鲁奇这名担任电影节司仪的意大利美女在法国南海岸掀起的浪潮吧,或许伱灰蒙蒙的眼珠会感染一些生命的朝气。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这样艳光四射的美女了,相比之下,美国甜心梅格.瑞恩就像个乡下姑娘……”

正是在开幕以来入围电影质量普遍偏低,气氛沉闷之下,今天居然看到了如此一部充满诚意且有趣的电影,怎能不让观众感到愉悦和激动呢?

西方观众,尤其是欧洲观众对于电影中最感兴趣的元素无非就是青春、成长和幻灭等问题,异国情调,以及普遍都比较关注的政治和宗教。

可以说《香火》这部电影,大概除了青春之外,几乎包括了欧洲观众所有感兴趣的元素,尽管佛教对他们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

“别愣着了,赶紧上去吧。这是属于你的时刻。”

李唐推了推坐在身边还在发呆的宁皓,朝台上努了努嘴。

主持人已经拿着话筒上台开始介绍了。

“啊……哦!”

这货这才反应过来,慌乱地点点头,手脚僵硬地走上台,朝观众挥了挥手。

“哇哦!”

“哗哗哗……”

看见导演上台,底下的观众更加热情了,掌声中伴随着欢呼声。

听着台上宁皓正在磕磕巴巴地讲述着自己的创作心路,张子怡侧头对李唐耳语道:“恭喜你啊,又发掘了一位年轻导演!你现在都快成伯乐了。”

想当初程尔就是李唐一手发掘的,此时看到宁皓在戛纳受到观众如此的热情,就连小张同学都羡慕不已。毫无疑问,当今天这个场面的消息传回到国内,宁皓又是一颗导演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不敢当,我又不懂导演,只能说是运气好吧。”李唐连忙谦虚道。

不过心里却在暗暗嘀咕:既然是恭喜,晚上要不要请自己喝一杯呢?

正当李唐和张子怡在窃窃私语之际,第一排坐着的其他几位内心的情绪多多少少都有点微妙。

刁一男表面上看起去好像很淡定,却还是难以掩饰内心的波澜。对于宁皓和自己入围戛纳这件事,他一直以为是MK2运作的结果,所以昨天自己的电影首映反响不佳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此时看到宁皓如此受欢迎,使得原本无所谓的他不得不进行反思。

说白了《香火》无疑比《制服》故事性更强,对于观众的态度更诚恳。

而至于王晓帅和楼烨这两位所谓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来说,看向宁皓的目光有惊喜但更多的是复杂。

讲老实话,从一开始他们并不怎么看得起宁皓,但此时他们又得不得承认眼前这个小师弟在电影方面的造诣远超他们当年。

首映结束后,宁皓无疑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不光是包括湾湾、香港在内的中国媒体,还有不少外国媒体的记者。

眼瞅着主办方安排的翻译忙不过来,曾佳也不得不上前帮忙翻译,只是她的英语水平充其量只能达到六级,还不够专八,翻译起来难免磕磕绊绊。

最后还是李唐出场,他那口地道英伦腔和《Screen》场刊的记者沟通起来特别顺畅,那位头发半秃的哥们如果不是认识李唐的话,还以为是遇到老乡了。在采访了宁皓两个问题之后,话锋一转改为向李唐提问了。

张子怡在回答了国内记者的提问之后,和楼烨、王晓帅等人先行离开。只是在离开前特意朝被老外记者簇拥着李唐,眼中不由露出一丝亮色。

有才华的男人一定能吸引异性目光,尤其是一个长又帅又有才华的男人更是异性追逐的目标。特别是当下正在努力学习英文的小张同学,目光中更是充满了羡慕和欣赏。

《香火》首映的成功,让MK2方面也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昨天《制服》首映的结果着实让他们挨了一记闷棍。首映坐了八成观众到最后仅剩下两成,这部电影的前景肉眼可见的堪忧。六十万欧元买断两部电影的版权,看起来好像是买到了便宜货,但要是两部电影都这种情况的话,估计这六十万欧元要打水漂了。

好在他们的担心仅仅持续了一天,《香火》首映反响热烈,如今就算《制服》砸在手里,凭着一部《香火》就能稳赚不赔了。

朱丽叶.施拉梅克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祝贺,并且晚上还要请客吃饭。

……

“现实与思想的冲撞,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心酸的搞笑,让人百感交集。这无疑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内涵深刻,寓意深长。”

“很喜欢《香火》中对叙事节奏的拿捏,虽然片段式的情节构架显得非常刻意,但对一位新人导演来说,他无疑交出了一部优秀的作品。”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中国新一代导演的变化。信仰遇到了生存,宗教遇到了现实,大胆且辛辣,很难想象这居然就是一部学生作品。”

也许是《香火》的亮相太过惊艳,两大场刊《Varlety》(综艺)和《Screen》(银幕)都用了很惊奇的版面来报道这部一种注目单元的作品。

以至于后面两天宁皓终于体验到了成名的感受,只要出现在公开场合总会被国内的媒体包围,死机白咧地试图从他那里挖掘一些猛料。

没办法,今年来采访戛纳电影节的世界各国的记者高达上千人,因为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主办方今年特意为所有申请采访的记者进行了注册登记,并且按照媒体的强弱大小分成了五个等级。

比如第一等级,除了几大场刊之外,只有《今日美国》、《娱乐周刊》、《首映》以及世界各大通讯社的记者才能获得。而第二等级的证件则颁发给那些有过数次影展采访经验的资深记者。

采访电影节,一张小小的记者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护照。

这次来采访的国内媒体记者因为是初次,很多只拿到了四等,甚至是五等的采访证,而采访那些大牌明星的机会只留给了“一等记者”和“二等记者”。所以他们只能盯着本国的电影人拼命薅羊毛。

甚至就连湾湾的电影教母焦雄平大姐也托李唐找上门来跟宁皓聊聊,为她在《南都报》上开设的“焦雄平戛纳日记”的专栏增加一些素材。

十九日,终于迎来了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二弟》的首映。

作为二度入围戛纳,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获得者中国导演王晓帅的新作,还是由威尼斯小影帝李唐主演的电影,在上午放映的媒体专场时,倒是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媒体记者。

但是到了放映结束,举行媒体发布会的时候,看到底下坐着的几乎清一色都是中国记者的面孔,西方记者屈指可数,王晓帅和李唐顿时心凉了半截。

《二弟》的英文片名依旧延续了之前的原名《Drifters》(漂泊者),其实这部片子依旧延续了他在九九年入围戛纳一种注目单元的作品《扁担姑娘》的风格。故事性不强,更注重的是一种情绪化的东西。

但是呢,这种玩风格,玩高冷,用大量的个人镜头去充斥画面,这在欧洲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玩剩下的东西。这类电影看多了,自然让西方记者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以为王晓帅有点飘,故意卖弄自己的Style,都懒得捧场了。

倒是国内的记者们依旧很热情,纷纷向王晓帅和李唐发出提问。除了关注电影本身之外,记者们还非常关心电影节开幕前国内的那场闹剧。

之前因为各种原因,王晓帅的作品始终不能在国内正常上映,而如今的《二弟》很有可能也逃不出这种命运,问王晓帅作何感想?

也许是彻底躺平了吧,王晓帅倒是非常坦然道:“我现在正在为此努力,但最后成功的概率有多大,我并不知道。不过我始终坚信随着中国电影体制的不断改革,机制越来越灵活,我相信自己的电影终于有一天能够和国内的观众见面。”

媒体发布会结束后,王晓帅一脸抱歉地对李唐道:“不好意思啊,这部电影估计肯定是没戏了。”

“王哥,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之前不是还说了嘛,能够走到戛纳就是胜利。二十部片子,呃……就算十九部,能够拿奖的也不过其中的三四部,我可从来没敢奢望要拿个影帝啥的。”李唐笑道。

他的头脑很清楚,别看这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电影他都是男一号,但想要拿影帝绝对没戏。

原因很简单,《二弟》的拍摄的时候他就感觉到这部片子对演员表演要求并不高。还是那句话,电影本身就是传递一种情绪。

至于《紫蝴蝶》那就更不可能了,他名义上是男一号,说白了就是给张子怡作配,这部电影小张同学是绝对的大女主。

虽然目前国内的媒体一直在吹捧张子怡似乎影后的呼声很高,但说到底这是媒体自己给自己强行加戏。正如小张同学之前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紫蝴蝶》就是一部导演的作品,极其彰显风格化的一部电影。说到底就是这部片子是看导演而不是演员。

“走到戛纳就是胜利!”

话虽这么说,但王晓帅终究还是有点意难平。好不容易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谁不想拿奖啊!

李唐看了一眼神情有点难看的王晓帅,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走啊?”

电影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主办方在颁奖典礼前对剧组进行挽留,暗示着电影能够获奖,反之则是没戏。

一般来说,剧组都会半真半假地预订好提前离开戛纳的机票,就是等着主办方的挽留,要是当剧组启程前往机场时还未等到主办方的消息,那么只能是趁早滚蛋了。

“订了二十五号的,来都来了,总归要给楼烨捧捧场。”王晓帅道。

他和楼烨在北电上学时就是一对好基友,当年刚开始拍电影那会还都相互在各自的处女作中客串出演了角色。

“那你们呢?”

李唐笑道:“我们也是订的二十五号,说不定还是同一个航班呢。”

《紫蝴蝶》二十四日首映,另外一种注目单元的奖项也将在二十四日晚揭晓。主要还是看《紫蝴蝶》有没有戏,如果没戏的话,那就二十五日按照原计划启程。

不过李唐这次倒对宁皓的《香火》充满了期盼,因为一种注目单元虽说也有自己独立评委会,但它的评委组成更加多样化,除了专业的电影人之外还有来自法国和欧洲的资深记者。

而且奖项还不少,除了一种注目最佳影片奖之外,还有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表演奖等等。另外今年还特别新增了一个“首映关注奖”,这是一个仅次于最佳影片奖的大奖。

李唐觉得《香火》就算无缘一种注目单元的最佳影片奖,这个首映关注奖倒是可以畅想一下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