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465章 当头棒喝

演技派从1998开始 第465章 当头棒喝

作者:陈奔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唐看着一脸纠结的宁皓,沉吟了一下问道:“那你这次如果没有来到戛纳,没有获得这个奖,那你怎么办?”

“……”

宁皓眼神迷茫,低头想了想道:“那肯定跟以前一样,给人当副导演,要不然就继续拍拍广告或者MV。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拍拍自己的作品什么的……”

话说到一半,他突然醒悟过来了,抬头看向李唐,不好意思地笑道:“李老师,您看我,是不是觉得我一下子被架到空中有点下不来了这种感觉?”

“你才知道啊!”李唐笑骂了一声。

但凡大喜大悲都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就说宁皓吧,半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到处接私活的北电摄影系大四的学生。突然有一天接到了一个副导演的私活,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这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看起来有点像冤大头,于是便试探着想让对方投资自己的毕业作品,结果特别顺利就把钱骗到了。

之后的过程对他来说简直就像地一出玄幻大戏,先是公司将自己的这部毕业作品推荐到戛纳去参赛,没想到居然还真入围,更没想到的是竟然获奖了,还是一个分量不轻的奖项。

欧洲三大电影节,是无数导演心中的圣地和梦想,他之前也曾幻想过。而这一切却来的这么顺利,是他始料未及的,甚至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于是乎,便跑到李唐这儿来说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话。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不过他一时魔怔了,或者说他非常享受这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不想回到现实中,需要一个人来点醒自己。

这就好比是佛教中的“当头棒喝”。

此时的宁皓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原本走路还在发飘的双腿终于能够脚踏实地。

“哦对了,刚刚伱说你还想继续拍你自己的作品,有想法了没?”李唐问道。

宁皓是盛唐影视的签约导演,要不然李唐当初也不可能给他投资去拍所谓的毕业作品,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再说。

没想到他拍出来的这部毕业作品别具一格,特别经验,才有了后面让MK2帮着推荐到戛纳参赛。

这次《香火》斩获了一种注目单元的特别关注奖,可以预料等回国之后,宁皓肯定是受到媒体追捧的新晋年轻导演,说不定还会成为所谓“第七代导演”的第一人。

你想啊,就在去年陆串凭借《寻枪》入围了威尼斯影展,最后啥奖都没拿到,但依旧被各种吹捧。套用一句最近特别耳熟的话就是“能够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本身就是荣誉”。

所以公司老板李唐便萌生了趁热打铁的想法,趁着宁皓现在热度正高,尽快推出新作品。就像如今华艺兄弟旗下的陆串那样,去年《寻枪》获得了成功,你甭管《寻枪》到底是谁的作品吧,毕竟陆串已经出名。就在前不久就有消息传出说华艺兄弟将斥资千万投资陆串的新作品。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唐现在是被程尔那家伙给磨怕了。应该说当初他凭借《第三个人》一鸣惊人,起点要远超现在的陆串。可这家伙实在是太磨叽了,从《第三个人》到现在这一晃都快三年了,中间还各种采风寻找灵感,可至今连个新作品的剧本初稿都还没见着。

有时候李唐真的怀疑这货该不会是后悔跟自己的公司签约了,就想磨叽到五年期满,然后再自立门户推出自己的新作品。

“有倒是有,之前写过两个本子,但现在想想这俩个本子都好像不太上台面。”宁皓犹豫道。

“什么题材的上不了台面?等回去后拿给我看看。”李唐顿时感兴趣道。

这年头电影依旧被认为是艺术,就像今年《英雄》都已经创造了国产片的票房记录,却依旧被很多人骂,除了骂电影,更骂导演堕落了,为市场妥协了各种云云。

但在李唐看来电影是艺术没错,但同时更是一个产业,赚钱才是王道。如果大家都去搞所谓的艺术,电影不挣钱甚至亏本,那么就成无水之源,那谁还会去投资电影呢?

至于说他现在搞的这种艺术电影,那是没办法的办法,无非就是被目前极其恶劣的国内电影市场所逼的。试想一下,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年电影的票房还不到十个亿,而且一半的贡献还都是来自于好莱坞大片。

在这种环境下,谁敢冒险去拍商业片啊!而且就算今年《英雄》创下了2.5亿的国产片票房记录,但仅仅凭借国内的票房压根就收不回高达三千万美元的投资,最后还得靠李连结和张一谋导演的强大号召力在海外市场收回成本并挣到钱。

不过鉴于前世记忆中国内票房市场早已成长为仅次于北美市场,甚至有些时候还能超过北美市场的巨大市场,呈现在李唐眼前未来的国内票房市场无疑就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法律法规的完善,纵然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盗版产业终究有一天会终结,到时就是国内电影票房市场开始腾飞之际。

李唐觉得现在可以尝试往商业片的领域开始慢慢转型,其实之前张一百的《开往》就有掺杂着一半商业片的元素。

至于说《第三个人》和《开往》都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其实说白了无非是这两部片子去威尼斯走了一遭,墙外开花墙内香而已。说到真正的商业价值还远远谈不上,更多只是挟洋自重,以小博大罢了。

其实公司目前签约的导演无论是被誉为“鬼才”的程尔也好,刁一男也罢,他们都是偏艺术的导演。程尔之于楼烨,刁一男之于贾科长,一看就知道他们和各自偶像的风格很相近。

张一百倒是可以向商业片领域发展一下,但他似乎又让人感觉天分或者说能力上可能有所欠缺。

但是宁皓就不一样了,从《香火》中你就能看出他的幽默和鸡贼,幽默是电影的元素,而鸡贼是导演的性格。就是打一开始,他就知道给如何去吸引观众的眼球。所以《香火》这部电影他所注重的并不是自己的所谓风格,而是故事的完整性,让你能够看懂,让你看了会笑,在笑声中去体会他所要表现的内核。

听到李唐说出要看看的要求,宁皓脸上再度露出迟疑之色道:“其中一个本子我还没有考虑好,另外一个本子嘛,是前两年就写好了,陆续也修改了好几稿,就是,呃……”

他露出一脸讪笑,扭扭捏捏道:“还是那句话,就是有点不上台面。”

这货越是吞吞吐吐吧,李唐越是好奇,忙问道:“有什么上不了台面的,是什么题材啊?”

“就是一个喜剧……大概类似黑色犯罪题材吧,我也说不打太好,就是一帮人在阴差阳错中发生的一些故事。”

李唐一听顿时来了兴趣,现在卖的最好的就是冯氏贺岁喜剧。虽然跟风的不少,却没人能够复制冯晓刚的成功。

但你不能否认,观众最爱看的除了那种投资巨大的所谓大片之外,无疑就是喜剧。

至于说没人能够复制冯晓刚的成功,他觉得还是功夫没有做到家。就好比当年香港影坛被称为“冷面笑匠”许冠文一枝独秀,但最后还是被周星星的无厘头所取代。

说到底还是要看电影的品质能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喜剧投资通常都不大,试错的成本小,就算失败几次也问题不大。

于是乎他连忙道:“咦,这不挺好的嘛,什么叫不上台面啊,只要观众爱看就是好电影好故事,没啥上不得了上不了台面的。导演的《英雄》都被人骂呢,你现在不过就是拿了个小奖,难道感觉自己都超过张一谋导演了?”

宁皓一听,差点从椅上蹦起来,忙不迭道:“哟,李老师,这我哪敢呀,您千万别这么说。等一回去,我立马就拿给您看行不?”

这个态度还差不多。

李唐轻轻哼了一声,指了指桌上的电脑:“有电子文本没有,直接发我邮箱里。”

“哎,好咧,我回去就给您发。”

这时,房间门再次被敲响。

这次不用问,肯定是小赵来了。

李唐正欲起身去开门,宁皓已经抢在他前头站起来了。

“我去开门,您坐着就好。”

说完就颠颠地朝门口跑去。

“宁导,你也在呢!”

随着房门打开,就听到曾佳的声音。

然后就是宁皓笑嘻嘻的声音:“曾总,瑶瑶,早上好!这不拿了奖兴奋么,都睡不着觉了,这不一大早就跑过来跟李老师聊聊天,让李老师帮着开导开导。”

听到宁皓的话,李唐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意。相比他之前见过的那些导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高高在上的感觉。当然张一谋导演除外,他是另一种类型的,就是特别诚恳的那种,给人一种特别真诚的感觉。

而宁皓显然就是导演群体中的另类,从表面上来看,你可能会觉得他有些过于市侩和油滑,似乎跟高大上的导演这个职业不搭。

但别忘了三级美术师出身的冯晓刚当年据说也是很善于拍马溜须,靠着做汪朔的马仔跟班才有了今天。

而恰恰是他们这种接地气的导演才能够非常准确地把握住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让观众看到你作品中的真诚,从而能够真正地赢得观众的认可。

李唐觉得宁皓很有能够成为“冯晓刚第二”的潜质,或者更进一步,能够成为打败许冠文的“周星星第二”。

不过他更希望宁皓未来能够成为宁皓第一。

第二更!月底了,厚颜求个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