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刁难

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第二百三十三章 刁难

作者:木容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5 10:46:54 来源:小说旗

在他们忙碌时,一阵刺耳的笑声传来。几个西装革履的日本商人站在不远处,对着华国展位指指点点。

“华国也有方便面?”其中一人用英语说,“不会是模仿我们的技术吧?”

他的同伴——一个金发苏联人附和道:“华国的食品工业……呵呵。”

江桃的手攥紧了宣传册,但脸上保持着微笑。顾有为想上前理论,被她轻轻拉住。

“用实力说话。”江桃低声说,转向老马,“把试吃台摆到最前面。”

展会正式开始后,人流如潮水般涌入。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地打量这个华国展位,直到老马开始用托盘分发小份试吃装。

“请品尝!”老马洪亮的声音吸引了不少观众。

一个苏联老太太尝了一口面,眼睛顿时瞪大了:“非常好吃!”她立刻招呼同伴过来。

很快,试吃台前排起了长队。江桃亲自介绍产品特点,老马流利翻译,顾有为则穿梭在人群中抓拍精彩瞬间。

“江厂长!”伊万诺夫带着几位苏联官员走来,“这是轻工业部的米哈伊尔副部长。”

江桃大方地伸出手:“很荣幸见到您。”

米哈伊尔品尝了特制的红菜汤风味方便面,赞不绝口:“这个味道太棒了!既有我们的传统风味,又有东方特色。”

就在洽谈进行到关键处时,那位日本商人又出现了:“副部长先生,华国的技术怎么能和日本比?他们的生产线都是模仿我们的。”现场气氛顿时凝固。江桃看到米哈伊尔露出犹豫的表情,立刻向老马使了个眼色。

老马心领神会,突然高声唱起了《喀秋莎》。浑厚的男中音在展厅回荡,周围的苏联人先是一愣,随即跟着哼唱起来。很快,整个展区变成了大合唱,日本商人尴尬地站在原地。

歌声结束,掌声雷动。米哈伊尔拍着老马的肩膀:“你在苏联生活过?”

“1965年,我在莫斯科大学进修。”老马深情地说,“苏联人民对我的情谊,我永远难忘。”

这一招效果出奇地好。接下来的洽谈顺利多了,米哈伊尔甚至邀请他们参加当晚的招待酒会。

下午闭馆前,桃香厂的展位前来了位特殊客人——《真理报》的记者。在品尝了产品后,他决定做一期专题报道。

“华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他边记录边说,“应该让更多苏联人民了解。”

回到酒店,三人累得筋疲力尽,但精神亢奋。顾有为冲洗出当天拍的照片,铺满整个床铺。

“看这张,”他指着一张江桃与苏联官员握手的照片,“你的表情太棒了,自信又优雅。”

江桃看着照片中的自己,几乎认不出来了。

“有为,”她突然说,“明天你多拍些生产线和产品的特写,回去要做宣传册。”

“没问题。”顾有为翻看着其他照片,“对了,我发现日本的生产线有个设计缺陷。“他指着一张放大照片,“这个转角处太窄,容易卡料。我们的设计更合理。”

江桃惊讶地看着丈夫:“你什么时候懂机械了?”

“我不懂机械,但我懂设计。”顾有为得意地说,“他们的机器外观漂亮,但人机工程考虑不周。”

夜深了,老马回房休息后,顾有为突然从背后抱住正在整理资料的江桃。

“累了吧?”他的手指轻轻按揉着江桃紧绷的肩膀。

江桃舒服地叹了口气:“没想到展会这么成功……今天签了三份意向书呢。”

“我为你骄傲。”顾有为的下巴抵在妻子头顶,“知道吗?今天你站在展台前介绍产品的样子……美极了。”

江桃转过身,在昏黄的台灯下凝视丈夫的眼睛。

莫斯科的夜晚,似乎有种魔力,让两颗心靠得更近了。

“睡吧,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江桃轻声说。

第二天清晨,莫斯科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江桃就已经在展位前忙碌起来。她将“沪市桃香食品厂”的招牌擦了又擦,确保每一个俄文字母都清晰可见。昨晚她几乎没怎么睡,脑海里全是如何应对今天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这个角度光线最好。”顾有为调整着三脚架上的相机,他今天换上了深灰色西装,气质中多了几分商务精英的干练,“等客人来了,我先拍几张洽谈的照片,用作宣传素材。”

老马匆匆走来,手里端着三杯冒着热气的茶:“厂长,我刚打听到,今天日本日轻公司有大动作。”他压低声音,“他们在中心展台准备了新品发布会,还请了苏联电视台。”

江桃的手指在样品包装上轻轻一顿。日轻是亚洲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技术领先业界至少五年。她抿了口茶,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带走了些许寒意:“按原计划进行,重点推我们的红菜汤特色面。”

展会刚开门,人流还未涌进来,一群西装革履的日本人就径直走向华国展区。为首的男子约莫五十岁,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

“早上好,华国朋友。”他用英语开口,语调彬彬有礼却透着居高临下,“我是日轻食品国际营业部部长山本健一。”

江桃大方地伸出手:“沪市桃香厂厂长江桃,欢迎参观。”

山本没有立即握手,而是先打量了一番简陋的华国展位,嘴角微微下垂:“听说贵公司得到了苏联方面的特别邀请?”他终于握了握江桃的手,一触即放,“真是……出人意料。”

老马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

“我们的产品有自己的特色。”江桃保持着职业微笑,指向试吃台,“山本先生要尝尝吗?”

山本轻笑一声,用日语对同伴说了句什么,几人一起笑了起来。老马眉头紧锁,江桃虽然听不懂,但从语气也能猜到不是好话。

“谢谢,不必了。”山本改用日语腔浓重的英语,“我们日轻的技术领先贵公司至少二十年,没什么可学习的。”他故意拿起一包桃香方便面,指着背面的成分表,“看,连营养标签都不规范,怎么通过欧盟标准?”

江桃感到一股热血涌上脸颊,但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就在这时,顾有为突然放下相机,用流利的英语开口:

“山本先生。”他话锋一转,“不过您知道吗。”他走向日轻展位的照片墙,指着一张生产线特写,“就像这个传送带设计,明显抄袭了德国公司的专利,而且——”他精准地点出图纸上一处,“这个转角处理得很糟糕,容易卡料。我们的设计反而更合理。”

第二百三十四章国内来客

山本脸色变了:“您是?”

“顾有为,江厂长的丈夫。”顾有为微微一笑,“当然,在机械方面我只是个爱好者。献丑了。”

现场一片寂静。江桃惊讶地看着丈夫,从未见过他如此锋芒毕露的一面。老马悄悄竖起大拇指。

山本很快恢复镇定:“有趣的见解。不过方便面毕竟是食品,最终要靠口味说话。”

“正好。“江桃抓住机会,”我们准备了华日方便面对比品尝,山本先生愿意当评委吗?”

没等山本回答,一阵骚动从人群后方传来。苏联轻工业部副部长米哈伊尔带着一队人走了过来,其中还有几位媒体记者。

“啊,华国朋友!”米哈伊尔热情地握住江桃的手,“今天我要带几位重要客户来参观。”

山本立刻换上笑脸,上前用蹩脚的俄语问候:“副部长先生,日轻公司准备了——”

“稍等,山本先生。”米哈伊尔摆摆手,转向江桃,“先让我尝尝你们那个红菜汤特色面,昨天没吃够。”

江桃迅速泡好两碗面——一碗红烧牛肉面口味,一碗桃香特制的红菜汤风味。香气立刻吸引了周围的人群。

米哈伊尔先尝了红烧牛肉面口味,点点头;再尝红菜汤风味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比我们的好吃多了!”他招呼随行人员,“你们都尝尝!”

毕竟红菜汤是江桃特地为了苏联人的口味改进的。

山本站在一旁,脸色越来越难看。当一位苏联记者将话筒对准江桃,询问中方面便面的技术特点时,他终于忍不住插话:

“副部长先生,华国的食品机械都是模仿日本七八十年代的技术,安全标准根本达不到国际水平。”

米哈伊尔正要送入口的面条停在了半空。现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江桃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她深吸一口气,正要回应,老马突然清了清嗓子。

“我们的安全标准绝对没有问题。”

熟悉的声音让米哈伊尔一愣,随即露出笑容。他对这个苏联留学过的年轻人很有好感,上前攀谈起来。山本等人被晾在一边,尴尬得不知所措。

老马显然是个谈判能手。米哈伊尔动情地拍着老马的肩膀:“我非常喜欢你,我相信你说的话。”

这番交流彻底改变了气氛。米哈伊尔对江桃说:“江厂长,下周我们部里有个技术研讨会,能否请您做场报告?特别是那个节能干燥系统。”

“荣幸之至。”江桃微笑,眼角余光看到山本正铁青着脸离开。

洽谈进行得异常顺利。米哈伊尔不仅自己签了意向书,还介绍了三家地区食品厂的负责人给江桃认识。中午时分,桃香展位前挤满了品尝和洽谈的人群,而几十米外的日轻展台却门可罗雀。

下午闭馆前,一位《真理报》记者专程来采访江桃。当被问及如何回应日本同行的质疑时,江桃坦然道:

“华国有句古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她指着所剩无几的试吃样品,“消费者会用选择投票。”

回酒店的路上,三人都疲惫不堪却精神亢奋。老马数着收到的名片:“六家苏联食品厂,还有《真理报》和莫斯科电视台!”

江桃望着车窗外莫斯科的街景,夕阳将古老的建筑染成金色。她想起山本轻蔑的眼神,想起丈夫挺身而出的身影,想起老马歌声响起时苏联人脸上的怀念……

“明天最后一天,“她轻声说,“我们要把剩下的样品全部送出去,特别是给那些媒体记者。”

酒店房间里,江桃仔细记录着当天的收获。顾有为洗完澡出来,看见妻子趴在床上认真书写的侧影,忍不住上前。

“别动,就保持这个姿势。”顾有为上前抱住江桃,“知道吗?今天你在展台上应对山本的样子,简直像一位女将军指挥若定。”

江桃笑着扔过去一个枕头:“少贫嘴。过来帮我看看这份合作草案。”顾有为挨着她坐下,两人头碰头地研究文件。

“江厂长!江厂长!”

江桃刚推开门,会计老李就挥舞着一份报纸冲了进来,眼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扶。“《真理报》!我们上《真理报》头版了!”

报纸在办公桌上摊开,整版俄文标题下方,赫然是江桃在莫斯科展台前微笑的照片。旁边配图是米哈伊尔副部长品尝方便面的特写,老马高唱《喀秋莎》的场景也被定格在版面中央。

“这...这什么时候发行的?”江桃的手指轻轻抚过报纸,虽然看不懂俄文,但能猜到内容一定十分正面。

“昨天!”老李激动得声音发颤,“今早苏联驻沪领事馆派人送来十份,说是米哈伊尔同志特意嘱咐的。还有——”他掏出一叠电报,“过去24小时,我们收到九家苏联贸易公司的订单询价!”

江桃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个消息,门又被撞开。顾有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平日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都散乱了几缕:“桃子,门口……门口来了五辆卡车,说是哈尔滨对苏贸易公司的,要当面跟我们谈全年供货合同!”窗外传来汽车喇叭声和嘈杂人声。江桃走到窗前,倒吸一口凉气——大门口停满了各式车辆,有卡车、吉普车,甚至还有两辆挂着黑色牌照的外事轿车。

“有为,先请哈尔滨的客人到会议室。”江桃迅速进入状态,“老李,准备最新产品报价单和产能数据。对了——”她叫住正要离开的两人,“今天中午你们去弄些好菜好酒来,今天恐怕有很多客人要招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