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有风的地方开始的文娱 >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可替代

看着眼前的招牌,陈墨不太明白黄亦玫怎么选了这里。

这一片是什刹海有名的酒吧一条街,要说来这喝酒唱歌那肯定没毛病,但要说带孩子来这里吃饭,环境是不是有些嘈杂了?

不过陈墨也没有多想,人家请吃饭,自然随人家安排来,孩子有当妈的在,用不着他瞎操心。

确认地址没错后,陈墨随即上楼。

这个餐吧招牌在一楼,门店却是在二楼。

进到店里,陈墨扫视一圈,店里不大,就七八张桌,还有个驻唱舞台。

说是个餐吧,但除了没有酒水吧台,整体的氛围营造更像个清吧,偏暗的暖色系灯光和轻快的音乐,让人自然的放松。

在比用餐区域稍亮的驻场舞台上,陈墨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小身影,正是方太初小朋友。

此时,她正在舞台上弹奏着钢琴。

虽然弹的并不是多难的曲子,但能在这种场合不怯场的表演,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陈墨细看发现,方太初何止不怯场,整个人的状态还很松弛。

随着指尖在黑白琴键上轻快地弹奏,她的身体也轻轻摇晃着,看起来游刃有余。

接着,在服务员的指引下,陈墨也看到了正朝他招手的黄亦玫。

陈墨道谢一声,朝黄亦玫那桌走去。

“久等了。”陈墨坐下说道。

“没事,正好让小初练练琴。”黄亦玫笑着递过菜单,“看看吃点什么?”

陈墨摆手道:“你看着点就行,我没什么忌口。”

“行,那尝尝我这儿的几个招牌。”黄亦玫随即招来服务员,简单吩咐了几句。

“这是你的店?”陈墨听出了字眼。

黄亦玫点头说道:“嗯,这店是我接手盘下来的。”

陈墨失笑,看向台上弹琴的方太初,“难怪说你女儿是在练琴,原来是自己家的地盘。”

这就可以理解方太初为什么在台上的状态这么好了,合着是在这儿练习惯了。

“不过你这副业跨度可够大的。美术馆和餐吧,可以说是毫无关联的两个产业了吧。”

黄亦玫介绍道:“这里原来是主打摇滚演出的酒吧,但近些年不怎么流行听摇滚了,再加上这一片酒吧又多,同行竞争卷得厉害,老板经营不下去。”

“然后就被我给接过来,改成了现在这种偏向清吧的经营模式。”

陈墨闻言不解道:“你都知道这附近酒吧不好做,怎么不干脆经营点别?或者换个地方开店。”

附近聚集形成的酒吧一条街,打造出了一张最好的文化名片。虽然因此竞争激烈,但吸引来的客流量却也共同受益。

现在做成偏向饮食的音乐餐吧,虽然差异化有了,可酒水的销售却也差了一些,而酒吧主要的盈利就在于酒水的销售。

陈墨看了眼菜品的定价,观察了一下店里的翻台率,再对比这块地界的租金,心里预估了一下,感觉盈利情况好像也并不怎么乐观。

黄亦玫直接坦然道:“说实话,我开这个店基本不怎么赚钱,甚至时不时还要往里搭点。”

这让陈墨有点想不懂了,“那你开这家店是图什么?情怀?还是单纯的爱好?”

陈墨还以为是黄亦玫对酒吧文化有某种情结喜好。

这陈墨倒也理解,他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二代朋友,有时脑子一抽,就会想去开家手工咖啡店、小酒馆之类的,也不为赚钱,就图个高兴。

就连陈墨自己曾经也想过,有机会要自己开一家乐器行,收集各种乐器,然后他就能边守着店边玩音。

不过后来他又一想,想要什么乐器他都可以直接买回来,干嘛非得开家店在那坐着呢?所以他就没瞎折腾败家。

一般像这种为某种情怀买单的,都有个前提条件:有钱有闲。

对于陈墨的猜测,黄亦玫摇了摇头,给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我就是留个念想。”

“念想?留念谁?”陈墨下意识问道。

“一个朋友,已经去世了。”黄亦玫轻声道,“你在美术馆弹的那架钢琴就是他的。”

陈墨闻言有些意外,随即想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道:“你画室里面那幅画也与他有关?”

黄亦玫眉头轻挑,“你果然有进去看了那幅画。”

陈墨解释道:“我在放在钢琴侧面的那个耳机里听见风声,然后试了一下旁边的门发现没锁,还以为是隐藏彩蛋就进去看了一下。”

黄亦玫笑着示意没事,“那确实是我设置的小谜题。耳机里的风声是他最后留下来的旋律,是山顶的风。”

听到黄亦玫的述说,再联想到她那幅画的内容,画的正是山顶晚霞最后的绚灿余晖,陈墨隐隐明白了什么,难怪那幅画看起来有种莫名的伤感。

“你盘下这店,是因为他曾在这里演出?”

“嗯,我们就是在这里互相认识的。”

黄亦玫眼神透着追忆,那时两人第一次见面,还闹了个“伟哥”乌龙,她也是那时才知道伟哥还是治心脏病的药。

回想起来,有些故事的结局,好像在一开始就给出了暗示,只是我们都没发现。

黄亦玫收回思绪,看了一下台上的女儿,“小初的钢琴也是跟他学的,那是小初才五岁,他就带着小初上台表演。”

“五岁?那不是已经过去很久了?”陈墨讶然,他还以为是这两年的事。

“是啊,那时小初还在上幼儿园,现在小初都上初中了。”黄亦玫有些怅然,时间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很久了,记忆好像也有些模糊了。

陈墨也不知怎么劝解,人家这么多年还留住这个地方,不就是想留住这段过往的记忆吗。

劝人往前看?不知别人情感的份量,说些轻飘飘的话又能有何作用。

无需安慰言语,黄亦玫自己很快就调整好情绪,“对了,还没问你呢,你下午弹的是什么曲子,我以前好像没听过?”

“哦,那是你那幅画带给我的灵感。”陈墨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我是搞音乐的,所以有时会有感而发的创作。”

听到陈墨的话,黄亦玫一时间有些恍惚,感觉眼前的人和记忆中的某个身影有些重合。

同样因为解读出她留下的谜题而进了画室,又同样因为读懂了她的画创作出旋律,一切的发生好像都有些似曾相识。

两人闲聊之际,方太初已经弹完钢琴下来了,她先礼貌地跟陈墨打了个招呼,然后坐到黄亦玫旁边,却发现她妈好像有些走神。

“妈妈,你想什么呢?”

听到方太初的声音,黄亦玫回过神来,摸了摸女儿的脑袋,“曲子弹完了?”

“弹完了,哥哥夸我弹得很好呢。”方太初开心道。

“应该叫叔叔才对。”黄亦玫纠正了一下。

下午两人不认识,那孩子怎么叫自然没讲究,礼貌就行;现在两人熟悉了,以后也得打交道,孩子自然得注意一下称呼,差着辈分呢。

不然你叫我妈,叫他哥,我们怎么论?

陈墨笑着出声道:“没事,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各论各的,毕竟我也还很年轻呢。”

“嗯。”方太初笑嘻嘻地点头。

黄亦玫无奈,故作伤心,“那合着就我一个人老了?”

陈墨与方太初对视一样,默不作声地笑着。

“小没良心的,夸你一次没弹错调,你就胳膊肘朝外拐了。”黄亦玫没好气地点了点女儿的额头。

方太初皱了皱鼻子,强调道:“我之前也没弹错调,我都说几次了,那是变调的版本,是变调,不是弹错调。”

“好好好,变调。”黄亦玫好笑道,“但你还是先把原曲弹熟练了,再去弹你的变调吧。”

“哎呀,音乐就是要随心所欲地演凑,照本宣科有什么意思。”方太初人小理大,稚嫩的声音铮铮有词,“也许将来有一天,大家都得跟着我的变调学呢。”

听着这番“豪言壮语”,黄亦玫好笑地摇了摇头,并没有直接否定什么,也没有打击孩子的信心,说些要脚踏实地之类的劝诫。

虽然自家人知自家事,就她女儿的艺术天赋,根本就指望不上说以后靠音乐吃饭,但让她当个业余爱好,开开心心地弹琴不也挺好。

“弹完钢琴洗没洗手?”黄亦玫想起问道。

方太初吐了吐舌头,“忘了,我现在就去。”

“你们的相处模式真融洽。”陈墨不由感叹道。

看得出来,孩子能有这么开朗阳光的性格,绝对离不开这和谐的家庭交流。

黄亦玫笑着说道:“互相尊重是友好相处的前提,父母与孩子也一样。”

“其实我们父母对孩子的教导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带着‘我是为你好,你得听我的’的语气说话,而且常常是没有明说,可话语中已经蕴含了这个意思。”

“虽然道理都知道,但要真的耐下心来,听取孩子那些稚嫩的想法可不容易。”

陈墨点了点头,“看来以后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得跟你取取经。”

黄亦玫闻言,打趣道:“话说你出来吃这顿饭,跟你女朋友汇报得怎么样了?”

回想起自己说请吃饭时的情形,黄亦玫都觉得好笑。

今天下午黄亦玫发出吃饭邀请时,陈墨居然回说,要先跟他女朋友报备一下。

这让黄亦玫都愣住了,一时不知道怎么说。

倒不是说跟女朋友说有问题,而是男人大多在外面,特别是在漂亮的异性面前,都会维持个面子,拒绝也不会说得回家里问老婆同不同意。

这不禁让黄亦玫怀疑,到底是自己“威胁”太大,怕瓜田李下所以着急撇清;还是自己太没魅力了,所以才毫不在意她的看法?

“我现在坐在这儿不就说明情况了吗?要不然我都不能来。”陈墨还是半点没在意“面子”问题。

黄亦玫忍不住问道:“我好奇问一下,你跟其她人吃饭,也要先报备吗?”

陈墨摇头,“那倒不用,你特殊。”

黄亦玫闻言放下心,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好,看来我也还很漂亮呢。”

陈墨也没否认,“显然,确实如此。”

黄亦玫打趣道:“哟,这么夸我,不怕你女朋友知道了生气?”

陈墨不由奇怪道:“在外貌上,夸你不就是在夸她?”

“也是。”黄亦玫没反驳,欣然接受这种说法。

方太初洗完手回来,菜也陆续上齐。

一顿饭吃完,双方在门口告别。

“用不用送你们?”

“我自己有开车过来。”

“行,那走了。”

“嗯。”

两人都没故作客气,陈墨随意挥了挥手,就转身离开。

看着陈墨离开的背影,方太初扯了扯黄亦玫的衣袖,“妈,你们两人怎么突然感觉有点不一样?是不是.”

黄亦玫抬手敲了一个板栗,“你这小脑袋瓜,整天到底装了些什么?”

“哎呦,我这不是为你的幸福操心嘛。”方太初捂了捂脑袋。

黄亦玫瞥了一眼,“别瞎猜了,不是你想的那样。”

方太初眨了眨眼,“不是吗?可我怎么感觉你们好像吃了顿饭,就突然很熟悉似的。”

黄亦玫耐心给女儿解释道:“我们只是互相在对方身上看到了某个人的影子。”

黄亦玫离婚就没选择瞒着年仅三岁的女儿,再到后来的傅家明,每次都会跟女儿说清楚原由。

虽然当时年幼的方太初可能理解不了,但黄亦玫从来没因此哄骗孩子。

得益于此,方太初对父母各自发展新感情,并没什么抵触情绪,甚至可以说是充分尊重支持。

所以陈墨会说以后教育孩子要向黄亦玫取经,这句话陈墨是说认真的。

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培养得这么乐观开朗,那说明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上,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听到妈妈的话,方太初立马猜道:“是像傅家明叔叔吗?那不是挺好的”

黄亦玫摇了摇头,认真说道:“正因为是我们各自心中珍视的人,所以我们都很清楚,那是不可替代。”

“如果一份情感可以随意找其他人替代,那说明这份感情很廉价。”

方太初有些似懂非懂,“这是不是就是舅舅说的,出场的时机很重要,早点晚点都会错过。”

“就像当年舅妈的哑铃,不早不晚,刚好砸到了舅舅的脚上。”

“也许吧。”黄亦玫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

“那是不是你们早点遇到就会不一样了?”方太初问道。

黄亦玫想一下,道:“小初,很多事情站在旁人的角度,可以倒推重来作假设,或许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但我们自己却不能这样去想。”

方太初不明白,“为什么,想想都不行吗?”

黄亦玫轻摇头,“因为有些念头一旦想过,感情就变了味道。”

方太初皱了皱眉头,“不太懂。”

黄亦玫笑了笑,“长大后你就懂了。”

“哦。”方太初点了点头,又好奇地问道,“那为什么你和陈墨叔叔才认识一天,就能这么默契?我明明都没听到你们聊这个话题。”

虽然方太初刚才还说要各论各的,继续叫着哥哥,但其实她已经把黄亦玫的话听进去,下意识改了称呼。

黄亦玫想了想,道:

“大概.这就是一见如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