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末日崛起 > 第2798章 刺头

末日崛起 第2798章 刺头

作者:太极阴阳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29 12:30:24 来源:小说旗

“劳烦告知庄老,学生孟玉坤求见!”这是孟玉坤第三次来庄老的府邸了,与尚苑的家大业大相比,庄老的府邸就显得寒霜多了,当然,如果与普通人家的宅邸相比,那就是一等一的豪宅了。

“孟先生里面请,我家老爷说了,如果是孟先生前来,可以不需通报。”门房微微弓着身子,脸上全是善意的笑。

书童看着门房那谦卑的模样,心中感慨,记得前两次来,门房可不是这样的态度,那个时候,虽然脸上也挂着笑,却是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笑,看似和蔼可亲,不经意流入出来的嫌弃让人十分不舒服,看他家少爷的眼神,如城里人看乡下人。

既要维持庄老读书人的体面,又要拒绝少爷的求见,亏得一个门房却要和主人一样考虑那么多。

“多谢!”孟玉坤似乎没有察觉到门房前倨后恭的变化,诚恳道谢。

“孟先生请!”门房亲自引路,哪怕孟玉坤已经来过两次,这是态度。书童看着门房不是回头与少爷介绍府邸内的奇花异草,心中再次感叹,有些人就是贱骨头,你对他好,他看不见,给他两棒子,立刻就老实了。

昨晚上一口气杀了那么多人,他多少还觉得残忍,可是,现在看见门房的变化,他顿时觉得杀得好,多杀几个也没关系,有些人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庄老不是宋城本地人,他是从其他地方搬迁过来的,不过,已经在宋城定居差不多二十年了,也算半个宋城人了。

庄老来到宋城后,深居简出,极少与本地乡绅打交道,与他交流比较多的也就尚老爷、城主以及几大顶级门阀的家主,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形容庄老的交际圈很贴切。

孟玉坤是早上走进庄老的府邸的,人是午后离开的,在庄老家用的餐,庄老父子亲自送孟玉坤离开的,很多人看见了,庄老笑意吟吟,完全没有往日的严肃,直到孟玉坤与书童的背影完全消失,庄老脸上的笑容也跟着消失,眉宇间,尽是阴霾。

“爹,你真的要去《宋城书院》当老师吗?”庄蒙的语气中压抑着怒气。

“不然呢,你有什么办法?”庄老一句话让庄蒙哑口无言。

“识时务者为俊杰,为父平日里教导你们要有风骨,不畏强权,今日就跟你上最后一课,所有的一切,都是养望,当有一天,大势不可违之时,风骨也是可以折断的。”庄老说这话时候,有不甘,有无奈,还有几分悲凉。

“爹!孩儿不孝,都是孩儿拖累了您!”庄蒙岂会布置,爹爹一生正直,如果不是为了子孙后代,何须委曲求全。

“也不单纯为了你们,孟玉坤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为政者,争权夺利,读书人,真是为了自己读书吗?也不见得,读书人也是留名天下,万古长青的。为父如果今日拒绝了孟玉坤,明日就没了庄家,为父这一生所学就此中断,百年之后,或许十年之后就没人记得庄家了,这似乎,并非为父想看见的。”庄老平静道。

“只是,孩儿担心有人会骂爹爹。”庄蒙很清楚文人的尿性,讲究风骨,最见不得卑躬屈膝。

“骂?吾儿多虑了,我观那刘危安的行事风格,狠辣果断,如果真有人骂,为父倒要称赞一声,怕只怕,连个骂的人都没有了,那才是文化的悲哀。”庄老道。

“为什么?”庄蒙有些懵,他读书没有天赋,经商天赋却不弱,所以,很早时候,他就放弃了读书这条路,一心经商,这些年,生意做得很大,但是对于这个老子,却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这一次匆匆赶回来,就是担心老爹想不开冲撞了刘危安,特意回家开解父亲的,没想到,反而是父亲来开解他,而他则为父亲愤愤不平。

“你回去忙你的生意,家里有为父,不会有事的。”庄老没有解释,这个儿子铜臭味太重,有些东西跟他讲,也是讲不明白的。

……

杀戮确实是最直接有效的震慑手段,孟玉坤再去邀请之前拜访过的名师,这些人的态度无一例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冷漠嘲讽到热情相迎,从不屑一顾到坚决支持《宋城书院》,之前半个月都几乎没有什么进展事情,如今一天就搞定了,老师到位,学生也招收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只要选个好日子,就能正式开课了。

不过,凡事总是有例外的,也不是所有的大儒都畏惧刀锋,刘瑞,人称刘顽固,不仅拒绝了孟玉坤,还一如既往地破口大骂,平安军哪里会惯着他,直接押入了大牢,之所以没有直接砍了脑袋,是因为刘瑞有个儿子,在宋城当差,为人正直,风评极佳。

宋城归向平安军,也就是自己人了,刘瑞变相成了自己人的家属,那就不能随随便便砍了,自己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让刘危安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来求情的不是刘瑞的儿子刘树宝,却是八竿子也打不着一起的王老夫子王九茂。

宋城不是军事重镇,从军事角度来看,地势不行,但是从农业角度来看,那是妥妥的宝地,南面和西面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很适合农业,缺点是没有大江大河。但是,平安军出现后,一切就不一样了。

平安军在开挖运河。

一旦运河开通,宋城立刻就活过来了,这两大平原就能充分利用起来了,以后,宋城不仅不需要进口粮食,估计还能对外出口,宋城的经济直接就能上一个台阶。因此,刘危安对运河的开挖工作极为重视,把书院的工作完成后,第一时间来到城外视察。

港口的建造与运河开挖是同步进行的,港口的地基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部分,则较为复杂,停泊、运输、龙门吊、仓库等等这些都要考虑到,既要合理,也要考虑效率,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完成。

河床已经挖出了十几公里了,线路已经定下来了,工人向两头同时开挖,泥瓦工则没日没夜砌河堤,刘危安想的是一步到位,运河两侧,绿化、马路一起搞,免得以后,还得重新开始。

伙食,一荤两素一个汤,早中晚三餐,每个小组第一名,奖励一级魔兽3公斤,第二名2公斤,第三名1公斤。连续三天第一名,再奖励魔兽肉5公斤。全天凉茶供应,干满30天者,奖励鞋袜、衣裤一套……

武霜霜跟在刘危安的屁股后面,大开眼界,原来有的人对一套衣服是如此的渴求,原来在穷人的世界里,能吃饱喝足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至于八小时的工作强度,对他们来说,却是习以为常。

除了少数工人需要照顾家里,绝大部分的工人为了那一顿早餐,就住在边上临时搭建的工棚内,为了保证出工的效率,早餐时间是6:00-6:30分之间,工人如果回家,距离远一点的,就赶不上早餐了,那就得自己解决早餐,虽说一份早餐就几个铜板,但是对工人来说,免费的吃着才香。

绝大部分工人都是光着膀子干活的,穿鞋子干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武霜霜被底层人们的生活深深地震撼到了。她与他们分明生活在同一个天空之下,却活成了两个世界的人。王九茂就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孟玉坤为王九茂配备了专用的马车,王九茂没有乘坐马车,他走路过来的,一个人。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开挖运河的场景,愣了好一会儿才赞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能得到夫子一句夸奖,不容易!”刘危安笑着道。

“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大家心中皆有一杆秤。”王九茂道。

“普通人的追求其实很简单,有事可做,有饭可吃,寒有衣,困有床,那就够了。”刘危安道。

“很多人枉读了那么多书,却不如你看得通透。”王九茂颇为感慨。

“你错了,这个道理,读书人都懂,但是很多人却不去做,另外一部分则是不知道该如何做。我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不懂得大道理,但是我能与普通人共鸣。”刘危安道。

王九茂沉默了,刘危安的话说的很直白,甚至有些刺耳,但是仔细一想,可不正是这样?

“夫子也是来视察的吗?”武霜霜打破了沉默。

“老夫一直在琢磨开学第一课要讲学什么,现在有了答案。”王九茂舒了一口气,突然之间变得昂扬起来。

“什么答案?”武霜霜好奇心很重。

“第一课就在这里,运河边上,我们从人民群众中来,最终要回归人们群众中去。”王九茂道。

武霜霜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没听明白。

“老夫恳请荒王放过刘瑞!”王九茂突然对着刘危安深鞠躬,武霜霜的眼睛睁的更大了,不是说着运河第一课吗?怎么突然跳到刘瑞身上去了,刘瑞又是谁?

“夫子给我一个放过他的理由。”刘危安却一点都不奇怪,语气很平静。

“荒王来这里,是担心有人克扣工人或者执行出现问题吧?”王九茂问。

“你有解决的办法?”刘危安看着他,权利滋生**,数十万工人衍生出来的权利太大了,少有人能把持得住,哪怕是平安军的老人,都会有意无意从中牟利,难以杜绝,第三荒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宋城必然也不例外,而且,只会更严重。

运河如果挖掘的七七八八,出现问题,他还能容忍,只要工作任务能完成犯点小错,他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现在运河刚刚开始,这个时候出问题,必然会影响运河的整体进度,那是他无法容忍的。

他在宋城没多少信得过的人,要不然,也不用亲自跑一趟了。

“老夫能保证,整个宋城,甚至整个中原,都没有比刘瑞更合适作为监察人员了。”王九茂道。

“据我所知,刘瑞骂过你,骂的还挺狠,而且还不止一次。”刘危安道,一般的人被抓,哪怕是自己人的父亲,也很难传入他的耳中,毕竟,这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可是,这个刘瑞不是一般人。

刘瑞,出身世家,性格固执到了极点,认准的事情九头魔兽都拉不回来,为此,刘家把他逐出了家门,他的妻子因为刘瑞的固执的性格被活活气死了,刘瑞的儿子与他断绝了关系,孙子孙女从小都没有见过他一声爷爷,就是这样一个老顽固,在民间却备受爱戴,因为他公平、正直,敢于跟所有的黑恶势力作斗争,很多百姓受过他的恩惠。

有一户人家因为高额利息逼得家破人亡,刘瑞知道了,连续三年,每天写一篇文章谴责那家钱庄,风雨无阻,一日未断,最后,钱庄受不了,把所有客户的高额利息免了,只需要归还本金即可,刘瑞这才罢休,至少上万百姓因此受惠。

刘瑞的性格不讨喜,家人、至交好友都和他绝交了,但是他在文学上的天赋是没人能质疑和否认的,三年一千多篇文章,不带重样,每篇文章都是上上之作,骂人不带脏字,句句带刀,入木三分,骂的太狠了,要不然,钱庄岂会屈服?

刘瑞得罪了很多人,但是支持他的人也不少,基本上是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出身都不好,这一点,和尚苑是两个极端。尚苑都是富家子弟,刘瑞的学生都是贫苦大众,弟子们感恩刘瑞为他们发声,在刘瑞被抓后,立刻集体来到城主府请愿。

刘危安来到城外视察,未必没有避开这些请愿的弟子的意思。

“文学上的争议,本就平常,道理是越辩越明,不同的声音多了,才会出现百家齐鸣,百花争放的景象,一花独开,再娇艳,也不是春天。”王九茂平静道。

“你们读书人啊,就这点不好,说话不敢吃,总是喜欢弯弯绕绕,只要你能说服刘瑞监工运河,我恕他无罪。”刘危安道。

“多谢荒王,老夫告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