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兵英姿 > 065章 中国人证明

女兵英姿 065章 中国人证明

作者:江心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深了,雨停了,.

排在营地外周的各种工程车,根本挡不住肆虐的狂风。工人们席地而坐,身上裹着棉被、大衣,依然冻得直打哆嗦。

联合巡夜的张立军经理和葛洲坝的蔺经理,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他们找来了汽油桶,在营地里点起了数堆篝火;又把车上的胶合板拆下来,竖着插在沙地上,形成半人高的挡风墙。

但即便是这样,由于物资有限,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一个避风和取暖的地方。

中水电因为已经在这儿住宿了一夜,又通关了一半人,条件相对最好。但他们中的许多年轻人,主动将避风的地方和被褥都让出来,自己硬是在无遮无挡的戈壁沙地上坐了一晚。

很多人在深夜实在冻得受不了的时候,就你叫我、我拉着你,起来跑步,用运动来取暖。

张经理、蔺经理一整夜都在轮流巡逻,提醒着大家——“夜里太冷,别睡得太沉,容易感冒!”,也鼓励着大家——“坚持住!天亮后就能回家了!”

在这片中国人的临时营地里,条件是很艰苦,但所有的人相互关心、相互扶持。

不管来自哪个单位,不管来自哪个省份地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流落他乡的中华游子!

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回家!

费组长和国家工作小组的成员们,这一夜也都没睡。

他们通过卫星电话,和国内领保中心、大使馆、各中资企业负责人保持着联系,主要是忙着为天亮后赶来拉斯杰迪尔口岸的数家中资企业,制订详尽的撤离计划。

这计划参考了这两天中水电、工作组、葛洲坝集团在西线行车的实际经验,并综合考虑各家单位的驻地远近、人数多少、有无车辆等具体情况,计划内容包括了注意事项、安全须知、出发时间、行进方向、中转地点、联系人等等细节。

相信有了这份撤离计划和路线,那些企业应该能顺利抵达口岸。

蒲英开始还跟着工作组一起参详计划,后来就被费组长等人劝去休息了。她还被特别优待。和谭方悦以及一些女职工,睡在一辆中巴车上。

虽然也不过睡了三四个小时,但蒲英早上醒来的时候,还是感觉精神和体力都恢复了很多。

清晨。沙漠上的风已经弱了许多。

太阳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了这片荒漠。

碧蓝的天空,预示着今天应该是个好天气。

不过,费组长在蒲英和谭方悦的陪同下,去拜访麦赫迪司令的经历,却还是不那么美好。

麦赫迪司令开始见到费组长时就有点冷淡,不过倒也没有直接下逐客令。但当他见到费组长给他展示的中国为没有护照的侨民设计的特殊“回国证”时,脸色登时就沉了下来。

他很快把那张a4纸打印的表格退了回来,还给了费组长一个大大的白眼:“亏你还是资深外交官呢!这么粗陋的东西,也可以拿来代替护照吗?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太好说话了?”

最后,他还分别瞪了蒲英和谭方悦一眼。

费组长急忙拿着那张表,给司令指点着解释:“这是我国外交部特别设计的,就是为了方便,才故意设计得这么简单的。但是你看。这里用英文写的姓名、年龄、国籍等相关信息,以及出境原由,还有我们外交部的印章——这些其实就已经囊括了护照上的主要信息。而且,我们前天已经在l国和e国的边境使用过这种特别‘回国证’,也得到了e国海关的认可!”

“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说不行就不行!”

司令的话,气得费组长真想骂娘。

可他还是拿出了外交官的涵养,耐心地、好言好语地向司令解释、求恳。

蒲英和谭方悦两个。也跟着求情。

磨了半天之后,司令终于重新拿起那张表,仔细审视一番后说:“用这种表也行!但是还要做一些修改才行!”

眼见事情有了转机,费组长当然满口答应道:“可以!你说怎么改?”

“第一,证明上不能用英文,要用阿拉伯文;第二。证明上必须要贴上本人近照;第三,照片上必须盖上中国大使馆的章!”

费组长一听就犯难了:“这改得也太多了,我们一时半会儿怎么搞的定呢?”

司令翘着胡子说:“搞不定,你就不要来找我!”

费组长咬咬牙,问:“好吧!我答应按照你说的去做。那你是不是能保证,只要我们按你说的去做,你就没有其它要求了,能够像昨天那样安排我们中国人通关?”

“当然,我说到做到!”

“好!谢谢司令!”

费组长起身对蒲英和谭方悦说道:“走吧,我们快回去,干起来!”

蒲英刚才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马上为难地说:“另外两条也就罢了,这第二条实在太难办了!“

谭方悦也说:“对啊,我们好多人连护照都没有,怎么还会有照片呢?这边荒郊野岭的,又上哪儿去照相呢?”

“回去再说……”

谁知他们三人还没出门,那个司令却在后面问:“我看你们一脸难色,是不是为找不到地方照相发愁?”

蒲英马上转身说:“是啊!司令,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那不行,证件上没照片,总是不像样!不过——”司令拖长了声音,卖了下关子。

“不过什么?你有办法,是吗?”蒲英识趣地问。

“是啊,”司令微笑道:“我可以找到人帮你们照相!当然,他是要收取费用的。”

原来是想帮自己人捞一笔。

费组长马上回答:“只要能照相就行!费用不是问题。”

很快,司令真的叫来了一个当地平民,他也真的带来了相机。

费组长等人一见那相机,又无语了——数码的啊?!

照完了,上哪儿去找地方冲洗啊?

那照相师倒是很热情地说:“我都是在祖瓦拉冲洗的!”

好嘛,大家好不容易逃出了祖瓦拉。现在为了要洗几张证件照,又顶着战火跑回去?——这不是有病吗?

就算安然无恙地跑回去,谁知道那家影像店还在不在营业呢?

而且这么来回折腾,要浪费多少工夫啊?

怎么办呢?

费组长也不愧是办老了事务的人。很会变通。

他马上将人员分成两组。

第一组人跟着阿语翻译改写“回国证”。这里除了费组长带来的阿语翻译,其他人大多是在工作中自学的阿拉伯语,对话还行,看文字有些费劲,书写就更不行了。

所以,阿语翻译先在工人们原来填写的表格上,把英文信息都改成阿拉伯文。其他人就在新打印出来的证件上,照猫画虎地把阿拉伯文字填上去。

第二组,只有蒲英和谭方悦,她们负责搞定洗照片的事儿。其实。第一组那些新打印的出国证,也是她们利用和海关办事员刚刚建立的私人关系,用他们的打印机打出来的。

而且幸运的是,这个边境口岸因为和对面t国有专线联网,所以她们也利用这条专线将照相师拍的数码相片数据传了过去。

费组长用卫星电话通知口岸那边接应的武官王秘书。让他做通t口岸工作人员的工作,拿到相片数据后就到最近的城镇找像馆洗印。洗出的照片送到口岸,由蒲英跑去取回来。

这流程说起来比较复杂,但是t国口岸那边其实距离旅游胜地杰尔巴岛很近,中国大使馆的人也几乎都在那里准备接待事宜,所以洗印相片的数码店很快就找到了,而王秘书在口岸就通过网络转发到相片店。那边就哗哗哗地洗印出来。

第一批先洗了200张。

蒲英跑过去取回来后,对号粘贴在已经改写好的回国证上。

然后,就剩下最后一道程序——盖印章。

本来,费组长只带了外交部的大章,以为怎么都够用了。还好在临出发前,王大使又将拿了一枚使馆的章交给他备用。这才不至于叫麦赫迪司令难住了。不然的话,再开车回首都或是让使馆派人来送印章,也太耽误工夫了。

“啪!啪!啪!啪!……”

费组长带来的一名原来在公安部搞出入境业务的组员,本来是一位孔武有力的三十多岁的汉子。但是,这么用力地在证件照片上盖上一个个钢印大章。没过一会儿,他就开始甩起胳膊来——手都盖酸了。

谭方悦出主意道:“你先歇歇,慢点盖!我和蒲英拿着前面这些盖好的,先去问问司令行不行。”

费组长也同意了。

蒲英便和谭方悦再次来到了司令的办公室。

这一次一进去,就感觉司令的心情不错。

他正坐在沙发上,喝着红茶,吃着甜点。看那茶几上杯碟里残留的痕迹,他已经吃了一大半了。

司令倒是挺热情地邀请二人一起品尝,蒲英和谭方悦也就却之不恭地尝了一下。

蒲英尝了一口糕点,感觉里面加了坚果粒,面粉里也加了蜂蜜和羊奶酪,吃起来甜而不腻,味道香醇。

她再喝了一口司令亲自给倒的红茶后,却差点从鼻子里喷了出来。

实在是太甜了!不知道司令往里面加了多少糖?

再看看谭方悦的表情,也是嘴角含笑,但眼角在抽搐——极为微妙。

不过,不管司令给的毒药还是琼浆,两个有求于他的中国姑娘,眉头都不皱一下,叽里咕噜几下就把东西吃下去了。

吃完了,还连连赞叹司令请吃的茶点真是太好吃了!

司令高兴地扶着大肚子问:“说吧,你们又来找我什么事儿?”

谭方悦递上几张表格:“麦赫迪先生,您请看——这就是我们花了好几个小时,按照您的意见重新改好的出国证!您看这里,中国人的名字全都改成了阿拉伯文,没有英文了!”

蒲英左手指着照片上的钢印说:“对啊,现在也全都贴上照片了,还盖上了使馆的大印!司令大人。您知道吗?这上面的钢印都是我一个个盖上去的,怎么样?还挺清楚的吧?可您知道我盖了多少个吗?一千多个啊!哎哟,我现在的这条右胳膊已经都不是我的了,根本抬不起来了!”

说着。她用左手去拎右臂的衣袖,夸张地表演着右臂已经残废的样子。

“呵呵呵!”司令看到蒲英可怜兮兮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

谭方悦趁热打铁地问:“我们弄这些证件弄得这么辛苦,就是为了达到您的要求。麦赫迪先生,您看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您就发发善心,放了我们吧!”

两个小姑娘的求恳,让司令的心里得到了某种满足,他笑着说:“好吧!那就这样吧。”

“您是说,我们的证件没问题了?”蒲英还想确认一下。

“没问题。你们可以组织人过关了!”

“太好了!谢谢麦赫迪先生!”

蒲英回到营地后,对还在盖章的那名工作组组员说:“大哥,我们已经打通关节,你就不用那么费劲了!只要前面的几张能让他们看清楚,后面的就无所谓了。你可以少花点力气盖!”

这时已经快到中午了,接到撤离指令的中资企业,也陆续赶到了口岸。

费组长、张经理、蔺经理马上组织昨晚没来得及出关的人,立刻开始站队。新来的各单位的人,则跟在后面组队,并派出小组长观摩前人的通关过程。

因为是大白天,天气也好多了。今天的具体通关程序,又做了一些改进和调整。

工人们先在营地附近的空地,排成20x20的400人方队,然后一个方队接一个方队地,行进到海关大厅门外。

通关时,以20人为一组。一组接着一组进入通道,中间几乎实现了无缝衔接,整个队伍极为流畅。

蒲英和谭方悦今天也不用全程带队了,她们只站在前两关的工作人员身边,负责指导每个小组通关。到后来。因为整个程序大家都走得很熟练,海关的人也对其他几名外交官很熟悉了,两人都可以不必死守着,可以出来休息休息,或是协调点别的事情。

那些为中国人开辟绿色通道的军警人员,今天也似乎更有经验了。

每次通道开放的时间都不止十分钟,甚至可以维持更长时间。

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数万名围观的各国难民,光是看到中**团通关的情景,就已经完全看呆了,根本提不起捣乱的兴趣了。

因为这些中国人根本不像难民,他们的脸上没有急于逃离战火之人的惶惶不安的表情,只有对即将回到祖国和家乡的憧憬和期待。

每个大方队的前面,都有一名协调组成员高举着一面五星红旗。

400名方队中的工人们,虽然穿着不同、高矮胖瘦不一,但他们个个精神焕发,步伐一致,随着协调员发出的一道道口令向前行进。

“现在是葛洲坝方队出境,中土方队跟上。”

“现在是中土方队出境,中铁方队跟上。”

……

国旗带领着一个个方队,向着出境海关走去。

这场景,像极了国庆**前的阅兵式!

一个个徐徐移动的方队,哪里像难民,根本就是一支支军队,充满了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军队!

不要说各国难民看得目瞪口呆,就连l国边境口岸的工作人员和军警们,也都从来没见过这么整齐而奇特的出境队伍!

麦赫迪司令听到议论后也走出了大厅,观看中国人的壮举。

他还特别注意到从远处天际源源不断开过来的仿佛一条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的工程车辆。

那些都是中资公司的撤离车队。

车队里面有客运大巴,有出租车,有各式车辆,甚至有来帮忙的警车。不过,更多的还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大卡车和翻斗车。

尤其是翻斗车——每辆翻斗车里,都整整齐齐地坐着30名工人!

麦赫迪看呆了!

他从来不知道翻斗车也能运人!而那些人居然能老老实实地坐在里面,忍受几百公里的风沙和颠簸!

一辆接一辆的车辆抵达口岸后,中国人马上跳下车,集结成一个个大方队。然后向海关挺进。

所有的人都绝对听从指挥,没有人讲条件,没有人说要休息。

有些工人有点舍不得丢弃那些还非常崭新的工程车,但当费组长和协调员们说——“人是最重要的!国家说了。这些设备车辆,丢了就丢了!”,他们又都听话地排好队,不再犹豫不舍了。

麦赫迪看到这一切后,不禁在心里感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浩浩荡荡的中国出境大军,震惊了围观的数万各国难民,也震惊了l国海关人员。

这一天的拉斯杰迪尔口岸,属于中国!

出境这边的组织工作很成功,进展得十分顺利。

不过,由于中资公司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所以还是出现了一起乌龙事件。

正当费组长为了协调各单位的出境,忙得焦头烂额、说得唇干舌燥的时候,大使馆通过卫星电话向他通报——中铁十一局的40多辆车,被边防军的一个哨卡扣住了。

那里离拉斯杰迪尔口岸,就只有3公里左右了。

大使馆让费组长马上想办法救人。

费组长觉得口岸这边。他暂时是走不开的。而且,就算他去了那边,恐怕也要费上半天口舌才能救出人。

他灵机一动,想到了麦赫迪司令,因为司令多半应该认识那边关卡的人。

蒲英马上奉了费组长的命令,去找麦赫迪商量。

不知道是不是中国方队震撼到了这个麦赫迪,反正这一次他很痛快地答应了帮忙。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很快,麦赫迪一个电话打到了他的同事那里:“我可以替中国朋友担保,他们绝对没有问题!你就放他们过来吧!”

那边的边防军官兵也就答应了放行。

半小时不到,又是一个翻斗车组成的车队,威武雄壮地抵达了拉斯杰迪尔口岸。

协调组的人马上迎上去,指挥他们清点人数。站好队。

这一点不要紧,少了几十个人!

中铁的负责人才发现,他们车队的最后一辆大巴车,根本没跟过来。

一定是在刚才那个关卡被扣住了,没过来!

怎么办?

蒲英只好又硬着头皮去找麦赫迪。

这位边防司令虽然暴躁贪财。可也真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只要他答应了帮忙,就一定帮到底。

于是,他又打了个电话。

那边的人回答,他们已经把中国人的车队都放过去了。不过,他们也确实扣了一辆大巴车,因为那车和前面的不是一队人!

边防军因为车上的人没有证件,就认定他们是非法越境者,把人和车都扣留了。

听到是这种情况,费组长不得不派人过去看看了。

蒲英主动请缨,开车送阿语翻译和中铁的一名负责人,一起前往那个边防关卡。

没有几分钟,他们就抵达了关卡,一眼就看见三四十名中国工人蹲在路边,周围几名端着枪的军人看着他们。

至于工人们坐的大巴车,根本没看见——后来一问才知道,已经被军方征用了。

蹲在地上的工人师傅,见到自家人来了,都忍不住叫起来:“快救救我们吧!”

显然,他们被扣留后都吓坏了,以为自己回不了家了吧。

中铁负责人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阿语翻译向这里负责的边防军军官亮出了护照:“我是中国政府派来的外交官,我想请你放了这些工人,因为他们和刚才过去的中国人是同一个单位的。”

军官说道:“他们这些人身上都没有证件,坐的车也和前面的不一样,你连他们是中国人都没法证明,又怎么证明他们和刚才过去的人,是一家公司的?”

中铁负责人马上站出来说:“我能证明,我可以叫出他们的名字!”

“你?你又是谁?有证件吗?”

“我……”中铁负责人答不上来了,因为刚好他也没有护照。

阿语翻译忙说:“我是中国外交官,我能证明他们都是中国人!”

“不行!我不是说了,你的证件只能证明你自己是中国人。不能证明他们是中国人。我还可以说他们是日本人、孟加拉人、越南人、菲律宾人呢!反正你们亚洲人都长得差不多!”

蒲英插话道:“那他们会说中国话!”

那军官眨眨眼说:“那也不行,我也说几句中国话,还有日本话、韩国话呢!你能说我是中国人吗?”

“……”

几个中国人全被这个较真的军人整得无语了。

蒲英忽然灵机一动,大声说:“他们会唱中国国歌!”

“呃?”那军人似乎一愣。

蒲英语速很快地说道:“你虽然会说几句中国话。但你一定不会唱中国国歌吧?就像我也能说阿拉伯语,却不会唱一句阿拉伯歌曲一样!所以,会唱中国国歌的人,就是中国人!”

“听起来……也有点道理。”军人犹豫地点了点头。

蒲英马上站到那几十名工人面前,大声喊道:“起立!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大家听着,现在你们看着东方,一起唱国歌!”

工人们知道这是他们获救的最后机会,都迅速在蒲英的指挥下站好队,目视着蒲英手指的方向。并纷纷将右手掌贴到了左胸心脏所在的位置。

蒲英见大家准备好之后,双手在空中比了个指挥的起手式——“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预备——唱!”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随着蒲英铿锵有力的指挥手势,工人们齐声高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支歌,从他们的童年起。就听过无数次,唱过无数次。但是,今天的这一次,每个人绝对用了生平最大的力气,用了生平最大的激情来唱!是唱得感情最投入的一次!

唱着唱着,他们的眼中甚至有泪珠在滚动,但是表情又是无比的坚忍和庄严!

在场的l**人。不禁被他们声情并茂、激动人心的演唱感动了,有人还轻轻鼓起了掌。

即便是那名怀疑一切的军人,也看得到每个人都在唱,而且每个人都那么激动——不是国歌,怎能有这样的感情?

他心中已经相信了一半。

不过,他还是点了一个工人。用手指示意——“你,出列,唱!”

那工人挺胸迈步,顺畅地唱道:“起来!起来!起来!——”

“停!你——接着唱!”那军官又指着他后面的工人。

那工人也不打一个磕巴地唱道:“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再换了几个。军官也没有看出任何破绽,不禁摆摆手笑道:“好吧!你们都是中国人!走吧!”

蒲英大喜,对着工人师傅们说:“好了,不唱了,我们可以走了!”

“嗷——!”工人欢呼雀跃着,可是口中的歌声却没有停,并循环播放了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由于没有了中巴车,工人们只能步行到口岸。

在这3公里的路途上,这些工人一路都高唱着国歌。

蒲英开着小车在前面引导着他们。她听着工人的歌声,一直在微笑。

到了拉斯杰迪尔口岸的营地,看到了营地上飘扬的国旗,工人们的歌声立刻变得更大了!

那些400人大方队的工人们也被这几十人感染着,一起唱了起来。

宏亮的国歌声,响彻了拉斯杰迪尔的天空!

当费组长听了蒲英等人的汇报后,却大笑了起来。

这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竟然不顾形象地笑出了眼泪!

啊,拉斯杰迪尔口岸!

你真是让中国人又爱又恨!

因为你带给了他们太多的苦难、折磨、辛酸和眼泪,但你也让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信仰、激情,以及笑颜!

不过,你不得不承认,今天你是属于中国的!

ps:

【谢谢无风而翔(双)、爱看书的小老鼠、ttgz等筒子们的粉红】\(^o^)/~恢复单更的感觉真好R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